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战国福星大事记 >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58部分阅读

战国福星大事记第58部分阅读

    “高津大人让我前来通报,碎玉川上的桥梁断了!”

    “桥断了?!”籾井教业大吃一惊,转头对久比野十三郎问道:“你来时是走得这里吗?当时桥有什么问题吗?”

    “在下走的正是这里,但是这座桥没有任何问题!”久比野十三郎非常肯定的回答到。

    “去前面看看!”籾井教业一催马,在众多的亲兵簇拥下向前赶去。

    情况非常清楚,桥梁是被刚刚拆毁的!这并不需要什么专业水准,任何人都可以一目了然。

    “看来织田忍军已经开始阻击援军的行动了,那么峰山城……”没有空继续猜测下去了,籾井教业急急的叫过了高津长石。“马上渡河!多找些渡船,其他人开始架设浮桥!”他大声的命令到。

    “是的大人!但由于事出仓促只找到了3条船,材料不足架设浮桥也不太容易!”高津长石面现苦笑的的说到。“……但由于还没到雨季所以水不是很深,属下已经命人分别向上下游寻找适合的徒涉点了!”

    “做的好,但还要抓紧!”籾井教业不放心的叮嘱到,与此同时3艘满载士兵的渡船缓缓向对岸驶去。

    “砰、砰、砰……”这时突然从对面传来一阵密集的轰鸣声,每条船上都有大量的人落入水中……

    第三卷 奋斗在山阴 4、感受“长征”

    受到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河边的部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慌乱,亲兵和属下们立刻簇拥着籾井教业躲到了一处大石头形成的天然掩体后面。籾井教业眯着眼睛向对面看去,仔细观察着此处的形势。

    碎玉川的河道并不很宽,两岸最宽处也不过70于米,但由于是从山中奔流而下,所以水势还是很急的!每年山洪爆发时都会有大量山石被挟带而下,长年累月就在这里的较缓的河床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偶尔滚落的巨大山岩也不时的从水面下探出半个脑袋。奔流的河水由于这些障碍的作用,在河面上泛起了层层白色的浪花,这也正是“碎玉川”这个名字的由来。

    所谓原来的桥梁规模也并不太大,就是借助河中一些自然或非自然形成的“桥墩”并辅助一些木架,上面铺上宽阔木板形成的简易木桥。这样脆弱的桥梁每年山洪过后都要重修一次,但不管怎么说是可以让车辆通行了!此刻桥板和木架被拆得乱七八糟,从河对岸的一些大石头后面不时冒出缕缕白烟。

    “会是要对我们进行夹击吗?”高津长石不安的问到。

    “从这个地点上看不太像……”籾井教业向周围看了看,河两岸没有适合大兵团隐藏的树林之类地势,光秃秃的山野让人一目了然。再说这里距离建部山城并不太远,大队人马的活动肯定早就被发现了!为了确定这个想法他又仔细数了数那边的冒烟点,应该只有二十几支铁炮。“准备渡河进攻!”虽然有这么多铁炮应该是支不小的忍军分队,但还不足以阻挡数千大军的前进。

    “我们只有三条船,装上士兵目标是不是……”

    “组织士兵涉水攻击!”籾井教业打断了部下的诉苦。峰山城形势危急,他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300名长枪足轻下到了河里,被河水刺激得一个劲儿的打激灵。虽然已经是暮春时节,但从山上流下的融雪水还是很冷的!

    这种河床虽然没有陷入淤泥的危险,可高低不平的砾石还是让人走得磕磕绊绊。来到当中时河水已经没过了腰际,由于水流的急速冲击,长枪足轻们走得更慢了!

    “砰、砰、砰……”对岸的铁炮声抓住时机再次响了起来,领先的十几个士兵一头栽倒在河里。鲜红的血色在水面上冒了一下,就和尸体一起被水流冲着向下游飘去。

    “弓箭!弓箭掩护!”高津长石对着后面的部队大声喊叫到。

    500名弓箭足轻聚集到了河岸上,用长弓将斛中的羽箭毫不吝惜的射向对岸。一时间箭如雨发,射在对面大石头上的啪嗒啪嗒声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可是效果却很不明显!

    敌方的忍军埋伏的极好,岸边的巨石和残存的桥体有效地阻挡了弓箭的伤害,加之羽箭较轻,高抛物线的射法更是毫无作用。对方的铁炮声依旧密集,数量虽少但每次都有一、二十人被放倒,急速的水流使进攻的速度难以加快,不一会的功夫300长枪足轻就只剩下一半了!

    籾井教业现在是又急又气,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对面那数得过来的几支铁炮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几年来在和来犯的织田军交战中并没有发现其有大量的铁炮队参战,怎么会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从对方的掩体面积来看不可能藏有太多的人,难道是一个人背了好几支铁炮轮流射击?可这也不对啊!照这个打法子弹早该射光了,这得有多少人跟在后面装弹啊!

    看着河中巨大的伤亡和一点一点被耽误的时间,籾井教业咬牙下了狠心,原本预备留到关键时刻的“杀手锏”看来必须提前登场了。“叫部队都撤回来!命令中军把‘大筒’推出来,火药、弹丸准备!”他大声命令到。

    “这……是!”侍从大将原本还想说点什么,但在籾井教业的怒视下退缩了。

    “骨、碌、碌……”河中的长枪足轻在命令的召唤下都跑了回来,随着一连串刺耳的滚动声,两个蒙着苫布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河岸上,后面几十个士兵费力的抬过了一些沉重的木箱和木桶。苫布揭开赫然出现了两尊大炮,木桶里装的是黑火药,木箱里装的是铅球大小的弹丸。这绝对的具有震撼力,不过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炮的炮身是深棕色的,而那些弹丸则是灰色的。

    欧洲人来到日本已经有二十多年,铁炮尽管依然昂贵可也相当普遍,同时除了我之外还有很多“有识之士”注意到了大炮这种威力强大的火器!但欧洲海上列强都有《航海法案》限制大炮的输出,而大炮“国产化”的道路远不如火枪走的那么通顺。炮身的铸造实在是太难了,稍有不甚就会炸膛!这种技术连种子岛和国有屋都没能掌握,就更不要说丹波波多野家这些乡巴佬了!

    不过农民也有农民的智慧,一个有些见识的家伙在一本元代的《火器机枢图鉴》中发现了弹丸大炮的构造图,加上山阴林木葱茂,还真让他们试制成功了木质大炮!

    取一株合抱粗细的老松树去皮竖直剖开,从中挖出光滑的炮膛,合拢后用七道铁箍固定,再在尾部装一个可以拆卸的铁制后盖,作个带轱辘的架子就算完成了。由于构造单薄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只能够填充不多的火药,发射的还是石头弹丸,但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150米。

    这种无法爆炸的炮弹在两军合战时(万马军中单单砸中你,只能算你点儿太背!)几乎没什么作用,但在攻守城池时却是很有一定的市场!远距离轰击城门和垒木作用差不多,而且避免了士兵聚集城下可能造成的众多伤亡;守城时凭借高居城墙上所带来的距离优势,可以轻易的击毁对方的重型装备。

    这种波多野家的秘密武器本来应该是以备万一的,但此刻籾井教业已经只能顾上眼前了!

    十几个足轻忙忙碌碌的将火药倒入炮膛,然后用一种类似于长柄墩布的工具从口上把火药压实。一名老练的炮手在按照命令调整着炮位,不时的挪动一下角度。周围无关的人都本能的退后了几步,他们当中很多都领教过这种武器制造的巨大噪音。

    就像当代社会的核武器,神秘未知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其实能够毁灭地球一次和一百次又有什么区别,导弹具有最大威慑力不是打出而是在发射架上的时候。眼下的波多野大炮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时候,两岸的人都在安静而紧张的注视着,只有河水依旧在无忧无虑的哗哗流淌。

    一盏茶的工夫后,那个炮手对高津长石示意可以了!高津长石转向籾井教业,投来询问的目光。

    “开始吧!”籾井教业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嘶~~~!”一条沾着火药的草绳被点燃,冒着白烟向插着它的小孔烧了过去,附近的人都悄悄塞住了耳朵。对面依旧没有动静,不知躲在那里的敌人是否已经吓晕了。

    “轰隆!……轰隆!”两声巨大的轰鸣后弹丸直飞向了河的对岸,但因为速度过快大多数人都没有看清它们飞行的轨迹。随着河那边两声爆裂的声音,浓烟中只见乱飞的石屑四处崩溅,如雨点儿般在水面上击出了大片的水花。因为击中河岸上的巨石才能有这种效果,一般的战场上可是绝对看不到的!

    实际的杀伤效果确实没有起到,但威慑的成就却是显而易见的!所有人都看到在对岸的几个掩藏点跑出二十几个人,一溜烟的向远处的山里逃去,每个人的身后都背着一支乌黑发亮的铁炮。

    “尽快渡河!所有人都下水徒涉,船用来运送装备物资!”籾井教业对着众人大声命令到,随即以身作则的走下河岸趟入水中。

    好不容易渡过了碎玉河,但时间也由上午变成了下午,而且这还只是作战部队,辎重们还在继续与河水奋斗着!看了看催也没用,籾井教业留下1000士兵保护辎重随后跟进,自己则率领其余的部队继续加紧赶路。临近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一条山谷。依籾井教业的想法星夜奔驰尤恐不及,可事情偏偏却天(或者说是人)不从所愿!

    “回禀大人,山谷的出口被砍倒的大树堵住了!”前军的传令兵再次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清开障碍,迅速前进!”籾井教业不但失去了亲自观察的兴致,甚至连发怒都疲了。

    “大人小心!”身边的久比野十三郎突然大喝一声将他扑倒在地上。“嗖!”的一声,一支羽箭插在了他刚才站的地方。

    “全军戒备,保护大人!”在近卫大将大喊的同时,从山谷两侧的山林里又射出了许多箭枝。

    籾井教业观察着四周,从弓箭的数量上这次敌人也不会超过50人,而且附近山林里的鸟兽也只惊飞了几处,远远没有到大规模奔走的地步。“派300人上山搜剿敌人,其他人继续前进!”他几把推开围在身边的人,大声对部队命令到。“…不管要遇到什么马蚤扰大军都不得停下,由次锋和中军派出小队清剿!落后的部队随辎重一起行动,掉队的人自行退回建部山城!”他又补充到。

    由于不顾一切的措施,籾井教业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带着2400疲惫不堪的部队到达了峰山城!使他高兴的是,波多野家的旗帜依旧高高飘扬在城头……

    第三卷 奋斗在山阴 5、变幻莫测的局势

    “现在局势怎样?织田军的攻势如何?”籾井教业一见到蒲田利昌就紧紧的拉住他,一脸急迫的问到。

    “情况还算稳定……”蒲田利昌的脸上并没显出连续作战的那种疲惫,相反却好像有点儿哭笑不得的神情。“事实上织田军只进攻了一次,而我方几乎没有损失!”

    “什么?!没有损失!”籾井教业当时就愣在了当场,整个大脑陷入了半麻木的状态。“他们……他们有什么异动吗?”半天后他才问出这句话。

    “说来也是有些侥幸,请大人随我到城门上看一看就清楚了!”蒲田利昌说着就陪同籾井教业及一众援军的将领登上了城门的敌楼。“大人请看,那就是织田军昨天进攻的痕迹!”他从窗户里指向外面,一处离城门不远的地方。众人往那里一看,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在距离城门大约十余丈的位置上,有着几个深深的大坑,坑边翻起的大量土壤还泛着潮湿的深棕色,显然事情发生的时间并不长。几颗原本在那里的小树“骨断筋折”的倒在四周,一些带着尖利新茬的石头散布在附近,可以明白无误的表明它们原先是个整体。

    在每个大坑的里面,静静的安睡着一块巨大的岩石,最小的也有八仙桌面大小。这些石头看颜色应该就是附近的山岩,经过一些简单的敲凿就被拉了上来。

    “……就在昨天上午,织田军大约以3000人出阵!”蒲田利昌简单介绍着事情的经过。“……他们在城外约有百丈的位置上列阵,就在那里!但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站在那里,又从营中推出了一个大架子……”他一边说一边又指了指了城外的几个位置。“直到他们又搬出这些巨石装在架子上面,我们这才清楚原来这是一部‘投石机’!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次是完了,虽说峰山城的城门还算坚固,可也禁不住这么大型的投石攻击!当时的局势非常紧张,织田军的足轻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后来怎样?!”高津长石在一边焦急的催促到。

    “后来发生的事情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织田军的投石居然一下子打偏了,而且偏得不是一星半点!”蒲田利昌又冒出了那种哭笑不得的神情说道:“……可后来连着几发都打偏了,并且都是朝一个方向偏,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织田军的投石机组装出了问题!”

    “真是老天保佑!”听到这个结果,周围好几个援军的将领都不禁喃喃自语到。

    “后来他们还做过别的尝试吗?”籾井教业沉思着继续问到。

    “没有!”蒲田利昌肯定的摇了摇头。“织田军在那里停了大约有半个时辰,不知是因为石弹用尽还是投石机一时难以调整完成,最终他们是撤了回去,并没有试图用步兵强行攻城!”

    籾井教业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左臂抱胸右手拇指轻轻刮动着上唇的胡须。所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这个在思想斗争时的本能动作,而紧张的等待着他下面的决定。

    “织田军就这么没有其他想法的撤回去了?”籾井教业在心里反复问着自己这个问题,并以尽可能周全的逻辑寻求着答案。“应该说有这个可能!诸星清氏这个人似乎很在意部下的性命,在遇到激烈冲突的时候总是尽可能避免,而且凭几年来我和他打交道的经验似乎也可以证明这种说法,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过于惨重的人员伤亡似乎也说得去!但……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这样的战略无疑会大幅度延长时间,而他的老巢若狭可还处在朝仓家的威胁之下呢!难道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细节,使他不必担心后面吗?教业!你可要当心哪……”很长时间后他抬起了头,对着蒲田利昌问道:“除了这次直接的进攻之外,敌人还有什么其他的行动没有!”

    “是有一些……”蒲田利昌再次把众人的视线引向了窗外,大家这时才发现原本戒备森严的体系竟变得有些光秃。“从两天前开始,织田军开始拆毁原本的支城和岩砦,已经有5座支城被完全拆毁,仅留的3座却加强了守备!我曾经趁夜派忍者冒险上去侦察过,被拆毁的地方确实是被放弃了!”

    所有人和籾井教业一起仔细观察着那些依然存在和已经消失的工事,比较着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价值。按作战的常规这个作法也极不合理,如果一时难以落城则应该凭借现成的支城进行围困;如果可以攻下城池就更没有没有道理自毁防御了!

    “按理说没有道理这样做……”高津长石轻轻嘀咕着。

    “一件事情只要发生了就必然有它的道理,所差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那是什么!”籾井教业狠狠的说到,同时用目光定定的锁住远处那座飘动着“诸星丸”大旗的营寨。他的话引起了众人进一步的思索,这个“道理”到底是什么呢?

    “或许……织田军并不一定要攻下峰山城吧!”蒲田利昌的话好像是自言自语。他是个安份的人,正如其他所有安份的人一样进取心不是那么强,所以总是希望一切“矛盾”都不要被激化。

    “这怎么可能!”高津长石对这种论点嗤之以鼻,较为年轻激进的他对于蒲田利昌向来有些瞧不起。

    “不一定要……莫非说!”可正是这句话却令籾井教业脑中灵光一闪。“原来如此!”他长嘘一口气,面部的肌肉逐渐松弛了下来。

    “大人,这……”除了他自己外所有人都一头雾水,相顾无言后又一起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他。

    “诸位请看!诸星清氏此次倾巢而出来攻丹后,这在两面受敌的处境下显得极不寻常!”籾井教业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之所以这样做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安定人心。“……结合眼前其所部种种怪异的举动就只有一种解释:诸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