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62部分阅读

北洋第62部分阅读

会借东风,在离海和外国势力控制范围稍微远些的内陆地区,择厂址进行生产。这保定就很不错,距离天津也非常近,现在卢汉铁路正开工建造,以后保定的军工生产产品可以通过卢汉铁路快速的接济给南方,也同时连通天津的铁路交通,正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位置!”唐伯文高兴地说道。

    “如果朝廷按照往年对两个局的拨款数额下拨的话,我们只需要用个一两年时间便可以节约下大量的银子,这样一来就可以向外国定购更加先进的设备,同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或是延请洋人技师来中国传授技术知识……就算朝廷不增加拨款维持原样,两个局的规模扩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谭延闿嘴角微微一翘。

    “如果真的决定在保定或是其他地方兴建军工厂的话,我建议将手榴弹和迫击炮的生产工厂一并建在那里,这两样东西天津机器局已经造出样品了。手榴弹非常容易,依据你的图样造出了两种,一个是木柄,一个是瓜形;至于迫击炮造出样品之后也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项目,日后多加改进就是了……这两样武器的相关技术资料,我已经交给仲卿兄了,他对欧美专利申请这方面事务非常精通,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两样武器将会注册专利……”唐伯文说完后又用非常怪异的语调说道:“组安多才,这样的武器你都能够想得出来,以后我们这些搞军工的可就没法再混了……”

    谭延闿听后笑了笑说道:“这些不过是一些小聪明罢了,说穿了这两样东西不要说是列强国家,就是我们自己手中的这两个局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没有留意到罢了……这手榴弹和迫击炮除了在军事上让陆军攻击坚固的堡垒、战壕有了更多的攻击手段之外,就是这两样专利也可以给咱们带来莫大的好处……”

    “这两样专利已经划到你的名下了,如果没有你的图样,他们也造不出这两样武器,到时候你不要向我们伸手要专利费就可以了……”

    唐伯文知道谭延闿因为卢汉铁路的修建,手里的资金亏空很多,做为谭系的核心人员之一,谭延闿个人向广州商团大规模借款的消息他也知道,只是不知道借了多少而已。在唐伯文看来,谭延闿虽然富有,但个人生活一直都很简朴,即便是自己的银子不够花,也从来不挪用北洋产业下的资金,这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是极为难得的。

    “专利费我是不会向你收的,并且我还会用这两样东西给你换来更好的东西!我打算用这两样武器的专利,从德国人手中换取马克沁机枪的生产工程图样,还有相关的生产设备……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要换取更多的专利技术,要知道这两样武器的科技含量说不上有多高,可贵之处就是在于这个‘创意’二字,有了这两样武器,陆军的火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不愁对方不动心!”谭延闿说道……

    “马克沁机枪?!金陵制造局在光绪十六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仿造这种机枪了,不过名字叫‘赛电枪’,可能因为是太耗费子弹或是制造原因,这种机枪最后还是没有消息了……”

    “我知道金陵制造局曾经仿造过这种机枪,除了马克沁机枪之外,他们还仿造过美国的加特林转轮机枪,这都是非常不错的武器。至于为什么到现在就已经没有消息了,多半还是因为生产的原因,他们都是从国外购买组件,在制造局内组装而成,即便如此一个月才组装好这么一挺机枪,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一圈下来这制造成本比从国外直接购买还要高出一倍有余,他们自然不会有多少产量了……我想要用手榴弹和迫击炮的专利换取马克沁机枪的工程图样和相关生产设备,是想我们做到我们自己完全生产这种机枪,现在我们手中有了汉阳钢铁厂,有了合格的钢材之后,可以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而不用从国外购买机件回国组装……纪孟兄,你看看这黄金山演习,这炮台大炮固然是异常凶猛,但步兵靠上去之后就显得岌岌可危了,试想如果在这黄金山炮台周边地区,使用水泥钢板构筑成数个永固火力点,使用马克沁机枪来镇守,想要拿下这座山头,不往里面填上几千人命是做不到的!”谭延闿边说边用手指着黄金山炮台。

    左宝贵在汉城使用马克沁机枪来守城给日军造成巨大伤亡的事情并没有传开,就连日本内部对此知情的人也非常少,而且日本到现在也没有使用马克沁机枪装备军队的打算,可能是嫌马克沁机枪耗弹量巨大,与其投入大量资源来制造马克沁机枪枪弹,还不如贯彻“一弹杀一人”这样的战法更为划算。

    谭延闿是极为强调士兵个人枪法的,在这上面甚至有些偏执狂的倾向,比日本还要偏好,但是他也明白机枪阵地的作用,尤其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构成的永固机枪火力点,这可不是个人枪法就能够解决的。在没有重炮、迫击炮和手榴弹的情况下,一个这样的机枪阵地简直就是步兵的噩梦,这得需要多少人命往里面填?!

    谭延闿想不出俄国人在历史上是如何构筑旅顺要塞防御的,但是通过增加永固机枪火力点,在要塞炮台对入侵战舰形成巨大威胁之时,这些机枪火力点足以让来犯的步兵饮恨而归。就像他跟唐伯文说的那样,用机枪收割人命,谁想要旅顺要塞,不往里面填上几万条人命是休想从他谭某人手里弄走旅顺要塞!

    在没有收购汉阳钢铁厂之前,在谭延闿的心中钢铁只是衡量一个国家重工业水平强弱的指标而已,但是有了汉阳钢铁厂之后,他才深刻体会到钢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到底意味了什么。随着汉阳钢铁厂的一号炉投入生产,二三号炉正在紧张施工之后,除了少数特种钢材之外,中国就很少从国外进口钢材了,这不仅为谭延闿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使得以天津机器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为代表的军工行业成本大幅降低。

    当然这也严重打击了外国钢铁在中国市场的生存环境,外国洋行所售出的钢铁在一段时间内无人问津,这迫使外国洋行的钢铁售价开始下降,但是遥远的距离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运费,与之相关的还有大额的保险费用等等额外支出。可以想象就算汉阳钢铁厂的厂址选择很有问题,不靠近煤矿也不靠近铁矿,但即便如此成本依旧是比从万里之外运来的钢材便宜的太多。这使得中国在纺织产业之后,又在钢铁产业上回收了重要的利权,不同的是前者是轻工业,后者是重工业,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旅顺海军基地海陆联合演习进展的非常顺利,同时也是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采用实弹射击的时候,目标炮台上是没有人的,而向战舰发射模拟训练弹的时候,目标战舰只是在留有驾驶人员来操纵战舰机动运行,其余人员不准在甲板活动。演习中虽然使用了大量的实弹进行射击,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因此死亡。

    正像谭延闿所说的那样,这次旅顺海陆联合演习,让陆军这些旱鸭子们明白了什么叫“海军”火力,从镇远舰上的三百零五毫米巨炮到小号鱼雷猎舰上的一百毫米速射炮,这些舰炮的口径都大大超过了陆军所使用的火炮,威力自然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当镇远舰向目标位发射实弹后,炮弹巨大的威力在目标位上炸出一个大坑,陆军军官们在赶到弹着点后看到还在冒烟的弹坑,一时间都被炮弹所产生的破坏力赶到非常惊讶。

    自从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也意识到了旅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原有的防卫系统至上又建造了数十个临时构筑的炮台,这些炮台在质量上远不如老炮台,火炮口径也多是一百毫米上下,甚至还有前装滑膛炮这样的老古董都上阵了,只能够做为补充火力。这些临时炮台就是战舰舰炮射击的靶标。当然这些临时炮台是抗不住镇远舰上三百零五毫米大炮的折腾的,临时炮台上的火炮都已经拆解下来,等着用舰炮进行实弹射击将临时炮台炸毁之后,在这里考虑重新建造火力点。

    其实谭延闿自己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军舰炮对决是什么样子,但是无论舰炮发射的炮弹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这个时代的战舰还属于前无畏战舰时代,无畏级战列舰到底出现的准确时间他不知道,但是估计也不过是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因为君权级是1889年英国海军法案的核心战舰,在这个战舰更新速度如此快的时代,二十年时间已经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了。

    北洋海军的打靶能力确实是非常强,实际上北洋海军的起步比南洋要晚上很多,不过文人出身的李鸿章和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都深知自己手中的军队就是在政坛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他认真的吸取了南洋海军在建军过程中的种种教训,紧紧抓住购舰、训练、教育和基地建设四个环节。对于北洋海军训练贡献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琅威理,据说有他在的时候,北洋海军半夜经常进行紧急集合来清点人数,那个时候刘公岛海军基地内是绝对不会出现什么赌场、妓院之类的,因为海军官兵根本就不敢下船住宿。琅威理因为“撤旗事件”离开北洋水师之后,北洋水师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跑步奔向堕落的泥潭,而大清帝国也在跑步奔向甲午战争失败的深渊。

    甲午战败之后,虽然谭氏父子没有怎么管北洋海军,但知耻而后勇的北洋水师居然在林泰曾和邓世昌等曾经留学英国的海军将领的督促下,训练是从来没有耽搁下,甚至比以前更好,只是这海军纪律还是没有改善多少。这次海陆联合演习,至少北洋水师舰队在各个科目上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就是新购进的海圻四舰也是操纵自如,打靶异常准确,黄金山的固定炮台又不是会自己跑的移动靶,对他们而言难度确实不大。

    第一百四十六章 海军顾问

    “二位大人,旅顺海陆联合演习已经进行了一多半了,不知二位大人有何看法?!”谭延闿在演习中途,晚上宴请了林泰曾和邓世昌,对于这两个人他心中还是颇为尊敬的,尽管林泰曾也是手脚不干净发了镇远的财,但这些北洋海军将领在大战之时从不萎缩避战,必要时刻与敌共亡的事情发生很多,这也让他在查处海军军官经济问题的时候,手向上抬了抬。

    林泰曾说道:“此等海陆联合演习,乃北洋海军成军之后从来未曾有过的事情,已往海军演习没有使用过实弹,更不会让炮台向军舰发炮……不过某不得不承认此等演习确实是考验了北洋海军的作战能力……”

    “在下心中一直存有一疑虑,百思不得其解,尚请大人赐教!”林泰曾的话还没有说完,黑脸的邓世昌就显得非常没有礼帽的打断了林泰曾的话。

    “邓大人请说,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谭延闿请他们两人都坐下,分别上了茶。

    “这次海陆联合演习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洋水师从来都未曾以岸上炮台为目标开过炮,更不要说是用实弹了。某曾经统计过,过去的八天演习当中,北洋海军向海面靶船开炮演练不过才三次,共耗弹十三发,而向炮台发射实弹演练有五次,不计一百五十毫米以下舰炮开炮,共耗弹七十余发……还有就是陆军向炮台进攻演练……某想要请教谭大人一句:这次海陆联合演练是不是防备有人进攻旅顺海军基地?!”邓世昌紧紧地盯着谭延闿问道。

    谭延闿不习惯有人这么死盯着他,略微低了低头考虑了一阵说道:“邓大人所料不错,这正是我力主进行这次海陆联合演习之深意所在,本来是不想告诉你们的,就连在下写给朝廷的奏折也是督促海陆两军勤加演练而已。其实这次演练重点并不是北洋水师,而是直隶督标新军,顺便也要观察一下旅顺要塞守军防卫能力,尤其是在北洋水师不在这里的情况下,旅顺能不能自己挺过去……”

    “谁会来进攻旅顺海军基地?!”邓世昌紧接着问道。

    “去年就已经发现德国人在胶州湾附近假扮商人出没踪迹,派人详加查访之后,最终确定这些德国人几乎每年都会来这里活动。事实上这些德国人的真正身份是德国海军部派出来的科学家和军官,他们在胶州湾一带考察地理和资源……相信你们都知道,胶州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不冻良港,可惜地理位置并不算好,当年李中堂之所以没有选择胶州湾还是因为它不如旅顺和威海卫有着险要的地理位置,若胶州湾有事最多不过是肘腋之患,若旅顺、威海卫有事则是心腹之患,至此才确定了北洋海军现在的两大基地……”谭延闿回答道。

    “就凭这些可以确定德人谋取胶州湾?”林泰曾有些疑惑地问道。

    “那是因为我们甲午战争打输了,看出了我中华虚幻……”还没有等谭延闿开口,邓世昌便有些苦涩的回答。

    “那为什么不在胶州湾进行演练,或是抓紧时间在胶州湾布置炮台,反倒是在旅顺进行军事演习?”林泰曾也不是笨人,邓世昌说的他都明白。

    这些第一批前往德国留学的海军将领其实都算是人中之龙,对于国际形势看得也远比朝廷上的那些正襟危坐的大臣们明白的多。当年在英国的时候,中日两国同时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两国学生还曾经有过聚会,并且还吹捧过“中日交谊”和“同学友好”,中间唯独邓世昌和东乡平八郎之间言语中杀机腾腾。

    从那个时候起这批中日第一批留学英国共同在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的留学生心中都明白,对方就是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对于这些已经成为北洋海军主力战舰管带的留学生而言一点都不奇怪,在日本海军规模相对中国而言还非常弱小的时候,北洋水师的这些将官们就恨不得直接将对方扼杀在襁褓之中,可惜国家却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反倒是等对手强大起来反超他们的时候,中国已经到了不得不战的边缘。几十年光阴下来,对于邓世昌也好,东乡平八郎也罢,这多少有些命运弄人的感觉,不幸的是邓世昌成了悲剧的主角,而他的老对手东乡平八郎却由此步入了人生的辉煌。

    “可惜你历史上的命不太好,除了一个英勇殉国之外,与大局于事无补。反倒是你的老对手东乡平八郎这辈子命实在是太好,无论是甲午海战还是后来指挥进行日俄海战,日本海军运气好的出奇,战舰都没有大的折损。历史真的很让人感慨万千,不过你经历了甲午海战之后还活着,兴许以后的成就不会弱于东乡平八郎……”谭延闿心中颇为复杂的暗自思量。

    “因为旅顺海军基地远比胶州湾要重要得多,同时我的打算是甲午新败过后,北洋海军还没有恢复元气,迎战的对手很可能是德国人的远东舰队,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胶州湾,所以仅使用陆军估计就能够解决问题。北洋海军方面到时候就不能再待在旅顺基地内了,要么在渤海湾巡航,要么就在威海卫待命,总之陆军行动若是没有得手,而德国人对于获得胶州湾的意志异常坚决之时,才会需要北洋海军,但是即便如此多半也是警戒渤海湾海域的安全,至于和德国人到底打不打这又是另外一回事……”谭延闿说道。

    “大人,你也曾说过海军是用来进攻,而不是用来看家护院的,为什么不启用北洋海军?!……”邓世昌站起来说道。

    “因为我们的海军还是太弱小,甲午新败之后北洋水师短期内是经不起这种打击了,而且……而且我需要你们当成种子,把海军的种子传下去!你们都是第一批留学英国的海军高才生,前后共四批,而后因为琅威理的‘撤旗事件’使得中英关系交恶,英国不再接收中国的海军留学生,也就是说在我没有想到向英国派遣留学生的办法之前,你们就是延续海军的希望……海军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你们这些海军将领,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者有,与敌厮杀共亡者有,战舰受损回天无力自杀谢罪者有……战况之惨烈,将士之用命,都是叹为观止,不过你们想过没有,你们死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