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81部分阅读

北洋第81部分阅读

 “电文!”谭延闿毕竟是身处高位,在听到这个令人激动人心的消息后,虽然心中也是非常振奋,但好歹还算维持了自己的威严。

    “只译了一半,剩下的马上就好!”译电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可真快啊!刚才还说第一分舰队刚刚参战,德国人拒绝投降,这么一会便投降了?!可真够神的!”旁边的电报员笑着说道。

    “译好了!十分钟前四枚鱼雷击中了德国威廉王妃号,顷刻之间敌舰沉没,剩下的德舰亦毫无战心,遂在威廉王妃号沉没之后投降……现在邓大人正在命令各舰接管德舰,并且尽力救助落水生还士兵……”译电员高声报道。

    “好!”谭延闿猛地一拍桌子,他这一举动倒是将周围的人给吓了一跳。

    “组安,现在要给京师和天津分别通电,另外国内各大中外报馆也要及时通电告知战况,可以让这些人在天津、上海搭船前往胶州湾进行采访……最重要的是那份文件还在路上,必须要保证那份文件的安全,否则我们就全白忙活了!”谭延闿身边的沈静倒是非常镇静地说道。

    “对!立刻给直隶总督衙门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发电报,通报最后的战果……还要请旅顺造船所的相关技术人员会同天津隆盛船厂和威远机器公司的技术人员尽快赶到胶州湾,对缴获的德国战舰进行彻底研究,尤其是它们的蒸汽机和船体构造方面,我们需要这些技术……”谭延闿忙不迭的给下面的人下令。

    在谭延闿的催促下,几台发报机滴滴答答的响个不停,也许是因为能够击败德国远东舰队所带来的兴奋感,屋子里面的人都干劲十足,飞快的完成手上的工作。现在基本上军事方面已经大局已定,德国人短时间内无法翻盘,它们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丧失殆尽,除非能够从德国本土再派舰队过来才可以。

    不过德国人还有这个实力再派一支舰队前往远东打仗么?!显然有些不大现实,如果德国人在胶州湾得手,那再派一支舰队前来耀武扬威锦上添花,刺激一下对岸的英国人还是可以的,但是这场战争德国失败了,败的还非常难看,依伦娜和阿高纳两艘战舰几乎是完整无缺的落到了谭延闿的手中,至于搁浅的鸬鹚号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复,德皇号可能要困难一些……

    最重要的是德国要想得到胶州湾剩下来的只有撕破脸皮强攻,它们必须派出一支实力超过北洋海军的舰队才可以,而且漫长的补给线也将会成为德国人的噩梦。不仅要派海军,还需要陆军,相应的船只、补给舰等等,这足以让人发疯。当今世界有这个能力的列强国家当然不下两三个,德国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德国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的再进行下去么?

    谭延闿的答案是否定的,原本他只是希望德国远东舰队看在他手上的陆军俘虏的份上知难而退就可以了,不过没有想到半道上迪特里希居然被困在了陆地上。可以说双方弄成这个样子,迪特里希功不可没,而谭延闿对这个结局更是满意,这样就不用担心德国远东舰队四处挑衅了——说实在的,谭延闿在心中还真的非常忌讳这支德国远东舰队,他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存下的家底被德国人折腾一遍再让日本人找到空子来一下。

    “组安!神机妙算!”沈静和谭延闿走到院子中,在花坛旁边做下来。

    谭延闿张开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微微笑着说道:“德国人这把刀都已经悬在我脑袋上一年多了,一年以来我们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为了盘算如何抵抗日本,如何对抗德国对胶州湾的野心,而后者我们花的心思更大,能够取得这样的战果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呵呵,好一个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以后你也是不是可以改个称呼叫‘安帅’了?!”沈静笑着说道。

    谭延闿笑着回应道:“‘安帅’?!呵呵,这个称呼不适合我,我也不稀罕这个称呼,只要能够保证这片土地不被列强给分割出去,莫要做了民族罪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天晚间迪特里希的那份文件就会送到这里,晚上我会出示给那些中外记者,争取明后两天见报,挟舆论之力来保你的地位不失,不过关键还是要看德国人的态度,希望德国皇帝能够在这件事上不要太过执着,否则双方闹个僵持不下的结局,对你可是殊为不利……”沈静微微皱着眉头说道。

    谭延闿拔了根草在手中捏搓着说道:“这次胶州湾事件本来所计划中最好的结局也比现在要差的多,毕竟我们的北洋海军经不起德国舰队这么折腾,最多是用炮台火炮将其击伤使其知难而退而已。现在居然能够击沉一艘迫使其投降,这对于我们而言不仅在外交上会占据很大的主动权,就是对日本方面也会产生很大的威慑——我们的战舰哪怕是四百吨的快速战舰也会对当今世界以防护能力铸成的德国战舰造成巨大的威胁!事实上,如果能够等靖江级巡洋舰服役的话,我们就有更大的余度对正面对抗德国人,而现在……呵呵,真是兵行险着啊!”

    “险是险了些,不过现在的结果还是非常理想的。我不懂什么龙威级或是靖江级,我只知道这些战舰不过是政治筹码而已……组安,有些时候一个上位者,作为你的幕僚,我不得不提醒你,在这上面你已经浪费了很多精力和财力了……”沈静说道。

    谭延闿转头对沈静说道:“文渊兄,你可知什么是权力么?!”

    沈静听后一愣,亦是迷惑地摇摇头。

    谭延闿摇摇头说道:“其实你心中是很明白的,在这乱世之中,手中的力量就是权力!新建陆军如此,北洋海军如是,没有力量就算我成为军机大臣又能如何?不过是皇帝身边一个词臣而已!你我并非俗人,不过之所以你是幕僚我是总督,不是一个良好的家庭出身便可以造成的,而是你我的眼光不同!我需要的力量不仅是要在国内有力量,如果仅以此为目标,有新建陆军足可以达成我的愿望,我需要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也要成为最有力量、最有权势的人,就如同德国之俾斯麦,英国之维多利亚女王一般……”

    沈静听后一愣神,半天之后才苦笑地摇摇头说道:“终究你是你,我是我!”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的一些疑问也迎刃而解。

    德国使馆参赞贝威士拜访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参与会见的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敬信、张萌衡、崇礼和许应騤五人。狡猾的德国人在正在发生的胶州湾事件没有提及半个字,不过就连贝威士本人也没有想到李鸿章居然会在会见前几分钟接到了谭延闿发给他的电报——李鸿章深受他的老师曾国藩的影响,养成了极好的作息时间,加上总理衙门的门槛非常高,李鸿章的身份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见的,结果中午发出去的电报到了快三点才交到李鸿章的手中。

    因为电报内容非常简单,李鸿章也从这份电报中看不出什么来,尤其他本人对德国武器极为崇拜,连淮军操练都是仿照德国的,所以他对正在发生的胶州湾事件并不看好。李鸿章在短短的时间内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暂时对其他大臣隐瞒此事,等过几个小时之后发电报给谭延闿询问最新的事件进展之后再做出自己的表态,不过李鸿章也下令要密切关注电报房,只要有山东发来的电报必须在第一时间送到他的手上。

    在李鸿章眼中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份电报的潜台词——谭延闿为了保山东胶州湾不失必须奋起反抗,但是擅开边衅的罪名也随时会落到他的头上,无论抵抗或者是不抵抗,胶州湾在德国人的攻势面前是很难保住的,这就决定了谭延闿本人最终的命运——才坐了几天的山东巡抚就要因为德国人的搅局而被免职,甚至还会牵连到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谭钟麟。

    谭氏父子为李鸿章所做的一切,他心中都非常清楚,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出访各国之前路过上海,在得知谭延闿盘下了三家船坞之后,便指使盛宣怀将招商局的两艘货轮订单交付给谭延闿来做。这次出访归来恰逢两江总督刘坤一去世,他自问没有这个福分去做两江总督,但是能够在谭氏父子的推荐下执掌两广总督也是颇为意外的事情——这个情分总是要还的,否则他也就不是李鸿章了!

    贝威士来访和五大臣谈的全都是务虚的话题,这种话题没有丝毫营养,不过李鸿章刚刚出访西洋各国列强归来,一路上面对记者说这样的话题已经习惯了,一手太极拳随着贝威士的话题而动,让人感觉无迹可寻,但细细思量之后才知道这个老头等于什么都没有说。

    当下午四点的时候,李鸿章的一个亲信手中拿着一份电报打断了这次会面,李鸿章告罪退出之后便详细阅读了这份令他极为震惊的电文——俘虏自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官迪特里希少将之下共计三千余人,其中陆军八百余人,其余为战舰海军,击沉德舰威廉王妃号,重伤德皇号和鸬鹚号,完整俘虏阿高纳和依伦娜两艘战舰……

    正在李鸿章非常惊讶的时候,一名章京有些惊慌失措的跑过来说道:“老相国,大事不好了!上午十一点钟的时候,德国远东舰队攻击胶州湾军港,这是山东巡抚谭延闿发来的电文……”

    李鸿章自从经过甲午战争之后,脾气秉性更加隐忍,再加上他已经知道事件发生,就连战果都知道了,所以并没有责备这个章京,而是非常平静的让他退下去,弄的那个章京都有些手足无措。

    李鸿章看看两份电文,沉思一会便将那份战果电文叠起来塞到袖子中,手上拿着这份迟来的电文走进会客厅。此时贝威士对这次会面应感觉索然无味了,显然所谓这些大清帝国的重臣们在现在还没有得到胶州湾事件的消息,就说明这个国家的腐朽和没落了,在德意志的军旗下,贝威士坚信现在胶州湾已经属于德国了!

    “贝先生!”李鸿章走进会客厅,任谁都会发现他的脸色非常的沉重、很难看,而这一切似乎都对准了来访的客人德国使馆参赞贝威士:“老朽在这里有个不解之问想要请教贝先生!”

    贝威士也感觉到了李鸿章的不同,但是依旧谦逊地站起身来说道:“李大人乃是帝国最有名望的大臣,能够为大人解答疑惑是我的荣幸……”

    李鸿章沉声问道:“在以往数十年间的中德交往中,我们两国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武力冲突,而我本人在去年的出访中也访问过贵国,并且也拜访过贵国的皇帝陛下和俾斯麦先生,可以说中德两国之间的和谐关系可谓是‘典范’二字……试问现在在胶州湾贵国军舰无理横行,派出陆军强行占据胶州湾之事,是属于贵国驻华公使海靖专擅行为,还是出于接到了贵国国内的训令?如果是前者的话,这样有损于中德两国数十年睦谊的做法实在是让老夫失望……”

    贝威士听后,看到李鸿章手中的电报纸之后,心中明白此时大清帝国的高层终于知道胶州湾事变的事情了。而其他四位大臣在听到李鸿章说道德国正在对胶州湾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都异常震惊,李鸿章手中的电文在他们的手中传递了一圈之后,他们这才相信德国真的对胶州湾动手了!

    贝威士以非常平和但却没有任何感情的声调说道:“我尊敬李大人,但是对于这件事我个人而言只能表示非常遗憾……我国皇帝曾经多次指示希望能够在贵国获得一个军港,但是却被贵国屡次驳回,对此我国皇帝认为贵国之做法伤害了我德意志帝国之自尊,遂决定以火炮来为德意志在远东谋求一个可以让军舰停泊驻扎之港口……”

    李鸿章听后脸色依旧没有变化,但是他却仿佛并不放在心上一般说道:“最近老夫受一忘年之交推荐看到了一本西方学者所著的译著《天演论》,老夫并不明白这通篇文字究竟讲了什么,但看到最后的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语,才恍然大悟这本书究竟在说什么……也就说贵国在胶州湾之军事行动乃是受到贵国皇帝的训令,而攻占胶州湾并非是我国之错所挑起的纷争,而是贵国蛮横无理之所为?!”

    贝威士听后脸色稍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到外交表情上来说道:“我只能说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李大人刚才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西方近代对物种演化的一种说法,如果若是放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而言,我个人认为这句是十分恰当的……”

    贝威士说完之后旋即鞠躬弯腰行礼,便走到门口从侍从手中接过自己的礼帽和手杖,回头看了看这会客厅中的五位大清帝国的“外交大臣”,坐着的四位大臣仿佛面若死灰,似乎还没有从胶州湾事件的震惊中清醒过来。而站在会客厅中央的李鸿章手中拿着电报,苍老的面容上那双眼睛似乎依旧精光四射,仿佛察觉到贝威士在看他一般,扭过头也看向了贝威士。贝威士凝视了这位大清帝国重臣之后,最终点了点头,将礼帽的帽檐向下压了压之后径直头也不回的走出会客厅。

    与李鸿章一样,谭延闿在第一时间将胶州湾事件最终的战果通过电报向北洋大臣谭钟麟、南洋大臣张之洞、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荣禄、军机领袖恭王奕訢等人发报。所有人在接到电文之后都是异常震惊,同时也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心头升起——一个新的时代似乎就要到来了……

    第一百九十一章 绑架

    中德两国在胶州湾发生的军事冲突消息在当日晚间六点就已经差不多公开化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送走了德国使馆参赞贝威士之后,李鸿章和其他共同接见贝威士的四大臣一起前往颐和园——胶州湾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金銮殿上的光绪皇帝是没有这个资格来全权处理的,真正拿主意的还是颐和园内的慈禧太后。

    说来也巧,今天在颐和园内值班的是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翁同龢,因为没有特殊情况,所以翁同龢宴请礼亲王世铎,作陪的是刚毅和钱应傅。翁同龢感觉政治局势对他而言越来越紧张,所以这类宴请最近一段时间也格外的多了起来,他想凭借自己和满族大臣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殊不知礼亲王世铎在甲午战争间辞去了军机大臣领袖职务之时,就已经全面倒向恭王奕訢,恭王奕訢最近身体不佳他便选择了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荣禄。至于刚毅曾是翁同龢一手提拔,不过在甲午战争过后当上军机大臣之后的刚毅和翁同龢已经渐行渐远——政治是极为残酷的,光绪皇帝无法给予刚毅想要的,而慈禧太后却可以。

    觥筹交错之间,直到下午五点这顿中午饭才因为李鸿章五大臣赶到颐和园才被打断,否则这顿饭非要吃到晚上才可以。还没有等翁同龢读完谭延闿发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电报,荣禄也赶到了颐和园要求面见慈禧太后,这使得翁同龢感到非常难堪。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谭延闿感到自己身在威海卫是无法在政治上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京师里的那些草包会让他的政治收益大为缩水。为此谭延闿在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便乘船前往天津,和他一起通行的还有以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官为首的一百多德国远东海陆军俘虏。

    谭延闿对后世的那句“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那就在谈判桌上争取”非常赞赏,更何况在这个时候他不认为德国人的军事力量能够在远东给他造成什么威胁——德国人部署在远东的海军和陆军在胶州湾的几个小时之内全部做了谭延闿的俘虏,军事行动结束之后剩下来的便是政治果实成熟的时候了。如果他放任自流,不要说第一次在国内正面硬对硬大胜德国列强的声望会蛋打鸡飞,就连自己的权势也保不住,那自己可就亏大发了。

    谭延闿并不是坐着自己的客船或是北洋海军的兵轮前往天津的,他乘坐是战舰——在胶州湾海战中缴获的阿高纳和依伦娜号战舰!这两艘战舰都是九十年代建造的,尤其是阿高纳号才两年的舰龄,依伦娜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