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87部分阅读

北洋第87部分阅读

终来发包购买现成的潜艇,这样一来潜艇的研制和建造风险就可以控制到我的手中,就算不能达到我们的需求也不会对北洋海军有什么妨碍,如果要事成功的话则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潜艇……”

    “组安……这,嗨!”唐博文知道谭延闿非常有钱,而且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并非是倚仗权势敛财而来,这让留学美国的唐博文非常佩服——中国的富豪,真正能够称得上是顶级富豪的人并非像美国那样都是通过经营工厂得来的财富,大多都是倚仗权势敛财而来,这让唐博文这个喝过洋墨水的人非常的看不惯,但对谭延闿他可是从内心中佩服的很。

    谭延闿知道唐博文心中在想些什么,面对这样无力的事实他也是非常沮丧,但还是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国事日艰,民族衰落,这海军是看家护院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出了问题,看看甲午年的小日本就可以知道了,连上千年来我们一直都瞧不起的小屁国家都敢对我们开出三千五百万两的战争赔款……纪孟兄,海军的重要性我也就不多讲了,这潜艇方面你可以去搜罗一下对此感兴趣的人才,这潜艇和大舰巨炮可不一样福建那帮人未必会对此感兴趣,你在招收工程技术人员的时候要注意到‘兴趣’,潜艇方面的努力最主要还是在‘兴趣’二字上……”

    唐博文皱了皱眉头说道:“那该如何保密?!”

    谭延闿听后略微一想说道:“这件事比较容易,向北洋范围内的技术专家和高级技术工人们发放问卷,列出最近十年的几次比较有影响力的事件,包括战争、演习等全方面的关于海军方面的大杂烩,将法国海军演习中潜艇击沉战斗舰的事件也列入其中,这样既不显山露水,也可以看得出哪些人对新海军技术非常敏感……这些人都给挑出来,如果是技术专家就将他们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如果是高级技术工人,呵呵,那我们可就要中大奖了,这样的工人十有八九都是非常有眼光的,更要加以培养……根据我目前手中的情报,除了法国之外,美国也有潜艇的研究者,目前我们手头上就只有法国潜艇的部分资料,而美国人的则还没有着落,所以购买来的潜艇至少会有三四艘……”

    唐博文对于谭延闿的“问卷式调查”感到格外惊奇,说道:“技术人员重点培养还可以理解,但工人还有这个必要么?!”

    谭延闿摆摆手说道:“纪孟兄,我们的老祖宗有句:‘英雄不问出处’,刘邦、朱元璋说穿了不过一个是流氓,一个是小贩而已,谁又能清楚眼前路边上的一个乞丐将来会有什么成就?要相信我们的工人,他们在仿造蒸汽机的过程中没有比那些专家少出力,他们大多数人都经过后来参加识字班掌握了学习方法,加上我们的激励政策,他们中间的佼佼者拉出来不会比专家差多少!”

    “呵呵,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倒还真的很期待了!”唐博文打趣地说道。

    “相对于巡洋舰、铁甲舰和战列舰而言,潜艇不过才刚刚开始发展而已,还非常原始。无论是我们还是法国人,或是美国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当然我们比他们更肯花钱,要知道美国人和法国人的潜艇研究机构有很多人都是单打独斗式的,他们大多数都没有我们手中雄厚的资源,我们手中只要有能够挖掘出相关人才,我们很可能会在这方面超越列强国家……从现在的潜艇水平看来,潜艇就是弱国用来在近海对抗强国的大杀器,而巨舰大炮目前对潜艇却没有更好的防范措施,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努力的方向!”

    唐博文很快便返回旅顺着手安排选拔潜艇研制和制造人员,同时在上海的伍轩仁也接受谭延闿的委托,通过美国的颠地洋行和国内的家族在美国打听有关潜艇制造的人员。而从美国传来一个消息让唐博文和伍轩仁更加重视了潜艇在海战中的作用,加大了工作力度——

    美国方面寻找潜艇的制造者并没有费多大功夫,伍轩仁的电报发到了美国国内的伍氏家族,在第二天就给出了初步的结果——美国不愧为创新性国家,对于潜艇美国早就进行过“潜艇大赛”,而法国也进行过这样类似的活动。在一八八八年美国海军部长威廉惠特尼被人所说服,举办了一次公开的潜艇设计竞赛。由于所要求的潜艇性能指标完全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一开始,这就是一件毫无希望成功的任务。美国人霍兰的设计被评为最优秀,但是,即使是纸面上的设计也没有达到海军部所提出的要求。因此,这件事就被束之高阁。一八九三年,又举行了一次类似的竞赛,霍兰又再度领先,但是美国海军还是拖了两年后才给了他十五万美金的拨款。

    面对着合同中规定的不可能实现的性能指标而又毫无选择余地的霍兰,只好尽力去完成它,他建造了一艘名叫“潜水者”的潜艇,但是霍兰对此非常不满意,他不顾海军的所有规定,设计了另外一艘潜艇,同时设法给自己的冒险寻找民间支持。一八九六年初,那艘潜艇公布于众了,该艇在水面航行平稳,下潜迅速,可在水下发射怀特黑德鱼雷,还可根据要求升出水面。霍兰用四十五马力的新型的汽油发动机代替蒸汽机,这就使“霍兰”艇在水面航行时的航速达七节,续航力达一千海里,而以蓄电池作动力的电动机却使艇的最高水下航速达到五节,对应的续航力达到五十海里。

    谭延闿在接到来自美国霍兰研制的潜艇情况后唯一的感觉便是——潜艇的时代恐怕比自己预想中的要早,而现在的潜艇也要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先进的多。根据电报传来的资料,谭延闿已经意识到霍兰的那艘潜艇已经距离实战非常近了,续航能力已经达到了如此可怕的境地——试想一艘战舰拖着潜艇秘密航行到对手的军港外围,让潜艇神不知鬼不觉地的潜水到鱼雷射程之内,趁着黑夜用两三枚鱼雷干掉对方一艘战列舰,然后再潜水到出发地点让战舰接应回到自己本国……

    “真他娘的见鬼!”谭延闿有些气急败坏的嘟囔着,这玩意明显是给日本人造的家伙么?!在他前生的记忆中,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中就是放鱼雷艇秘密进入威海卫军港用鱼雷袭击定远舰,迫使其抢滩搁浅。

    “如果日本人在这方面重视起来,再搞个闭塞作战放潜艇,潜艇的隐蔽性可比鱼雷艇要好多了,那北洋海军岂不是要大难临头?!”谭延闿想到这里就有些冒汗了……

    伍家对谭延闿真的是没话说,美国人进行过潜艇设计大赛如果要是追查的话对他们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随着调查潜艇的事情之外,还尽可能的搜集与潜艇的一切消息——美国海军要想发展潜艇必然会征求海军上将杜威的意见,杜威坦率地表示虽然美国在菲律宾有十五艘军舰,但如果西班牙有两艘潜艇,他的舰队就没法子在马尼拉湾站住脚。事实上,西班牙正如杜威说的那样,是可能拥有两艘潜艇的。在十年前,西班牙海军上尉艾萨克珀尔曾经建造过一艘处处都与当时潜艇相似的电动潜艇。珀尔后来与他的上司闹翻了,此事就半途而废——应该说美国在马尼拉港口的胜利来的是太幸运了。

    谭延闿给伍氏家族的回电:“非常有价值,不惜一切代价买下霍兰潜艇所有的专利、样艇、模型、图纸和一切相关的东西!甚至如果霍兰本人愿意的话可以让他来到中国,他愿意付出霍兰满意的薪水和足够研究潜艇所需要的费用,还有一个专用的船坞和足够的熟练的造船工人为他服务……”

    谭延闿开出了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价码,在他看来霍兰的潜艇已经非常具有威胁力了,使用战舰拖拽进入战斗位置埋伏或是进攻都是很好的选择,在敌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北洋海军的潜艇部队可谓是非常狠辣的杀手锏。而伍氏家族也通过谭延闿的电报感到霍兰这个人异常重要,正在根据所查到的情报前往霍兰的家进行联系。

    在谭延闿看来霍兰肯不肯来中国这并不重要,只要能够将霍兰的专利买下来就可以达成他大部分的目标了,如果霍兰不来的话,他会建议伍氏家族能否让此人人间蒸发——这还是他第一次对某一个科学家感到如此顾忌,在他看来能够阻止日本获得潜艇本身就是胜利,当然日本也可以在欧洲获得潜艇,但是根据他手头上法国那艘“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在性能上和霍兰的潜艇还有些差距。

    谭延闿手下的工业体系现在不仅仅停留在天津机器局、旅顺造船所和上海江南制造局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除了汉阳钢铁厂之外,他的隆盛机器厂也有相当的实力,但他明白能够让潜艇作战性能有质的跨越,关键点就在内燃机上,而霍兰的潜艇也在越来越向内燃机的方向发展——这个时代的内燃机还非常原始,不过当年给慈禧太后进献汽车的时候他也建立了一个小型汽车生产厂。

    这个汽车生产厂到现在还没有造出一辆汽车,这不是谭延闿在糊弄慈禧太后,也不是他不重视这个小厂,事实上他对这个小厂的关注度和寄予的期望非常高——这个小汽车厂之所以没有生产出来一辆汽车,但是却集中了诸多专门的机械人才研究内燃机,并且还在谭延闿的资助下不仅从国外购进最好的内燃机供他们研究,还买下了诸多内燃机的专利。

    像慈禧太后这样位高权重,什么福都享过的人,汽车只能够给她带来一时新鲜的感觉,过后迟早会遗忘。不过内燃机可不同,汽车的心脏是内燃机,拖拉机的心脏也是内燃机,后世满大街的日本车给谭延闿带来的只有耻辱,而中国做为农业大国,拖拉机对农业生产更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至于内燃机在军事上的应用就更重要了,陆军不能没有坦克,而坦克却更不能没有内燃机的支持,在谭延闿将视线转移到潜艇身上来的时候,潜艇的心脏同样是内燃机。

    谭延闿歪打正着发展内燃机的同时也为潜艇上应用内燃机做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不至于在内燃机系统这方面差距太大。刚好汽车厂进口了两台五百匹马力的沃尔斯利发动机,是汽油机而非谭延闿理所当然认为最大马力的内燃机是柴油机的设想。在这个汽车厂内几乎集中了当前最好的内燃机,包括德国人戴姆勒制造的那台转速达到每分钟一千转的恐怖内燃机;也有最近购进的德国人狄塞耳制造的压燃式柴油机,不过这种柴油机似乎毛病多多,但谭延闿并没有将其退回,因为汽车厂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告诉他这种柴油机的先进之处,而他们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完全可以对此进行改进。

    这个时代的内燃机是原始的,不过如果抛开战争、军事之外,谭延闿眼前这份报告中的一些内燃机的名字毫无疑问将会是后世一些鼎鼎大名的汽车公司,至少他可以确定戴姆勒就是德国奔驰——那台汽油机上有着三叉星的标志,当然和后世的奔驰标志有所不同的是没有外面的圆圈,但商标的雏形已经出来了。

    “只要我愿意,不出两个月中国便可以有自己第一辆自产的汽车,什么福特‘t’型、甲壳虫可都要改换门庭了!”谭延闿看着这份报告心中有些恶作剧的想到。

    显然霍兰的潜艇上面拥有的一台四十五匹马力的汽油机是无法造出谭延闿心目中的潜艇的,在潜艇上安装蒸汽机这在他看来是无法想象的,笨重的蒸汽机只是别人的选择而不是谭延闿的选择——北洋的潜艇必然是用内燃机驱动的,当然在续航能力上可能会不尽人意,但他却并不在乎,毕竟现在北洋海军的战略还是防守而不是进攻。

    随着时间的延长,伍氏家族在海外察访潜艇发展的情报反馈回来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看到这些情报,他不得不赞叹这个时代真不愧是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各地涌现出来的牛人还真不少,霍兰非常优秀,但在潜艇方面还有很多人在为此而努力,他们也在各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成就——法国人举办的潜艇竞赛中出来一个牛人劳贝夫设计了“纳维尔”号潜艇,尽管还在建造中,但是龚照援传回来的消息是这艘潜艇除了蒸汽机和汽油机双驱动之外,还设计了双层艇壳,而控制潜艇上浮和下潜的水柜就在这两层艇壳之间。

    第二百零五章 挖角

    劳贝夫的潜艇结构设计已经相当接近谭延闿心中潜艇的形象了——后世初中物理教科书上对潜艇的示意图就是双层艇壳,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不过还没有等谭延闿赞叹,从美国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说有个美国人莱克已经建好了一艘“亚尔古”号潜艇,这艘潜艇除了采用双层艇壳之外,居然是汽油机驱动,彻底舍去了蒸汽机!

    “可怕的美国人!可怕的时代!”谭延闿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中国必须要尽快的行动起来掌握建造自己潜艇的技术,在这场竞赛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对于美国人给霍兰研究潜艇的十五万美元的经费而言,这在谭延闿的眼中不过是小儿科,如果能够造出后世鼎鼎大名的“u”型潜艇,哪怕是花一百五十万美元他也不会眨眼的。按照谭延闿的理解,这个时代的潜艇最佳战术还不是主动出击,最适合在军港周围设伏——尤其是在闭塞作战中,敌方战舰封锁港口向港内开炮,这个时候敌人的战舰是不会开动的,而这个状态正好是潜艇攻击大型水面战舰最佳时机。

    “我的要求不高,第一代潜艇必须是内燃机独立驱动,水下航速能够有五六节,当然能够更快是最好的,作战半径至少要达到四十海里;能够携带三到四枚十八寸鱼雷,这也就要求潜艇里面至少能够装下五个人,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这种潜艇要有比较长时间的潜伏能力,能够独立在大海中下潜生存两天的时间……”

    在最终发展潜艇的问题上,谭延闿还是在威海卫海军基地与唐博文碰头,目前世界潜艇的发展水平他们心中都有数了,霍兰最终还是没有来中国,但是他的“电气艇公司”却被谭延闿收入囊中,在美国继续研究潜艇。谭延闿还是狠不下心干掉霍兰,目前霍兰的潜艇除了在双层艇壳上之外,已经具备了他所认知的潜艇所有要素,这样一个人能够为自己在美国服务也不算为过,干掉他实在有些可惜——设立在美国的“电气艇公司”也就变相的成为北洋海军在美国的潜艇研发制造公司,它将会走另外一条潜艇设计和制造之路。

    唐博文有些苦笑地说道:“你的要求还不高?不过这个指标在霍兰的潜艇上做改进应该不太难达到,霍兰的新潜艇上用四十五匹马力的汽油机替代了蒸汽机,然后用蓄电池来进行水下航行,水面上的速度是七节,续航能力可以达到一千海里;水下也有五节,可以航行五十海里……不过它只有一个鱼雷管,考虑到我们有五百匹马力的汽油机,带上三四枚鱼雷问题应该不大,关键是设计了,这一切还需要很多改进,要想得到新潜艇,不等到明年下半年你是不要想了……”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潜艇建造周期比大型水面舰船要短得多,关键就在于设计,这几个月我还等得起,至少我们跑在日本人的前面!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造价问题,当然这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看作战性能……另外纪孟兄,天津机器局的海光寺西局将会彻底分割出来,其船坞将会被分割,至于武器制造以鱼雷、水雷、格鲁森速射炮、哈乞开司速射炮和一部分陆军子弹、手榴弹、迫击炮极其炮弹生产。对于海光寺机器局,我的要求是要生产特色武器,为了配合潜艇,我希望你能够加强鱼雷方面的研究和生产,保证鱼雷的质量和威力,十八寸的鱼雷已经可以对目前所有的大型战舰构成相当的威胁了,鱼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潜艇的威慑力,你应该明白……”

    “虽然这么匆忙的进行潜艇的研究和制造,但是我相信你的眼光,至少你到现在在海军上还从来没有错过……看看这些资料也挺令人心动的,现在就是我也非常期待这个潜艇造出来是个什么样子了……对了,你打算放在哪里建造潜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