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137部分阅读

北洋第137部分阅读

态对中国国防有着特别的意义,同时这也是中国重工业实力的一种体现。

    随着战争的结束,十余万参战部队中的八万参战部队将会陆续南下出关,他们在北京火车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而谭延闿则在天安门检阅了这支得胜归来的军队。在接受检阅之后,八万陆军将会乘坐火车先到张家口修整,然后屯兵乌得——谭延闿和陆军总参谋部一点也没有隐瞒这一军事调动,报纸传的满天飞,这给蒙古王爷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中俄战争的迅速推进让蒙古王爷们没有一点反应的时间,昨天在他们眼中还无比强大的俄国人,今天却被打得稀里哗啦,连俄国皇帝的私生子都做了俘虏,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撼了。中国军队从蒙古的东北角闯进车臣汗部大肆掠夺的消息也传遍了草原,对此他们更担心在乌得的数万中国军队如果真地进入草原,那后果将会是什么?一想到这里,蒙古王公们心中就不寒而栗,车臣汗部数百年的积累在别人的枪口下一点不打折扣的被掠走,草场被中国军队大方的分给了那些穷鬼,这显然是他们明天的下场。

    在恐惧之下,蒙古王爷们来不及聚会,便纷纷向北京输诚,而使者还没有走出草原,中国陆军便从乌得涌进了广袤的蒙古,兵锋直指蒙古的中心库伦。其实中国陆军参谋部早就做好了进入蒙古的计划,长久以来蒙古依赖内地输入的砖茶等物资,长期跑商道的商家自然成了中国陆军最好的向导,还有那些被分散到各个工矿、铁路施工的昔日马贼也被集中起来,他们是最了解草原的人,为了每天八个馒头以填饱肚子的待遇,他们甘愿为陆军参谋部制订作战计划充当参谋,甚至成为向导。

    尽管蒙古王爷的使者们都来到乌得打算乘坐火车快速进入北京好平息内地政权对他们背信弃义的愤怒,陆军参谋部却一直不怎么担心,各路部队准备好马匹骡子载着各种物资按照各自的原定计划进入蒙古。一路上他们只干两件事——掠夺蒙古贵族的财产,将草场平分给贫苦牧民。

    谭延闿打算彻底将蒙古贵族从草原上连根拔起,为此他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心软——这片土地几乎是中原王朝数千年来的梦魇,世界上最古老的战争策源地,其影响力甚至能够拓展到欧洲大陆。蒙古贵族绝对不能够保留,谭延闿仗着自己的军事实力也不会向旧有的封建贵族做任何妥协,很多人都在指着他骂,因为他将所有的满清贵族全部投入集中营进行劳动改造,说他是忘恩负义,连他已经去世的父亲谭钟麟也在这个问题上颇有微辞。

    “皇帝都没有了,还要贵族干什么?!”谭延闿如是说。反正这些朝三暮四的吸血虫是国家的毒瘤,再加上他们所处的位置正是山高皇帝远,就算关起门来当土皇帝,中央政权在相对虚弱的时候也那他们不能怎么样。

    谭延闿不会留下这个毒瘤,而铲除蒙古王公将他们都统一的变成牧民,必须要趁着这个机会来干净利索的完成——中国干净利落的击败了俄国震动世界,但更受震动的还是莫过于国内,战争的胜利给谭延闿和他的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内务部门甚至已经撕掉了在谈判桌上的面具,直接将他们掌握证据或是有所怀疑的投机商全部投入监狱。在这个大好环境下,以前有所顾虑的事情,不轻易改变的局面,谭延闿打算都一一进行清算,光是靠和风细雨恐怕等他的“独裁时期”过去了,也未必能够解决。

    第三百二十二章 废物利用

    出关的八万军队除了三万部署在直隶、山西加强地方防卫之外,其余五万人全部通过铁路运送到乌得陆续进入蒙古进行历史清算。原本陆军参谋部打算多派一些军队进入蒙古的,不过谭延闿否定了这个建议,认为五万陆军足够让蒙古屈服——他历史虽然学的不好,但是也知道原本历史上北洋军阀时代就曾派兵进入蒙古,想想当时的环境北洋军阀不可能派出太多的军队,有个两三万就已经顶天了。

    现在中国陆军可谓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再加上剿匪训练和刚从东北和俄国人交手,完全可以搞定那些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蒙古骑兵。再者军队数量太多也不利于后勤补给,五万军队肯定要有两万军队来保护后勤马队,加上以战养战才能够勉强的对付过去,如果再多军队进入蒙古除了徒增后勤压力之外,其效果也不可能比现在更好。

    俄国虽然在背后曾经策动蒙古、新疆独立,其实当时谭延闿完全可以采用军事手段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完工段,俄国想要在蒙古来对抗中国后勤方面的压力肯定要大于中国。不过在谭延闿看来如果当时来解决无法做到彻底的根治,只有将蒙古王公们心中对俄国佬的最后一丝期望都掐灭,这才能够做到彻底的清算——这些软骨头根本不配派出精锐部队,如果没有俄国人在后面壮胆,他们是不敢提出蒙古独立的口号来的。

    中国陆军犹如一台马力强劲的推土机从蒙古草原上碾过,沿途就算倒向中国政府的蒙古王爷照样被抄家带上枷锁押赴乌得,在那里乘坐火车进入直隶的集中营等候审问。当然这也激起了蒙古王公的反击,不过进入蒙古的陆军虽然很少携带重装备,但他们手中的机枪、迫击炮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机枪在开阔地上正是对付骑兵的最佳武器,政府军一路碾向库伦,用来铺路的便是最后的蒙古骑兵身躯。

    相对于蒙古,谭延闿暂时拿新疆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铁路到现在也只铺到了西宁,政府军已经控制了凉州、肃州、甘州和安西州一线,这些重点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驻军,装备上虽然因为后勤补给和交通问题不可能装备多少火炮,但是迫击炮和机枪数量也有不少,至少可以做到长枪人手一把,相对于土皇帝们的军队,他们的装备已经是好的太多。

    即便如此谭延闿依旧不愿冒太大的风险多面开战,同时却加强了西部铁路建设——铁路通到哪里,国防军的绝对控制力就会延伸到哪里,等铁路从西宁延伸到安西州的时候,那就是快要到动手的机会了。而且将新疆排在蒙古之后也是谭延闿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的需要,有了骑兵再去平新疆就容易的多。

    与中国军队高歌猛进和国内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支持不同,俄国内部在海参崴全面失守的消息传来后,高层统治者和国内各阶层都瞠目结舌。

    “这次惨败后,大家都意识到停战媾和,这股思潮日益高涨,最终拥到了皇上的宝座边上……”——维特著《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俄国政府为了统一对和谈的看法,于八月二十九日在彼得堡由沙皇尼古拉二世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阿列克赛大公认为继续打下去将会危及到堪察加和西伯利亚的局势,认为在尚未遭到致命打击之前应该试探和谈的基础;海军上将杜巴索夫和一些海军方面的将领坚决主张继续打下去的时候,同为主战派要人的尼古拉二世的叔父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洛维奇大公则坚决主张尽快和谈,并且驳斥海军:“我们没有打听水有多深便匆忙的开始涉水了,而俄国军队不能再遭受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布拉格维申斯克(海兰泡)、哈巴罗夫斯克(伯利)那样的灾难,尤其是脆弱的西伯利亚更经不起中国军队的践踏,而我们要想将中国军队赶回黑龙江以南,至少需要牺牲三十万到四十万俄国士兵的生命,并且还要需要两年的时间和十亿卢布以上的军事开支……”

    这次会议没有任何结果,除了俄国不能承受彻底的失败之外,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根本没有任何和谈的动向,反倒是开始进攻蒙古想要以蒙古为根基侵入西伯利亚——对于中国军队的动向,俄国对此很难理解,因为西伯利亚对于两国来说,有铁路在手的俄国显然要比中国更占优势。

    谭延闿当然不会先开口要求和谈,尽管总理沈静和外交部长寇青已经数次表示战争既然已经结束,就必须要立刻签订条约以保证自己的成果。不过劣势也是明摆着的,先开价的人总是有些吃亏,而谭延闿再等——历史上俄国没有将日俄战争进行到底,现在俄国同样没有这个实力,目前中国海军干净利落的歼灭了俄国远东太平洋舰队,陆军歼灭了大约六万左右的俄军,俘虏了大约十三万俄军,其中包括了像阿列克赛耶夫、康特拉琴科、斯特塞尔等高级将领。

    虽说俄国军界元帅满街走,将军多如狗,但一个上将,两位数字的少将被俘虏,这是极为罕见的,其中阿列克赛耶夫还是俄国皇室成员,这实在是对沙皇的一次致命的打击。谭延闿就是再等俄国国内的反应,现在仗刚打完,俄国国内对战败的消息消化的并不充分,现在俄国内部的温度也就是七八十度,但他需要的是一个沸水翻腾的俄国,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收获扩大的最大。

    俄国军事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不过议和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军队在完成对库页岛的占领后,在海军的帮助下通过海运直扑与库页岛北端相望的庙街,这里在俄国的地图上标注的名字为“尼古拉耶夫斯克”。俄国远东主力全部尽没于海参崴、海兰泡和伯利一线,在这里只有非常少的俄军,自然不能抵挡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进攻,而谭延闿希望在十月冰冻期到来之前,用海军攻占最北的沿海城镇便是庙街——这里已经接近当年尼布楚条约的界限了。

    虽然庙街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数量都微不足道,就连大多数中国人自己也都忘记了这里,但是谭延闿是不会忘记的,而通过宣传机器也对中国的国家概念进行一次更深入的教育——中国领土观念历来就很淡泊,只要不威胁到中原政权,基本上像庙街这样的地方都是无足轻重可以随时牺牲的,这种观念和中国王朝官员的“恋阙”情结有着很深的关系。

    现在中国所有的书店买的最火的便是地图,也是这一年中国人才真正正视自己国家版图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而这次战争所波及的领土有那些,至于快五十年前签订的《瑷珲条约》也被翻腾出来。当人们看到地图上那一抹大块的黑色地域时,才知道当年黑龙江将军奕山丢掉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居然是如此之大,这着实的令国人震惊了一把。

    热销的地图也带动了新一轮的舆论,矛头直指1858年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如果能够达成合约的话,最好莫过于废除这项不平等条约,而这也是谭延闿对于领土要求的底线——再往北走实在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到庙街一线已经堪称是“荒芜之地”了,这里的资源除了木材之外根本不是现在中国能够开发的了的。对于西伯利亚谭延闿显然有着巨大的野心,不过他也要面对现实——除非他先将西伯利亚铁路先弄通,否则对于西伯利亚他是毫无办法的,而铁路的贯通也标志着俄国人可能会将二百万陆军的压力直接转嫁到他的头上,这种压力则是谭延闿所不能承受的。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中俄之间基本上没有战事了,沙皇虽然命令向西伯利亚增兵,而中国陆军也赶到了库伦将蒙古王爷的千秋独立梦给击得粉碎,在蒙古西部还有王公的存在,但库伦升起中国国旗标志着他们全部都是“叛逆”,中国政府对蒙古拥有不容置疑的主权。

    当然开往蒙古陆军收获颇丰,大量的黄金白银被运出草原,在乌得装车连同重要的战俘押送回北京,缴获的黄金大约在一百一十吨左右,并且还有大量的用黄金或是镏金制作的精美的奢侈品,至于各种文献也是陆军参谋部的目标——总之谭延闿给陆军参谋部的命令是将蒙古可以搬走的东西一件都不要留下!

    在海参崴的胜利下,没有多少人知道蒙古发生的事情,按照报纸上的宣传,蒙古王公意图分裂中国,而背后支持他们的便是沙俄。这本身就犯了众怒,而陆军只是负责将胜利的消息传递给新闻界,至于如何取得的胜利和胜利的代价如何,这并不是新闻界所关心的,而有少数记者对蒙古发生的事情进行道听途说的报道,也很快被淹没在众多胜利报道中。

    相对于缴获的大量黄金和文物之外,谭延闿更看重的便是众多的马匹,五万进入蒙古的士兵在进入之前只有少数几个骑兵营,现在不管以前会不会骑马,人手平均两匹马,还有大量的马匹正在往张家口运,等待中国陆军中新成立的骑兵部队前往接收。有了这些马匹,建立骑兵师的计划便可以提上日程了,而大量的牲畜也可以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多余的牲口也可以用来分给工程兵部队,以后修路筑桥也有足够的牲畜来分担负重。

    中国方面的不急不缓纵情的展示他们的武力,丝毫不提和谈的意思,在八月末谭延闿在中南海会见各国公使的时候,在会前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表示了“中国热爱和平,但决不惧怕战争,作为战争的胜利者是不应该率先提出和议的要求的,而中国也决不在意扩大自己的领土直至极北的堪察加……”

    “亲爱的谭先生,你该真的不会命令你的军队前往堪察加吧?”美国驻华公使托尼轻摇着一杯红酒笑着对谭延闿问道。

    “托尼公使,你说呢?中国不是双头鹰,不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先祖们与其称为鹰不如为北极熊——贪婪的北极熊……堪察加能够有什么?金矿?银矿?铁矿还是石油?!就算真的有我们该怎么来开发它?以贵国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尚且对阿拉斯加没有多少办法,你认为我们要堪察加会有什么作为么?!”谭延闿藏在烟雾后面似笑非笑地说道。

    “作为朋友,抛开美国驻华公使的身份,仅仅作为朋友……谭先生,我认为和谈的时机已经到了,再这么拖下去也许俄国皇帝真的会恼羞成怒调集欧洲的军队跨过西伯利亚的……”托尼公使正色说道。

    谭延闿深深地吸了一口雪茄说道:“准确的说现在和谈我并没有做好准备……”

    “作为胜利者,你需要准备什么?”托尼公使笑着问道。

    “第一,我没有可以和俄国建立可靠的沟通桥梁,原本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亨利亲王是一个不错的人选的,而我相信他的哥哥威廉二世也对此很有兴趣,不过想到俄国和德国最近几年所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我心中又犹豫了……第二,作为一个胜利者,我还没有想好让俄国赔偿什么,不过至少有一点,《瑷珲条约》必须作废……”谭延闿淡淡地说道。

    “作为朋友,我可以帮助你来赢得华盛顿的友谊,而华盛顿也会对此很感兴趣……”托尼公使笑着说道,事实上他已经接到了华盛顿的电报,希望他能够利用自己和谭延闿之间的私密关系来获得从中调解战争的角色。

    “我们的泰迪熊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不过我想沙皇的心眼肯定很小,他开的价格我肯定不会接受,而我开出的价码也足够让他去跳楼,这夹在中间受罪的活实在是不适合他,毕竟这头熊是一个真正的绅士……”谭延闿笑了笑,“泰迪熊”这个外号是他给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起的,而且他还画了很多关于世界政治和美国的政界的漫画以打趣美国总统,当然这些漫画都是善意的,至少美国人很喜欢,而在中国人眼中反倒是一项麻烦,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皇帝”居然可以拿另外一个列强的“皇帝”来开涮,将对方画成一个可爱的胖熊……

    谭延闿收起笑容正色地说道:“托尼先生,我们两人认识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了吧,十二年前你来到福建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第一次会面……通过你我在贵国得到了许多的帮助,当然这中间很多都是平等上协作,不过没有你的奔走游说,我很难完成,不过随着我们两国交往的加深,贵国对我们的态度似乎已经出现了一丝并不是很好的变化……我知道泰迪熊和我一样,对于海军的关注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在泰迪熊上任到现在美国的海军实力长足进展,而我们中国也是如此,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