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北洋 > 北洋第148部分阅读

北洋第148部分阅读

    用,到时候这颗棋子到底能够走到那一步,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南洋华人在发家之后秉承中国人固有的传统开始重视后代的教育,这次送到海南岛的南洋华人子弟情况陆军在接收之后已经写成报告汇报到谭延闿手里了。这些华人子弟素质远比他当年在小站练兵的时候要强得多,要知道当时军中大字不识的人有的是,而这些华侨子弟读书识字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按照谭延闿的想法完全可以将他们训练成一批低级军官,以后回到南洋开枝散叶那就是中央的南洋嫡系。

    如果潜伏阶段准备的好,用不了五六年南洋华人便可以拥有一支非常强悍的武装力量,只要和土著有一点摩擦就彻底来个反屠杀,彻底确立爪哇华人的权威。至于外交方面自然有中央政府为他们撑腰——谭延闿并非是要将南洋归入中央管辖之下,但是至少也要做到让华人政权来掌握南洋。历史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除非谭延闿甘愿冒着被日本重新威胁的风险来放任日本发展,否则历史上日本横扫东南亚的场面是绝对不可能发生了。

    话说日本被中国以礼炮事件围困半年多,虽然中国并不限制外国船只进入日本,但是却断绝了中国和日本的海上交通,并且即便是悬挂外国国旗的船只也不能直接做到中日直航,而是必须绕道第三国才可以——这一规定虽然有脱了裤子放屁之闲,但是放眼日本周边要想绕道第三国最近的也要前往美属菲律宾,这一招几乎断绝了日本从中国得到任何物资的可能,而日本以前还有一些和中国的外贸往来也彻底被掐断了……

    中国的工业体系非常不完整,除了纺织业之外,几乎其它的工业绝大多数都是为战争而服务的,这也是谭延闿政府首先要确保国家国防安全的需要,就是纺织业面临越来越膨胀的中国市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日本的纺织业虽然尚处低端,但是却可以钻这个空子,日本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就集中在低端纺织品上,并且从中国采购便宜的农产品尤其是稻米运回日本。除此之外,日本还向中国走私白银、鸦片,中国的货币市场还没有彻底完成改革,尤其是在西南地区白银依旧和政府货币是并行的流通货币,日本用粗糙的银币来兑换中国货币以达到赚取其中差价的目的,这和当年谭延闿向恭王奕訢建议用含银量低的库银来偿还甲午战争赔款的办法如出一辙。

    中国封锁日本后,日本对中国的这点贸易渠道全部被封闭,日本的远洋船舶能力有限,中国航线被关闭之后即便是转口菲律宾前往中国,运费高昂并且在菲律宾还要收一次税,这使得日本纺织业遭到了重创,同时还有日本的航运业也是如此——日本国籍货船即便是转口第三国也是不允许进入中国的。中日贸易虽然在中国外贸比重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却是占了极大的比重,以往日本货很难进入中国沿海和内陆省市,但是一个朝鲜市场中国国内企业受产能和销售的限制鞭长莫及,对日本来说那是极为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半年来的封锁,日本的纺织、航运企业破产连连,甚至还牵连到其并不发达的银行系统。最为致命的是因为得不到从中国进口的廉价粮食,日本国内开始隐隐有发生粮食危机的征兆——日本同样也有j商,在中国开始封锁日本后,日本粮商便开始惜售,大米价格不断上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已经发生哄抢粮店事件,相信这种事情在未来会发生的更多,进而影响日本政局稳定。

    日本虽然和英国有秘密条约,由于日本远离欧洲大陆所以两国结盟并不像英法结盟这么引人注目,而且虽然有风声传出来,几乎所有的强国也都认为日英结盟肯定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结盟条约,就像十年前中国和俄国的盟约差不多。事实也证明了这种猜测,中国大肆对日本进行封锁,英国对此无动于衷,而日本外交官希望倚靠盟约来解决目前的困境反倒是暴露了这个盟约的存在。

    英日盟约虽然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对中国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小事。中国外交部向英国当局抗议,要求英国和日本能够公开密约以判断这个密约是否对中国有害。英国虽然对中国开放市场有所需求,但是这却成为达成中英最惠国条约的一个砝码,直到蒙古号战列舰公开露面,两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达成协议,英国将在华租界交还给中国,而英国也最终如愿以偿得到和德国一样的在华商业优惠。

    从中俄战争到中英在谈判桌上的较量,中国的外交官们迅速成长起来,这远比谭延闿的说教更有效,同时这个过程也通过报纸等媒介给全体对国家前途关心的国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至少总理沈静在中英谈判过程中,一直都是属于深悉内情的人物,他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极大的变化,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和谭延闿合作默契。

    也正是因为如此,沈静认为并不急于解决目前的中日矛盾,把这次事件高高挂起继续晾着日本反而对中国更为有利。在谭延闿看来这样晾着虽然显得霸道了一些,但是却可以最大限度的重伤日本元气,若是日本最终沉不住气将自己的军舰开出来,那谭延闿将会毫不犹豫的将日本的主力舰队再次送入海底。可惜就算到了这个时候,日本海军居然还在军港里面窝着不给中国海军任何机会——中国海军主力南下本身就是诱使日本海军出动,日本的那艘战列舰也许会因为无畏舰的出世而很快过时,但是日本海军有战列舰服役总归会让谭延闿心中难受,只有彻底消灭掉这艘战列舰他才会罢休。

    其实对日本实行封锁在外界当初看来是中国不能容忍日本发展海军,但是在谭延闿看来打击日本经济才是最重要的——海军这样昂贵的兵种如果没有雄厚的国家实力是根本玩不起的,日本经济若是垮了,再怎么折腾也发展不起来海军。虽然封锁日本给中国情报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好在谭延闿并不关心日本高层是如何行动的,他需要的是情报部门为他提供日本经济方面的情报。

    日本积极展开外交活动,而英美法等列强对中国封锁日本也发表了不满,谭延闿一直顶着这种外交压力。直到内务部日本情报站发回了关于日本经济滑坡,日本造舰系统已经崩溃,船厂已经开始解雇舰船设计人员的情报后,谭延闿终于开启了中日谈判……

    第三百四十六章 离讯

    谭延闿相信经过这次打击之后,日本在工业水平上将会进入一个倒退的阶段,在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大力发展工业这两个选题上,日本政府必然会优先考虑国家稳定——穷兵黩武也要有一定的本钱。不过在这个技术发展大爆发的时代,一旦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遏制日本军事尤其是海上武力的发展最好的办法便是让它跟不上最新的船舶工业发展,等日本自己觉得有实力来发展造船业的时候,高昂的投入会迫使其发展成本不断提高,日本永远只有成为战舰贸易的买家的份——一个靠从国际军火市场购买武器的国家是不可能威胁到中国安全的。

    海关回收之后日本尽管日本距离中国最近,但是却不能享有贸易最惠国的待遇,其向中国出口的商品要交纳很高的关税,廉价的低端纺织品就算能够进入中国盈利甚微,而且还要受到中国纺织业巨头的排挤——谭延闿在打压日本方面是全方位的,他宁可不要东南亚也不会让日本再次走上复兴之路!

    日本和中国实力不成正比,谈判也是在众多列强不满的情况才开始的,这并不代表日本本身实力,谭延闿给外交部下达的谈判底线是日本必须要赔礼道歉,还要要求赔款、中国出口日本的货物减免关税,甚至还要在日本神户、长崎或是其它重要城市划出一片租界来等一系列要求——中国同意开启和谈但并不代表会放弃谋求国家利益的权力,日本人通过外交手段联合列强迫使中国开启谈判,也并不代表列强的力量可以为他所用。

    在这点上谭延闿是看得非常明白的,而欧洲的局势因为无畏舰便的更加微妙起来——四月份经过紧张的磋商后,德国愿意以三百三十万英镑的价格从中国购买蒙古级战列舰,先期蒙古级战列舰的全套图纸必须要送往德国。显然以蒙古号战列舰的成本而言,三百二十万英镑的买卖中国是赚大了,其成本总共不到二百六十万英镑,当然搭配全套图纸也不算亏,毕竟德国到现在还没有使用蒸汽轮机的战舰,同时三连装十二寸新型炮塔也是一项不错的技术,不过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为昂贵的战舰。

    只是中德这笔蒙古级战列舰的交易也让船坞中唯一的一艘正在建造的蒙古级战列舰有了买主,对于中国竞争巴西的订单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不过中国代表团还是前往巴西参与游说巴西政府向中国上海江南船厂下达无畏舰订单。虽说中德的这笔战舰交易使得中国失去了参与巴西海军订单的最大优势,但是这毕竟是全球第一笔无畏舰交易,意义非常重大,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也是一个有利优势。

    中德战舰交易并非是第一次,但是这一次却严重的刺伤了英国——中国的蒙古号战列舰本质上和无畏号没有太大的差别,相反因为无畏号的舯部炮塔设计反而使得其火炮效率降低,在侧舷火力上要弱于蒙古号。先不说德国人在获得中国的图纸后可以大大缩短无畏舰的研制时间,更为严重的是在二十个月之内德国肯定也会成为第三个拥有无畏舰的海上强国。

    也许德国本土的造舰能力要弱于英国,但是中德两国造舰能力的总和可以说是和英国不相上下的,除非英国愿意放弃国际海军装备市场,将本国的资源全部用来发展海军,但这对于英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英国政府现在正处于财政紧缩状态。要不然巴西的三艘战列舰的招标计划也不会让英国如此着急,英国政府正急需要金钱进账,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可能放弃国际海军装备市场,最多是在造船资源上对本国国防优先考虑罢了。

    事实上在谭延闿看来英国搞出无畏舰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前无畏战舰,无畏舰一出成为新的海军标准,英国固然可以摘取第一的名头,但是在经济上是极为不划算的,这造成了英国大舰队的贬值。如果要是谭延闿来做这件事,在对新舰尽可能的保密之外,就是对自己舰队的老旧战舰进行甩卖,就算便宜一点总比烂在自己手里拆废铁要强得多。

    除了价格稍微贵点,德国方面对于蒙古级战列舰是没有任何怨言的——中国保证其订购的蒙古级战列舰将会和中国已经服役的战舰各项性能完全一样,不会像英国那样在外销战舰上做各种小文章,因为德国和中国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正好符合谭延闿“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如果德国有足够的能力,欧洲就是德国的,但是在亚洲尤其是远东,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中国必须说了算,谭延闿不介意英国人的死活,向德国无保留的出口蒙古级战列舰对中国有利。

    二十年前北洋海军的基干定镇两大巨舰就是从德国进口的,而二十年后一艘蒙古级战列舰的利润就远超这两艘当时远东最为强大的战列舰订购价的总和。海上装备市场对国内经济的拉动是看得见的,这也有利于巩固中国造舰水平,从而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其继续追踪世界先进造舰技术,这也标志着中国造舰体系开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未来的十年是剑拔弩张的十年,天下太平就没有军火商生存的余地了。

    至少在谭延闿看来未来十几年甚至二十年将会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高嘲时期,只要没有内患,外部环境对于像中国这样想要建立工业体系又不乏资本匮乏的国家来说真是风调雨顺的好年代!卖给德国人的蒙古级战列舰是贵了点,但是连带附送全套图纸,里面有些东西连德国佬都没有尝试过——旅顺的专家就曾写过一份报告,上面明确显示除了中国和英国之外,任何想要在短时间内建造无畏舰的国家都不可能使用蒸汽轮机。面对时间和效率这两难选择,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忍受三涨机的缺点先让本国拥有无畏舰再说,这样一来等若德国直接站在中国的肩膀上在他们自己建造的无畏舰上直接使用蒸汽轮机,而不需要像中国这样为了验证这种可能专门建造了两艘验证舰。

    德国方面没有选择更改图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中国战舰设计思想与之相近。虽然三连装主炮塔固然有远距离射击弹着点散布大的问题,但是在常规交战距离这中缺点已经被克服了,况且与英国的五座炮塔相比,防护面积要小上很多,可以节约出更多的负重来加强装甲——防护能力历来都是德国战舰设计思想所最为重视的。

    在中德战舰交易被公布出来后,英国的愤怒是正常的,这笔交易将本已经拉开的英德海军实力又缩小了,最为致命的是德国不会像英国那样在无畏舰的最初型号上单造一艘,根据德国修整的1907年度的海军法案,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设计后,德国将会一口气开工四艘无畏舰——这一海军法案更加露骨的体现了德国追赶英国海上力量的野心,德国的造舰计划完全和英国针锋相对,英国本年度将会建造五艘柏勒罗丰级战列舰。

    若是一切正常的话,两年之后德国拥有的主力战列舰数量将会在历史上最近距离的接近英国,这是英国这样以海洋立国的列强所不能接受的局面。英国正处于财政紧缩状态,即便如此英国当局还是批准了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爵士关于追加柏勒罗丰级战列舰的方案,就是为了在无畏舰时代一开始就要将德国远远的甩开,但是中国和德国的这笔交易使得英国的努力化为泡影。

    在中国蒙古号战列舰出海之时,英国已经意识到中德之间很可能会达成某些关于无畏舰的协议,但是直到最后的交易完成公开后,英国才知道自己错的是如此离谱——英国向来在外销海军装备上都留一手,几乎所有的英国外销战舰装甲厚度都会被英国舰炮正好击穿,中国居然将所有有关无畏舰的技术一股脑的打包卖给德国,并且为德国建造和中国一模一样的主力战列舰,这实在是出乎英国意料之外。

    英国人需要的是时间差将英德海军实力拉开,而谭延闿的要求则非常简单——黄金、英镑、白银!当然顺手可以将英德海军实力拉近让他们两家继续互掐引发更大的海军军备竞赛规模,这自然是谭延闿乐意看到的。当然国与国的事务在谭延闿看来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如果英国人把香港还给中国,那他自然会顺从英国的意愿扭转对德关系,这笔交易也不会成功。不过英国人是不可能这么容易将香港交还给中国的,那谭延闿的选择只有帮助德国威胁英国,让英国在欧洲的处境更加艰难,从而间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昨日已经代表英国当局向中国提出将英格纳调回英国,以担任本土大舰队的一支预备役舰队的司令官,也有可能是英国海军火炮总监等职位……不管怎么说,英格纳和我们之间的合作到现在应该是划上句号的时候了……同时政府顾问赫德也提出了辞呈打算回英国老家……”

    谭延闿在中南海的一处小湖边陲钓,本来这里面都是养着锦鲤的,不过他觉得有些太奢侈,便干脆让人单独隔出一处小湖面放养普通的鲤鱼、鲫鱼等淡水鱼类,专门供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中喜欢垂钓的人来此消遣。这红墙内虽然在外人看来是很神秘,但是整天面对各种公文还有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真正坐到这个位置的人才明白红墙内的人心理压力到底有多重,谭延闿倒是有些羡慕红墙外的世界,如果不是所谓的“使命感”,他倒是觉得老朱当年那首打油诗真的是道出了红墙内人物的心理,若是真的能够抛开一切,他倒是真愿意做个一觉日上三竿起的富家翁。

    “该走的终究会要走,英格纳算是可惜了,不过赫德……哼哼,这个人物还是挺复杂的,虽然他维护的是英国的利益,但是对于中国的一些事情他做的还是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