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将明 > 将明第144部分阅读

将明第144部分阅读

    长孙无忌一怔,有些恼火道:“我怎么会故意贬低他……他……说实在的,我对李闲这个人也看不透。说他无耻无赖,可是他却偏偏做出过很多一诺千金的事。我仔细查过他以前的事,比如他当初还在燕山的时候,只带着十几个人就敢杀到巨野泽,那个时候巨野泽还是张金称的地盘,张金称麾下兵马数万,他敢来只不过是因为答应了贺若重山帮他报仇,而他与贺若重山不过是一面之缘而已。”

    “在燕山上,为了救其他人,他一个人逆袭回去偷袭文刖,险些被杀,若不是后来援兵赶来将其接走,那日他说不得就会被文刖一刀割了脑袋去。在辽东,带着十七骑就敢过辽水去和高句丽的人马厮杀,硬是将麦铁杖老将军的尸体抢了回来。”

    长孙无垢眼前一亮,有些诧异道:“怎么这些事,哥哥一直不跟我说?”

    “我为什么要帮他说好话?”

    长孙无忌反问道。

    “哥哥……你心中有怨气。”

    “被扣在这里快两个月了,我如何会没有怨气。难道你以为我和你一样,借着这机会逃婚?说来说去,即便李闲称王也不过是个没根基的反贼罢了,怎么能和唐公相比?我留在此处只是浪费时间,若我在唐公身边,说不得已经领兵作战!”

    “哥哥想驰骋沙场?”

    “男子汉大丈夫,哪个不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我明白了。”

    长孙无垢点了点认真的说道:“哥哥是在嫉妒李闲,因为你没有亲自领兵作战过。”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却只是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他在心中忍不住想到,李闲称王,难道真的是为了日后和唐公结盟的时候不会显得身份不如?李闲真的在意这个吗?还是说,称王只是已经水到渠成的事,是我自己考虑的太多?

    ……

    ……

    李闲换了一身黑色绣龙的服饰,这身衣服和杨广的龙袍相比有些许差距。这件衣服是小狄亲手缝制的,从正月初开始商议称王的时候,她就偷偷准备送给李闲这个礼物。大业十三年,她已经过了十三岁,从一个青涩未开的小女孩已经蜕变的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般清丽秀美。

    她身材高挑,穿了一身杏粉色的衣裙站在李闲身边仔细打量着,和李闲修长的身形相比虽然显得太瘦小了,可这样对比下,更让她有一种楚楚动人的美。

    “袖口稍微有些窄了,回头我再改改。女红的事我本来就不是很擅长,平时多是和药物医书打交道,绣针拿起来还真有些不适应。若不是嘉儿姐姐,青鸢姐姐,凰鸾姐姐时常来指点我,只怕这衣服会做的丑死了。”

    “哪里丑了?”

    李闲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骄傲的笑了笑道:“穿上这身衣服,你没觉得我又高大英俊了一些?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都有点忍不住下跪下磕头的冲动。这世上还有这么完美的手工么,还有这么精致的衣服么?和这衣服相比,人根本就可以忽略掉。”

    “哪有……”

    小狄脸红着说道:“最初做的时候,样式,材料我都不懂。还是青鸢姐姐和凰鸾姐姐画出图来让我看,她们在宫里待的时间足够久了,朝服的样式什么的都一清二楚,她们说按照大隋的惯制,王是不能穿黑色绣龙朝服的,但安之哥哥又不是大隋的臣子何必遵守那破规矩?还有啊……这衣服其实只有一半是我做的,另一半倒是嘉儿姐姐做的。”

    李闲笑了笑道:“总之我喜欢的不得了,谢谢你了,小狄。”

    “谢我干嘛?”

    小狄笑着说道:“我帮你做件衣服,还需要说谢谢?”

    “对了,安之哥哥,以后你称王了,青鸢姐姐说就不能我啊我啊的说了,以后你说话,要自称为孤。”

    “孤……”

    李闲重复了一遍,然后摇头不解道:“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称孤道寡这么麻烦的事,我不说我,说什么孤。说来说去,要是把自己说的都孤立了岂不冤枉?”

    “孤只是个称呼啊,安之哥哥怎么可能让自己变得孤独?再说……再说安之哥哥怎么可能会孤独?有阿爷,有达溪叔叔,有姑姑,还有……还有小狄。”

    “嘿嘿!”

    李闲狡猾的笑了笑道:“累了。”

    “哦……趴下吧。”

    小狄自然而然的说道。

    李闲将黑色绣龙的王服脱了放在一边,转身在床上趴下来。小狄走到床边将额前的发丝顺到耳朵后面,然后抬脚上了床一屁股在李闲后背上坐下来,伸出一双白皙水嫩的小手在李闲后背上推拿起来。她已经尽得名医许智藏的真传,还有独孤锐志不遗余力的指点,在医术上的造诣已经青出于蓝,这种推拿认岤的事自然难不倒她。而且看起来,她帮李闲按摩比拿绣针刺绣要熟练灵活的多……

    “左边点左边点……对对对,喔……舒服”

    “用力,再用力,大力大力的,再用力。”

    “噢!”

    “爽,不要停……”

    ……

    ……

    二月底,草原上的风依然寒冷如刀。尤其是在青牛湖边上,风从青牛湖上打着旋卷过来之后更加冷的刺骨。青牛湖的南北两岸各有一座二层木制小楼,这已经成了青牛湖上的一道风景。青牛湖并不高,二层木楼也不高,但是这风景却太高了些,高到不是谁想看都能看得到的。

    南岸的小楼住着的是契丹部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大埃斤,欧思青青。

    北岸小楼住着的是代黑刀可汗掌管部族的草原圣女,阿史那朵朵。

    对于这两个部族来说,这风景确实太高了些,高不可攀。

    北岸的二层小楼有个特点,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北面的窗户从来不曾打开过,只有二楼南边的窗户经常会开着。也不知道这小楼的主人是迷恋青牛湖的风景,还是喜欢向南眺望。

    阿史那朵朵靠在窗子上看着手里的书卷,看起来样子安静恬淡。

    似乎是风太冷了些,阿史那朵朵回身把床上的纯白色貂绒大氅披在身上,紧了紧衣领,却发现今天无论如何也静不下来心读书。她记得他曾经说过,书籍是看这个世界的眼睛,多读书,便能多明事理。只是这话在这个时代显然有些胡扯,看再多的书,也不及睁开眼去看世界。

    “你说人总是要有敬畏之心才对。”

    阿史那朵朵看着南方喃喃自语道:“草原人信奉长生天,敬畏长生天。隋人敬畏皇帝,因为皇帝说自己是天子。可说来说去,人们都敬畏的是强者,是秩序。只是到了今日,我依然看不出你敬畏的是什么……”

    “你到底要做什么?”

    “你难道真的想用你手里的陨铁黑刀,将中原的天下捅一个通透?”

    她笑了笑,嘴角勾起的弧度漂亮的如同青牛湖倒影的弯月。

    “你让我帮你的,我做了。日后我若是需要你来帮我,你可会如我这样不遗余力?”

    她忽然脸红了红,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第455章 没有回头路

    与唐公使者一块到了太原的柯察沁代表阿史那朵朵而来,这个看起来粗犷不修边幅的突厥人其实是个吝啬鬼,吝啬鬼自然贪财。而吝啬鬼最大的特点可不仅仅是舍不得掏自己的腰包,还要包括将别人的东西塞进自己的腰包。阿史那朵朵之所以派他代表自己和李渊谈判,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初李闲在草原上的时候对柯察沁有过一句评语。

    柯察沁,突厥人中的王启年。

    有这一句话的评语就够了,阿史那朵朵向来对李闲看人之准有些钦佩嫉妒。派柯察沁来,阿史那朵朵没指望他能将自己定下的几个条件都逼着李渊应承下来,但他知道柯察沁绝对能尽量多的占便宜。

    柯察沁和李渊谈了一日,最终敲定了部分细节。李渊除了坚持突厥狼骑入关人数不得超过五千人之外,其他的竟然都慷慨大方的应了下来。就连柯察沁提出的,狼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出战只负责支援策应,护送粮草押运战利品这样的条件他都没有反对,似乎丝毫都不在意这条件背后柯察沁的没安好心。

    事实上,突厥人不出战倒是正合李渊的意。

    他可不想让自己勾结突厥人的事闹得人尽皆知,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大隋朝廷虽然糜烂,杨广虽然糊涂,但在对外族的态度上一向强硬。灭吐谷浑,北击突厥,征高句丽,杨广在对外族的态度上从来不含糊。即便杨广被围在雁门的时候,他也从不曾想过认输投降。大隋边军虽然绝大部分如今已经不再尊奉杨广旨意,但他们骨子里的骄傲还是不允许自己向突厥人卑躬屈膝。

    若不是怕太原有失,李渊也绝不会做出向始毕可汗称臣的事。在大军没有打到长安之前这件事如果宣扬的太热烈,李渊知道对自己的声誉有多大的影响。柯察沁提出狼骑只负责押运粮草补给和战利品,这其中李家军的损失有多大李渊一清二楚,可相比于珍惜自己的名誉来说,这些损失算不得什么。

    这是一件纸里包不住火的事,早晚会被天下人都知道。可能瞒住多久是多久,这便是李渊此时想的。只要夺了天下,再狠狠打突厥人几次,名声还能挽救回来。

    他要的只是突厥人的态度,而不是突厥人直接出兵帮他。

    阿史那朵朵提出的先期派两万狼骑入关的事李渊万万不肯接受,即便是个白痴都能想到,两万狼骑入关会掀起多大的一股风波,这些狼骑万一约束不住的话就会给中原带来一场灾难,李渊是要化家为国的,怎么可能冒这种被天下人仇视的风险行事?万一有人以此为借口针对他,李渊百口莫辩。

    柯察沁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做太多的坚持,最后定下来的人数让李渊心里踏实了不少。随李家军南征的突厥狼骑,只是柯察沁带来的两千骑兵。

    两千人,翻不出多大的风浪来。

    大致敲定之后,李渊立刻下令出征。同时派人命令刘弘基的先锋军开拔,然后交代陈寅寿辅佐李元吉稳守太原。

    三月初,唐国公李渊打出清君侧除j佞匡扶大隋的旗号,带着三万大军正式踏出了争霸天下的第一步。

    最初一段日子,李家军势如破竹,南下沿途遇到的隋军基本上毫无抵抗之心,大部分稍微一接触就溃败下去,更有甚者,还没有交战就主动打开了城门投降。自三月初起兵,短短半个月只刘弘基李世民的五千先锋军就接连攻克了五六座城池,守军大部分投降,各路义军也纷纷来投,只本个月,李渊的兵力就从三万增加到了近八万人。

    这让李渊欣喜不已,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如此顺利。

    他高兴,柯察沁则更加高兴。

    刘弘基的先锋军每每攻克一座城池,柯察沁立刻就会带着两千狼骑好像闻见了臭味的苍蝇一样扑进城里,将城中府库粮仓中的东西洗劫一空。幸好在来之前阿史那朵朵严令他不许劫掠百姓,只可以抢夺大隋郡县府库的东西,所以狼骑虽然抢的凶狠却没有做出对百姓行凶的事情来。

    只是这样一来,李渊军中的诸将就跟吃了死苍蝇一样恶心。

    攻城的时候突厥人不出力,交战的时候不出力,倒是进城抢战利品的时候出十二分的力,自出兵之日,沿途所攻克的城池所得的财物粮草都被柯察沁抢了去,他将两千狼骑分作两队,一千人抢东西,一千人运东西。当然,抢来的物资没有一粒粮食一个铜钱送到太原去,而是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关外。

    而雁门关外,阿史那朵朵派了贴力格带着两个万人队的狼骑驻扎在这里,再将柯察沁送回来的东西源源不断的送回部族中去。

    每天,突厥人都会开开心心的押着抢来的东西往回走,狼骑士兵们每天都跟娶媳妇似的兴高采烈。他们扯着嗓子嚎着草原上粗犷的歌曲,根本就不理会李家军士兵们将领们仇视敌视的目光。

    而就在突厥人入关近近半个月之后,关于唐国公李渊勾结突厥人的事还是不可抑制的传播了出去。短短的半个月,这个消息风一样掠过河西,翻过太行山传播到了河北,然后渡过黄河,渡过长江。

    李渊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消息传播的速度竟然快的超乎想象!

    ……

    ……

    突厥人只用了半个月就建立了一条连接关内关外的运输线,这算不得什么奇迹,但算得上有绝对的效率。从第一批物资运回部族开始,几乎每天都会有不少草原稀缺的东西运回来,比如蜀锦,茶叶,还有草原最匮乏的铁器。

    阿史那朵朵看着又一批货物运了回来,嘴角上的笑意不禁有些得意。

    看着牧民们兴高采烈的将物资卸车,阿史那朵朵心里想到,李闲,若不是你那贪得无厌宁滥勿缺的性子,我还想不出这个办法来。只是你可不能怪我,说来说去我只不过是在帮你搬家罢了。从别人的家里将好东西搬回自己的家里,你向来不都是喜欢做这种事么。那么不好意思了,我替你先多搬一点回来。至于你还有没有本事再搬回去,谁知道呢。

    “照规矩”

    阿史那朵朵吩咐道:“所有的东西东平均分成两份,送一份到契丹人的营地去。”

    想起李闲若是知道自己做出这样市侩狡猾的事一定会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她嘴角上的得意就更浓了些。草原人眼中,圣女阿史那朵朵是无欲无求的,是长生天派到了草原上的使者,是来庇护草原的。但是很显然,草原人对于现在这个能带来实惠的有欲有求的圣女更喜欢一些。在李闲眼中,阿史那朵朵也是无欲无求的,如果他知道自己在不经意间改变了阿史那朵朵的生活态度,也不知道他是该高兴还是懊恼。

    “苏缀!”

    阿史那朵朵叫了一声,一个狼骑首领立刻快步跑了过来。

    “尊敬的圣女,您有什么吩咐?”

    负责押送物资回来的苏缀还沉浸在骄傲和喜悦中,这个五十岁的老牧民笑起来的样子很有特点,或许是草原上的风太大,阳光太强,五十岁的他脸色黝黑,还满是皱纹,所以咧着嘴笑的时候整张脸看起来就好像一朵菊花,只是颜色不怎么讨喜。

    “我让柯察沁做的事可曾做到了?”

    “回圣女,您放心吧,我们沿途一直在散播李渊向咱们突厥人称臣的事,还派了人到河北诸郡去散播消息。我发现中原人最喜欢做这种议论是非的事,尤其是涉及到了一个有名望的人坏消息,他们都津津乐道。我敢保证,这消息比最猛烈的北风吹的还要快。咱们第一批货物运回来的时候,只怕这消息已经传到大隋江南去了。”

    “津津乐道”

    阿史那朵朵笑了笑道:“你这个词用的不错。”

    “没有用错吧?”

    苏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没有,用的很贴切。”

    阿史那朵朵笑了笑道:“不光是你们在传播这个消息,幽州罗艺只怕比你们还要卖力些。他和李渊不对头,当初他在大隋的皇帝杨广面前说李渊的坏话,李渊也在你杨广面前说他的坏话。看起来,杨广谁都没有偏袒置之不理。可实际上,若是没有罗艺之前接连检举李渊试图谋反,长安城中那个小代王杨侑怎么会这么急切的就把李渊的家人杀了?反正已经将李渊得罪的够深了,罗艺才不在乎再多得罪一些。”

    或许是因为开心,阿史那朵朵今天的话说的不少。这让苏缀有些受宠若惊,圣女还从来没有跟他说过这么多话。

    “您放心吧,李渊打不到长安,消息就能传遍大隋,当然,也能传到王庭去。”

    “是啊”

    阿史那朵朵听到这句话表情僵硬了一下,随即释然的笑了笑:“就是不知道我亲爱的父王,得知这个消息会是个什么反应?”

    ……

    ……

    “这件事不对劲!”

    长孙顺德皱着眉头说道:“主公严令,和突厥人结盟的事任何人不准外传,就算这是件压不住的事,可也绝不会短短不足一个月就闹得这么大!”

    “是我疏忽了。”

    李渊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最初就有些仓促,当时我只想着以稳固太原为重,没考虑到人言可畏竟然凶猛如虎,如今咱们虽然战事上颇为顺利,可越到了后来越会艰难。这件事必须想办法平息下去,不然……”

    “不然,等打到了长安,守城的杨侑只需说一句唐公引突厥人来攻大隋的都城,长安百姓立刻就会拿起锄头镰刀和咱们拼命!?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