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异域人生 > 异域人生第6部分阅读

异域人生第6部分阅读

有的军政大权全部是由边关大元帅统管的。在蒙荫辖区内没有官员敢于为非作歹。因此蒙荫十六城是整个大唐最安定、最富足的地方。在这里虽然我们和官员还是要互相利用的,但起码没有那么明目张胆。相对于其它地方来说,这里的官员可真算得上清廉了。”

    他又起身长叹道:“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大盗,你不要笑话我。那时我在北方劫富济贫,也是很有名气的。后来洗手不干了,在这庄城定居了下来。逐渐开辟了这么大的产业。可我的几个儿子都不争气,整天游手好闲,狐朋狗友一大堆。哎!兄弟,大哥劝你不要走了,留下来吧,跟大哥一起干,怎么样?”

    望着黄三那殷切的目光,李明急忙站起来说道:“大哥抬爱小弟,小弟岂能不知。只是我这个人胸无大志,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到南方,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瑶儿与世无争的过一生。大哥,不要怪小弟。”

    黄三苦笑一下,说道:“人各有志,我也不强求你。不过,南方更是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而且经常发生瘟疫,你要小心了。哎!老弟,你心目中的净土是没有的。自我太宗皇帝贞观年以后,天下就从来没有太平过,不是……”“大哥说什么?太宗皇帝?!”李明急忙打断了黄三的话,问道:“大哥所说的太宗皇帝,是不是太祖皇帝的次子,原来被封为秦王的那个?”

    黄三惊奇的望着李明,说道:“没错!老弟对大唐的历史很熟呀!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了‘

    李明急忙又问道:“那太宗以后呢?是不是高宗?”

    黄三笑道:“刚夸你一下,你就说错了。太宗以后不是什么高宗,是崇宗!”

    李明喃喃地说道:“崇宗?不是高宗?”心想:看来历史从太宗时期就开始改变了,这么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

    看着李明那疑惑的模样,黄三得意地说道:“其实有一件事情,天下人知道的不超过十个,我就是其中一个,哈哈,兄弟,看你对我朝历史挺感兴趣,想不想知道呀?”

    李明急忙问道:“是什么事情?等一等!我猜肯定是太宗年间出现的事情!”

    黄三露出惊奇的表情,问道:“你怎么猜得到?难道你也知道这件事情吗?”

    李明当然不能告诉他真相,推说道:“我只是猜猜,刚才我们不是说到太宗吗?我猜一定和他有关。”

    黄三一举大拇指,赞道:“老弟真聪明!猜对了,就是太宗时候的事情。告诉你,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么隐秘?还是在我做大盗的时候,那年我四处游荡,来到了西郭城。晚上我突发奇想,心想我离皇宫这么近,为什么不到皇宫去转转呢?凭我的身手,要进出皇宫还不容易吗?于是当天晚上我就潜进了皇宫。结果由于不认识路,无意中闯进了一座书库,当然我对书还是不感兴趣的。不过就在我打算离开的时候,一个机关引起了我的注意。要知道,做我们这一行的,对机关都是有一套的,而有机关就可能有好东西。于是我用半天的时间将那个机关解开,下面只有一个盒子。打开盒子,盒子里只有一本书。我当时以为是什么武功秘籍或藏宝地点什么的,所以高兴得不得了。但一看却是一本大唐编年史,这玩艺还值得藏这么严实?我当时就琢磨,这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于是我在那间书库里将这本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终于在书中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一部 南行 第二十一章 天变

    “这件事情还要从贞观十七年说起。有一天袁天罡夜观天象,发现天象异常,星辰易位,天空中出现几颗不知名的新星,光芒明亮异常。而且时常闪现出一道道诡异的光亮。于是他得出结论:年内必有天灾人祸、天下即将大变!”

    “太宗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当时天下正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如何能突然出现大变呢?但既然星相异常,必有其原因存在。百般思索之下,最终将目标指向当时的太子承乾。而恰在这时,太子李承乾因太宗皇帝宠爱魏王李泰而起杀心,企图策划刺杀李泰,但最终事情没有成功。事发后李承乾被贬为庶人,太宗皇帝立李治为太子。”

    “李承乾离开长安以后,带了几个随行就一直向东走,也可能是向北走,因为书上记载的也不是很明确,这只是我的猜测。大概走了有两个月之后,就走到了目前蒙荫城这个地方,那时蒙荫城还只是个小镇,还不叫蒙荫,蒙荫这个名字是李承乾称帝之后改的。他们在蒙荫城住了几天后打算继续向北行,大概他想离长安越远越好吧。但就在他们即将启程的前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现异变,漆黑的夜晚突然变得异常明亮,一声巨大的响声响彻天际。接着大地一阵剧烈的震动,狂风四起,瓢泼的大雨一下就是一个月。等天晴雨散之后,再观看整个大地一片狼藉,洪灾四起、瘟疫横行,民众死伤无数。灾情持续有半年才逐渐有所好转,而李承乾就在蒙荫城登基,改年号为永平。在位二十二年,归天后称为崇宗。至于太宗皇帝以及太子李治如何,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提及。”

    “后来至隆宗时,大将军刘密兵变,轼隆宗于宫中,然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依然定都蒙荫。隆宗七皇子被侍卫拼死护驾逃出蒙荫,在西郭登基,后称为蒙宗。从此西郭就成了大唐的国都。蒙宗即位十年后,派大将军孙维征讨刘密。历经十年战乱,将刘密赶出蒙荫城,就在孙维要进一步追击的时候,南蛮发生暴乱。蒙宗被迫紧急抽调孙维南下,但孙维南下途中抱病身亡,朝中再也没有孙维这样的绝世大将了。就这样,南蛮暴乱后脱离大唐,立国号苏。而和周的争斗以后也一直没有停息过,不过蒙荫城却一直都在我朝手中。”

    “这场天灾在其他任何史书中均没有记载,所以一直以为太宗之后直接由崇宗即位。

    我看完这个秘密后出于好奇,也曾请教过很多博学之士,他们都不知道这场大灾难。

    但既然崇宗皇帝已经被太宗皇帝废了太子位,可他为什么在大灾之后又能登基呢?太宗皇帝有究竟怎么样呢?还有,史书中记载我朝帝都本是长安,可是现在根本没有长安这个地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谜可能永远都没有人能知道真相了。”

    李明目瞪口呆的听完黄三说完这番话,苦苦的思索着。这段似是而非的历史真让他感到苦笑不得。目前他所接触到的一切地点、人物都是历史中没有记载的,若说是由于那场天灾导致历史突变的话,那么他所学的历史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真让他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急忙问道:“那么崇宗皇帝即位是多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了?”

    黄三想了一下,说道:“那可久了,具体多少年我可说不上来,不过从崇宗到现在怎么也经历了大概四、五十代皇帝了吧,算起来怎么也有一千多年了。”

    “一千多年!?”李明惊讶的跳了起来,“大哥没有记错吗?确实是一千多年?!不可能的!不可能!”

    黄三满脸疑问的说道:“我当然没记错!这点知识你大哥还是有的,别看我以前是个大盗,我可是差点去考科举的人,看不起我呀!我说你是怎么了?你怎么对这个这么感兴趣?”

    李明急忙解释道:“不是的,你兄弟我以前一直在深山中跟师傅学艺,对这个社会了解不多,没想到我朝已经经历了这么长时间。所以对大哥刚才的话感到惊讶。”

    黄三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多我的话怀疑呢?对了,你既然要走,我也不拦你。不过你就这样孤身上路太危险了。现在很不太平,盗贼横行,拦路抢劫的到处都是,其中不乏一些武林的败类。所以你最好再等两天。过两天我有一批珠宝要送到南方的江州,那里倒真是山清水秀。而且那里还有我的商号,必要时可以照应一下。

    你就和他们一起上路吧,你们单独走我可不放心。”

    李明非常感动,说道:“大哥的心意小弟怎能不领呢?那我就再等几天,和他们一起走好了。”

    李明回到房间苦苦思索着。本以为是自己到来改变了历史,但听完黄三的话,让他本来就迷乱的心头更多加了一层迷雾。如果李世民时代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话,那么自己所在的年代和自己来时的年代应该是在一个阶段上了。自己好象并不是被传送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而好象是与自己来时的年代同一时段的另外一个时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永远都没人能解释的通。如果史云龙没死的话他应该能研究出点什么吧,可现在,这个谜好象要由自己去探索了。

    张瑶手持宝剑挽了个剑花,疾向李明刺去。李明急忙挥剑阻挡,却见张瑶那把剑犹如灵蛇一般晃过李明的剑,点到李明的肋部。李明长叹一声,抛下手中的剑摇了摇头,说道:“没想到我连你一招都档不住。妄我自以为是,还以为以前练过一段时间剑术,除了内力不行之外,剑术上应该和你差不远。现在看来,我真是井底之蛙了。”

    张瑶急忙上前,握住他的手说道:“先生不要气馁,瑶儿所学的剑法在武林中也算是一绝,就是一般武林人士都很少能接得了几招的。我们再来好吗?这次瑶儿小心一点?好吗?”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瑶儿你的武功比我要高明太多,可是那天你在那个施云面前连三招都走不上,那换做是我就更完了。随便一个滛贼上来都高我这么多,我还有什么用!简直就是一个废物!可笑我前两天还幻想着成为高手呢?成为高手有这么容易吗?我真是太幼稚了,哎!”

    张瑶苦恼的望着李明,却又不知道怎么去开解他。急得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

    “你也不用太妄自菲薄了,施云是当今武林数得着的高手之一。”黄三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对李明说道:“施云是近百年来武功最高的采花大盗,尤其擅长轻功。这十几年来他不知坏了多少良家妇女的清白。可是由于他武功绝高,多年来武林人士都奈何他不得。只是五年前,他在泽州作案被我碰到,我们两个大战近千回合,我才侥幸胜了他一招,当时将他打的吐血而逃。两年前,他又在岷山将岷山派掌们胡跃的独生女儿j杀,惹怒了当今武林第一高手林凌峰,林凌峰放言要插手此事,结果他就不知道什么地方躲了起来。这次不知为什么他居然出现在庄城。呵呵,老弟,这下你可出名了!我已经派人将他送往岷山,并要告诉胡跃抓住施云的是“神医”李明,哈哈,你大哥够意思把,不出几天,你的大名可就要传遍江湖了。”

    李明突然变得闷闷不乐,黄三奇怪的问道:“怎么了老弟,老哥这件事情做错了吗?”

    李明叹道:“大哥一提这件事情,我就想起当时我的表现。也不怪瑶儿误会我,我当时的表现连我自己都失望,卑躬屈膝、摇尾乞怜。哎!向我李明也是男子汉大丈夫一个,可到了危急关头,除了下毒这种下三烂的手段外没有任何办法,我怎么混成这样呢?哎!”

    黄三正色道:“老弟,你这话我可不爱听。男子汉活在世上,就要率性而为,不要顾及别人说什么。你武功又比不上他,瑶儿又在他手中,你能想到智取这就很难得!什么卑躬屈膝、摇尾乞怜,能把对方打倒了就是真本事!别管你用什么办法!难道说你又打不过他,又要强装英雄,硬要装出宁死不屈的样子。那样有用吗?你要是当时真这样做了,现在我就不认你这个兄弟!这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并不能让人认为这才是真英雄。真正的男子汉要能屈能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不是英雄,那是傻瓜!

    所以老弟,我老实告诉你,你当时做得非常好!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非常欣赏你!”

    听完这番话,李明只觉心头升起一阵暖意,他激动地说道:“大哥!谢谢你开导我,到这个地方能认识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黄三哈哈大笑道:“好兄弟,你能明白就好!你真对我的脾气!真想留住你不让你走,不过人各有志,以后有什么困难,捎个话来,我黄三就是拖着这病躯也要前往!”

    第一部 南行 第二十二章 聚会

    第二十二章聚会

    明扬城,南北东西交通要道。三面环山,犹如一道屏风阻隔南北各地。相传当年孙维大将军在此大战两个月,大败刘密叛军,打通了这条南北要道,使得大唐军挥兵北下夺回了蒙荫城。因孙维字明杨,为纪念这位绝世大将,后人将这座城改名为明扬城。

    一支几十人的马队从远处向明扬城赶来,陈浩赶着这辆四匹雪白的骏马拉着的马车走在队伍的中间。

    陈浩是黄三送给李明的马夫。为了这次出行,黄三特地从他那近千匹骏马中挑选出这四匹全身雪白、毫无杂色的骏马送给李明拉车,这让陈浩心疼了半天。这些骏马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千里马,如今却用来给李明拉车,而自己却又被主人送给了李明。陈浩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新主人有什么让黄三这么看重的地方。

    马队浩浩荡荡的进了明扬城。作为一个交通要道,明扬城的规模一点不次于蒙荫城。宽阔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林立的店铺、衣着华丽的富商,怎么看都是一个繁华而富足的城市。只是成群的乞丐给这座繁华的都市带来少许不和谐的景象。

    马队进了城中最豪华的宝林客栈。李明跳下马车,带着张瑶和小翠走进楼上雅座。

    马林是这个马队的统领,三十多岁,是黄三的得力助手之一。这次出来特地带上了他新婚的妻子林宝儿。两人整天在一起卿卿我我,浓情密意,马前马后的一刻也不分离,惹得马队那些光棍汉们一个个心神不定。索幸这一路上倒没出什么大事。

    马林安排好车队后走上楼来,(后面当然跟着林宝儿)到李明面前施礼道:“李爷,马队要在这里休整几天,补充一些必备品。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您和张小姐的客房已经备好了,您如果想休息的话让小二带您去,我要带人上街采购物品去了。”

    李明站起身来说道:“马大哥请便,不知道这城里有什么名胜没有,总呆在客栈太闷了,我想和瑶儿一起去转转。”

    马林说道:“这里名胜还是不少的,东边有明扬祠,地处狮子林中,虽然现在是冬天,不过景色依然是不错的。西城门外的报国寺,是这一带非常有名的寺院,香火鼎盛,您也可以去看看。陈浩经常来这里,这些地方他都熟悉,可以让他带你们去转转。”说完,施了个礼走下楼去。

    明扬城东城外有一座小山,山上树林茂密,一到夏天整座山郁郁葱葱,是消夏纳凉的好去处。因山形似一头伏卧的狮子,山上丛林密布。因此当地人称此地为狮子林。

    现在虽然是隆冬季节,然而在通往狮子林的道路上却依然人潮涌动。其中不乏骑着高头大马的武林人士。

    李明四人骑着雪白的骏马行在人群中。看着左右涌动的人群,李明到不觉得怎么样,陈浩可就不一样了,他不止一次到过狮子林,有几次也是在冬天。可从来没有看到过像今天这么多人。今天人多的有些奇怪。而且很多武林人士掺杂在人群中,显得更是怪异。

    终于他忍不住心头的疑惑,跳下马来拦住一个中年文士。行个礼问道:“请问先生,今天去狮子林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

    中年文士看了他一眼,解释道:“四年一度的杏林聚会今年在我们狮子山的拥翠山庄召开,今天是正式聚会的第一天。按照惯例,第一天全国的杏林高手要为每一位来会场求医的人免费诊治,而且会场还免费配药。所以这么多人都是上会场求医的。”

    李明听后大感惊奇,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医学界还有这么好的风气,不由得使他感到好奇,对其余几个人说道:“这样的盛会太难得了,我们也去看看热闹。”

    小翠说道:“先生当然要去了,以先生的医术,夺得今年的杏林魁首一点不成问题,什么圣手王根本就赶不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