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惊宋 > 惊宋第133部分阅读

惊宋第133部分阅读

    只要我们能让他看到造反有成功的希望。则其必反也!”

    “哦!原来如此!看来这完颜雍倒是一个多情种子!”巩月漓和杨月均不禁有些佩服道:“夫君如此见义勇为。妾身实在佩服之极。”

    “哈哈!我可不是见义勇为。一来我和完颜雍并没有私交,二来他就算个人品性再好,也是女真人,以后将会是我们的敌人。只不过,如今尚需要他来牵制完颜亮,不然让其坐大之后。我们将来北伐就难办了!”岳云淡淡一笑道。

    巩月漓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夫君,可是要通知我们在东京的人,立刻协助完颜雍发动兵变吗?”

    “可以!一定在完颜亮的后院放一把火,让他在北撤和南侵之间左右为难!”岳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笔下文学(l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八十七章 采石矶之战

    绍兴十六年十月三十日,瓜州城府衙内,完颜亮接见了南宋派来的使臣范同。

    “大金国皇帝陛下,外臣范同奉我国官家之命,前来拜见陛下!望陛下看在宋金两国多年友好的份上,为天下黎民苍生着想,止战息戈吧!”范同战战兢兢地说道。

    完颜亮坐在椅上,轻轻一挥手,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道:“范大人,两年前你不辞而别,还将我大金浣衣院中的韦奴带走了。这该当何罪啊?”

    “这……”范同一时语塞,犹豫了片刻身躯微颤道:“微臣也是奉鄙国官家之命,营救太后回国,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望陛下恕罪!”

    完颜亮哈哈一笑道:“一个老女人而已,反正我也上过几十次了,救走就救走了吧。我还没把这小事放在眼里。不过此次你们宋国来求和,可有什么诚意呢?”

    范同方小心翼翼地说道:“鄙国决定继续遵照执行前约,从今年开始,恢复每年绢二十五万匹、银二十五万两的贡物。并补上最近两年的欠额!此外,还向陛下进献黄金五千两,名贵字画一千幅。两国从此世代友好!止战息戈,不知道陛下可否撤军北返呢?”

    完颜亮听闻之后,冷眼道:“你们才拿出这点诚意,只怕不行吧!”

    范同一听,似乎有戏,脸上抹过一丝喜意道:“如果陛下觉得我国给的财物少了,可以再加!”

    “哼!如果不是你们偷偷联络辽国。我大金怎会丢了陕西之地?我四叔兀术又怎会死在耶律大石手中?”完颜亮一拍桌子,大怒道:“所以你们的过错必须得到惩罚……”

    说罢,他开始滔滔不绝地怒斥宋朝的罪恶,以及赵构的昏庸无道。让站在殿下的范同脸上尴尬之极。

    不过就在此是,门外却急匆匆地跑进来一人,高呼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完颜亮一看。来人正是徒单合喜,顿时面露怒色道:“合喜,有甚事发生?你大呼小叫的。成何提统?”

    徒单合喜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陛下,辽国发兵攻打我们了!兵力不下二十万人!河东和洛阳均告急!萧太师请陛下即刻回返汴京,主持大局!”

    “什么?辽国竟然不顾自己国内烽烟四起吗?他们来攻打我大金。就不怕西域那些国家和西夏人起来造反吗?”完颜亮一脸惊惶之色。

    “不知道!听说是他们的太后萧塔不烟下令进攻我们的。详细情况可能要等陛下回了汴京才弄得清楚了!”徒单合喜喘着粗气道。

    完颜亮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脸急色地起身道:“传令下去,全军作好开拔准备!听我命令,随时准备回返!”

    “是!”徒单合喜应了一声后便下去了。

    完颜亮这时也欲离开,方才想起宋使还在这里等自己的答复。

    他于是看了一眼还在殿内候着的范同和秦熺两人,方沉声道:“你等先回去复命吧!就说我大金同意议和,但必须将每年上贡的绢涨到三十万匹,银涨到三十万两,同时割让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之地于大金。朕才会退兵!”

    范同和秦熺大喜,连忙谢恩,表示一定将完颜亮的条件转达赵构。

    待两人离去后,完颜亮方哈哈大笑道:“合喜,你还真会演戏。刚才装得那么逼真,如果不是我知道真相,恐怕也要被你骗过了!”

    徒单合喜忙一脸谄媚地说道:“这还是陛下天纵之才,想出来的妙计,骗过了宋使!”

    完颜亮嘿嘿一笑,胸有成竹道:“范同和秦熺回去后。估计赵构就会松懈下来了!届时便是我大金强渡长江,一举灭宋的大好机会!算算时间,徐文和钟子仪的水军应该离临安也不远了吧……范同和秦熺二人回到临安后,向赵构详细禀报了与完颜亮会面的经过。

    朝中君臣皆是大喜过望,称辽国这完全是雪中送炭,救了宋国一命。只有张浚有些疑惑,辽国西部的邻国塞尔柱帝国正准备进攻辽国,被耶律大石征服的花刺子模也在叛乱。西夏境内的党项族人更是发动了多次起义。听说连辽帝耶律夷列都亲自领兵去平定叛乱了,这个时候辽国哪还能抽出二十万大军攻打金国呢?

    不过,他的质疑却被赵构和秦桧等人认为是杞人忧天。临安朝堂上讨论的重点已非如何在长江一线,以及在临安组织防守,而是该不该答应金国提出的割地赔款要求。以及到时如何跟辽国交待。

    这一争论起来就不是一两天就能有结果的。清流及主战一派坚决反对将长江以北的江淮之地割让金国,认为这样一来,金国将兵临长江。可从容打造战舰,熟悉水战。届时两国再发生战争,金军必将轻松渡过长江,造成宋国长江天险形同虚设,导致无险可守,一败涂地。刘子羽认为,就算多给金国一点钱,也必须把江淮之地要回来!

    于是,连续数天,朝堂之上都陷入一片争执之中。

    禁军都点检丁光翔提出的加强临安防守的建议,以及王德和魏胜从前线回报的,金军在北岸调动频繁等重大军情均被置之脑后。赵构甚至还认为,金军在北岸调动频繁正好说明了他们打算向宋国施压,逼自己答应谈和条件,好撤退回去跟辽军作战。所以长江沿线应该不用担心。

    结果,就在宋国朝廷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说服金国议和上时,长江北岸的金军却已经收集好了渡江船只,做好了南渡的准备。

    此时,长江北岸的金军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和州和东部的瓜州两地。与此相对应,长江南岸的宋军则集中在西部的采石矶和和东部的建康两个渡口以作防守。

    采石矶的防守由王德负责,不过王德是陆战将领,水战他并不擅长,于是便由盛新和时俊两员水师将领辅佐。他们的兵力约有五万多人,但是士气十分低落,情绪沮丧。王德对其进行了整编和动员之后,方总算稳住了阵脚。

    此时,王德亦发现,金军调动频繁,并似有收集船只的迹象。他于是判断金军即将渡江,便一面急报临安增援,一面开始组织拦截。

    但朝廷方面,却认为王德是惊弓之鸟,疑神疑鬼,丝毫不加理睬。而王德虽然是一员勇将,但在指挥水战方面的确不太擅长。而盛新和时俊虽是水师将领,才能却很平庸。他们只知在采石矶渡口附近组织防守,并没有将防线向上下游延伸。当然这跟宋军兵力不足也有很大关系。

    而他们的对手则是金军名将纥石烈志宁。他很快发现宋军兵力过份集中在采石矶渡口,对两翼的防守十分薄弱。于是,他便下令属下的十五万金军兵分三路,中路军由他指挥,直接从和州向采石矶渡河。而另两路金军则由孔彦舟和李成两人率领,分从上游的太平州和下游的薜家湾渡江。

    王德虽然是名将,也派了斥候往上下游去作巡弋,并建造了沿江烽火台以作警报。但他却没料到,纥石烈志宁竟然会派兵到一百多里以外渡江,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烽火台布设范围。

    等斥候将金军兵分三路渡江的消息带回来时,纥石烈志宁已经亲率五万大军,大张旗鼓地从和州出发,乘船向采石矶挺进了。

    王德手里一共才五万兵力,如果再分兵防守从太平州和薜家湾渡江的金军,则采石矶必然沦陷;如果不分兵,就算采石矶能守住,不让敌人登陆,待从太平州和薜家湾的金军过江之后,两面夹击,宋军也必然崩溃。

    此时,时俊和盛新都建议撤退,往湖州撤去,再那里组织第二道防线。

    但王德却表示自己决不当一个逃跑将军。相反,他却准备孤注一掷,领军和纥石烈志宁决一死战。在他看来,如果能在长江上击败纥石烈志宁,反过来占领和州,断了南渡金军的退路,说不定还有一线胜机。

    只可惜的是,纥石烈志宁是现在金国最优秀的将领,如何看不出来他的用意。在江中稍一交战,他发现宋军倾巢出动,目标是直向他奔来。

    纥石烈志宁情势不妙,宋军真的拼命了,于是便立刻下令全军撤退,掉头往长江北岸而去。

    王德怎肯让他跑脱,于是便喝令直追上去。在他看来,宋军的战舰个头大,速度快,应该能稳胜金军水师。

    而事实也是如此,长江上的激战,金军大败,死伤了数千人,船只损毁近百只,余下的两百余艘战船皆退回了北岸。

    打了胜仗原本应该高兴,王德却知自己已经失败了。他没能一举击溃纥石烈志宁的军队,只伤其小部,并让主将纥石烈志宁成功逃回了长江北岸。此刻,从太平州和薜家湾渡江的金军应该已经渡过去了。在他们从陆上向采石矶攻来之后,长江南岸的防线崩溃已是必然。

    想到这里,王德便一咬钢牙,索性破釜沉舟,趁金军新败之势,率军在长江北岸登陆,准备一举击溃纥石烈志宁。(未完待续)rq!~!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临安城破

    但王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纥石烈志宁的败退也只是诱饵而已。待宋军主力上岸之后,他失去了水战的优势。而就在宋军上岸之后,金军大批骑兵却从山坡背后冲杀了过来,而且竟然是“铁浮图”和“拐子马”精锐部队。

    在背后是长江、面前是金军铁骑的情况下,王德表现出了视死如归,英勇顽强的精神。和五万部下一起,跟金军铁骑殊死搏斗。只是双方实力相差太大,让这些训练不足,装备松懈的宋军,与金军最强悍的精锐骑兵在平原上作战,实在跟自取灭亡没什么两样。lwen2

    到了日落时,王德身中五箭战死,五万宋军阵亡了四万多,只有数千人在时俊和盛新的带领下逃上水师船只,成功撤回。

    而他们这时也听从了王德临死前的建议,没有直接回采石矶,而是沿长江逆行,到上游两百多里外的江州上岸,方逃过一劫。

    与此同时,瓜州的金军也在完颜亮亲自率领下,向建康发起了进攻。此地的宋军守将是李显忠和魏胜。而在这里,完颜亮没有用任何诡计,直接就是发动了强攻。因为他将火器搬上了战舰。认为可以凭借此利器,正面击溃宋军水师。

    不过完颜亮显然高估了自己水军的实力。他的精锐水师都由徐文和钟子仪率领,从海上直奔临安而去了。而建康至镇江这一带的水师是宋军水师中最强的。因此在长江上的大战中,魏胜大展雄风。领军击沉金军多艘战舰,金军中多名将领溺水而亡,士兵和船只损失严重。完颜亮在这里遭受到了和原本历史上1161年那次瓜州之战同样的失败命运。

    只是,历史毕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宋军虽然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胜利,却已经只是回光返照了。就在魏胜和李显忠欣喜若狂之时,从临安方向却来了两名太监,拿着圣旨。要他们立刻向金军投降。

    如果不是这名太监李显忠曾见过,认得是宫中的总领太监王公公,他几乎要以为来者是金军j细了。

    “王公公。怎么会让我们向金军投降呢?我们可刚刚大胜啊!长江防线仍是坚不可摧,足以抵挡金军南下的啊!”李显忠一脸惊奇地问道。

    王公公这时方叹道:“你们这里是守住了,可临安却已经被金军攻破了!官家、太后。所有的文武大臣尽被金军俘虏。所以,只有投降了!”

    所有前来听旨的将士皆惊魂未定。金军不是还在长江北岸吗?怎么就攻破临安了?王公公这才向他们讲述了五天前在临安发生的事。

    原来,就在朝廷众臣为了是否同意完颜亮的条件,和金国是否签定如此屈辱的条约之事争得不开交时,临安码头外却突然出现了大批战舰。

    这些战舰不但体积宠大,且全是车船,船上更装备了炸弹及抛射器。且让临安军民更为胆战心惊的是:这些战舰上竟然挂的是全部是金国旗帜。

    临安的水师早在开战后不久就调往镇江至建康一线防守了。要不然魏胜和李显忠也没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大败金军。

    可如此一来,却让临安的水面防御接近于零。完全无法抵抗金军的登陆。

    而金军在杭州湾迅速登陆之后,趁着临安城内一片慌乱,宋军士兵没有到达防守位置之时。猛攻城门。在他们采用了可抛射的瓦罐炸弹后,临安城门便轰然倒塌了。

    宋军的士气也随着城门的轰开而降到了最低点,从海上突如其来的金军已经让他们不知所措,再加上金军的火器让城门形同虚设。更摧毁了他们抵抗的勇气。

    绍兴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临安城陷落。赵构这次没有再跑掉。他虽然在临安城内也挖掘了通往城外的秘密地道。但金军却因汴京城地道的事,对宋朝皇帝的逃跑思想早有提防。

    指挥这次突袭行动的金军将领徐文在围困临安后,便下令对城外三十里的地带进行反复搜索,并在各处要道安排了岗哨阻截。赵构和一班皇室成员、文武百官虽然从地道逃了出来,却仍被金军截住,全部作了俘虏。

    此时徐文亦知道自己军队的主力还在长江北岸。自己虽然攻破了临安城,但毕竟只有几万人,又要看守数万俘虏,还要维持临安城内的秩序,兵力严重不足。如果这时遇上附近州县宋军反扑,搞不好还会让临安失守。

    于是,他一边派信使禀报完颜亮,临安已经拿下。另一边便命令赵构传旨给采石矶和建康的宋军,要他们向金军投降。

    赵构为了活命,自然是一一照办。并命自己最宠信的两位太监曹公公和王公公,分别去采石矶和建康宣旨。

    王公公说完目前的情形之后,方一抹眼泪道:“李将军、魏将军,大宋已经亡了,官家投降了!诸位将军已经尽到了最后的努力。朝廷亦不会再怪罪你们没有死战到最后一人了!眼下大势已去,我等还是顺应天命吧……”

    “不行!决不能降!”魏胜立刻怒吼道。

    他面红耳赤道:“如果金国的皇帝是汉人,我魏胜也就认了,就当成是大宋天数已尽,改朝换代而已。但完颜亮这鞑子皇帝却是女真人。女真人这二十年来,侵我大宋,毁我家园,杀害我汉人百姓,在我中原大地犯下了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我决不降金!”

    “对!我们决不降金!”李显忠和他身边的一干宋军将领也立刻响应道。

    王公公见着这一幕,却是有些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没想到魏胜竟然不听从皇帝的命令了。

    “李将军,眼下我们还有五万多人,我想从海上进攻临安的金军数量应该不人太多。如果我们这五万多人杀回去,说不定能杀金人一个措手不及。万一能救回官家。岂不就可以扭转局势了吗?”魏胜突然灵机一动,想了一条计策。

    李显忠微微一思量,便点了点头道:“好!李某就舍了这七尺之躯,随魏将军拼一把了!就算长江防线失守了,我们如果能夺回临安,大宋依然还有一线希望!”

    两人于是将目前的情况告知了部下,表示将率军回返救临安。而他们所属的士兵大多也安家在临安,绝大部分都愿意随同救援。

    两人商议之后,便留下千余人,虚张声势,在长江南岸插上了许多旗帜。让对岸金军以为宋军仍在。然后留守的小部分士兵又日日驾船在江上巡弋,让金军摸不清楚状况,不敢蓦然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