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替身导演 > 替身导演第12部分阅读

替身导演第12部分阅读

    头,却丝毫让人笑不出来。

    终于,黄渤爬到了一个大坑上,放眼望去,坑内全是烧焦的尸体。

    “啊!”

    影院里,有个胆小的女生一下子叫了起来。

    “这是喜剧片还是恐怖片?”

    作为专业的影评人,韩无忌摇了摇头,在纸上记下了这句话。

    故事还在继续,黄渤似乎听见了什么声音,顺着声音找去,是一堵由石块垒砌的墙。

    “砰、砰、砰!”

    墙上的石块被从里面撞得一点点的松开。

    终于,轰的一声。

    墙被撞塌了,一头奶牛,瞪着两个铜铃般的眼睛,无辜的和黄渤对视着。

    就在这时,画面上跳出了两个用毛笔写的墨字。

    斗牛!

    两个字上还按下一个恩鲜红色的拇指印。

    “呼!”

    原来前面这长达五分钟的剧情都是引子啊!

    在座的观众这才恍然大悟。

    随着故事的深入,电影的基本情况也渐渐的清晰了。

    原来,抗日战争时期,一队八·路军来到了沂·蒙山区的堡垒村马牧池,随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外国友人捐赠的一头奶牛,村子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牛,一个个都好奇的围观着。没过多久,日本的飞机从天上飞过,八·路军需要紧急撤离,临行前,八·路军准备将奶牛托付给村民喂养。

    “不是还给我,是还给部队。”

    电影里,八·路军首长将一张收据和几块大洋一同递给了村里的十三叔。

    “呵呵。”

    听到那口地道的方言,韩无忌笑了起来,还真是什么东西都往组织上套。

    “这怎么寻思的?人全都死了,这牛咋就藏的这么好了。”

    电影里,黄渤不住的叹着气。

    看到这一幕,观影的人也都有些纳闷了。

    接下来就是黄渤扮演的牛二的回忆,回忆着以前和九儿在一起的时光。

    电影静静的放着,整个影院一片安静。

    尽管演员们的表演夸张滑稽,冲突具有很强烈的喜剧效果。

    但是没有一个人笑的出来。

    隐约间,影院里还听见了有人哽咽的声音。

    “这世道,人不像人,狗不像狗。”

    看着被雷炸死的村民,牛二懊恼的将头埋进双手之间。

    韩无忌突然觉得很压抑,这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仿佛从开始到现在,有一根鱼骨头卡在自己的喉咙里,想吐吐不出来,想咽又咽不下去。

    “人性吗?战争吗?”

    口里喃喃自语的说了几遍,韩无忌在稿纸上写到:“喜剧,只是它披着的外衣。”

    故事慢慢的来到了高嘲。

    当看到八路军将奶牛九儿送给牛二时,每个人都被牛二那硬是要手戳的憨厚劲弄得哭笑不得。

    有时候,一个镜头带给人的感动是一瞬间的。

    牛二最后因为不认识字而错误的将自己的碑文排成了二牛之墓,那个端坐悬崖的背影,那个披头散发如野人般的农民,一瞬间让韩无忌感觉自己的鼻子有点酸。

    “一部用荒诞的表现手法直击心灵的电影。”

    韩无忌将之前的所有话全部划去,纸上只留下了最后这句话。

    “喜剧有时不一定是让人欢笑,悲剧也不一定是让人流泪。也许正如年轻的导演薛德电影中所表达的那样,真正让人欢乐的电影是使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能有所思考,就像《斗牛》中的牛二,我们要知道,我们缺少了什么?我们守护着什么?我们该追求什么?我相信,这部电影之后,大陆电影将迎来百家争鸣的时代。”

    走出电影院时,韩无忌已经想好自己所要写的东西了。

    【这章还是没写好,写了两天,越写越差,这已经是最满意的了,真的很抱歉。我想,这次去上海参加训练营也许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提高。接下来的内容不会像这两天一样了,我想说,太监是绝对不可能的希望大家加入qq群:71241018更新若出现什么问题,在那里我都会给出答案的。谢谢!!】

    第五十五章 :褒贬不一的热议

    “如果当初我们对青年导演薛德的评论仅仅停留在孩子般的爱情,这一定义之上,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

    电影《斗牛》的出现,或许让我们第一次发现,除了爱情,他的电影,所能表达出的东西还有很多。”

    这是首篇为《斗牛》摇旗呐喊报道,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一场荒诞的写实主义大戏!”

    《时代影视》的特邀专栏中如此评论道:“很难想象,一个年轻的导演会用一种近乎残酷的写实镜头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牛二、九儿、荷兰奶牛。

    三个主演,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一个形象。

    那就是千百年来国人的主体——农民。

    牛二是一个标准的农民形象,他无赖、自私、势利、胆小,但却善良而朴素。

    他可以好好的看养奶牛,只因抵押信重新掉回了他的手中,他无法拿着铡刀杀死日本学生,也不忍心看见村民被地雷炸死,他是一个小人物,他是一个真实的农民。

    九儿是个寡妇,尽管她的戏份并不多,但她身上那唯一的一抹红色给这部灰色调的影片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儿是以牛二的回忆出现的,零零碎碎,看似毫无关联,却又环环相扣。

    不论是作为外姓人时争取着自己的权利,还是在男人堆中毫不怯弱,甚至喊出‘妇女解放’这一口号,尽管她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种种的种种,看似疯癫,可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礼赞?

    青年导演薛德,成功的塑造出了这样一个鲜活的、对欲望和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农村女人的形象。

    最后再说这头奶牛,这是一头温顺的一塌糊涂的荷兰奶牛。

    就像任劳任怨的农民一样,从来不吭一声。

    牛是不知是非的,对它而言,战争之下,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包括那些日本伤员。

    它从不逃避,也从不知反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但它却知道感情,就像九儿一样,它不会表达,但到了关键时刻,它一定在他身边。

    《斗牛》无疑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这是一部反省一场战争,反省一个时代,纪念一种精神,反思一个民族的电影。

    感谢导演,感谢《斗牛》。”

    这篇作者署名为韩无忌的文章很全面的为《斗牛》做了一个总结。也为电影做了很大的推广与宣传。

    《斗牛》首映之后,好评如潮,除了报刊杂志之外,电视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新闻。

    《娱乐无极限》是湖·南卫视去年创立的一档节目,其收视率随着节目的麻辣性和趣味性而逐步的提高,今晚的节目便是对《斗牛》的专题报道:

    “青年导演薛德新作上映后立马引发观影狂潮,尽管各大报刊好评如潮,但我们还是准备随机采访几位观影者,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节目中,美女外景主持人拿着话筒守候在一家影院门口,影院内不断有人走了出来,可以看出,放映已经结束了。

    “您好,我想问一下,看完《斗牛》这部喜剧之后,您有什么感受?”

    拦住了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递过话筒赶忙问道。

    “喜剧?你在说笑话吗?我都哭好几回了。”

    中年男子抹了抹眼角,似乎还沉浸在电影中没能走出来。

    “您好,我想问一下,看完《斗牛》之后您有什么感受吗?”

    第二次询问,主持人明显的学乖了,果断的将喜剧两个字给去掉了。

    “感受?没什么感受呀?反正就是觉得有点压抑,我是抱着看喜剧的心理来的,和冯小刚的喜剧想比,差了很多!”

    说话的是个约二十岁的年轻人,他给出的答案与之前的评价完全不同。

    “您好,我想问一下”

    接下来又随机采访了几个人,每个人给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或许,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斗牛》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每个人对其都会有着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只能由您亲自去电影院一探究竟了。

    好了,最后让我们在电影《斗牛》精彩的拍摄花絮中结束这期的节目吧,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当然,有夸奖的地方必然会有批评,对于《斗牛》的批评声,一点也不比夸奖要少。

    作为薛德最坚挺的反对者,《新民晚报》的主编林海永远不会放过这样的电影。

    只见最新一期的专栏中这样写道:“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这部电影如此推崇,要知道,这仅仅是一部四不像的胡闹电影罢了。

    首先是剧本的不合理性,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土匪在把奶牛交配完后把母牛留了下来,难道他们认为公牛可以下崽?是他们的世界观有问题,还是导演的世界观有问题?

    其次,整部电影动作滑稽夸张至极,却丝毫不觉得搞笑,特别是灰色调的运用更有种阴森恐怖的感觉。

    最后,这部电影看完后,除了那头十万元荷兰奶牛的||乳|·房,你还能记得住什么?”

    有一种黑是不分缘由的,林海主编在讽刺薛德的过程中找到了久违的快乐。

    除了《新民晚报》,其他的一些报纸为了博眼球,纷纷将批评薛德放在了头版头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报纸的销量。

    批评的内容也无外乎画面过于恐怖,剧情不够合理等等。

    持续了两天,《斗牛》的票房在这样的争议中始终有些不温不火。

    当然,这里仅仅是拿来和《初恋这件小事》相比罢了。

    第三天,一家三流小报上突然出现这样的一条消息。

    “《斗牛》?反革·命影片首次公映!”

    紧接着,这条消息不知为何瞬间流传开来。

    有种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次日,各大媒体都纷纷的就一个问题议论了起来:

    “是故意还是无意?电影《斗牛》深度内涵解析!”

    【感谢大家,我不会说我已经找到状态了。后面的内容绝对是你想不到的!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最后依旧是qq群:71241018。】

    第五十六章 :风暴、热潮、辟谣

    “是故意还是无意?电影《斗牛》深度内涵解析。”

    作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扬子晚报》一直遵循“宣传政策、反映生活、倡导文明、传播知识”的办报宗旨,以“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办一张党和人民都满意的报纸”为己任。

    从1986年创刊以来,其逐步形成了导向正确、信息密集,热点集中、服务到位、可读耐读等特色和优势,两百多万的发行量也使其拥有着很广泛的读者与受众。

    这是最新一期《扬子晚报》的头版头条,仅仅只是一句话,便可看出,其矛头直指上映才三天的电影《斗牛》。

    报纸中开头便这样写道:“青年导演有着更开放的思想,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年轻不代表可以肆意妄为,如果为了电影艺术和票房效果而刻意去中伤一段历史,那不是反思,而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电影《斗牛》,有意或无意的给人民群众传达出一种变了味的理论。

    在此,我们似乎应该对这部电影提出以下几点质疑:

    第一点,八·路军来了,日军就来了,八路军撤退了,村民全部被杀死了。

    导演这是暗喻游击战的不作为吗?

    第二点,八·路军与日军战斗结束后,除了随便扔了一件棉袄之外,没有人关心村民牛二的死活。

    导演这是在讽刺八·路军的冷漠还是讽刺战争的冷漠?

    第三点,为了‘八·路牛’,为了一纸承诺,牛二在山上待了那么多年,人民军队看似将奶牛送给了牛二,实则是将人与牛给无情的抛弃了,首长口中那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为何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

    最后,整部电影,谁想杀‘八·路牛’谁就会死,这其中又暗含了什么寓意?

    这样有意或无意的暗讽暗喻,对人民群众来说无异于一种变异的文化食粮,虽然没有必要将其妖魔化,但对于这种缺少正确价值观的电影,作为国家电视电影的审核机构,广·电总局在审查之时是不是应该更加认真、更加严格?

    老百姓需要什么?至少我们不需要《斗牛》。”

    《扬子晚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一支随时跟党走的报纸刊物,这样的一篇文章顿时引起了各路媒体的跟风,一场史无前例的有关电影文化的讨论就此拉开了序幕。

    《青年报》一直是薛德的忠实支持者,对于《扬子晚报》上的看法,《青年报》给出了这样的声音:“对于一部电影,我们应该看到他的艺术层面,而不是纠结于其中暗含了多少寓意。咬文嚼字般的批判应该针对于学术论文,如果想在鸡蛋里挑骨头,抑或如同当初的四·人帮一样强扣帽子,是对电影创作者的极度不尊重,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斗牛》这样的电影。”

    当然,这里仅仅只是一些具有很强影响力报纸上的言论,相对来说还比较含蓄客观。

    然而,更多的小报纸可就没有这么理性了,大多都跟风般的说什么《斗牛》实则是反革·命电影,甚至有的更直接的指出电影《斗牛》诬蔑游击战为游而不击。

    不仅是纸质媒介,各路名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就此话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著名导演张艺谋接受采访时表示力挺导演薛德,并声称应该允许多元化电影的出现。

    作家海岩也就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称《扬子晚报》的言论太过片,作为一家影响力很高的媒体应该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演员蒋雯丽、演员张铁林、演员章子怡、演员六小龄童等等薛德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均表达了自己对电影《斗牛》的支持。

    任何言论都有其相对的一面。

    大陆某政·协委员就公开发表了批评意见,称《斗牛》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对青少年有不良的影响。

    京都文·化局某主任也指责《斗牛》打着喜剧的幌子宣传不良的价值观,影射中·央政·府。

    可以说,仅仅一夜之间,在各大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斗牛》成了全国热议的话题。

    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着《斗牛》。

    《斗牛》的票房也有开始几天的不温不火一下子飙升到场场爆满。

    凤凰卫视专门做了一个专题,节目中,资深评论员孙禄堂说道:“《斗牛》在大陆引发的热潮看似是一个现象级的表现,其实是积蓄很久的文化喷发,一直以来,大陆政·府对人们的言论有着很严格的控制,这次借由《斗牛》这部电影恰好一股脑的全部喷涌而出。《斗牛》是不是禁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成为了一些思想开明人士发表自己观点的契机。”

    眼下的这种现象是薛德之前也未曾考虑到的。

    他的本意是让电影更有噱头,票房上有更好的成绩。

    “小薛,上映才一个星期,你猜票房已经有多少了?”

    办公室内,蔡艺侬一脸喜悦的问道。

    “多少了?”

    说实话,薛德还真有些好奇,他记得开始三天的票房仅仅才一百多万。

    “今天已经突破两千万了,势头丝毫不见减弱。”

    说道这里时,蔡艺侬脸上都笑出花来了。

    “是吗,那就好,那就好。”

    薛德似乎兴致并不是很高。

    “怎么了?我怎么看你有些忧心忡忡的?”

    看着薛德的表情,蔡艺侬有些不解的问道,这样的票房应该高兴才对呀。

    “我担心,我担心广·电那里”

    薛德话还没说完,蔡艺侬就大笑了起来。

    “哈哈,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还没听说过已经上映的电影会被禁播呢,你就放心吧!”

    听了这句话,薛德吐了口气,喃喃道:“唉,现在已经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了,但愿一切都好吧。”

    想了想,薛德继续道:“明天我要接受《娱乐现场》的采访,我要,辟谣!”

    “有这个必要吗?”

    蔡艺侬觉得这么做似乎意义并不大。

    “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吧。”

    【感谢大家的支持,怎么说呢,找到感觉了,本来还有一章,但还没码完,所以,就明天发了。万分感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