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臭小子闹官场 > 臭小子闹官场第45部分阅读

臭小子闹官场第45部分阅读

我的意思是让萧相也入主军机处。不管十三皇爷兵不兵变,如今他已经不再是八爷您的倚助,相反他已经是您的绊脚石,就算十三皇爷兵变成功,八爷也坐不上龙椅,况且我大汉朝还有一个吕贤,他的吕家军在朝中可是有一定的威望,更是有百战之经验,光兵力就有三十万。而南方战场虽说有百万大军,可论战斗力是不可能与吕家军抗衡的,而且十三皇爷要练军还需要这一段时间,皇上可能给他时间吗?据我了解的十三皇爷,虽然是胆大心细,但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猜忌,不怎么信任别人,这一点就使得这百万大军不可能是一条心,况且这里面有不少是杨老将军生前提拔的不少将领,他们在军中是有很高的威信。八爷您说呢?”

    文思点了点头。

    “既然十三皇爷不能帮助八爷,那只有去掉这个绊脚石。萧相的猜忌是由八爷起,而八爷受到皇上的猜忌却是十三皇爷起,如果你们二人联名上折参奏十三皇爷,与十三皇爷撇清关系,那八爷依然是皇上得力能干的儿子,而萧相也自然会重新得到皇上的信任,入主军机那指日可待。”魏青书将自己的思虑说了清清楚楚。

    八爷笑了笑,欣赏地看着魏青书,萧相也笑了起来。

    九爷和十爷也高兴了起来。

    四爷府上。

    听完诸葛云的说明,文真道:“看来八弟是肯定要与十三叔撇清关系的了,我这个八弟从小就够狠,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下决心,从来就不会拖拖拉拉的。”十三皇爷的事是十八皇子文良说的,他是管理兵部的,南方战场里有不少是他的心腹。

    诸葛云笑了笑,道:“你们以为今天这棋局都是由十三皇爷引起的吗?其实你们都错了,今天这个棋局是皇上早就谋划好的。皇上可比先皇厉害的多啊,从皇上登基起,朝政被李相和林相两个把持,无法掌握更多的权力,这时皇上就用林相来牵制李相,此后,让你们皇子参政,让朝廷的各党各派去支持某一个皇子,用皇子来牵制百官,做大臣的都想做开朝大臣,不用多说自然会选好看中的皇子,支持他们以期望他们做未来的皇帝。皇上等到朝廷政局混乱,各党派人心不齐的时候,又推出设立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将混乱的朝局分开下来,势力大的就减小,势力小的就增大,彼此牵制,而皇上则很容易的控制。

    但这并不是皇上的最终目的,皇上最终的目的就是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手里。李相一死就给了皇上这个机会。不再任命尚书省这个宰相的人选,而是培养自己的内阁,翰林参政学士院,从里面提拔自己信任的官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内阁是不能参议军事,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官员无论是威望还是实质性的权力都很小,提拔一个都要费很大力气。如今十三皇爷事情一出来,皇上就急着重整军机处,看看里面担任的官员是谁就一目了然,皇上掌握朝廷全部大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下面该做的就是培养军机处的后续人员。所以四爷今后要做的就是如何得到皇上的信任,进入军机处,只要能入军机处,那离皇位也就不再远了。“

    诸葛云一语道出德武帝从登基起这几年以来布置朝廷局势的要点,不愧他读了德武帝那么多的文章,帝王心机他是摸了个清楚。

    四爷、十三爷、十八爷省悟地笑了。

    定南城。驿站。

    “什么?唐三要被十三皇爷给杀了!”

    冷无为仿佛惊天霹雳,顿时傻了。

    田大沉着脸,道:“今天我去拜帖给唐大人,可是还没有到衙门时,突然来了一群军队,把军需总办衙门给包围了,紧接着就宣读十三皇爷的军令,说唐大人贻误军务,论军法当场处斩。那些军人跟强盗一样冲了进去,回来时拿着一个人头,想来一定是唐大人的。我有点不放心,就让老白去查一下,到底这唐三要是怎么得罪十三皇爷的,应该快回来了。”

    冷无为颤抖着手拿着茶杯,恐惧着看着外面,寻思:唐三要只不过是缩减军需而已,就被十三皇爷给处死,而我是来罢他的军权,他还不把我给吞了。

    不一会儿,白云飞回来了,一进门就道:“冷少,我已经查出来了,原来这唐三要真得罪了十三皇爷,据说他曾经写一封密折给皇上,至于里面什么内容就不得而知了。”

    “密折?什么密折,看来这里面一定有鬼。”冷无为一听是有关密折的事情,悬起来的心暂时放了下来,骂道:“他奶奶的,看来这个定南城里真不简单,一定有什么咱们看不到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出这家驿站,今晚咱们得去见一个人,弄清楚,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

    田大和白云飞点点头。

    晚上。镇南将军敖丙在自己的府里团团转,不时的看着外面。自从今天唐三要被处死后,敖丙就明白皇爷要起兵的决心已经下了,而杀唐三要前自己居然一点风声地狱没有听到,这说明皇爷并不信任自己,皇爷起兵成功,自己也不可能得到多少重用,恐怕自己现在这个职位都不一定能保住,如果失败了,自己恐怕会跟着受到牵连,一向以足智多谋自居的自己,现在怎么看这笔买卖都是个赔,而且赔的恐怕是自己全家的命。

    “将军,钦差大人冷大人来府拜访。”家丁报道。

    敖丙大吃一惊,“不见,就说我不在。”神情慌张。

    家丁从来没有见过将军这样,转身就要离开。

    “站住,”敖丙思考很久,道:“还是请他们进来吧,记住让他们走后门,不要让皇爷府的人看见。

    “是。”

    冷无为在家丁的带领下,绕了几条街才找到那个后门。

    “敖将军,见你一面可真不容易啊。”冷无为上前笑道。

    敖丙不好意思,道:“事急从缓,如今这个局势我想大人您也是明白的,我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啊。请坐。”

    两方做下,家丁送上茶,退下。

    冷无为喝一口茶,笑道:“敖将军,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这次来就是想请教将军一个问题,不知道将军可否赐教。”

    敖丙道:“大人有事直说,只要是我知道的,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那我就想问一下,唐三要的密折里到底写的是什么?为什么皇爷会杀了唐三要?将军又如何害怕我来拜访你的事情让别人看到?皇爷到底要干什么?这里面将军又参与了多少?”本来冷无为是不会直问的,但从刚才来的时候就明白这敖丙似乎并不在皇爷的势力范围里,因此直问。

    敖丙的手在颤抖,一言不发,神情严峻。

    冷无为明白了,放下手里的杯子,站起来,道:“将军,告辞了。”说着起身要走。

    敖丙立即站了起来,忙道:“大人请留步。”

    冷无为等人回过身来。

    敖丙下了很大的决心,道:“冷大人,实话和你说了,皇爷有不轨之心。唐三要的折子里写的就是这一件事情,把军队实际开支和皇爷要的开支全部写了上去,皇爷要的开支是实际开支的三倍。冷大人,你说皇爷会饶的了唐三要吗?”

    冷无为没有任何惊异,从刚才敖丙的表情就已经猜出来了,这一次只不过是从敖丙的嘴里证实而已。

    “敖大人,那你有没有参与这件事情呢?”

    敖丙苦笑道:“冷大人,如果我要是参与这件事情你说我还会和你说这件事情吗?也许现在我恐怕把你抓到皇爷那里听候处置了。”

    冷无为笑了起来,道:“将军得不到皇爷的信任,将军的处境恐怕比我好不了多少。无论皇爷举事是成是败,将军都不会有好下场,想来将军是明白这其中的要害,所以才敢如实的和我说。不知道将军有何想法啊,换句话说有什么打算?”

    敖丙叹口气,道:“我打算明天就把官给辞了,眼不见心不烦。”

    “将军恐怕是一相情愿吧。将军既然知道这里面的内幕,皇爷又怎么可能放心让将军辞官归隐呢?等将军在回去的路上,皇爷不派人追杀你,是不可能的。”冷无为笑着看着敖丙。

    这熬丙也想到了,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无为坐在椅子上苦苦寻思对策,如果有什么万一很可能这一次连命都要搭进去。

    夜已经很黑了,周围静的怕人。

    敖丙坐在一旁唉声叹气,眉头深锁。

    “敖将军,事到如今也只有一跟办法能救得了你我的性命。”冷无为忽然道。

    敖丙急问道:“冷大人有何良策?”

    冷无为眯着眼睛,手指敲着身边的茶几,悠悠地道:“咱们只有先下手为强,不知道敖将军在整个城里能控制多少人马?”

    敖丙一惊,但很快明白冷无为话里的意思,道:“现在整个定南城共有二十万的兵马,其中有一大半为皇爷的心腹所控制。我只能控制大约一两万人,如果真对抗起来,实在是……”

    冷无为明白他的意思,道:“那前方有多少将士能为我所用?”

    敖丙估算了一下,道:“现在大军正在围攻南席,领军将领都是皇爷的心腹,但是作战的大多数将军却是效忠皇上的人,并且他们对皇爷的人早有怨言,如果大人能够说动他们兵变的话,未尝不能控制军队。”

    冷无为点点头,道:“好,你把能用的、忠心朝廷的将军名单写一份给我,明天我就到前方去,反正我是谈判的钦差,皇爷现在还没有准备好,不会对我怎么样。”

    敖丙立即着手写出一份长长的名单,并解释哪些可以重用,哪些有可能变质,哪些要用利来诱惑等等。

    冷无为收起名单,呼一口起,笑道:“敖将军,如果这件事情顺利的话,我一定在皇上面前保举将军,到时候将军在京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时候,可别忘了我啊。”

    敖丙笑道:“大人如果不嫌弃,敖某愿与大人结异姓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冷无为“动情”地握住敖丙的手,道:“敖大哥不嫌弃,无为怎敢不从命。敖,大哥,请受小弟一拜。”

    敖丙笑呵呵地受了冷无为一拜,不过他的笑倒不是因为真的有一个兄弟,而是这冷大人办事果断,行为干练,一语就能道出要害,而且行事的成功性也比较高,现在他年纪如此轻就已经做到如此的高官,想必皇上对他十分的器重,所谓朝中无人莫做官,何况他又是杨老将军的孙女婿,怎么算这笔买卖都是有赚无赔的。

    冷无为掏出一叠银票递过去,笑道:“大哥,小弟来此匆忙没有带礼物,这点意思请大哥笑纳。”

    敖丙连忙推手拒绝。

    冷无为脸一沉,不乐道:“大哥,你是不是看不起小弟,如果这些银票你不要的话,就当没有我这个兄弟。”

    话说到这个地方,敖丙也不再推辞,接过收好,笑道:“那做哥哥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两人都笑了起来。

    添过一杯茶后,冷无为想想,道:“大哥,如今军需总办衙门的位置空了,要想稳住皇爷,就必须让咱们的人来接手,我是不方便插手,不知道大哥有什么人选?”

    敖丙笑道:“兄弟,你知道大哥有个绰号叫‘狡兔’,所谓狡兔三窟,干什么我都会留一手,在皇爷的手下里有一个是我安排进去的人他叫殷夫,他的命是我在沙场上救的。其实我早知道皇爷因为我曾经是杨将军的人,对我不怎么信任,所以我就和殷夫演了场苦肉计,现在殷夫已经当上皇爷的护卫军统领,很受皇爷器重。如果把这个位置让他来坐,那等于大军的粮饷都掌控在我们的手里,兄弟,你的意思是不是这个意思?”

    冷无为笑笑,道:“没有错,明天我会不动声色的推举他,不过,他要做的不是送钱送粮,还有记什么帐目,只干一件事情,那就是尽量把那里弄的乱乱的,有粮就说没有粮,有钱就说没有钱,还有你让你的人把衙门里的东西全部给转运走,到时候皇爷见没有了钱粮自然要催着朝廷,皇上知道皇爷有异心,不会不防他一手,到时候皇爷面临没有钱没有粮的时候,大哥再让手下的人那么一闹,城里的军心涣散,皇爷他还怎么举事。到那时,我想我也应该在前线把大军稳下来,这样一来,大事可成。我们要让皇爷乖乖的把兵权交出来。至于围城,那是下策,毕竟现在皇爷与皇上还隔着一层纱,事情没有明确,就算我们真的把皇爷围起来,把他的阴谋揭穿,但他毕竟是皇室人员,是皇上的兄弟,到那时候皇上到底杀不杀自己的兄弟,这就变的很麻烦,如果不杀那谋反大罪怎么说,杀了那就等于皇上背上一个手足相残的臭名声。最后皇上会把火烧到谁的头上?自然是咱们的头上,所以这件事情咱们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说穿的就不说穿。”

    敖丙听完冷无为的分析,不由赞道:“兄弟见识如此深,难怪皇上器重。好,就如你所言,我这就让人安排。”

    冷无为举起茶杯,笑道:“那就庆祝大哥和我旗开得胜,官运亨通。”

    敖丙大笑:“成兄弟吉言,如果我将来能当上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一定不忘兄弟。”

    两人大笑起来。

    一早,冷无为就带人来到十三皇爷办理军务的地方。

    “哟,皇爷如此忙于公务,下官实在是汗颜。”冷无为一上前就打起官场上的话,虽然他只读过《三字经》和听白英教过的两本书,可以说咬问嚼字的不太会,但毕竟在官场上历练多年,平日里也喜欢听书,说几句酸话还是难不倒他的。

    皇爷的身边还有他的一些心腹大将,王朗就在其中。

    元直拱了一下手,道:“不知道冷大人来此有何贵干啊?”

    冷无为忽然脸色一沉,道:“皇爷,下官听说昨天您把唐三要唐大人给斩了,有没有这回事啊?”

    此言一出,场面顿时冷了下来。

    元直没有想到冷无为会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开始有一些慌张,但很快就镇定下来,“他贻误军务,本官将他除斩也无可厚非啊。”

    冷无为笑了笑,道:“皇爷,按我大汉律条,先斩后奏的官员只限三品以下,三品以上的官员,是要上奏皇上才能定夺的。唐三要可是二品户部侍郎,处斩他,皇爷您就没有顾忌吗?这事情一旦传到上面去,不管皇爷有没有理,这可都是大罪一条。除非,皇爷您想造反?”最后一句说的相当的响亮。

    唰的一声,所有将军的刀剑全部拔了出来,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杀气。

    元直不安的看着这一局面,心里仿佛悬着大石头,如果现在杀了钦差大人,那等于就是向全天下说明自己反了,可现在自己还没有谋划好,军需粮草都还不充足,还需要朝廷供给,此时举事,成功的可能性相当的小。

    冷无为的心也提了起来,自己这么一说其实是有后手的。

    “皇爷,我只不过是开句玩笑,其实下官对皇爷的景仰如滔滔江水,对皇爷的仰慕那更是比海深比天还高,皇爷对朝廷的贡献,那更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要说皇爷造反,就是杀死我我也不相信。看看皇爷手下的将军就清楚的知道了,一听下官的不敬之言,就拔刀动枪的,果如是皇爷的手下,对朝廷忠心耿耿啊。下官十分的佩服。”心里补了一句:杀不死我我就信。

    元直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清这人是糊涂还是明智,当下给了一个眼神,手下的将领都把刀剑收了起来。

    “冷大人,本王也是无奈,如今前方吃紧,这后方可不能乱了,杀唐三要也是箭小弦上不得不发。”

    冷无为笑笑,心道:你是杀人灭口,自然不得不发。嘴上却道:“是啊,我就这么认为的,所以我知道这事情后就连夜写了个折子,皇爷不防看一看,下官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望指点一下。”说着把折子交了过去。

    元直愣了一下,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看来这个人还真是个糊涂人,把折子翻开,看道:“臣冷无为躬请圣安。自知十三皇爷处死军需总督办唐三要后,臣惶恐不安。因为这可是不奏而诛之大员,但臣详细查明后,才明白原来唐三要克扣军饷,私卖军粮实在是死有余辜,皇爷杀他正是人心大快?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