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皇帝全传 > 中国皇帝全传第22部分阅读

中国皇帝全传第22部分阅读

他封为北部尚书、归义侯。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大举进攻东晋,张天锡以征南司马的身份参加了淝水之战。前秦被打败后,张天锡乘混乱之机跑到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俗话说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张天锡的日子并不好过,经常遭到东晋大臣们的嘲笑和戏弄。张天锡精神受到刺激,整天闷闷不乐,很快就变得骨瘦如柴,神魂颠倒,为人所不齿。到了晚年,张天锡一贫如洗,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隆安年间(公元397年~401年),会稽世子元显见张天锡实在可怜,便封他为庐江太守。东晋桓玄时,张天锡病死,时年61岁。

    第十二卷 十六国(后赵)

    第七十三章 高祖石勒

    石勒,字世龙,他的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祖父耶奕于,父亲周曷朱,也叫乞翼加,都曾当过部落小帅。在这种优越家庭中,石勒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后来石勒家道中落,为生活所迫,14岁的石勒开始跟随老乡到洛阳做一些小买卖。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长年累月的商贩生涯,培养了石勒的惊人胆量和高超的骑马射箭水平。石勒父亲周曷朱十分粗鲁,对部下动辄打骂,部下对他非常反感。为了缓和一下关系,周曷朱让石勒代管这个部落。由于石勒管理有方,得到部下的信任和尊敬。

    晋太安年间,石勒部落居住的一带发生了大饥荒,不少人活活饿死,生存下来的为了填饱肚子,东跑西颠,到处流浪。石勒为了活命,便和几个人一起从雁门逃到阳曲。正好此时建威将军阎悴向东嬴公司马腾提出捕捉贩卖胡人以解决军队供给的建议,司马腾当即采纳,命令将军郭阳、张隆动手,将一大批胡人用木枷锁住送到冀州,石勒不幸也在此列。张隆生性贪婪,见石勒全身搜遍也找不到半点值钱的东西,便故意虐待石勒。石勒对殴打还能忍受下去,可一天吃不上几口粮食就受不了,有时饿得昏在路上。石勒好友郭敬见石勒实在太可怜,便向族兄郭阳求情,让他多吃一点。这样,石勒才活着到了冀州。

    到了冀州,石勒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时,被人通知已经卖给了山东茌平人师欢。石勒到了师欢家,就开始了早出晚归的耕作生活。石勒在田地耕作时,经常会听到鼓角之声。石勒告诉同伴,同伴告诉师欢,师欢感到石勒有些特殊,便填写了一张放免书,让石勒当一个平民百姓。

    石勒对自己先成奴隶,又变为平民的经历感慨万端。他心中暗想:这世道太不公了,我是一个名门望族的后代,想当初也领导过千军万马,没想到会落到受人任意摆布的地步。看来只有重新招兵买马,才能重振门庭。所以离开师欢不久,石勒便招集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8名骑兵起义。后来,郭敖、刘征、刘实、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10人也加入了这支小队伍,号称“十八骑”。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公师藩起兵反晋,石勒率领“十八骑”投奔公师藩,被任命为前队督。公师藩在白马被濮阳太守苟晞杀掉后,石勒率领牧民冲击附近郡县的监狱,收编了一些犯人当兵,又到处招集逃在山林沼泽的流民,建立了一支军队。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石勒投靠了刘渊。石勒被刘渊封为辅汉将军、平晋王,石勒对刘渊感恩戴德。

    石勒在刘渊那里无意之中听说刘渊曾多次向乌桓伏利度招降,伏利度就是不听。为了博取刘渊的欢心,便设下一计,他假装得罪了刘渊,投奔伏利度。伏利度信以为真,和石勒结为把兄弟,让石勒率兵侵扰其他胡人。石勒在用兵过程中,十分注意收买人心,把不少人拉到了自己一边。石勒见时机已到,便借赴宴之机抓起伏利度,然后领着伏利度的兵马向刘渊报功领赏。刘渊为了嘉奖石勒,提拔石勒为督山东征讨诸军事,并把伏利度的兵马分配给石勒管理。从此以后,石勒的兵众开始强盛起来。

    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是石勒打仗最多也是取得战果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之内,石勒先后攻陷了魏郡、汲郡、顿丘、邺城、赵郡、中丘。到第二年时,石勒的众兵已经发展到10多万人,石勒把其中的衣冠人物集中起来,建立君子营,对他们实行优待政策。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二月,在葛陂屯兵五个多月的石勒征集民工赶造战船,准备进攻建邺(今南京)。似乎苍天有意和石勒作对,葛陂一带雨季提前,三个月下个没完没了。大雨冲毁了道路,破坏了石勒的简陋军营,冲走了军粮,送来了瘟疫,一半士兵不是饿死就是病死。恰在这时,晋琅邪王司马睿把江南大军调到寿春,命令镇东长史纪瞻统帅各路大军讨伐石勒。

    石勒听说晋兵马上就到来,急忙召集各位将领商量对策。右长史刁膺主张先和晋和好,等晋军撤退再慢慢寻找办法,石勒听后流着眼泪长叹一声,没有说话。中坚将军夔安主张先到地势高的地方,躲避一下大水,然后再议后路,石勒生气地说:“将军太胆怯了。”石勒回头问谋士张宾,张宾答:“恕我直言,去年就不该在这里营建,现在大雨没完没了,更说明我们不该留在这里。邺城西接平阳,又有山河天然屏障,所以,我们应当往北转移,经营河北,一旦控制了河北,天下就属于你了。晋军之所以防守寿春,完全是怕我们南下,现在听说我们突然撤兵,只会庆幸他们有了安全保证,根本不会追击我们。现在我们应当先把辎重往外转运,然后慢慢向寿春磨蹭,等到辎重全部运走,再调兵北进,这样就会万无一失。”石勒听完,一手扯起衣襟,一手摸着胡子,无比激动地说:“你的计策太妙了,太妙了!”立即提拔张宾为右长史,尊称他为“右侯”。

    石勒到了邺城,征求张宾的意见时,张宾说:“现在天下大乱,战争不息,人心不稳,我们经常这么东跑西颠总不是长久之计。常言说得好,得地者昌,失地者亡。邯郸、襄国原是赵国的故都,地势险要,我们可以挑选一个地方建立国都,然后命令各位大将四下出击,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建立起霸权地位。”石勒很欣赏张宾的主张,于是进据襄国。以后陆续打败了占据河北之地的王浚、刘琨等势力,使自己的力量迅速壮大。

    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汉王刘聪病死,其子刘粲继位,大司空靳准发动叛乱,杀了刘粲。同年十月,刘渊侄刘曜继承帝位,石勒被封为大司空、大将军。

    石勒虽效忠于刘曜,但刘曜对他却不怎么信任。太兴二年(公元319年)二月,刘曜听信谗言,杀害了石勒的左长史王修。石勒听到这一消息后,气得脸色发青,对部下说:“为了刘氏我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们过河拆桥,反而暗算起我来了!本来我还指望他们给我封王,现在看来全是一厢情愿。我也太傻了,其实由我自己来称帝就行了,何必由他们来封!”于是便设置了太医令、尚方令、御府令等官职,还让人营造宫殿。

    通过这些事情,谋士张宾、张敬等人看出石勒有想称帝的野心,便联名请求石勒称帝,开始,石勒假惺惺地不同意,到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十一月,石勒心安理得地自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从此之后,石勒接见大臣时常用天子礼乐,出门则穿起天子的服装,俨然成了一个真龙天子。

    为了更好地统治后赵人民,石勒下令给每位孤寡老人三石谷子,对出名的孝子孝孙和努力耕作的农民赐给数量不等的帛,还对普通百姓实行减租。平民百姓得到了一点好处。见石勒已经建立自己的皇朝,大臣们沉不住气了,急着向石勒请功,石勒对他们说:“自我起兵到现在已有16年了,你们跟着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现在你们都该奖赏。”大臣们得到奖赏后,个个都心花怒放。

    石勒本身是个胡人,他心里非常明白中原人根本瞧不起胡人,怎么办?他采取了掩耳盗铃的办法,把胡人称为国人,忌讳人们称“胡”。

    石勒虽出身于羯族,但他深知要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必须得到中原地主的支持,于是便让张宾负责制订门阀士族的等级,开始定了五品,后又增加到九品。晋太兴三年(公元320年),石勒命令公卿及州郡每年推荐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各一名,以便充实各级官吏机构。

    石勒称王时,晋征北将军祖逖准备北伐。石勒闻讯大吃一惊,马上下令修复祖逖的祖坟,以此博取祖逖的好感。祖逖听说后,派参军王愉出使石勒,表示感谢,并约定双方和好。从此以后,兖豫地区重新恢复了宁静,人民又可以休养生息了。

    多年的戎马生涯使石勒精疲力尽。建立后赵政权后,石勒感到轻松好多,不禁想起了童年时期的伙伴、少年时期的好友及父老乡亲。太兴四年(公元321年)十一月,石勒把武乡的故旧请到了襄国。石勒看望他们时,见没有李阳,急忙派人去找。李阳是石勒的邻居,年轻时两人为了争夺沤麻用的池塘打得不可开交,李阳想起这些怎么也不敢到襄国见石勒。石勒早把这些鸡毛蒜皮之事抛到九霄云外,见李阳没有来,于是派人去找他。李阳到了宫殿,石勒拉着他的胳膊说:“过去你打过我,我也打过你,两下抵消了。”接着又提拔李阳当参军都尉。在与父老乡亲交谈时,石勒听说农村的粮食仍不充足,便下令禁止酿酒,以节省粮食。

    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十二月,右长史张宾去世。石勒悲痛欲绝,泣不成声地说:“老天不想成就我的大业,过早地把我的右侯夺走了!”

    石勒自太兴二年(公元319年)自称赵王后,便与前赵公开决裂了。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石勒侄石虎攻拔前赵石梁、并州,坑杀前赵1万多名士兵,刘曜因此气恼成疾。后赵太和元年(公元328年)七月,石虎又率领40000兵众攻打前赵的河东,不料在高侯被刘曜打败。十一月,石勒亲自出征,很快把刘曜打败俘获,押回襄国,不久就把他杀掉。

    后赵太和三年(公元330年)二月,石勒在大臣的劝说下自称大赵天王,将儿子全部封王,大臣按功加爵。九月,石勒称帝,改元建平,将妻子刘氏立为皇后,又规定了昭仪、夫人、贵嫔、贵人、三英、九华、淑媛、淑仪、容华、美人等后宫等级和数额。

    后赵建平二年(公元331年)夏,石勒到达邺城,准备在此建都,廷尉续咸上书劝谏,石勒勃然大怒,说:“不杀这老家伙我的宫殿就很难建成。”下令把续咸抓进监狱。中书令徐光对石勒说:“是否采用他的话全由你来决定,何必把他杀掉呢?!”石勒摇了摇头,自我解嘲地说:“当了皇帝是这样不自由!普通老百姓家中有了钱还想买幢新房,何况我是一国之君!这宫殿终归要建,但现在暂时停下来,以成全直言之臣的好意。”还赏赐廷咸绢百尺,稻百斛。不久,中山西北暴雨成灾,冲来许多木料,石勒对大臣说:“苍天让我营建邺都,给我送来了这么多木料,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宫殿终于破土动工。

    政治家到了晚年总喜欢对自己的功过作一番估价。后赵建平三年(公元332年)春节过后,石勒设宴招待高句丽使者。到了酒兴时,石勒问徐光:“我可以和前代哪位皇帝相比?”徐光答:“陛下的英明高于汉高祖刘邦。”石勒笑着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你说得太过分了。如果我遇到汉高祖,一定向他称臣。大丈夫做事情应当光明磊落,不能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靠欺负孤儿寡母夺取天下。”大臣们听完,少不了高呼几声“陛下万岁”。

    后赵建平四年(公元333年)六月,石勒突然病倒,卧床不起。他的侄子石虎有夺位野心,假称诏令,不让太子石弘和大臣看望石勒。七月,石勒病情加重,他口授了一份遗嘱:“我死后三天就葬,在这期间不准禁止婚娶、祭祀、饮酒、食肉,征镇牧守不准前来奔丧;送丧时只用一般车辆,坟墓内不准埋葬金宝、器玩。”没过几天,就命归西天,时年60岁。当天夜里,石虎把石勒偷偷地埋到山谷深处,过了12天才为石勒发丧,称其墓为高平陵,谥号“明帝”,庙号“高祖”。

    第七十四章 海阳王石弘

    石弘,字大雅,石勒次子,生于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石勒自称汉王时,石弘因大哥石兴早死,便被立为世子。后赵太和三年(公元330年),石勒称帝,石弘被立为太子。后赵建平四年(公元333年)七月,石勒病死,因军权掌在堂兄石虎手中,石弘对自己即将登帝位不知是福还是祸,是喜还是忧,因而找到石虎,以自己软弱无能为借口,要求把帝位让给石虎。石虎假惺惺地说:“国君去世,太子继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石弘痛哭流涕,再三推让,石虎愤怒地说:“我也知道你不能胜任,不过你先当着,过些日子自然有人换你,再不要啰嗦了!”第二天,石弘被迫即位,改元延熙。石弘名义上当了皇帝,实际上只是一个空架子,大小事情全由石虎作主。后赵延熙三年(公元334年)十月,石弘捧着玺绶颤抖着到了石虎身边,请求禅位给石虎。不料石虎板起面孔对他说:“谁来当帝王,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何必由你来说!”石弘流着眼泪回宫后,对母亲说:“父亲的亲生骨肉不会再留在世上了。”这时,有一尚书揣摸石虎想当皇帝,便上奏石虎请求禅位,石虎没好气地说:“石弘应当废掉,还讲什么禅位!”于是把石弘废为海阳王。

    石弘从容自若地走出宫门,对大臣们说:“我太愚昧,不是当皇帝的料,现在不是一身轻了吗!”

    同年十一月,石弘被石虎囚禁于太芓宫,不久被杀,时年21岁。

    第七十五章 太祖石虎

    石虎的父亲在大饥荒时饿死,从小随叔父石勒生活。

    不知什么原因,石虎在11岁那年突然丢失,石勒急得团团转。当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再找到石虎时他已是一个17岁的青年了。多年不见,石勒对他非常亲切,但没过多久,石勒就发现这时的石虎游手好闲,十分残暴,大失所望。不久石虎因多次用弹丸打人,激起了官兵的不满情绪,石勒见状,对母亲王氏说:“这孩子太残暴,干脆把他杀掉吧!”王氏说:“一头好牛在小时候经常把车撞破,石虎正是一头好牛,依我看,你还是忍耐一下吧!”石勒很听母亲的话,默默地点了点头。石虎身高七尺五寸,骑马射箭是把好手,每次出征,都英勇杀敌,所向无敌,渐渐地石勒认为石虎是块带兵打仗的好料,对他比较器重了,后将他提拔为征虏将军。

    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称帝,封石虎为中山王、尚书令。石虎本来以为石勒称帝后会把大单于的位子送给自己,不料石勒却给了儿子石弘。石虎勃然大怒,对儿子石邃说:“自从石勒占据襄国(今河北邢台)以来,我南擒刘岳,北追索头,东平齐鲁,西定秦雍,攻克了13个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单于之位应当给我,却给了石弘。每想起这些,就气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等石勒死后,我要把石勒的子孙斩尽杀绝!”3年之后,石勒病死,石虎可有了发泄私愤的机会了。他先逼迫太子石弘继位,但大小权力全操纵在石虎手中。延熙二年(公元334年)十一月,石虎把石弘废为海阳王,自称赵天王,改元建武,立儿子石邃为太子。不久,石虎就把石弘、石弘的母亲程氏、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等全部杀掉,总算解了心头之恨。

    建武二年(公元336年),石虎下令在襄阳建太武殿,在邺(今河北临漳)建东、西两宫,1月之内全部完工。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东西75步,所用柱、梁、壁全用金银玉珠;同年,又在显阳殿的后面营建灵风台九殿。为了供自己寻欢作乐,石虎又派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