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龙战三千里 > 龙战三千里第9部分阅读

龙战三千里第9部分阅读

    吉为此下达了嘉奖令,盛赞小早川隆景等人“用兵如神”。

    ※※※

    李如松率军北归,在马山馆与赶来的明军主力合兵后,鉴于天雨路泞补给不畅,决定返回坡州一线休整,待天气好转再进兵王京。

    这时候宋应昌与朝鲜国王李昖已经到平壤了,李如松写了书信命人送去,说明暂时不能进兵的原因,并细说碧蹄馆遭遇战的情况,宋应昌看罢将信笺递给李昖,苦笑道:“大王你看,我家这位提督大人居然亲率轻骑与倭寇数万人马交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若是有个好歹,可让我怎么向圣上交代啊。”

    宣祖李昖刚过不惑之年,论岁数比宋应昌还小着十几岁,可是因为长年沉溺于酒色,早就眼花神衰了,这时候双手捧信凑到眼皮底下,吃力的看过一遍后,不忧反喜,抬头冲着宋应昌呵呵笑道:“李总兵如此英勇,真乃中华奇男子也,经略相公不必担心,有李总兵在,何愁倭奴不破?”“可是,他也太英勇些了吧?一军主帅,当以谋划策略为长,像这般动不动就冲杀在前,我看早晚会吃大亏!”

    “呵呵,说的也是,说的也是。”李昖点头附和,想了想又说:“经略相公,天朝大兵既然已经打到王京城下了,你看是不是让李总兵一鼓作气,收复敝国京城为好?虽然天降大雨,可是俗语云,这个,兵贵神速,倭人早被天兵杀的胆寒,若是攻城,定可成功。”

    宋应昌用奇怪的眼神看了看他,沉吟不语,李昖被他看的不自在,干笑道:“小王并非不知行军打仗的艰难,实因收复国土心切之故,若有不妥之言,还望相公指正。”

    宋应昌道:“大王心意我亦知之,可是据李提督信上说,王京倭兵不下五七万之众,而且侵朝各路倭兵不日将齐聚王京,我天兵只有三四万人,贵国能战之兵更少,敌众我寡,势难长趋,加之天气恶劣,粮草军火不济,若是强行攻打王京怕是多有损伤啊。”

    (注:古代中国的属国没有敢称皇帝的,皇帝这个词是中国统治者所独有,都是称大王或国君。朝鲜也是如此,直到李朝高宗改国号大韩后才称皇帝。)

    “说的也是,说的也是。”李昖嘴里附和着,可是面上却有不甘之色,双拳在袖中攥了又攥,想起这些日子来被倭人赶的东奔西走,金银财宝损失殆尽,王子后妃尽落敌手,真让人恨的咬牙切齿,还好盼来天朝发兵救援,眼看节节取胜,如今却忽然止步不前,岂不又让人心愁?

    见他脸色似喜似嗔,阴晴不定,宋应昌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好,却听身边冷笑一声:“这李如松分明是见倭兵势大,心中胆怯了才不肯进兵,带兵的都如他这样,我天朝上国的威仪岂不是要丢尽了?”

    宋应昌回头看去,原来是军前赞画袁坤仪不知何时从厅后走出来,便道:“袁先生有所不知,虽然我名为备倭经略,可行军打仗的事,还得说是李总兵在行,他并非胆小之辈,这你也是知道的。”

    袁坤仪闻言神情激愤,慨然道:“若不是他胆小,平壤一战又怎能放走了小西行长?要依我的计谋,定要四面围住了以堂堂之阵猛攻不可,我军当时兵力是敌人的两倍,难道还怕不能取胜么?”“呵呵,说的也是,说的也是。”李昖连连点头,扼腕叹息。

    袁坤仪见状气势更盛,侃侃而谈道:“李如松不肯强攻平壤,任敌酋逃脱是为不勇,冒进碧蹄馆险些被困是为不智,辜负圣恩,拥兵不前是为不忠,如此不智、不忠、不勇之辈如何能担当大任?说不得我回国后要去兵部参他一本,让满朝上下都知道这人在朝鲜的作为!”

    第十九章 火烧龙山

    宣祖李昖看了看宋应昌,愕然道:“事情不至于如此严重吧?”宋应昌心中也颇不快,但他是官场中磨砾出的人,虑事周全,不到万不得已不肯驳同僚的面子,只是淡淡一笑,找个机会差开话题,三人又讲论起了一番文学佛法,这时天色渐晚,李昖要回大臣们为他布置的行宫休息去,宋应昌就势让袁坤仪相送一程。

    袁坤仪一路上越想越觉的自己见识高明,等回到歇处后,奋笔疾书了一封弹劾李如松的奏章,让人快马兼程送往北京。

    送走二人,宋应昌想了想,也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是递交朝廷的,催促刘綎、陈璘等明军后续人马尽快入朝参战,并汇报了明军上一阶段作战情况,从平壤大捷直写到进逼王京,当论及碧蹄馆一战时,宋应昌非常的感慨,在信中写道:“如松率众将浴血奋战,以寡击众,我军虽有损伤,然事在仓卒,碧蹄之战,射死倭酋,斩杀倭众,彼实败退,又得杨元提兵策应,杀死倭奴颇众,群倭哭遁入城,其胆甚寒!我军铁骑纵横城下,敌虽十余万众不敢与战,此役实大壮我天兵声威也。”

    宋应昌不但赞扬了明军的英勇和战功,而且也实事求是的说明了存在的困难,行军打仗的艰苦和不易:“平壤即克,开城等各路倭贼尽逃王京,机似可乘,但诸倭云集,其势反炽,且道路险峻,水畦泥泞,天雨连绵,运输不易,进剿甚难……”,最后说道:“敌数倍我军,且依坚城固守,目前势难长趋,已成持久待时之局,不如按兵休整,待后援续到,天气好转,然后方可直捣王京。”

    写好奏折后,又给李如松去信,同意缓攻王京的意见,并以经略大臣的身份,反复强调作为一军主将,不允许李如松再亲临险境,希望他安排好军队驻防事宜后,尽快回平壤与之会面。

    接到宋应昌的来信的同时,朝鲜方面也传来情报,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有可能亲率二十万大军渡海增援侵朝日军,朝将李舜臣正在积极训练水军准备抗击。

    李如松虽然感觉朝方提供的情报多半不实,但毕竟这是唯一的情报来源,也不敢怠慢了,宁可信其有,于是把兵力进行了重新部署:李宁、祖承训率一万明军驻守开城,正面对阵王京日军,杨元率五千兵回防平壤,与朝军一道扼守大同江;李如柏等率三千军驻宝山等处为声援;查大受领两千五百人驻临津;李如松亲率精兵两千东西调度,采取了防守的态势。

    “大帅,咱们军中只有三天的粮食,人还好说,战马可瘦死不少了。也不知道宋经略什么时候才能把粮送来。”这一日李如松刚到开城中军大帐,李宁就急急进来禀报道。

    明军多为骑兵,如果没了马,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意识到问题严重,李如松皱了皱眉头:“我已经给宋大人捎过信了,粮草正在筹备之中,相信很快就会运到,这两天么,紧着点吃就可以了,至于草料,朝军前几日不是还派人送了一批吗,难道这么快就吃光了?”

    “咱们军中有一万两千多匹战马,一匹马一天要吃四斤草、一斤豆子才能跑得动,要饿不死最少也得吃三斤草吧?朝鲜人送的那点草料那够吃啊,要是一万两千只羊还差不多。”李宁悻悻道。

    听他这一说,李如松不禁宛尔,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随即神情凝重起来,沉思片刻,他抬头问道:“倭贼吃什么?”“当然也吃粮啊?”李宁本能的回答。

    “粮食放在那里?”“在粮仓……啊,粮仓?”李宁有些醒悟过来,但还有些拿不准,怔怔的看着李如松。

    李如松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微笑着站起身道:“咱们不过万余人,粮草就消耗的这么快,倭贼兵力是我数倍,消耗也更大,王京是朝鲜国的都城,人口众多,市井繁华,一定有大型粮仓保证日常供给,而且这些粮仓绝不会设在城内,应该是在城郊防水的高处……李宁,你去叫高彦伯将军来,我有话问他。”

    “遵命!”李宁这时候已经有些明白大帅的心意了,连忙答应一声,出帐叫亲兵去找高彦伯。

    朝鲜防御史高彦伯率一千朝军协助明军驻防开城,很快就赶到了。行过军礼,李如松问道:“高将军,听说你的老家就在王京,你可知供给王京的粮仓建在何处,有多少粮草,倭兵进占王京时,可曾烧焚或是运走?”

    高彦伯道:“回大人,王京的粮仓设在城北郊龙山,有十三座仓,每仓储粮五六万石(一石约合一百二十斤),本国二百年租赋之所入,可说尽积与此,可惜现在都被倭寇占据了。”

    李如松沉吟道:“倭兵虽众,无粮不活,我打算派兵袭击龙山粮仓,断敌生路,你可敢带路同去么?”“只要能打败倭寇复我故土,虽有千般险阻,末将也万死不辞哦!”高彦伯慷慨激昂道。

    “好啊,这才是朝鲜真正的好男子。”李如松大喜,当即命人传众将入营,听李如松讲罢自己的战略意图,众人均是兴奋不已,但也知道龙山仓是倭人心腹重地,要想深入虎岤拨掉这颗钉子,一定会非常的艰难。

    “查大受!”李如松厉喝一声,查大受正在和身边的李宁,钱世桢等人议论这事成败,猛听大帅点自己的名字,不由一怔,赶紧出列拱手道:“末将在。”

    “好你个查大受,我让你带兵侦察敌情,你居然一直杀到王京城下,损折了千余人马,这些日子来我不说,难道你就不知罪么?”

    “末将知罪,请大帅责罚。”查大受唬的忙跪倒阶前请罪,李如松微微冷笑:“若不是看你还算一员勇将,纵然没死在倭贼刀下,好歹也得让你死在军法上。”查大受苦着脸连连叩首,众将见大帅发怒,那敢上前相劝,均相顾失色。

    见他慑服,李如松口气缓了缓道“且记下你这颗项上人头,今晚命你带罪立功,率五百精兵随高彦伯袭击龙山仓,若是事败,也就不用回来见我了。”“遵令!”查大受咬了咬牙退下。

    “李如梅听令!”“末将在!”“你率本府家兵二百协助查将军一同前往,务要一举成功,若是事败,也不用回来了。”“遵令!”李如梅大声领命退下。

    “李宁,祖承训听令!”“末将在!”二人暴喏一声出列,“你二人率跳荡铁骑(配备短筒火枪的骑兵)三千,至马山馆驻扎,随时准备接应查大受,李如梅军。”“请大帅放心,若是有半点差池,俺们也不用回来了!”“敢?你们若吃了败仗不回来,我拿谁的脑袋去向圣上交差!”

    二月十日,查大受,李如梅等人率七百明军死士悄悄从开城出发。到达马山馆之后,派出斥候探哨,并将进出道路卡死。

    当夜三更时分,夜袭军团人衔枚,马裹蹄,在熟知王京地理的朝将高彦伯引导下,避过王京城外的日军游骑和忍兵,觅歧径杀奔城郊龙山。

    龙山说是山,其实和平壤城外的牡丹峰一样,都只能算是一个大土丘,北临汉江,有利漕运,西靠连绵不绝的汉北山脉,南望王京城不过二十里。朝鲜当年在龙山上依坡势建了十三座高大的粮仓,可以储粮数十万石,一次库存可够全城人民食用三个月。

    粮仓外面围有一圈挡水的矮石墙,有楼梯通往仓顶,现在被日军占领后,又做了加固,每仓驻兵百十人,远远看去好象是十三座小城堡一样,龙山脚下是日军营寨,驻有两千兵力,与王京城遥遥相望,如果有紧急情况,大队日军就会自城内来援。

    这个时候,镇守龙山仓的日军大将加藤嘉明并不在自己的防区,因为朝鲜义兵在朝将权栗的带领下占据了王京侧后的幸州山城,日军毛利秀包部屡攻不克,而岛津义弘因为丰臣秀吉刚刚谋害了他的兄弟家久,也无心进兵助战,宇喜多秀家无可奈何,只好派英勇善战的加藤嘉明前去增援第六军团,让另一员武将本多重葵接替他守龙山。

    本多重葵刚从本土督运兵器粮草来到王京,风尘仆仆。听说联军进攻已经被打退,撤到开城一线去了,便失了警觉,打算稍稍“放松”一下为自己洗尘。

    这一日晚上他和数十名部将把掳掠来的朝鲜少女们带入营中饮酒作乐,百般滛乱,正在情浓时分,忽听的营外喊杀声大起,紧接着一名足轻小使奔进来,拼命大叫着:“不好了,有敌军偷袭!”

    “胡说什么,明军还在二百里外的开城,定是朝鲜乱民前来搔扰,把他们杀光就是了,来五六个人跟我去看看!”本多重葵正玩的高兴,闻报气极败坏的推开怀中少女,抓起武士刀向外走去,众武士见主将如此说,也都浑不在意,十几个武士懒懒的披衣挂刀,随着他往外走。

    来袭的正是查大受,李如梅率领的明军夜袭队,七百死士人人背负硬弓,带着成捆的单枝火箭或是匣装集束火箭,趁黑摸到龙山背后,沿途遇到伏路的零星日本忍兵,全都手疾的杀掉,随即全队分散开来,快速渗入粮仓周围。

    (注:集束火箭是明军常备武器中的一种,内可装几十枝短柄火箭,手动点火,一次发二十枝的称为“火龙箭”,三十二枝的称为“一窝蜂”,四十九枝称为“飞廉箭”,一百枝的称为“百虎齐奔”,明代火箭很早就应用于实战,据《明实录》记载,建文二年,即公元1400年,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就曾使用过‘一窝蜂’火箭,给对方造成了重大伤亡。)

    “放箭!”查大受见众人进入了攻击位置,一声令下,黑夜中火星点点,刹那间仿佛流星雨一般,无数火箭冲天而起,浸满了松油的火箭钉到砖木结构的粮仓上,十三座粮仓转眼变成了十三枝熊熊燃烧的巨型火烛,守仓的日军在睡梦中惊醒,待要逃脱,楼梯早已被火封死,顿时发出一片绝望的嘶叫。

    本多重葵大模大样的提刀走出营帐,立刻惊的呆了,只见满山大火,映红了半边夜空,守仓日军烧死前的惨叫声远远传来令人不寒而栗!他大脑中顿时一片空白,粮食没了!城中数万士兵……

    武士们狂喊着从身边冲过去,足轻们乱纷纷的从营房中跑出来,骑兵疾风般的刮上山去,这一切,他都好像看不见一样,他的眼里,只有火红的山,火红的天空,还有那十三根喷着烈焰的大火烛。

    查大受见任务完成,马上率军向山后撤去,这时山前的日军已经冲上来了,一部分追击明军,一部分打算救火,可是看着这烈焰逼人的场景,心知那里救得,赶快回报本多重葵,等武士们找到他时,才发现主将已经切腹自尽了。

    明军将马匹留在山下密林中,这时下了龙山,拼命向不远处的密林狂奔,六七十名日本骑兵好似乌云卷地般自后紧追。

    “快跑,退到树林里去收拾他们!”查大受一边喊着,一边停下脚步,倚着树干向后连连放箭,名日军被箭射翻,但是其余日军还是居高临下的猛冲下来。

    “查将军先撤,我们断后!”李如梅和高彦伯双双上前,一齐拉弓放箭,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骑兵们已经突入退却的明军队伍中,明军夜袭队大多只带了弓箭和腰刀,在骑兵冲击下伤亡不断,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成功的撤入林中,战马在林中无法驰骋,明军士兵四下里夹攻,双方激战在一处,这时又有数百名日军足轻步兵从山坡上喊杀着冲下加入战团。

    查大受抛了弓箭,拨刀与十几名敌人格斗,日军皆使长矛,比着查大受乱扎,高彦伯见状抡刀斩翻一名敌兵,夺了长矛赶来与查大受并肩作战,黑暗中一矛刺出,却扎在枯树干上拽不出来,一名日军足轻趁机挺矛把他戳倒在地,高彦伯痛哼着一手抓住插在身体里的矛杆,另一手抽出刀将他砍倒。

    查大受忙过来救应,不防身前身后全是敌人,刚到高彦伯面前,背后早被砍中一刀,幸亏有箭壶挡着,查大受努力向前一窜,背上热辣辣的,却顾不得了,反身挥刀将偷袭者逼退,挡在高彦伯身前。见他势危,李如梅忙引着十几名士兵去增援,奋力将这伙日军杀退。

    这时候已经有明军士兵奔到拴马处,百余人上马一齐回头冲锋,将日军赶出林子。“高将军,你怎么样?”看着矛尖深深扎入高彦伯腹中,鲜血喷涌,知道十九是不活了,查大受禁不住胸中一热,泪水夺眶而出。

    听到他的呼唤声,高彦伯慢慢睁开眼,喘息着道:“快走吧,不要管我了。”“没刺中要害,止住血就好了,你可一定要坚持住啊,光复王京,还要请我喝酒呢。”查大受强笑着宽慰他。

    高彦伯摇了摇头:“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