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新七仙女 > 新七仙女第20部分阅读

新七仙女第20部分阅读

盖好被子,悄悄地看着她入睡的样子,为她的不幸而落泪。

    有几次,丈夫实在是憋不住了,想要和她亲热一下,但是黎丽又发病了,她无情地拒绝了丈夫的爱情。这让丈夫好伤心,好伤感。可是他理解爱人。

    她是有病,没有办法的事啊。她自己都并不知道,她是如何伤害了自己的丈夫的自尊心。她是被“四坏蛋”一伙害的啊!

    自从得病后,黎丽的月经不再正常。曾经怀孕过一次,但她小产了。好心的同事劝她:“你就别再生孩子了,因为你吃了这么多药,怕生下来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丈夫林鸿也十分理解这一点。他常劝黎丽:“我们认命吧。没有孩子,可以去抱养一个嘛!把孩子养大了,不就跟自己生的一样了嘛!”夫妻俩个商量,要抱养一个孩子。

    正好丈夫的一个同事跟医院里很熟。他了解到医院里最近几天捡到一个女婴。这个女婴出生才1个多月,没有了爹妈,很可怜。问林鸿要不要?林鸿当即决定:“要!”他和妻子黎丽二人兴冲冲地来到医院,果然见到有个眉目清秀可人的女婴在哇哇地哭。这么小的年纪就没有了爹妈,好可怜哦。黎丽心疼得直掉眼泪。她上前抱着孩子,轻轻地,在她粉红的脸蛋上吻了一口。善良的丈夫林鸿给医院留下30元钱,还有30斤粮票,2斤蛋,2斤红糖,对医生说:“这女娃可怜。万一你们找到了她的爹妈,请把这些东西给他们,并叫他们放心,这孩子我们会把她抚养成|人的。”

    夫妻俩高兴地把女婴抱回家来,决定给她取个名字。黎丽说:“妇女半边天,就让她跟我姓,加上老林你的姓,就叫黎琳吧!”丈夫林鸿点头同意。于是,二人忙着给孩子落了户口。

    自始之后,小黎琳就在他们夫妇俩的照顾下,逐渐长大。他们夫妻俩视之为掌上明珠。黎丽在北方的全部积蓄,都花在了这孩子的身上。没有人奶吃,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黎丽利用她在黑龙江的亲友关系,从黑龙江运奶粉过来给孩子吃。

    黎丽生病后,林鸿给孩子当爹又当妈,还要照顾黎丽,吃尽了苦头。他在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专门为孩子请了一个保姆。孩子两岁的时候,长得聪明漂亮,活泼惹人爱,能走路说话了。他便把母亲请来带孩子。母亲把她带回了桂阳老家。一年后,母亲老了,带不动孩子了,林鸿又把她接回家中。此时,黎丽还没有出院。

    林鸿实在没办法带,便叫厂里开了介绍信,交了钱,把孩子送到了地区幼儿园。3岁进去的。每个周未林鸿把孩子接出来,星期一又送去。每次从学校接出来,小黎琳就会扑进他的怀抱,和他亲热。她总是天真地问:“爸,我妈呢?她为什么不来接我?”林鸿对孩子说:“小琳琳,妈在住医院啊。我们上医院去看看她吧?”小黎琳高兴地拍手说:“那,我们要买好多好多好吃的东西去看妈妈呀!”林鸿说:“要得。”当晚,父女二人便到医院,给黎丽送来了鸡汤,还有好多补品。在丈夫和孩子的关怀下,黎丽的病终于好转,她出院了。出院后,她被安排在地区一家工厂工作。

    黎丽出院后,丈夫更是悉心照顾她。每天早上,林鸿早早起来,煮好早餐,给她准备好洗脸热水。然后,他就教女儿读书,教她打算盘。小黎琳聪明好学,在学校表现很好,期期都是“三好学生”。每次见到小黎琳的语文、数学考试优秀,黎丽就会落出开心的微笑。这是丈夫的功劳啊。丈夫是个细心人。他并不表扬孩子。他只是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孩子说:“你还要努力啊!你看你妈,年轻的时候多能干,不光学习好,能歌善舞,还会打篮球、排球、乒乓球。她可是出众的名人。”

    林鸿就像家中那盏明亮的灯,永远照亮着这个风雨之家的黑夜,也照亮着黎丽的心灵,使她身体早日康复。

    第五十四集 背着她走遍千山万水

    第五十四集背着她走遍千山万水

    276、好丈夫,背她讨清白走遍千山万水

    1979年,黎丽见许多老干部都已经平反昭雪,她也强烈要求上级机关给她一个说法。“现行反革命”、“特嫌”的帽子她不能再戴下去了。她要平反,她要讨还清白!

    她把想法和丈夫林鸿说了,丈夫坚决支持她,连6岁的小女儿也为妈妈撑腰鼓气:“妈,找他们评理去!”

    丈夫背着她走遍千山万水,去找原来的那写能够证明爱人是被冤枉的人。

    丈夫连续多次向原单位黑龙江省某局递交了要求平反的报告。

    不久,那边来了2个搞外调的干部。干部说:“黎丽,你的反我们已经平了。你的那些黑材料,我们也会烧的。”黎丽不相信:“我要亲眼看到平反,看到你们烧黑材料,那怕已经是灰了,我也要看!”

    外调干部只好回去。走之前,他们说:“你要来看,就来吧!”

    在丈夫的鼓舞下,黎丽真的下了决心再去讨个清白。因为那些黑材料,她付出了12年的青春代价!

    她向单位告假。单位支持她,给了她400元作路费。

    丈夫背着她,和她一起去,为她保驾。单位开了介绍信。因为没有卧铺,黎丽身体又不好,不能坐硬座。林鸿便在广州给黎丽订了一个卧铺票,让她坐。

    上了火车。列车员知道黎丽是受迫害的老干部,来平反的,就特别照顾,行李有人提,饭菜有人端。列车员一直把他们带到目的地,一路都有人接待。

    下了火车,有人接站。经过几天长途火车,黎丽终于重返故地。一下车,有好多人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他们。黎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抵达原单位后,局领导安排他们住招待所,丈夫照顾她的生活。

    局里召开大会,平反昭雪。会场上,装了四个高音喇叭,“黎丽平反了!”

    许多干部群众奔走相告,赶来一睹她的芳容。他们,一直都惦念黎丽,有的还以为她早已不在人间了呢!

    礼堂一下子涌来数千人。黎丽吓坏了,赶紧往外跑。

    丈夫拦住她,说:“你不要怕,他们都是支持你的革命群众。他们为你高兴,在为你鼓掌呢!”

    黎丽就不再跑。她坐到了主席台上。

    领导宣布说:“请受‘四坏蛋’迫害最深的老干部黎丽讲话!”

    掌声如雷。黎丽慢慢地讲了起来。

    她历数造反派的罪行,讲他们怎么打她,她怎么受刑,他们怎么给她灌辣椒水,怎么打掉四颗牙,怎么用铁丝烫,给她剃阴阳头,怎么灌尿的。

    接着黎丽要他们焚烧那一包包的黑材料。望着燃烧的火苗,黎丽放声大笑!

    领导问她:“黎丽,你是要恢复党籍,还是要干籍?”

    黎丽哈哈大笑说:“我看淡了,什么都不需要了。我只要清白!清白,懂吗?!”

    领导又说:“你喜欢当老师,还是当工人?”

    黎丽长笑一声:“我说过,我什么都不要了。我只要清白!”

    说完,黎丽掩面大哭起来。

    1979年9月19日,黑龙江省某局专门发了个文件,题为《关于对黎丽同志清队中被打致残比照因公处理的决定》。党委第一百次常委会讨论决定:对黎丽同志的精神分裂症,腰椎肥大性脊柱炎,左第三掌骨、陈旧性撕脱性骨折;关节炎;双耳传导性耳聋;双眼黄斑部陈旧性病灶;创伤性牙周炎等病症,可比照因公致残处理。

    接着,该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对黎丽同志原定“特务嫌疑”问题的平反决定》的文件。文中说,黎丽同志在该局近十年的工作中,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服从领导,听从分配,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积极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是多次出席局机关和局先进工作者。在文革中,由于受“四坏蛋”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黎丽同志被以“特务嫌疑”罪名揪斗,隔离审查。在此期间,对其大搞逼供信,动用七节鞭、铁千子、三角带、木棒等刑具进行毒打,使黎丽同志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复查结果是:原定”特务嫌疑“问题,根本不存在,纯属是强加在黎丽同志身上莫须有罪名,应给予全部推翻。经党委第一百次常委会议决定:一、黎丽同志原定“特务嫌疑“一案,纯属冤案。现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消毁一切污蔑不实材料。检查材料交给本人,彻底清除影响。二、黎丽同志被打致伤、致残和有关经济待遇问题按有关政策予以落实……

    至此,黎丽一案被彻底平反。她的工资被全部补发。听到这一特大好消息,林鸿为妻子高兴。他连夜收拾好东西,背着她从北方凯旋归来。

    第五十五集 坎坷七仙女重新站起

    第五十五集坎坷“七仙女”重新站起

    277、好“董郎”,帮她重新站起来

    当年,林鸿追黎丽时,他们曾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

    林鸿:“我爱你,因为你善良。你叫我董郎,你就是七仙女。”

    黎丽:“我一身病,你爱我没有什么好处,‘董郎’同志”。

    林鸿:“没关系,我身体好,我可以照顾你‘七仙女’”。

    黎丽:“你是不是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林鸿:“好不好,日久见人心,以后你就知道了。”

    黎丽:“……”(泪流满面,无言以对)。

    因为善良,婚后这10多年,他们从来没有红过脸。尤其在黎丽发病时,林鸿总是小心呵护。

    每次黎丽幻听症发了,要出去走,林鸿就会搂住她:“叫你不要出去!你出了事怎么办?我可赔不起啊。”

    11年,漫长的11年,他夫妻无法同床。

    林鸿有一次给黎丽开玩笑说:“老李呀,我可是做了11年‘寡妇’呀!”

    黎丽伤心地流泪了。

    但她没有办法。她说,两个人睡到一起,她会失眠。

    林鸿说:“行啊,我不影响你。”不仅如此,家里的重活,都是林鸿干。

    冬天洗被子,黎丽下不得水,林鸿便大包大揽着干。他毛衣一脱,裤脚一扎,就下水用脚踩,干得很辛苦。每当黎丽病倒在床不能站立时,他总是一口一口地喂药、喂饭、喂汤。

    病重时,林鸿背着她找医院,找医生治疗。他们夫妻俩的足迹遍及辽宁锦西疗养院、广州,上海,普陀山,长沙马王堆疗养院等地。只要听说哪里可以医好妻子的病,林鸿就会千方百计背着妻子去治疗。有一次,在广州,黎丽数病复发,不能站立,走路都是勾着腰背,十分吃力。林鸿身上的钱也治病花完了,他背着她,四处求医,无门可进。她的眼睛哭花了,耳朵也聋了,全身的病啊。林鸿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治疗好妻子的病!还他一个活泼美丽的妻子!他几天没有吃东西了。饿得不行了,就喝水。结果,他昏倒在地,夫妻俩被人解救……

    几十年来,他就这样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她。

    “世上本来没有什么返老还童的药。如果说要有,那就是善良!”

    黎丽说这番话的时候,她幸福地望着自己的丈夫。是的,是他为她找到了一位好医生。这位医生叫黄定荣。他开办了龙腾自疗养生学校。黎丽,终于成为这所学校的学员。这所学校,实际上是一所以医学为基础,注重科学方法,进行自我疗养保健的治疗学校。

    黄定荣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他是我国龙腾自疗养生法的创始人。他平易近人,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用他独特的医术,治好了成千上万的病人。

    由于他常常解救危重病人,而且从不收取看病费,药费也是实报实销,因而他名声大震。1998年,为妻子一身重病而愁的林鸿获悉:黄定荣医生来到了郴州。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黄定荣医生。

    黄医生给她作了一次彻底的检查:她的左腿因为被造反派压杆子压坏了,开了几次刀都没有好,走路总是一拐一拐的。还有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眼睛看不清,青光眼,白内障。原来准备再开刀。黄医生对症下药,同时嘱咐她每天坚持气功和饮食疗法。在丈夫支持下,黎丽便按照黄定荣医生的要求,在龙腾学校疗起伤病来。

    丈夫每天5点起床,陪着她下楼去,走退步,即倒着走,共10分钟,一早一晚各一次。然后做气功。先站3个桩:龙腾桩,三才合一桩,三元归一桩。每天练一个小时,从不间断。她自己购了音乐带,放着音乐练。

    她练睡功。睡觉前她做十分钟,左手放在太阳|岤,呼气,吐气。再练坐功,每天静坐10分钟。再练跪功。她的膝盖有伤,跪不得。丈夫便叫她顺其自然。黄医生就喝药茶(又称信息茶),每天喝,再就擦颈部的大椎|岤,一直擦到发热。她天天如此,一直坚持到现在。

    如今,黎丽脑动脉硬化好了;肩周炎、支气管炎、4个地方骨质增生好了;更令她惊奇的是原来她耳朵聋,黄定荣医生从北京讲学回来,她去车站接,回到教室,黄医生讲课,给她发功治耳。突然耳朵“砰”地响了一下,响得很厉害。她心里不安起来,对丈夫林鸿说:“我的耳朵怎么这么响?”

    丈夫说:“该不会是中风了吧?”黄定荣还在讲课。她捂住耳朵。

    耳朵发热,忽然她听到了声音。啊,这一紧张,一激动,耳朵居然全好了!

    至此,黎丽终于腰不弯,背不驼,能够昂首挺胸地走路了!丈夫为她感到由衷地高兴!

    闻知龙腾学校医治好了像黎丽这样的重病患者,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亲自前往该校考察后,对该校医生和学员发表讲话说;“龙腾自疗养生法是祖国医学气功中的一朵奇葩,它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我希望师生们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而该校医生和学员们都知道,黎丽能有今天,都亏了一个好男人──她的丈夫林鸿!

    第五十六集 洗露澡的时代

    第五十六集洗露澡的时代

    278、洗露澡的时代

    全国仙缘桥情人节大会前夕,他们得洗澡,换上新衣服。

    那一日,网上的谢灵运他们来到八面山下的清江河畔。

    艄公将船悄悄摇向一处悬崖绝壁之下。

    他们投宿瑶家大屋。

    夕阳蹒跚西去的时候,我们的诗祖灵运听见瑶家火膛里,杂枯木燃得哔哔剥剥,一锅开水烧得噗罗噗罗。盘家阿嫂就麻利地拉开灶房门,站着朝他们其中的某一位嗬嗬一笑,道:“水开了,大哥,洗澡!”

    盘家大嫂大约二十八、九岁,苗条健壮,眉弯目笑,摘了头帕,两只耳环硕大,银光闪闪。

    大嫂被灶火烤得两腮像红苹果。

    大嫂见他们一群年轻的山外来客有些疑惑,有些羞涩,便说:“这是瑶家的规矩,进了山寨,要上仙缘桥,就得要洗澡。”

    董永说“我知道,你们瑶家人,几乎天天晚上都要洗澡。”

    洗就洗吧。灵运自告奋勇地跟她走进澡屋。

    呀!好宽敞的澡屋。

    背面都是泥壁,两头是柴墙,中间烧膛灶火,一口扮缸般大的锅,水雾正袅袅而升,热气弥漫开来,旁边一个清泉水池,地上放着一口月亮般的洗澡盆,人若坐在其中,水立刻浸漫到脖胫。只是,只是柴墙缝隙,有些宽大,生人不由你不担心墙外有眼……

    盘嫂递给灵运一条新毛巾。

    灵运早就听人介绍过,瑶家人待客洗澡的东西,全部都是崭新的。新的毛巾,新的皂盆,新的香皂,新的拖鞋,新的矮凳……瑶家人是最热情好客的!

    只是,他颇有些脸红地望着大嫂。大嫂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便也把脸红了一红,转身走了。

    他关上柴门,慢慢地脱起衣衫来。

    他诚惶诚恐地盯住柴墙,那缝隙外面,会不会有人来呢?

    但,他终于还是脱去了全部衣服,白光光地跳入澡盆中。

    热气蒸蒸地向他散发。泼刺拨刺,他撩着热水,真舒服!

    瑶家的山泉水,是从很远的深山崖壁里跳出来的,既甜,又清,具有数种物质,饮之止渴,洗之去痒。

    “要添热水吗?”大嫂在墙外大声问他。

    “不……哦,不。”诗人惊慌地答道,生怕她冲进屋来。

    “那,你……自己添吧!”大嫂听出我的惊慌,便不再问了。

    按照瑶家好客的风俗,即使女人进来给你添加冷?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