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马踏天下 > 马踏天下第97部分阅读

马踏天下第97部分阅读

定州城,也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向李清表示忠心。

    第三百五十二章 水师方略

    “说说你的家底儿吧!”李清随意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来,指着身边另一张椅子对邓鹏道:“坐,坐下说!”

    邓鹏侧着身子会了下来,看着李清笑道:“这那是我的家底儿咧,分明都是大帅您的家底嘛,我只不过替大帅看着呢!”

    李清大笑,“邓鹏啊邓鹏,你这人啊,什么都好,就是未免太小心了一些,作为一名将领,你这性格可不太好,做起事来未免有时会瞻前顾后,这要是在战场上,可是要误事的。”

    邓鹏脸色肃然,“多谢大帅指点,末将记得了。该担当时末将绝不会退缩。”

    “嗯!”李清满意地点点头,将领小心避嫌是好的,但过于唯唯诺诺却也不是一件好事,长期下来,就算是一头猛虎也会被蹩成一只病猫了。

    “复州水师目前有五千料以上战舰十艘,三千料以上战舰十五艘,千料以上的小战船三十艘,其它的艨艟,先登,赤马则多达百余。五千料的大型楼舰每舰配备约有五百人,而三千料战舰配备三百人,千料战舰大都在百人上下,水兵统共约有两万余人,再加上大帅特别要我们配备的水师陆战队五千人,复州水师加上岸上基地,合计共有三万余众。”邓鹏向李清解释着目前水师的规模。

    “我还以为你五千料以上的战船怎么也搞了个几十艘了呢?”李清失望地道。

    邓鹏失笑,“大帅,这三年来,要是论船厂的造船能力,打造个几十艘五千料战船那是没问题的,但是原料那里配得齐啊,不说别的,光是造船的大木,便难以集齐,想要造出好的战舰,这大木必须阴干两年以上方可使用,否则在大海里一经风浪,不出一年,便铁定是要散架的。”

    李清奇道:“还有这个说道?我倒是不知。”

    邓鹏道:“大帅日理万机,这些小事自然是无遐理会的。以前复州水师那里有五千料战船,现在已经有了十艘,三年前,我便下令海陵船厂大规模地蓄集木材,一到两年内,我们便可再添十到二十艘五千料战舰。”

    “能不能造个一万料的战舰出来?”李清看着邓鹏。说实话,这年头,五千料的战舰便算是极大的了,但在李清的眼里,实在不算什么,但他这话却将邓鹏吓了一跳,“大帅,一万料,这,这海陵船厂可也从来没有造过啊,大帅,整个大楚有名的船厂,谁也没有造过如此大的战舰啊!”

    “没有造过,可以摸索嘛!”李清道:“邓统领,你想想,如果你手里有这么几艘万料战舰,海战起来,又会如何?”

    邓鹏倒还真没有想过这事,主要是大楚如今还没有一艘万料战舰,听李清这么一说,眼睛不由发亮,“大帅,您这一说,倒还真有道理,如今海战,大船胜小船,人多胜人寡,如果真有这么几艘大舰,复州水师可就天下无敌,可关键是这造船的技术?”

    李清笑道:“先让他们摸索,试验,总有成功的一天嘛!”

    “是,大帅!”邓鹏道。

    “船的事先不说了,知道我找你来什么事吗?”李清道。

    邓鹏笑道:“大帅肯定是要用我们复州水师,现在陆军暂时没事做,正该我们水师出马大显我定州军威了!”

    “你知道你要面对的是谁吗?”李清笑问道。

    邓鹏兴奋地从怀里摸出一卷地图,拖过桌子,将图摊在桌上,道:“大帅,平蛮之战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我就琢磨着我们下一个敌人是谁,从大帅不遗余力发展水师我就已大体知道,大帅的第一个假想敌定然是南方。”

    李清盯着邓鹏摊开的地图,看到上面标注的一系列的标记,道:“你有心了。”

    “大帅,东方曾氏,虽有水师,但只局限于内河,船小人少,规模不大,在内河还有些威力,一旦到了海上,那完全就是一盘菜,可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萧氏地处内陆,陆军虽强,但水师等于零,只有南方,才是我们的敌人,南方宁王,控制着沿海地区,手里有三只水师舰队,规模很大,三只水师合计有兵力超过十万人,是我们复州水师控制海权的头号大敌。”

    李清手指点着海图,道:“登州,临州,勃州,分别驻扎着宁王的三支水师,尤其以登州水师规模最大,战力也最强,登州水师统领庞军是水师老将,麾下水师久历战阵,登州水师控制区域内,海匪被清扫一空,借着这些战斗,庞军也让其水师经历了战斗,可以说,我们的最大的敌人就是他。”

    邓鹏点头道:“不错,庞军是水师元老,末将是极佩服他的。但登州水师有一个缺点,就是五千料以上大型战舰不足,仅仅有两艘,其它都是三千料的战舰,真要打起来,如果复州水师全员齐出,而其它两支水师又不参与的话,末将还是有把握击败他的。”

    李清笑道:“你倒有信心,但邓鹏你想过没有,我们家底薄,可经不起消耗啊,宁王多年谋划,储备极丰,他的战船损失了,极快就能得到补充,而我们可就没那么快了!所以,与登州水师不打则已,真要开战,我要的是一场完胜。”

    邓鹏皱起眉头,“庞军老将,海战经验丰富,说实话,我是不如他的。想要完胜,末将一点把握也没有。”

    “所以说,我们要极其小心。”指着地图,李清道:“邓鹏你看,我们复州水师前期的主要目标是支援东方曾氏,将吕氏拖入战争泥沼,而从复州到东边曾氏控制的海港,我们几乎要绕过大半个大楚,这其中的航程之远才是我们的第一个敌人。”

    “所以,第一步,我们是要极力避免与南方水师的正面战斗,而绕行远海,虽然这样将航程拉得更远,但却安全得多,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在远海找到适宜建立基地的海岛,建起一系列的补给基地。”李清的手沿着深蓝色的海域划了一个半弧,道:“通过这些远海岛域,我们建立起的补给基地或者说军事基地,将成为一道锁链,不动声色地将南方水师给锁定在近海地区。”

    邓鹏眼睛发亮,“大帅高招,这些远海岛域,适宜设立基地的大都为海匪占领,我们通过打这些海匪,也可以让我们的水师获得极大的煅炼,占领这些远海岛域,建立军事基地,让我们的水师能及时得到被给,同时通过这些基地对南方水师不停地予以打击,慢慢地磨死他们。”

    “不错!”李清道:“我们姑且称它为海上游击战,不与对方进行正面的大规模的战斗,而是寻找战机,逮着机会就去咬他们一口,只要他们找不到我们的主力所在,我们就可以倚仗着船大速度快的优势,一击就走,让他们在后面吃屁!如果他们分兵追击,我们则可以迅速调集优势兵力,聚而歼这。这就叫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邓鹏大笑,“大帅总结得精妙,到时却要看是宁王补给得快,还是我们将他们击沉得多。”

    收起海图,邓鹏佩服地看着李清,“今日与大帅一席谈,邓鹏胜读十年兵书啊,有了大帅的这一番筹谋,邓鹏现在是信心满满,恨不得马上就扬帆出海,乘风破浪啊!”

    李清道:“快了,我们与萧氏马上就要结盟,结盟之后,以照盟约,我们在陆上要出兵牵制宁王陆上部分兵力,而在海上,你们先行主动出击,战据这些远海岛域,尽快修建海岛基地,储备物资,记住,一定要秘密进行,宁可多绕道,也不要过早地与对方发生冲突,等到东方曾氏在与吕氏的战事中感到吃力了,我们再去支援他。”

    “大帅这是要?”邓鹏有些不解,“要是让吕氏三下五除二就把曾氏给打跨了怎么办?”

    李清摇摇头,“哪有这么容易,曾氏必竟也是百年世家,多年积累,没有这么快就会失败,而且我们已给他们送去了情报,他们现在已在开始积极备战了,等到他们支持不住再去支援他们,是因为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啊,而且,借这个机会,我们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特别是他们控制的顺安港口,更是我想要的。”

    邓鹏笑了,笑得如同一只老狐狸,“大帅的意思我明白了。”

    在官场上混了这么久的邓鹏当然想得很清楚,李清支援曾氏,但可不想让曾氏在打败了吕氏之后成为定州新的敌人,在东方战场上彻底击败吕氏,而曾氏也必须要元气大伤,如此一来,定州兵出北方,战据吕氏地盘,而东方曾氏就算委屈,也只能在定州之后做一个小弟了。

    李清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到了那时,曾氏力量被大大削弱,而在定州水路两面的压力之下,只能臣服于定州,李清与萧氏联手击败宁王,最后与萧氏兵戈相见的时候,萧氏几乎处在定州势力范围三面包围之中,这场争斗,定州集团便已战据了上风。

    第三百五十三章 部署

    定州的战略方针是在中原战争初期,绝不介入其中,而是全力积蓄内功,发展定,复,草原以及刚刚到手的并州的经济民生,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但也可以想见,一旦定州发动,或者时局的发展超出定州的控制而逼使定州提前进入,则很有可能将面临两线作战,一是对北方吕氏的战争,如果吕氏势头强劲,而曾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力抵挡,兵败如山倒的话,那么定州必然会提前出兵。二来是宁王势头大盛,萧氏节节败退,这也将导致定州不得不提前进入。

    为了应会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定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定州现在总体兵力约有十万。关外关兴龙西都护府横刀营加上景东部属万余人,东都护府杨一刀选锋营与红部五千骑兵,吕师三万余人,启年师二万余人,过山风的移山师二万余人,再加上常胜营,旋风营两营骑兵,和一直驻守定州城的冯国的磐石营。而现在在名义上纳入定州统治之下的诺其阿部尚余的一万多骑兵还不能放心地使用,再有就是富森手中红部精锐也还剩下万余人的队伍。

    李清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了第四支师级队伍,将常胜营,旋风营和从启年师调出的两个步兵营两万人整编而成第四师常胜师,由姜奎任主将,从吕大临部调出两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并入启年师,如此一来,吕大临的吕师则缩水一半,李清直接将红部富森一万多精锐划归给了吕大临指挥,让富森进入吕师担任吕大临的副手,有吕大兵这个润滑剂在,再加上吕大临的威望,压住富森,有效地整合这支红部骑兵不在话下。

    过山风的移山师驻扎在复州境内,当年西渡的三万士卒历经大战,如今活着回来的还剩下二万余人,但毫无讳言,这两万人都已是百战之师,在这一次军队大整编之中,过山风部不仅没有动一人,反而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李清给过山风被了两营新兵,另外将诺其阿的一万蛮族精锐也划归给了过山风指挥,一时之间,过山风的移山师兵员达到四万余人,一跃成为李清集团内最大的部队,而且其驻扎复州,兵锋所向,不言自明。

    冯国自从李清集团占据定州之后,就一直没有上过战场,一向作为留守在大本营定州城坐镇,这也让他没有更多的机会立下功劳,但定州城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能让李清放心地将定州城交的安危交给他,本身就说明了李清对他的绝对信任,这一次定州大胜,各将都有封赏,其实在定州,以前除了吕大临是副将品级之外,其余的大将包括过山风,王启年等都是参将品级,而此时,他们的部下,各营级指挥官也都是参将衔了,大楚如今名存实亡,李清在战后酬功,一气儿将过山风,王启年,姜奎,冯国,关兴龙,杨一刀等人全部提为副将衔,吕大临则更进一步,成了振威将军,根本便懒得理会洛阳的反应了,只是后来与萧氏结盟,这才做了一个样子,写了一封拜表送到洛阳,从明义上确认一下而已。

    冯国不仅担任着定州城的守备,而且已经确认他还将成为即将在定州城成立的尉官训练学校的副总训练官,而总训练官却是李清,当然李清只是挂一个名字而已,具体的工作将全部由冯国来完成,这样,冯国训练军官却不指挥这些军官,而这些军官与冯国有着师生之谊但却又分在其它各级将军手下任职。如此以来,李清将在最大程度上扼制手下将领势力的扩张,使这些军队使终握在他手中,任何时候都不会成为某一个将军的私产。

    大楚是如何崩塌的,李清可看得清清楚楚,一旦有人能彻底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就是祸乱之始,就算他没有什么打算,但他的继任者呢?必须从根子上将这种可能消除掉。

    “各位将军,接下来的两到三年中,我们的任务就是准备战斗,而且有可能是双线作战,但毫无疑问,我们的首要作战目标是北方吕氏。姜奎!”李清道。

    姜奎霍地站了起来:“大帅!”

    “你的部队集结了我定州军最有战斗力的精锐,分别驻扎在罗丰,长琦,你可知道其中的含义?”

    “部下明白,一旦时机成熟,我们便要像一把利刃一般捅破卢州的心脏,一举杀入北方幽燕之地,彻底击败吕氏,占据北方。”

    李清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吕氏即便遭遇重大挫折,也不是你部二万人能够说灭就灭的,我要的是你在这两三年中,精兵励马的同时,要搞清楚北方的地势地形,山川河流,并据此而制定不同的作战方案,一旦开战,你们必须打乱吕氏的所有布署,而在你的身后,启年师,吕师的定州主力部队将随即开进,你是开路先锋,他们才是灭杀吕氏的主力!”

    “我明白了,大帅!”姜奎点头道。

    “这些事情,你与军情司多多协调配合,如果力有未逮,人手不足的时候,也可向统计调查司求援,调配人手!”李清道。

    茗烟与清风同时道:“一定配合姜将军!”

    李清转头看向过山风,“过将军的部队将开拔到驻扎复州,屯兵与襄州接壤处,有你这四万军队往那里一站,宁王至少也要配属四五万部队才敢放心,但过将军,我让你在哪里,可不是让你去寻衅滋事,率先挑起磨擦的。”

    过山风笑道:“大帅放心,末将在哪里,也就是练练兵而已,绝不会与对方起冲突,当然,如果对方统兵大将愿意,我甚至可以与他们就军队的管理训练来一番友好交流也是没有问题。”

    过山风俏皮的回答让紧张的军事会议略微轻松了一下,李清也笑了起来:“你也不要过于大意,小心对方趁你不备,敲打一下你!”

    过山风道:“大帅,末将原来是干土匪的,像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本就是我最擅长的,如果对方不够意思,我倒也不介意与他就此也交流一番。”

    “不管做什么,在南方你一定要把握分寸,我可不想与宁王来一番大规模的冲突,如此岂不是让萧浩然偷偷笑掉大牙,反正我们与萧氏的盟约也只是替他牵制部分宁王军队,我们做到这一点,已够了。”李清道。

    “诺将军!”李清看向诺其阿。

    诺其阿这是第一次参加定州如此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一直有些心神不宁,浑身犹如长了刺一般的不自在,总觉得定州诸将看他的眼神一个个怪怪的。蓦地听到李清叫他,不由吓了一跳,霍地站起来,“末将在!”声音格外的响亮,倒让众将都奇怪地看向他。

    李清右手向下压了压,“诺将军请坐,第一次参加我们的军议,诺将军有些不习惯吧!”

    “还好,还好!”诺其阿欠身道。

    “诺将军,你部一万骑兵并入过山风的移山师,此去复州,仗暂时是没得打得,但却一定要注意与过将军的部队的配合训练,说实话,你们草原军队马上野战的确很有一套,但在步骑配合,以骑破步这些战术方面还差得很远,以后我们将要踏上中原战场,那里的军队以步卒为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果不在这上面有所提高,以后你们还会吃苦头的。”李清很是诚垦地对诺其阿道。

    “多谢大帅提点,末将一定服从过将军的指挥,加强训练!”诺其阿大声道。

    “嗯!”李清点点头,“你们族人在上林里过得还好吧?定州配属给他们的粮食及日常用具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