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2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2部分阅读

个,另外6个都直接或间接地投入了忻口战场。其中,战前加强了战车联队和野战重炮兵旅团的第5师团负责主攻,另有1个特设师团负责掩护与支援,1个常设师团保护第5师团的南面,以防日军最为忌惮的第十五军突然从中条山北上造成致命的威胁,其他3个师团则负责保护平绥补给线,其中2个师团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再离开铁路沿线的,另外1个师团则作为机动部队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日军大本营还组建了一个下辖一个三单位制师团和5个步兵大队的驻蒙兵团,以填补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之间的空隙,同时对外蒙古、宁夏、绥远方向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支援平津日军。

    注1:1943年八路军有三十多万人,兵员素质历经多次反扫荡后也提高了很多,但是目前的八路军在武器、尤其是弹药与重装备方面强太多了,足以平衡兵力的相对不足。这里说明一下,除了115师,此时八路军另外三个师也都从消灭盛世才所得缴获、以及起义的十七路军和部分东北军中补充了一些大炮,两党停战后、抗战爆发前的那点时间里115师也给予了一定的支援,使得那三个师的火炮数量与质量至少也达到了中央军非嫡系部队的平均水平

    第一百七十五章 抢占火车站

    而下辖3个混成旅团和2个支队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也有至少不逊于一个满编常设师团的实力,张家口的机场还进驻了足足四个飞行大队的日军航空部队,正是因为这样,之前八路军猛虎下山的时候也没敢进攻察哈尔省会张家口,它就像一枚讨厌的钉子,刺进了晋绥边区与晋察冀边区之间的结合部,令八路军三个主力师难以有效地协同作战,若非如此,八路军主力二十万人集中起来,甚至歼灭鬼子一个常设师团都是有可能的

    正是自恃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日军虽然对八路军的活跃十分头痛,却还不至于惊慌失措,目前忻口战局对于日军越来越有利,只要那里打开局面,他们就可以腾出至少几个师团的机动兵力来,国内更可能继续增兵,那时再来次大扫荡的话,日军不认为八路军还有能力应付。但就在这个时候,擅自率部沿平汉线南下的谷寿夫第6师团却遭到了日军原以为待在中条山中的十五军精锐部队的迎头痛击,一下子打乱了华北日军的全盘部署lwen2

    虽然一路上已经尽量加快了行程,但是当他们赶到正定的时候,这个县城还是已经被鬼子一个先行的骑兵联队占领,守军几乎是望风而溃,不但没有作出任何有效的抵抗,反倒严重阻碍了杨伯涛团的前进,要不是怕背个破坏统一战线的罪名,气得七窍生烟的杨伯涛真想拿机枪将这些败兵突突掉。

    败兵只顾着逃命。根本无暇细看鬼子来了多少人,十五军的战士们将他们截住问话后,这些家伙为了脱罪,将鬼子的兵力越说越夸张,几千几万都有,某个白痴居然说鬼子来了十万,当即被杨伯涛一脚踢翻在地。整个第6师团也就两三万人,这十万人哪儿来的?

    尽管回答大多很不靠谱,但心细如发的杨伯涛还是从中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那就是抢占正定县城的鬼子全是骑兵。杨伯涛顿时就放下心来,“首长说过,第6师团的编制里只有一个满编也才四五百人的师属骑兵联队。看来就是这支部队了。”

    虽然94师被认为是十五军三个整编师中最弱的,但杨伯涛一直坚信自己带出来的这个团是十五军中排名前三的主力团,而且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力都要比鬼子的骑兵联队强上许多,纵然敌人据城而守,杨伯涛也有信心将正定县城夺回来,但是为了减小伤亡和为之后更加艰苦的战斗提前布局,他并没有选择攻城,而是将目标定为了城外的火车站

    “哒哒哒”,在冲锋枪与机枪交织出的火网面前,守卫火车站的一个日军骑兵中队一百余人很快就全军覆没。而杨伯涛的部下却仅有3人被鬼子骑兵的马枪打伤,至于鬼子骑兵锋利的马刀,就连十五军指战员的一根汗毛都没伤到。这次战斗虽然规模不大,却再次充分证明了骑兵这一古老兵种在自动兵器面前是多么地无力,古代的陆战之王如今也终于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拿下火车站后。杨伯涛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让部下立即就地修筑野战工事,以防备北面日军增援部队来袭,同时发电报给师部,说明目前2团的位置和处境,至于首战告捷一事。杨伯涛只是顺便提了一句。话说自从华北抗战以来,十五军上下胃口都大了许多,以一个主力团两千余人消灭一百多个鬼子,这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还好意思拿出来洋洋得意地表功的话,只会被兄弟部队笑话

    对于正定县城,杨伯涛一直没有下令攻取,这倒不是他没信心攻城,而是县城的城墙又矮又薄,只要口径稍大的火炮都能打坏,防护与掩蔽的能力还不如几个小时抢挖出来的简陋野战工事,就算杨伯涛率部夺下了正定县城,第6师团主力南下后也还是肯定要丢的,而且还分散了兵力、增大了伤亡,他杨伯涛才不干这么愚蠢的事呢,反正只要火车站在手,鬼子就算占领了正定县城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事实上城内的鬼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在得知火车站遇袭后立刻就派出了一个骑兵中队,但除了给杨伯涛团造成1死1伤的微末损失之外,他们出击的唯一价值就是让杨伯涛团的军功簿上又添加了击毙137人的记录

    尽管一方是因为眼前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后面的战斗,双方的目的有所不同,但两军还是几乎不约而同地向上级发出了求援的电报

    谷寿夫虽然是十恶不赦,但军事能力却还是很强的,要不然也不能让装备最差的第6师团成为日军的王牌部队,他一看电报就敏锐地意识到抢占正定火车站的那支中队很不简单,立即决定亲率本就已经整装待发的第6师团主力马上南下支援,而之前留守保定的步兵第36旅团也接到他的命令赶赴定县保护师团主力的背面,只留下一个步兵大队守卫保定。

    为防万一,谷寿夫当时就将此事电告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请求北平尽快向保定增兵以堵上这个缺口,但方面军司令部却回答说目前平津同样兵力不足,暂时抽不出机动的兵力,不过几天之内关东军就会有新的师团入关,因此司令部的建议是让谷寿夫稍等几天。可是急于夺回正定火车站的谷寿夫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保安地处后方、而且就这么几天时间,让谷寿夫不自觉地生出了侥幸心理,但他却不知道自己与方面军司令部之间的电报往来几乎无一遗漏地被十五军的电讯人员截获并轻松破译

    由于担心敌人破坏铁路,谷寿夫没敢再用火车运兵,如果是第5师团、近卫师团这样的天之骄子,这时大可以全员乘坐卡车,速度快而且节省体力,但第6师团一直是后娘养的,就不能奢望有这个待遇了。而且必须说明的是,本来如果是华北方面军或者第1军司令部下达的作战任务,那么第6师团一般是会在战前加强汽车、甚至坦克的,但这次平汉线战役是谷寿夫擅自发动的,所以汽车没有,坦克和重炮更不会有,第6师团的官兵就只能撒开脚丫子死命地跑了,反正这本就是他们最熟悉的行军方式

    第一百七十六章 彼之叛徒

    为了让正定的守军安心死守),谷寿夫在电报中把自己亲自带兵来援的消息告诉了骑兵联队的联队长,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十五军早就破译了日军的电讯密码,于是乎,不过几分钟之后杨伯涛就知道了敌人援军的大致情况而严阵以待,结果作为先头部队的日军步兵第11旅团的一个步兵大队还没来得及展开队形,就遭到了杨伯涛团6门75野炮的一轮猛轰而死伤数十人,而鬼子第6野炮兵联队却迟迟没有得到还击的命令,对此感到不解的日军进攻部队士气大挫,第一次进攻还没开始就草草收场了

    原来杨伯涛将炮兵阵地安在了铁路边上,当时距离火车站还远的日军炮兵如果马上还击的话,很可能将一大段的铁路都破坏掉,到时候还得他们自己收拾,也难怪谷寿夫不让炮兵还击了。可是当日军的火炮前移到可以精确炮击的位置后,不但那6门75野炮抢先再次发起了猛烈的炮击,之前没有暴露的6门92式步兵炮也同时开火,当场打掉鬼子多个炮位,若非第6师团训练有素,各个炮位之间保持了足够距离,那损失就更是难以想象了。lwen2

    鬼子的炮兵自然不会白白吃亏,他们很快就发起了凌厉的反击,可是杨伯涛团的炮兵阵地布置的十分完美。那12门又都是转移十分方便的轻型火炮,所以鬼子的猛烈炮击并没有造成多少实际效果。谷寿夫发现敌军阵地没有传来期待中的连环爆炸声后愈发眉头紧锁,但还是命令炮兵继续开火以掩护步兵进攻

    日军步兵的正面进攻战术说穿了其实很简单,先是大炮猛轰。如果敌军乱了,那么就全线进攻;如果敌军没乱,那么便继续炮击,掩护突击部队前进到距敌前沿阵地四五百米处,然后进攻部队里的掷弹筒手使用特制的89式掷榴弹对敌连续进行数轮“炮击”,如果敌军乱了,那么就全线进攻;如果敌军还没慌乱,那么日军突击部队就以重机枪压制敌军。掩护步兵继续前进到距敌200米左右,这时队伍里的掷弹筒手会用掷弹筒发射普通的手榴弹连续不断地攻击敌人,同时普通步兵也以轻机枪和步枪对敌不断射击,一直持续到两军之间先有一方撑不下去为止。如果敌军垮了,那么日军自然是立即冲锋,而如果是日军先顶不住,那么在己方优势较大时鬼子会主动撤退以待再战,而若是破釜沉舟的战斗。鬼子这时往往会在军官的带领或者驱使下发起著名的“板载”冲锋,结果无非两个,要么成功突破敌军阵线,要么进攻部队全部拼光一了百了

    这套战术看似十分无脑。但配合日军擅长的迂回侧后、穿插渗透战术,却令无数支中队为之饮恨。但这一次第6师团却是踢到了铁板上

    鬼子的一个步兵大队在大炮的掩护下终于推进到了差不多500米的距离内,掷弹筒手正要开火。对面却抢先也打来了漫天的“炮弹”,鬼子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正是他们准备用掷弹筒发射的89式榴弹,登时都傻了眼,更令他们不敢相信的是,对面的掷弹筒精度居然不在他们之下,这怎么可能?掷弹筒这玩意不但“炮管”极短、而且连膛线都没有,想要打出较高的精度,没有长时间的苦练是不可能的,支那人一直都没有大量装备过掷弹筒,自然也不可能进行相应的训练,怎么可能突然打得这么准了?

    鬼子的困惑很快就解开了,因为对面在掷弹筒“炮击”得手后居然有人兴奋地喊出了“板载”,很明显,敌人之中发射掷弹筒的同样是日本人,这下所有的鬼子都愤怒了,“八嘎!消灭这些帝国的叛徒!”

    原来,自从经过华北战场的考验,十五军上下对于改造过来的日本战俘愈发信任,尤其是掷弹筒这种对于中国士兵来说十分鸡肋的武器,简直就是专门给他们准备的,他们以前同样大都是日本常设师团的精锐士兵,技术上当然不会比第6师团的鬼子差了,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在十五军里可是抢着要的香馍馍。不过为防沟通不畅引起变故,胡卫东也规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只有直属上级会日语、而且水平不低时才会将日籍士兵安排到这支部队,杨伯涛早在当初刚被红军俘虏不久的时候就因为老长官胡琏的影响而学习日语打发时间,如今日语的水平已经相当地高,所以他的团也因此在华北战后新增了足足150个日籍士兵,直属团部集中使用。这些前“鬼子兵”都是在华北抗战中见过血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绝后路的他们甚至比中国士兵都更忠诚,这不,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们首次参战,就给了自己的同胞一记下马威

    怒火中烧的鬼子恨不得马上就干掉这些该死的叛徒,他们甚至将步兵操典都置之脑后,直接就蜂拥着向94师2团的阵地发起了冲锋。但是杨伯涛团里的中国官兵却不会对自己的战友遭到攻击袖手旁观,哪怕他们也是日本人。

    由于火车站周围地势开阔,鬼子即使要玩穿插渗透,也根本瞒不过2团指战员的眼睛,这令杨伯涛可以大胆地将主要兵力都集中用于正面的防御,而日军发起冲锋的不过是一个步兵大队,人数上完全占不到便宜,而且杨伯涛团轻机枪装备到班、班长副班长一人一支冲锋枪、其他步兵也是人手一支半自动、而掷弹筒更是多达上百具,即使为了机动性没带重机枪,火力密度也比鬼子大得多,再加上他们作为防守一方,有阵地可以依托,所以在对射中占尽了便宜

    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牌射手

    甚至就连鬼子一向自信的单兵素质,杨伯涛团也丝毫不落下风,话说胡琏对于杨伯涛这个老部下还是很照顾的,虽然职务不好随便提升,但战后补充兵员的时候2团还是总能分到更多的好兵苗子乃至于复原的老兵,再加上杨伯涛将当初他那个老6连极度重视训练的传统推广到了全团,因此2团的军事素质提高很快,目前不但在94师当中已经独树一帜,甚至在整个十五军中,这个团的兵员素质也是名列前茅的,尤其是神枪手的比例更是冠绝全军,甚至就连炊事员中都出过特等射手,即使与第6师团这个一等一的日军常设师团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可能还要略占上风。因此很自然的,鬼子大队丧失理智的全军冲锋,连2团阵地的边都没有摸到就被打了回去

    结果,鬼子步兵大队退回去一清点,发现伤亡人数竟然超过了八百,可以说这个大队已经被打残了,加上第6师团之前炮击中蒙受的损失,日本陆军步兵第11旅团几乎是刚刚开打就有一个大队的兵力丧失了战斗力,这令谷寿夫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恶气?但他毕竟有着出色的战术素养,并没有因为愤怒而将所有的兵力一股脑地都堆上去,考虑到杨伯涛团的阵地布置较为紧凑,而火力却又异常密集,如果在正面投入过多的兵力后等于是送上去当靶子,于是谷寿夫便再次玩起了日军擅长的包抄迂回。虽然由于地势的原因。谷寿夫的计策根本不可能瞒过敌人,但谷寿夫坚信这种战术对于中队是无解的,即使对方预先知道,也照旧破解不了lwen2

    “两翼包抄?”。杨伯涛冷笑一声,不以为意道,他土木作业的本事可是师长亲自教出来的,甚至就连军长也点名表扬过,根本就不存在相对薄弱的侧翼,各个基本的环形工事之间不但可以有效地给予火力支援,还可以通过交通壕迅速调配兵力,现在2团两千多精兵几乎没受什么损失。更有坚固完善的野战工事可以依托,鬼子所谓的两翼包抄只会因为分散兵力而比先前的战斗输得更快

    杨伯涛伏在掩体后将手里的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稍作调整便扣动了扳机,只听见“锵”的一声,四百多米外某个鬼子的钢盔上顿时多出一个眼儿。一股红白混杂的污浊液体立时喷出,直溅到距离较近的某个鬼子脸上,纵然那厮也算是身经百战,一时间也被吓得面如土色,好一个“一枪爆头”!

    枪声就是命令。团长这一枪打出,2团的神枪手们顿时纷纷效仿,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的高精度与高射速被他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几秒工夫。鬼子阵中就倒下了上百人。说起来也是鬼子托大了,在他们印象中。中人的枪法很少能在400米开外威胁到他们,这次他们又特意散开了队形以削弱掷弹筒的杀伤力,自认为较为安全的他们不自觉地直起了身子以图尽快冲上去,结果却让杨伯涛团的指战员提前觅到了杀敌的机会

    “团长,你已经是王牌射手了吧?”,杨伯涛左侧数米处某个老兵一边熟练地换下手中爱枪已被打光了子弹的弹匣,一边好整以暇地问杨伯涛。他口中所说的“王牌射手”,是胡卫东在华北抗战前为了激励部下刻苦训练和英勇战斗,特别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