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69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69部分阅读

不是陈嘉庚或者其他亲赤sè党的华人华侨,而是陈嘉庚的女婿、对赤sè党持保留意见、但至少并非像李光耀等“海峡华人”那样“黄皮白心”的东南亚富李光前

    其实中福国际现在也并非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于中福股份盈利,而拥有了不少自己完全控制的产业,比如最近展迅猛的造船、集装箱、石油化工等产业部门,而其中在毛泽民眼里潜在利润最大的则是ri光灯与尼龙丝袜这两样新产品,前者胜在市场广阔,这一点想想当年爱迪生是靠什么起家的就能明白,而后者更是掀起了流行的热g能较次的尼龙66制成的丝袜都卖得脱销就可见一斑了。之所以中福国际不再需要紧抱福特公司的大腿,是因为随着国内一次又一次的捷报传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zhèng fu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赤sè党的实力,自是不可能因小失大,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干出毛泽民当初所担心的那些伎俩。不过资源行业情况较为特殊,为了减小不必要的阻碍,也为了保持与福特公司之间的“传统友谊”,包括米纳斯油田和新现的巴东铁矿等大量油田和矿山依然是由中福股份进行开的

    这些产业如果能够完全展起来,中福国际即使不算从中福股份获得的分红,年净利润也可以达到数亿美元之多,可惜毛泽民现在却没有时间慢慢等待

    注1:平均每股2oo美元,因为摩根财团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收购,之前价值一直被严重低估的中福股份股票由单价1oo多美元猛增至3oo美元左右,成为经济危机中美国股市最大的亮点。

    注2:其实这本来不能算是什么缺陷,但因为摩根财团最擅长的就是这一套,而毛泽民再怎么天才,也是一年多前才开始尝试资本运作,难保不被他们钻到空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纵横捭阖(上)

    因此,中福国际出售部分资产在所难免,为了避免被摩根财团钻空子,中福国际自然优先选择转让主体之外的中福股份那36股权。レsi1uke&spdes;思&herts;路&c1ubs;客レ但考虑到赤sè党与中福国际和福特公司之间的“传统友谊”,毛泽民特意提前跟其打了招呼,结果福特公司现在的掌门人、美国富二代中最具才华(注1)的埃兹尔福特敏锐地察觉到中福国际出售这些股票并非像看上去那样简单,深知此人厉害的毛泽民只得将部分内情跟其道明,结果对美国经济版图更加熟悉的埃兹尔福特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更具诱惑力的新方案,不但福特公司能够掺和进来分一杯羹,中福国际和中福股份的那些亲赤sè党的华人华侨股东也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毛泽民同意后,持有中福股份过九成的主要股东迅统一了立场,向摩根财团提出了兼顾多方利益的整体出售方案。按说即使以摩根财团的雄厚实力,在处境艰难的眼下一时间也很难拿出足以整体收购中福股份的巨款,但福特公司持有的那42股份却不需要其以现金方式支付,福特公司更希望摩根财团能将其旗下的通用汽车公司和其他一些企业卖给自己、并设计出一个无懈可击的方案避过那些“反垄断”法案的阻挠,反正这种事情摩根财团一向都很擅长

    此外,中福股份的部分其他股东也愿意接手摩根财团旗下的一些企业,并与其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只有陈嘉庚等坚定支持赤sè党的华人富豪因为知道毛泽民出售股票的目的、希望自己也能伸出援手而同样要求换取现金,至于小股东,则大多选择继续持有股票,而摩根财团也不在意他们手中的那点股份。

    这样一来,摩根财团只需要拿出15亿美元的现金就行。这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丢掉包括通用汽车公司在内的这几年里持续亏损的部分企业换取盈利预期极为乐观的中福股份大部分股票,怎么看都是赚到了。反正摩根财团的主体始终是金融资本,旗下的企业在其眼中不过是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罢了

    但这个时候,担心失去石油霸主地位的洛克菲勒财团终于沉不住气了,它自己虽然没有这个财力。但是新政联盟有啊!而且控制了美联储之后,新政联盟最不缺的就是现金了,但由于洛克菲勒财团拥有大量石油勘探方面的专业人才。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专家,这一点与相对外行的摩根财团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毛泽民的反间计骗的是摩根财团而不是洛克菲勒财团,不管如何,忽悠外行总是比忽悠内行要容易得多。),因此即便通过潜伏在摩根财团内部的商业间谍得知“米纳斯油田仍有巨大的储量未被探明”之后,对此多少还是存有一点疑虑,所以并不想像摩根财团那样将中福股份一口鲸吞。而只需要维持控股地位就行,何况他们也给不出福特公司期望的条件,因此只打算以现金从中福国际等股东手中收购股份,确保持股过摩根财团所能收购到的数量就行。但这就必须拆散中福股份主要股东之间的攻守同盟,为此。以洛克菲勒财团为的新政联盟多花了5亿美元,不过考虑到这样做还可以顺便破坏中福国际与福特公司之间的关系,他们自认为还是很值的,却没想到这根本就是毛泽民与埃兹尔福特携手布下的一个局

    这一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连锁并购完成之后,参与的各方都至少在表面上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中福国际及其坚定盟友获得了急需的大量美元现金;福特公司兼并了通用汽车公司等多家企业之后进一步巩固了其汽车业老大的地位,并因此大幅提升了竞争力,到194o年时所生产的汽车总数过了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还多,而且还是在“一条龙经营”路线逐渐完成的前提下:洛克菲勒财团保住了世界石油业老大的地位,而与它的新政盟友们则更庆幸摩根财团复兴的势头被他们再次打断;摩根财团虽然没能如愿将中福股份全部吃下,甚至连控股权也被新政联盟夺去,但是新政联盟毕竟不止一家财团,作为单个股东来说摩根财团的持股数量远远多于新政联盟中的任何一家,这就使得摩根财团在中福股份新的董事会中依然有着很大的话语权,再说光是此次收购对旗下银行存款用户信心的提振这一点,就已经令摩根财团相当满意了;而作为新政联盟另一个中心的美国 zhu党zhèng fu和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则很可能是最高兴的一方了,由于此次并购引起的连锁反应,美国经济很快就开始全面复苏(详见后文),这令罗斯福zhèng fu在美国民众之中的声望再次蹿到了高点,要知道此时下一届美国大选已经相距不远了,而罗斯福想要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续三届当选的总统,难度本身就非常地大,而因为1937年经济危机的缘故,一度深得美国民众支持的小罗斯福身上的光环已经大为褪sè,意想不到的经济全面复苏对他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

    由于意识到上市企业的诸多不便,毛泽民在谈判中一度想从摩根财团手中将目前濒临倒闭的花旗银行买下来,利用这个平台更加方便地融资,但由于美国的法律对银行业监管很严,即使是城市银行都不允许外国资本入主,结果没能得手

    注1:小洛克菲勒等人虽然也十分出sè,但毕竟还是靠了父辈留下的基础,而老福特虽然伟大,若不是有这个出sè的儿子,福特公司一早就多次破产了,甚至可以这么说,英年早逝的埃兹尔福特在能力上与老福特、老洛克菲勒、老摩根、卡耐基这些家伙是一个档次的,同辈人中能够与之相比的美国资本家,大概只有极具传奇sè彩的“红sè资本家”亚蒙哈默了(未完待续。)

    ps:终于要有钱了,哇咔咔_

    第三百八十三章 纵横捭阖(下)

    ps:感谢书友“k331o2219”的打赏,顺便再求下推荐票_

    无奈的中福国际只能以其现有资产作为抵押向摩根公司(注1)贷款,由于之前准备收购中福股份股票的现金没用掉、同时又对中福国际的前景十分看好,摩根财团大胆地一次xg贷给中福国际1o亿美元,只是年息率相对较高,达到了1o,而且只能以黄金和美元来支付,好在不是利滚利,而且还款期限长达2o年,这对于胡卫东计划的完成,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因为是抵押贷款的缘故,如果美国zhèng fu或者国会弄出什么幺蛾子,中福国际放弃那些抵押资产就行,不会像历史上苏联逼债时那样我们被迫饿着肚子将粮食省出来充抵债务。而且摩根财团愿意贷出1o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好中福国际的前途,如果中福国际一旦陷入经营的困境而被迫放弃抵押资产来抵债的话,摩根财团可就亏大了,要知道现在的中福国际即使将那些专利也算进去,净资产也不会过5亿美元。当然,为了国际信用考虑,只要不是美国人自己弄出什么幺蛾子,这笔债务赤sè党是一定不会欠着不还的

    包括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在内,赤sè党的高层对于金融资本家的憎恶远在工业资本家之上,因此毛泽民事实上帮助了摩根财团的行为在党内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毛泽民却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我当然知道金融资本不是好东西,因此帮助摩根是让美国受到更大的祸害,而中国则因为获得贷款而得利,这样不是很好吗?只要咱们牢牢抓住货币行权,就根本无需对其过度紧张”

    胡卫东毕竟来自后世。即使不是经济专家,这方面的思维也较灵活,很快联想到后世的美国正是因为金融业展过度而开始去工业化(并非是历史上阿根廷那种完全的去工业化。但对综合国力还是有负面影响的,更重要的是,会让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成长起来。)、才给了中国崛起的机会,而目前英国的ri渐衰落也同样与此不无关系。顿时叹服毛泽民的思虑深远。而其他人即便目前在经济上还是外行,也至少都是学过唯物辩证法的,因此也6续明白过来。再加上zhong yng此前已经同意给予毛泽民便宜行事的全权,便没有横加干涉,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他就是党和人民的大功臣。

    获得这笔巨额贷款之后,毛泽民手中一下子拥有了多达二十多亿美元的巨额现金,再加上陈嘉庚等爱国华侨华人(其中也包括李光前这样并不认同赤sè党政治主张但却看好其前途而愿意进行风险投资的大富豪)的倾囊相助,他可以动用的资金过了3o亿美元。

    即使如此毛泽民还怕不够。不久他又先后公布了其实之前就已经现、但一直秘而不宣的印尼油田(也就是米纳斯油田附近的那4个大油田当中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有能力开采的那部分)、镍矿和菲律宾的铜矿、镍矿和铬矿。由于这样的“6续现”符合地质勘探的常识,因此并未引起福特公司与中福股份那些外围股东的怀疑和不满。之所以勘探集中于南洋地区,一方面是执行胡卫东当初制定的“祸水南引”策略,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此作为抵押向摩根财团争取更多的贷款。

    中福国际的前景越好,还清那笔巨额贷款的可能xg就越大。摩根财团的股东和盟友们虽然由此愈受到了鼓舞,但考虑到贷款额度已经极大,终究还是没肯同意中福国际再贷1o亿美元的要求。反倒是洛克菲勒财团担心摩根财团借助中福国际的飞成长再次骑到自己头上,同时对中福国际新现的这些矿产及其目前在新兴石化领域的统治地位也都十分垂涎,因而授意旗下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向中福国际提供15亿美元的无抵押贷款,交换条件是要求中福国际转让那些新现的矿产及其附近地区的勘探权与开权、和中福国际旗下几乎全部的石化企业资产(只有最为赚钱的尼龙项目除外),至于其中部分因为贷款需要抵押给了摩根财团的资产,其所对应的还贷数额,则均由洛克菲勒财团接手。

    目前对于现金仍然十分渴求的中福国际根本无法拒绝这样优厚的交换条件,而没过几天,受到启的杜邦财团也就其早已垂涎三尺的尼龙项目提出了类似的条件,要求买下尼龙6及其制品在美洲和欧洲市场的全部专利、并收购中福国际目前生产销售尼龙6及其制品的全部设备与厂房,但由于财力不济,杜邦财团只能开出3亿美元的价码(非贷款),相对于尼龙项目可以预期的巨额利润,这笔钱实在是少了一点。

    不过,毛泽民还是同意了杜邦财团的要求,一方面是杜邦财团同时还接手了3亿多美元的债务(这些可以慢慢还,杜邦财团紧张的只是现金流,长期支付的实力还是有的。),另一方面则是身为美国几大军工巨头之一的杜邦财团对美国国会与zhèng fu进行了成功公关,使其至少对于向中国赤sè党武装出售“非进攻xg武器”和生产这些武器的机器设备开了绿灯。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非进攻xg武器”之中甚至包括战斗机、大型运输机、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意外的惊喜。即便对于航母、战列舰、重巡洋舰、坦克和重型轰炸机等“进攻xg武器”,美国zhèng fu依然不准出售,但毛泽民还是无法拒绝

    注1:名称叫公司,其实是银行,1933年银行法颁布后,摩根公司改为商业银行(也就是普通的存贷款业务),把原来经营的投资银行业务(即与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有关的业务)交付给了摩根斯坦利,这两者也是当时摩根财团的中枢。(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 花钱消灾(上)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类似操作,但因为规模较小的缘故,并不像这几次大的动作一样引人注目。但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毛泽民却还是成功地获得了总额不下50亿美元的惊人资金(注1),而中福国际所欠的债务却反而减少到了不到20亿美元,充分体现出了他卓越的商贸与外交才能。不得不承认,对于某些人才来说,越是大的舞台,越能表现出自己的不凡,年轻时只是觉得“当个百万富翁,似乎不难。”的毛泽民,现在手中却动辄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的进出,令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无常

    但是骤然而来的巨大成功,也差点令毛泽民犯下很多暴发户常犯的错误,一时间被冲昏了脑袋的他将一直以来的谦虚谨慎丢到了脑后,有了50亿美元居然还嫌不够,居然通过已经十分娴熟的多种资本运营方法又从美国和几个西欧国家(主要是金融资本发达的法国)贷到了10多亿美元,使其控制的资金超过了60亿美元,而且几乎全是现金,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的那些金融巨头们,但这却差点令大家之前的努力全都功亏一篑

    在西方列强当中,美国应该说是最重视司法独立性的一个,但这只是因为美国的统治阶级认为维持一个良好的秩序对他们最为有利罢了,当潜在的利益或者威胁足够大的时候,他们未必还会继续坚持这一原则。之前中福国际只有几亿美元资产的时候。美国政府还能坐得住,原因很简单,与中国赤色党之间的关系与美国政府的形象比几亿美元更有价值,而即便两国交恶,这几亿美元的资产也造不成太大危害。可现在的60亿美元现金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须知大萧条之前德国所欠美国的债务也就70多亿美元(未算利息),就被拖得经济崩溃而给了小胡子出头的机会,如果这笔巨款被用来做空美国金融市场,甚至可能令罗斯福新政几年来的成果全部毁于一旦,而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美国政府对中国赤色党始终不太放心。同时这笔几乎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总收入十分之一的巨额现金,对美国政府的诱惑力也同样不小,如果能够得到这笔钱,美国便可以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刺激经济复苏,却不像增发货币那样需要担心通货膨胀的风险,其中潜在的利益实在太大了,即使为此损害一点国际形象也完全值得

    说到底,就像所谓的“自由民主”一样,美国政府宣扬的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对美国人而言的,更准确地说。是只适用于美国公民中的那些白种人的,而在二战以前的美国就更是如此。事实上,即使是母国已经成为列强的日裔美国公民现在都经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