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26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26部分阅读

抑制不住自己的暴怒,当即就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而因此一度招致军方很大的不满。之所以罗斯福会少见地失去冷静,主要是因为之前被他寄予厚望的苏联人虽然已经对德国人宣战,但苏军的表现却实在太过糟糕,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军的参战反而令盟国的局势变得更加艰难了,这无疑令罗斯福失望透顶

    由于国家利益的潜在冲突和意识形态的极端对立,苏联政府虽然因为短期利益需要而一度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斯大林早就准备在适当地时候于背后捅德国人一刀,让社会主义苏联成为这次欧战最大的赢家。只是欧战初期德军势如破竹的表现太过强悍,因此斯大林一时没能马上下决心动手,结果反而是担心英国投降的美国政府忍不住先对德国人宣战了,于是斯大林正好乐得坐山观虎斗。进攻德国的计划也由此暂时搁置了起来,但即使如此,苏联政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准备工作。

    1942年中期,苏联常备军的总数已经超过550万,坦克与飞机的数量都超过了2万,而苏联的后备役建设更是堪称世界第一,全国受过3个月以上军事训练的人数达到了2000多万,业余飞行员的数量比历史同期更多,超过了20万大关,比德国多出一倍以上。再加上苏联无以伦比的动员能力。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个与之毗邻的陆地国家忌惮不已。也正是因为这样,加之从中国赤色党那里知道了苏联可怕的影子部队制度,这个时空的德军虽然比历史上更加强悍,心底里狠苏联入骨的小胡子却始终没敢主动对苏开战

    可是在小胡子深深忌惮苏军强大实力的同时。大胡子也同样为德军在各个战场上越来越是出色的表现而暗自心惊。真可谓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斯大林是个性格强势的领袖。他不会将和平的希望寄托于德国人遵守条约,因此终究还是下了与德国交战的决心。

    如果按照斯大林的原定计划,苏军发起全面攻击的时候。德军正在与美英盟军激烈交战,要是这个时候苏军的钢铁洪流从背后大举杀向德国本土,第三帝国确有迅速崩溃的可能。

    然而,就在大量苏军开始秘密调往苏德边境的时候,因为战局不利而焦头烂额的罗斯福与丘吉尔却求上门来,为了趁机多敲一点竹杠,斯大林自然得隐藏好自己的意图,否则人家如果知道你本来就要打德国,又哪儿可能再给苏联多少好处?而且罗斯福提出的苏军出人、美英出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的方案本来就不能让斯大林满意,现在苏联并不缺钱,他想要的只有技术和工艺配方

    而接下来三国之间秘密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又花费了不下两个月时间,虽然斯大林如愿逼美英向苏联转让了他垂涎已久的航空发动机与电子技术和部分材料工艺,但却错失了对德进攻的最好时机。随着德国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修复和又一批水滴形潜艇的完工入役,德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愈发活跃起来,虽然还无法击败强大的美英海军夺取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但至少盟军也别想反攻西欧大陆了,这就使得小胡子可以放心地从西线抽调大量的飞机秘密返回本土有备无患,至于陆军,本来大部分就还在东线防着苏联呢。

    再加上胡卫东早有警告,因此当苏联人最终启动“大雷雨计划”时,德军已经对苏军可能的进攻作好了准备,话说小胡子在了解到苏联可怕的战争潜力后,其实心底里还是希望尽可能避免在打败美英、至少是英国政府投降之后再与苏联开战的。甚至为了避免给苏联人撕毁条约的口实而减少了边境线附近的驻军,更没有建设永固的要塞工事。因此斯大林一开始十分自信,他认为一线兵力不足,也没有坚固工事可以依托的德军根本无法抵挡苏军潮水一般的猛烈进攻,但德国人应对的策略却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为了尽快打垮德国,以便能够凭借统一的欧洲大陆对抗苏德战争结束后很可能翻脸不认人的美英政府,苏军统帅部投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部队和数量恐怖的技术兵器,其中仅仅是一线的地面部队总数就多达200多个师,更有3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11000多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和超过7000架各式飞机(如果不是苏式飞机航程偏短,过万架都有可能。),总兵力超过300万人。

    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数量不下100万的二线部队,同时从进攻发起开始,苏联国内的影子部队体制就立即启动,550万新建部队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编训完成,随时可以投入战场

    或许表面看来,300多万苏军从超过10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全面的进攻是犯了分兵的大忌,但殊不知这真是苏军战法的厉害之处。可能光论突击的力量,苏军的装甲部队比不上德军,但战斗之后恢复的速度,苏军却要比德军快得多,因此和进攻时势不可挡、但一次大战后需要恢复很久的德军不同,苏军在大战过后只需要稍作修整便能再次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因此一旦德军正面迎击,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更有无比庞大的预备队的苏军装甲洪流便会像潮水一样对敌人发起连续不断的反复冲击,结局几乎是毫无悬念的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雷雨计划(下)

    这正是苏军独特的“人海”战术,在其升格为“坦克海”后更是威力倍增。虽然后世西方经常利用这个名字嘲笑苏军战术简单,但在冷战结束之前,西欧诸国的民众却一直生活在对苏联装甲洪流的恐惧之中,从中足以看出苏军的“人海”战术并不像西方宣扬的那么不堪

    然而令苏军指战员乃至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感到意外的是,德国人在前线布置的兵力很少,留下的部队也没有作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纷纷主动撤退了,苏军的装甲集群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向前一口气向前狂冲了接近200公里,以致于斯大林都有些后悔派轰炸机群将敌人前线的那些机场炸烂了,不然现在就能直接利用上了

    但就在完成了轰炸任务的苏军机群纷纷返回波兰苏占区境内的前线机场的时候,德国本土东部边境一带的近百个机场上却飞起了一架又一架的德国空军fw190战斗机,由于无论是早期型号还是最新的型号,fw190系列战斗机的速度都比苏联飞机更快,因此差不多苏联飞机刚刚飞回各自的机场开始准备降落的时候,却纷纷惊愕地发现自己身后追来了一大批不速之客

    这下苏联人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既然敌机来袭,苏军的战斗机肯定要升空迎击,可问题是执行完轰炸任务后归来的那些飞机正在降落,几乎将所有的跑道给占据了,机场上原本准备参加第二波轰炸的飞机一时间根本没法起飞。无奈之下,苏军的地面指挥只能让返航飞机中的战斗机回头迎击,可是苏联战斗机的性能本就比fw190系列稍逊一筹,现在燃油又所剩无几,还是从低空仰攻俯冲下来的敌机,能够打得赢才怪。

    而双方飞机混战的局面又大大限制了苏军机场地面防空炮火的作用,何况即使不顾忌误伤而全力开火。苏军的地面防空炮火也还是明显不足。由于一线投入的飞机数量极多,苏军统帅部又担心过早引起德国人警觉而选择以小型的野战机场为主,因此机场的修建思路是“小而多”,仅在波兰苏占区,苏联人修建的机场就不下200个之多,再加上苏联国土辽阔,那些大城市、交通枢纽与军事要地同样需要留下一定的防空部队。因此苏军统帅部能够分配给每个前线机场的防空火炮数量自然就相对不足了,而虽然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但生产成本暂时还没降下来的炮瞄雷达就更是难以普及了

    结果,在德军战斗机群不费多大气力便击败了迎击的苏军飞机后,便毫不客气地欺负苏军地面防空火力的虚弱,以航炮和炸弹(注1)对着机场上的敌机一路扫射过去。差不多打光炮弹后才施施然地胜利返航。德国空军的这次反击无比犀利,在短短3小时内就击毁了苏联2000架以上的飞机,并令波兰苏占区几乎所有的机场全部瘫痪。

    之所以德军的定点清除行动如此精确高效,情报的准确居功至伟,除了苏联野战机场比例较大而不容易隐藏起来这个客观原因,部分波兰人的告密也对德国情报部门起到了直接的帮助。

    虽然波兰人对于灭亡他们祖国的德国人十分愤恨,但落井下石的苏联人同样是他们痛恨的对象。因此还是有不少波兰人向德国人提供情报,其中有些人这样做是为了让两个侵略者狗咬狗,也有些人确实是亲德而仇苏,当然在德占区也有很多想法与之恰恰相反的波兰人

    在第一波攻击还未完成的时候,以轰炸机为主力的第二波德国机群就已经纷纷杀入了苏联纵深,开始对着敌人后方防御更加空虚的机场和桥梁铁路狂轰滥炸,进一步扩大了战果。当这一天夜幕来临的时候,苏联损失的飞机总数已经多达3000余架。即使坚毅如斯大林,在接到前线的报告后一时间也不禁面如土色

    斯大林虽然已经脱离军事一线多年,但他还是很快意识到了更大的危险,此前情报人员搜集到的一些信息表明,苏联飞机的航程比德国短一些,现在苏联300公里纵深内的机场几乎全被敌人破坏,再加上被德国人主动放弃的200多公里。足以令苏联的飞机在短期内无法再支援到前线的部队,而德国的飞机却依然能够继续轰炸苏联境内的设施,这种局面无疑会令苏联蒙受难以想象的巨大损失,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两者相加超过500公里距离内广阔区域的制空权被德国人控制。就意味着目前已经深入波兰德占区乃至东普鲁士的300多万苏军的补给线时刻处于德国人的威胁之下,虽然这只是暂时的,但哪怕只有几天时间,都足以让前线的300多万苏军陷入灭顶之灾。

    说起来很奇怪,与攻势迅猛无比、但是每次大战役后往往都要修整很久的德国陆军不同,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德国空军都表现出了超强的持续作战能力,他们的飞行员仿佛如同不知疲倦的怪物一样,普遍都能忍受比盟军同行高出一倍以上的恐怖出勤率。这不,第二波的德军机群还没完成任务返航,德军的第三攻击波便又接踵而至,而驾驶这些战机的飞行员,大部分都参加过第一次的攻击,令人不得不感叹他们精力的旺盛和意志的顽强,与前两波攻击只是扫清障碍不同,第三波攻击真正切入了主题,也宣告了“大雷雨计划”的彻底失败

    注1:大约有三分之一的fw190挂载了炸弹执行轰炸任务,之所以不派轰炸机来干这个工作,是因为与后损失一架就少一架的轰-1不舍得用来执行这种高损失率的作战任务,而其他的轰炸机速度又相对较慢,容易贻误战机。反正fw190系列的战斗机载弹量都不小,兼职一下也是可以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九十六章 苏军的致命伤

    历史上中苏交恶期间,苏联屯驻于北方边境上的装甲集群给了当时的中国政府极大的压力,面对这支世界第一的突击力量,正面硬挡是无论如何挡不住的。在当时极其危险的局势下,太祖作为世界上百年不遇的大军事家,敏锐地看出了苏联装甲洪流的唯一弱点——“补给”。虽然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不怕补给线被切断,但苏军却无疑对任何其他军队更怕补给断绝

    没错,上万辆坦克、装甲车冲起来的确势不可挡,而且苏联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极强,在补给充分的前提下可以几乎连续不断地向前突击,这一点在历史上苏军几天之内轻松横扫七十万日本关东军的战例就可见一斑。因此,简单地依靠纵深是不足以破解的,但是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乃至于跟随前进的无数汽车那都是要烧油的,即使苏式坦克相对省油,冲上两三百公里也得等补给上来加满燃油,而中国的五百万解放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固然防不住苏联上万辆坦克组成的装甲洪流,苏联也同样防不住中队的全力进攻,没办法,两国的边境线太长了,可以突破的地点太多

    因此双方都是进攻容易防守难,而苏联在远东地区的补给严重依赖两条西伯利亚大铁路,只要中队突入苏联境内将铁路一截断,苏联红军威震世界的装甲部队就成了没牙的老虎,至于苏联的步兵,且不说他们的战斗力,光看他们比美国人还能浪费弹药的德性,就不会比装甲兵的处境好多少

    当然,苏联如果完全不顾国际舆论,前锋部队理论上是可以就地“征调”物资的,但是当时的中国号称“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民兵后备役数量世界第一。而且基本训练中就有对付坦克的全套教程,“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不是开玩笑的,苏军想要抢到物资,自己首先就得褪一层皮。更要命的是,他们在此过程中还得进一步消耗本就所剩不多的弹药补给,加之当时的中国又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半工业国,即时不考虑中民的抵抗。苏军能够“搜集”到的物资也必然十分有限,根本不可能支撑入侵苏军的庞大消耗,因此这一百多万苏军和上万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组成的强大装甲集群若是真敢入侵,中国的土地就必定会成为他们的墓场

    而另一方面,与苏军的情况相反,中队以步兵为主。又素来节俭,补给消耗量远比苏联红军小得多,同时解放军还有着擅于利用缴获来补充自己的优良传统(注1),武器弹药的口径还与苏联相同,缴获了就能很方便地利用起来。加之苏联又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即使是相对荒凉的西伯利亚,燃油等工业产品的丰裕也远非中国可比。哪怕只能缴获到一小部分,都够咱们用上很久了。因此解放军即使深入苏联国境,也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而苏联即使派来援军,由于两条铁路运力有限,来早了兵力必然不足,还不够中国的五百万大军塞牙缝,而来晚了的话。西伯利亚就不再是苏联的了

    当时在太祖针对苏联人的威胁放出“五百万解放军去苏联吃饭”的豪言后,苏联的高层登时就一个个脸色发青,经过简单的推演,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只打常规战争,中国的东北华北经济将会遭受重创、军民死伤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也很有可能,但苏联却不但要完全损失掉至少两百万精锐。还会永远地失去西伯利亚,并在一段时间之后面对一个更加强大(西伯利亚虽然荒凉,但是工业却比当时整个中国还要强得多,虽然部门不全。也还是能令中国的实力倍增,而丰富自然资源的意义就更不用说了。)并且对苏联恨之入骨的中国

    某种程度上来说,即使苏联对中国实施所谓的“核手术”,战争的结局依然不会有多大区别,中国或许会多死些人,但西伯利亚还是得丢,而如果苏联将核打击的强度提升到毁灭世界的级别,中国人倒是没辙了,但美国人却绝不会答应的

    正是因为这样,即使以苏联之强,后来也没敢直接入侵中国(只是在珍宝岛试了一下中国政府的决心),即使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中国成为了阿富汗游击队主要的武器供应商(大体上老美出钱、咱们给货,当然老美也直接给了一些,但数量上还是中国生产的最多。),苏联人也忍下来了没有对中国进行报复。

    而对中国政府来说,虽然自信在可能的中苏战争中最终获胜,但北方沦陷并且可能死伤几千万的代价未免太大,即使只是一段时间,也不是中国政府愿意承受的,因此对苏联入侵的恐惧依然不能完全驱散,两国之间便形成了“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双方政府不约而同地一次次增大军事投入(注2),最终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拖累,而苏联更是因为活活被拖垮了

    注1:苏军却几乎从来不干这种事,甚至即使在弹尽粮绝投降的时候,他们之前缴获的武器弹药还是完好地放在那里,要知道即使骄傲如德军、财大气粗如美军,战斗中也经常使用缴获来的武器弹药。毛子的这个做派简直与战败时从来都不毁坏武器弹药又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