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32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32部分阅读

大动员力度,尤其是航母的建造受到了他更大的重视。除了之前就已经在建的10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之外,还下令将两艘即将完成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改装成轻型航母应急,这就是后来的塞班级轻型航母,由于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的尺寸比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大得多,再加上美国航母设计建造能力的持续进步,这款轻型航母的性能比一战尽没的独立级轻型航母强得多。

    此外,罗斯福还紧急终止了在建的7艘(有2艘已经完工)依阿华战列舰中排序最后的3艘的建造计划,将其占用的资源腾出来用于建造满载排水量接近60000吨的超级航母中途岛级。这也就是说,美国同时在建的舰队航母数量达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15艘

    而在此之外,美国还有50艘护航航母正在建造之中,而且这款被称为博格级的护航航母是用比自由轮更大的商船改装而成,因此无论是排水量/载机数还是续航力等其他各项性能都比此前改装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强得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美国弹射器技术的持续进步,博格级护航航母上起降飞机的限制也大大减小,虽然依然不足以与舰队航母抗衡,但至少已经不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了,如果运气好碰到没有飞机保护的其他敌舰,它们甚至还有可能冒充一把舰队航母来逞逞威风

    本来罗斯福还想将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也废止掉改造航母的,但一个噩耗的传来却令他打消了这个主意。一开始是准备返回东海岸封存起来、结果在中途岛战败后接到新的命令前往南大西洋反潜(注1)的美国航母突击者号以及包括三艘战列舰在内的三十余艘随行舰艇在通过麦哲伦海峡的时候遭到了德国魏格纳舰队的伏击

    注1:中途岛战败后,美国政府已经明智地暂时放弃了太平洋战场,毕竟实力已经处于绝对劣势,硬要强争的话,只会令已经损失巨大的海军无谓地继续大量失血。

    第七百二十八章 潜力和实力

    ps: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虽然利用中途岛海战的良机说服了阿根廷政府秘密入轴,令德国人得以成功地设下了陷阱,但是麦哲伦海峡地处风暴常年肆虐的“西风带”上,当时正好风浪大作,这固然导致美国的侦察机没法出动,也同样让德国的5艘航母只能旁观,结果原本主力舰是8:4的巨大优势就变成了2:3的不利局面,至少当时的美国人是这么看的,他们当时甚至还信心满满地想要利用难得的恶劣天气痛扁德国人,以挽回中途岛战败带来的阴影,但是战斗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自建成以后第一次真正参加海战的两艘兴登堡级战列舰显示出了令人胆寒的可怕威力,在两艘巨舰18门406毫米口径巨炮(当然胡卫东设计的新型穿甲弹的功劳也同样很大)的猛轰下,应该还算是比较先进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防御简直如同纸糊一样脆弱,短短几分钟过后,身中6弹的它就因为侧弦大量进水而永远地沉入了海底

    比起强大的攻击力,兴登堡级的防御力更是强悍无比,其中遭到三艘美国战列舰围攻的兴登堡号战列舰挨了十几发大口径炮弹、其中包括4发与自己主炮口径相当的406毫米穿甲弹,更有3发打中了要害,2发命中主炮塔、1发击中舷侧水线附近,却都被其坚厚的装甲直接弹开。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那些口径更小的炮弹就更是没什么效果了

    三艘战列舰中最先进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都不堪一击,另外两艘就更别提了,两艘兴登堡级战列舰只付出了1人死亡、5人受伤的微小代价就将这两艘老式战列舰同样送下了深达上千米的海底。其间美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曾经试图冲过来发射鱼雷,但是两艘兴登堡级战列舰上总计多达48门的128高平两用炮却以其惊人的射速和不错的精度粉碎了美国人的妄想,而那18门巨炮对这些“小船”更是打中了就足以致命。在先后有1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被击沉后,美军舰队终于放弃了无意义的抵抗,纷纷调头撤退。

    巡洋舰和驱逐舰速度快,至少理论上还有希望逃掉,毕竟真正令其感到无法抵抗的只有那两艘巨型战列舰。可问题是美军现在仅存的那艘航母突击者号其实只是一个失败的作品。最大航速居然还比不上兴登堡级战列舰,再加上恶劣海况对航母的影响比对战列舰大得多,因此虽然它在美军舰艇中最早开始后撤,但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德国人的追击。最终魏格纳在劝降无果后下令开炮将其击沉。由此美国海军进入了长达一年半的没有舰队航母在役的黑暗时期

    最终。麦哲伦海峡一战以德国人的完胜告终。魏格纳舰队以总共死伤11人、没有一艘军舰实质性受损的微末代价,先后击沉了美军3艘战列舰、1艘航母、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15艘非作战舰船,并俘获了7艘补给舰、缴获到了大批军需物资。美军阵亡、失踪和被俘的人数几近万人。此役显示出了超级战列舰的巨大威力,以及在海况较差时相较于航母的优越性,美国海军高层当中推崇战列舰的守旧人士乘机鼓噪,再加上蒙大拿州始终都没有一艘以其冠名的战列舰建成,因此出身该州的人也大多好事地坚决支持,最终促使罗斯福放弃了废止蒙大拿级战列舰建造计划的想法

    除了4艘蒙大拿级超级战列舰,美国还同时有4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在建,而这些还是建立在美国同时还在建造或改装15艘舰队航母和50艘护航航母、并且辅助舰与商船每月下水量都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前提下,可见其造船工业的可怕实力。

    不过,做到这种程度,也已经是美国在不过分透支国力的前提下所能做到的极限了,这个时空盟国远比历史上难看得多的战局,终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不知不觉间,胡卫东当初的布局已经开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与受限于大型造船厂数量、并且新建较为耗时的造船工业不同,美国生产坦克飞机等其他军火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极限,尽管1943年3月美国光作战飞机的产量就超过了5000架。然而,对现在的美国来说,这些都只能算是潜力,想要变成最急需的实力,还需要不短的时间,而敌人却未必会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时间内连续被人两次伏击成功,这终于令尼米兹确认了自己在中途岛战败后就产生的怀疑,“我们的密码一定被人破译了!”。虽然美国的电讯专家都很自信,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还是不得不承认尼米兹的判断很有道理。于是美军乃至政府部门所用的密码全都进行了彻底的更换,而且为了避免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决定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再大改一次,以致于中国制造出晶体管计算机后那超越时代的电码破译能力对其也无可奈何了。

    但是,在战争期间全面地改变电讯密码绝对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美军虽然基本摆脱了密码再被破译的风险,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甚至比中途岛战败还来得更大

    电讯系统的短暂混乱令澳洲盟军本就已经十分困难的补给供应愈发难以保证。但这时的日本海军却还在舔舐伤口。原来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但自身也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当场沉了5艘航母不说,更损失了近600架飞机、培养不易的舰载机飞行员阵亡和失踪了整整272人。而日军舰队回航的路上又不小心碰到了一群美国潜艇而遭到了突袭,结果本就有伤在内的“伊势”号航空母舰(即日军珍珠港事变后捞起修复的美国航母“企业”号)先后被3条重型鱼雷命中而沉入大海,此外还有1艘驱逐舰被击沉,5艘舰船不同程度地受伤,可谓是“乐极生悲”

    第七百二十九章 转折的曙光(上)

    正因为这样,日本海军直到中途岛战后的次月才能够护送地面部队对新西兰发起进攻,但因为魏格纳舰队进驻阿根廷后完全切断了澳新盟军的补给线,使其、特别是新西兰的盟军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冰火!中文再加上失去舰队保护后,新西兰南北两岛的守军相互之间无法应援,最终被日军各个击破。结果日军以十分有限的代价就全歼了新西兰的三十余万盟军,并乘胜对澳大利亚发起了两面夹击,之前占据了澳大利亚西北部和北部地区的二十万日军由于澳大利亚腹地人烟稀少、补给困难,只能负责牵制,主力则还是在海军众多舰艇的护航下从澳大利亚最精华的东南沿海强行登陆,很显然日本政府希望能像新西兰战役一样速战速决。

    然而澳大利亚却比没有什么工业的新西兰难啃得多,虽然工业体系不全,但澳大利亚还是可以生产最基本的弹药,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方面更是基本不必担心,因此即使补给线断了,也只是飞机坦克等烧油的重装备受到较大影响,但盟军的轻装部队依然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而且弹药充足。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澳大利亚盟军坚持抵抗了好几个月,才最终战败,但能够令日军付出永久性减员多达十余万的惨痛代价,麦克阿瑟即使最终投降了也还是被美国媒体捧为英雄

    而令山口多闻感到好笑的是,骨子里深深畏惧美国的山本五十六一方面想要撇开其他轴心国与美国单方面媾和,另一方面之前却又不敢提出放弃进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占领两国后更是不敢提出放弃、甚至只是部分放弃,美国人能够同意有鬼了,即使美国人真的没有拒绝和谈,那也不过是做做样子争取时间罢了。

    如山口多闻所料,美国人果然派出了代表团与日本政府议和。但要价却高得离谱,怎么看都没有求和的诚意,可是急于停止战争的山本五十六却认为日本打到现在已经精疲力竭,哪怕不能达成协议,能够默契地维持事实上的停战、让全民都休息一段时间、恢复一点元气也好,同时也有利于消化如今已经愈发广阔的占领区。

    山口多闻却对山本五十六的想法嗤之以鼻,他认为日本获得休息后固然可以恢复不少实力,但是庞大工业实力已经充分动员起来的美国实力增强的幅度肯定比日本更大,而且绝不只是大了一倍两倍,时间拖得一长。美国的军力必将实现反超,而且会迅速将双方的实力差距拉大到日本再也无法赶上的地步,因此山本的想法根本和等死无异。由此原本合作愉快的两人终于反目,但是比起对山本生出杀意的某人,只是在嘴上发发牢马蚤的山口多闻已经算是相当客气了

    日军占领澳大利亚标志着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胜利达到了最顶峰。但在中国的伟人眼里。这却是“盛极而衰”的开始,即使不考虑政治和经济因素,单单只从军事角度来看也是如此。原因很简单,在永久性减员不下30万人、还有50多万人在医院里养伤的情况下,日本政府还必须将超过100万人的庞大部队分散到广阔的占领区成为没法调动的“死子”,使得日本现在可用的机动兵力愈发捉衿见肘,这简直与当初侵华战争局势逆转时的状况如出一辙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苏德战场上,但是由于斯大林犯了“欲速则不达”的大忌,苏联的战略反攻很可能比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来得更晚。考虑到完全入冬之后天气太过寒冷、来年春天又会因为化冻导致道路泥泞不利于进攻,加之石油开采受到了重创、在美援运抵苏联之前燃油储备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斯大林决定趁着当时还有一些油料库存发动一次大的反攻,不管如何也得收复一些土地,他的如意算盘是差不多等这次反攻结束,气候就会恶劣到双方都没法发动大的攻势,而且这个时间段将会长达好几个月。

    这样苏联就能安心地巩固收复的地盘了,同时耐心等待美援的送达,几个月时间内没有大的战役,足以让苏军的燃油储备恢复到可观的程度,这样春天化冻一结束,就可以立即发动全面的反击了。

    然而德军的抵抗却十分顽强,而日渐寒冷的气候也对进攻一方的苏军更加不利。最要命的是,苏联为了迅速恢复装甲部队的实力,让过多的汽车和拖拉机工厂转而生产坦克等装甲车辆,结果坦克数量相对于燃油和人员(训练需要时间)明显过剩、而汽车却严重不足,导致苏军的后勤补给、尤其是进攻时的后勤补给出了很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这个时空的德军又比历史上更早地采用了多线防御战术,他们在抵挡苏联进攻时至少也会布置两条防线,在前沿布置一条,然后在其后8-10公里处再布置一条。而苏军两梯队进攻的衔接位置正好就在这第二条防线上,结果因为苏联运输手段严重缺乏,打到德军第二条防线的时候,一线部队因为重武器和补给运不上来,很难啃动这条防线,然后往往不得不提前动用战役包抄的第二梯队,结果就算能够将其攻破,自己也会元气大伤。再加上德军往往会留有装甲部队组成机动预备队,专门瞅准了苏军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的时候发起短促但迅猛的反击,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杀伤,而苏军严酷的军法又要求部队未得允许不准后退,这就进一步增大了伤亡。

    历史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苏军,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通过完善战术基本解决,而苏德战争反攻阶段则是多亏了在战火中重生的红色空军,光靠陆军继续这样死撞南墙的话,恐怕苏联在二战期间的损失还要大得多

    第七百三十章 转折的曙光(中)

    而如今的苏联一方面陆军野战攻坚战术尚未完善、而后勤的问题却比历史上更加严重,另一方面空军还远未重新崛起,现在的状况甚至比历史上苏德战争时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更糟糕。在这种情况下,此次因为斯大林个人意志而发动的大反击会以失败收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终苏军白白伤亡了80多万人(其中永久性减员的人数多达30万人以上,恶劣的气候和糟糕的后勤令伤亡人数中死亡的比例大增。),这次反攻却还是没能取得大的进展,最终只能不甘地撤退,好在德军忌惮酷寒的气候、后勤也同样困难不小,没敢全线追击,否则苏军的损失还不知道会大到何种地步。

    而由于苏军主力集中到了前线,后方就不可避免地有些空虚,结果之前已经暴乱过一次但被苏军镇压下去的格罗兹尼(指整个地区、而不仅仅是同名的城市。)居民因为不愿被苏联政府迁离家乡而在车臣叛乱分子的煽动下再次起来参加暴乱。后院失火的苏联高加索军区连忙从前线抽回部队镇压,由于在战争年代不太需要顾忌国际舆论(最主要还是因为苏联与操控世界舆论的美英站在一个阵营),正规军的战斗力又远远不是仅被德国人短期培训过、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过军事训练的叛乱分子所能抗衡的,这次暴乱最终再次被苏军镇压了下来。

    但即使如此,这次大规模的叛乱依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果连此前的也加起来,苏军与叛军死亡和失踪(还没包括后来死在集中营里的)人数之和多达15万以上,而经济损失之大更是不能仅仅有金钱来衡量,因为苏联政府没想到刚被镇压下去的格罗兹尼叛乱很快就能死灰复燃,苏军僵化的体制又极不擅长应对这种突发事件,再加上这次德国人还咬牙派出了少量精锐的空降兵部队配合叛军,结果暴乱迅速蔓延到了格罗兹尼西北部的油田,致使这个苏联产量第三的大油田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这对巴库油田还在恢复重建的苏联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得知苏联油料供应愈发匮乏后,德国空军后来又恢复了对巴库的空袭,一方面干扰巴库的重建。另一方面则大量消耗苏军最为短缺的航空汽油。同时。波克雷什金麾下的空军部队也因为优质航空汽油的日渐匮乏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使用劣质汽油,因而不可避免地增大了伤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就在斯大林因为这次失败的反攻再次威信受损的时候,美国人及时地伸出了援手。为了尽快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