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44部分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44部分阅读

    瓦胡岛之所以这么难打,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坚固的要塞,而大西洋战区美军对于亚速群岛的攻击之所以要比攻占瓦胡岛顺利得多,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葡萄牙人没有在亚速群岛上修建坚固的海岸要塞。

    当然,亚速群岛孤悬海外,距其最近的马德拉群岛也有一千几百公里之遥,使其在战斗中只能依靠岛上数量有限的飞机抗敌,而无法获得任何外部的空中支援,也是同样重要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德国海军失去了所有的航母,而德国空军要兼顾的战场太多,总共三万多架作战飞机实在是无法面面俱到,能够保证西欧大陆与苏德战场上的部署数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如今仅仅是美国一家就有超过10万架的作战飞机,因此德国对于相对次要的亚速群岛不可避免地有所忽视。上面只驻有葡萄牙的几十架陆基飞机,等到遇袭后再想紧急派飞机转场过来,已经根本来不及了

    不过,即使只有几十架飞机,如果进攻的舰队没有战斗机保护的话,依然可能吃不小的亏,但是此时美国海军的舰队航母已经全都派到了太平洋,因此亚速群岛之战中美军破天荒地大量使用护航航母来部分替代舰队航母的作用,却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由于弹射器的改进和护航航母舰体的放大,美军最新的博格级护航航母上已经可以正常起降舰载战斗机、甚至于轻型的轰炸机而不需要特意减小载重。虽然每艘博格级护航航母的载机数仅有28架。但美国大西洋舰队这次却一次派出了20艘护航航母。舰载机总数多达500余架,对付实力有限的亚速群岛守军,简直就是牛刀杀鸡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博格级护航航母的防护性能、特别是抗沉性也较更早的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加强了许多,不再是一两颗高爆炸弹就能搞沉的“纸船”了。当然,如果单独碰上敌军的战列舰或者巡洋舰,最大航速才18节的博格级护航航母还是难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是美国人显然不会蠢到不给它们派出护航的舰艇,别的不说,光是那4艘美国人自认为比兴登堡级巨型战列舰更加强大的蒙大拿级巨型战列舰,就足以确保护航航母的安全,何况美国大西洋舰队这次将两艘老而弥坚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也带上了。此外还一如既往地有上百艘辅助舰艇随行,就算德国公海舰队残存的舰艇倾巢而来,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也很难讨得了好。而且必须说明的是,在自身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博格级护航航母上的舰载机也可以发挥出可观的攻击能力

    何况即使魏格纳不怕,已经缩回本土的公海舰队也根本来不及救援,因为美军只花了三天时间就攻占了亚速群岛的所有岛屿,消灭守岛葡军七千余人,而美军的损失却仅仅是不到一千的人员伤亡、17架飞机被击落或击毁和3艘驱逐舰不同程度地被炸伤而已,其中死亡和失踪的人数仅有179人,也就是说,葡军永久性减员的人数超过了美军的40倍,如此悬殊的交换比将二等列强与世界第一强国的差距在这场战斗中完全显露了出来

    被吓坏了的葡萄牙人连忙向小胡子和紧邻的西班牙求援,但是德西两国派来的陆军没法下海、空军的陆基飞机对于远离海岸的亚速群岛也是鞭长莫及,公海舰队则更是不敢过来送死,只有德国潜艇部队还能马蚤扰一下亚速群岛美军的补给线,但在美军更具针对性的反潜战术和规模最多时增加到31艘护航航母、102艘驱逐舰、356艘护航驱逐舰的可怕反潜力量打击下,终究还是没能阻止美国人将亚速群岛建设成为继英伦三岛之后第二个反攻欧陆的前进基地

    而在亚速基地建设完成之前,美国大西洋舰队就已经对更加靠近大陆的马德拉群岛发动了攻击,此地距离最近的轴心国陆地机场有上千公里,理论上进驻阿拉伯联邦的德国空军是可以向其提供支援的,但问题是德国赖于保障制空权的262喷气式战斗机航程不足,作战半径才几百公里,根本就够不着,而作战半径够得着的德国活塞式战斗机性能却又比不上美国陆航的f51d战斗机和海航的f8f舰载战斗机,再加上西欧沿岸同样受到美军战略轰炸的巨大威胁,苏联战场更是牵制住了大量的德军飞机,能够投入到西非的空军部队十分有限,根本比不过仿佛源源不绝的美军,因此终究没能保住马德拉群岛

    夺取了马德拉群岛之后,美军以此为基地可以对阿拉伯联邦的摩洛哥省全境、乃至于阿尔及利亚西部和西葡两国南部实施战略轰炸,即使德国空军紧急派来了盟军没有任何一款战斗机能够抗衡的262喷气式战斗机,依然是防不胜防

    第七百九十三章 战略性大轰炸(上)

    虽然美军给战略轰炸机护航的主力战斗机p51d完全无法跟喷气式的262抗衡,但是美军作为发起轰炸的一方具有选择攻击时间与攻击地点的权利,而德国的喷气式战斗机虽然最重要的四项性能即速度、加速、爬升、俯冲都异常出色,令其在空战中几乎所向无敌,奈何航程太短(喷气式战斗机要到第三代后航程性能才有较大的改善,而那最快也得等到1960年代以后,现在的德国自然更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所能控制的空域太小了

    如果德军装备的262喷气式战斗机的数量足够多,那么这个问题倒是不难解决,每个重要据点都部署一些、美军就肯定不敢来了,奈何262的生产成本是活塞式战斗机的好几倍、而生产速度、特别是培训飞行员的速度则差距更大,再加上由于入役时间还不长,喷气式战斗机的产能还远未完全形成,适应喷气式战斗机作战方式的全新飞行员培训机制也仍未成熟。因此即使以德国世界第二的工业实力和世界第一的优秀飞行员储备(注1),装备数量至今也才两千多架,就连应付盟军从英伦三国出发对西欧的战略轰炸都有些勉强,以致于原先部署到苏联战场上的几百架262现在已经大都调往西线加强防空力量了,地位不及苏联战区的西非战场自然更不可能部署多少架了

    虽说性能具备级差优势的战斗机在空战中可以无视数量上的劣势,但那只是指具体的单次战斗,但就一个战区而言,美军1945年下半年后每天出动的至少上千架次战略轰炸机和数量更多的护航机却让战斗机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部署分散的西非轴心国空军根本应付不过来,原因很简单,由于双方超过十倍的数量差距、以及战略轰炸机超强的防护力,就算德军和阿拉伯联邦的截击机表现几近完美,一次出击也最多干掉十分之一的敌机就会耗尽弹药了,而剩下的盟军飞机依然足以炸毁预定要攻击的敌方机场,喷气式飞机对机场的要求比活塞式飞机高得多。阿拉伯联邦仅有的几个正规机场被摧毁了以后,摩洛哥的防空体系就再也没法获得262的帮助了

    虽然在近炸引信和杆式战斗部的帮助下,地面的大口径高射炮对b-29也有不小的威胁,但是杀红了眼的美军飞行员对阿拉伯联邦的城市实施无差别的轰炸、甚至根本就是以居民区作为主要轰炸目标后,数量有限的大口径高射炮就因为需要防护的面积太大而根本顾不过来了

    事实上别说是阿拉伯联邦了,就算是在德国空军与高射炮部队主力负责防卫的低地三国和德国本土的鲁尔区,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只是因为战斗机、特别是262的部署数量多得多而没有摩洛哥这么严重罢了,但即使如此,这一年死于盟军战略轰炸的德国平民依然多达十几万人。而低地三国的平民伤亡数量就更多了。而德国与这些占领区的工业产能。在盟军战略轰炸后下降的幅度则更是惊人。

    当然,因为这个时空德国国力更强,还掌握了近炸引信与炮瞄雷达这两项关键技术,同时还有远比历史上更加强大和可靠的262喷气式战斗机。甚至就连活塞式战斗机的性能也比历史上更加出色,所以盟军的战略轰炸也不可避免地付出了远比历史上大得多的沉重代价。

    据战后美国政府解密的部分文件显示,仅仅1945年里,美军被击落和被击毁的飞机总数就超过了6万架,其中光是造价高昂的战略轰炸机就有2万多架,因此盟军航空部队1945年死亡、失踪和被俘的人数也接近20万人,这要是别的国家早就撑不住了。然而,美国这一年却生产出了超过12万架作战飞机,并培训出了不下20万新飞行员和数量更多的机组人员。看上去美国的空中力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了

    不过,这个时候的美国也已经拿出了全部的实力(注2),不可能再像历史上那样直到二战结束都仍留有余力,美国的国民也不可能在战争中反而能够安享繁荣了。事实上还没等到1946年来临,一向以物资丰富而冠绝天下的美国也开始对越来越多的物资实施配给制,而业余飞行员储备的枯竭也令此后美军新晋飞行员的素质开始直线下降、或者说是培训所需时间大幅延长,再也当不起此前各国称其为“流水线一样培训合格飞行员”的美誉,尽管与参战的其他各国相比,美国的情况依然是最好的

    而德国除了工业损失和平民伤亡,防空作战中也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光是飞机就损失了一万多架,其中还包括几百架喷气式战斗机,基本都是被盟军战略轰炸机上的机枪塔给扫下来的,因为战略轰炸机上的大口径机枪乃至于航炮数量太多、基本上每个方向都照顾得到,即使是喷气式战斗机,攻击时也很难完全无损,反倒是与敌人战斗机交手时因为很容易就能绕到敌机背后攻击,损失率相对要小很多。

    发现这一点后,德国空军干脆让喷气式战斗机专门对付敌人的护航战斗机,而对付盟军战略轰炸机的任务则交给了活塞式战斗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是实战中毕竟无法完全如意,再加上机械故障导致坠机等其他意外因素,德军视若珍宝的这些喷气式战斗机还是难以完全避免损失

    注1:喷气式战斗机从新手开始培养的话周期太长,一般都是从优秀的现役飞行员中挑选精英进行培训,因此德国业余飞行员储备不足的劣势没有什么影响,反倒因为王牌飞行员数量世界第一的缘故而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注2:1945年美国坦克的总产量也超过了5万辆,这还没算上装甲车与自行火炮,而海军方面,同时建造7艘中途岛级巨型航母、8艘埃塞克斯级重型航母、另外还改装了30艘新的护航航母,也令美国的造舰工业达到了极限。

    第七百九十四章 战略性大轰炸(下)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再次慷慨打赏和投出月票_

    好在德国空军是在己方控制的土地上进行防御作战,因此飞行员跳伞后大部分都可以生还并重新回到部队,因此这方面的损失比盟军要小得多。而实际上损失最大的,其实是夹在英德两国之间的低地三国,因为绝大部分空战都在这些地区上空发生,光是双方坠毁的飞机就已经给三国平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盟军的轰炸机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丢下炸弹的话,往往在返航前会将携带的炸弹直接丢掉以免降落时出现意外,这些炸弹自然也被三国照单全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虽然1945年扩大化的战略轰炸暂时还未能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也没有从德国空军手中夺取西欧大陆、甚至仅仅是低地三国的制空权,并且代价十分高昂,但不管如何,它还是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为了确保本土的安全,小胡子被迫从东线抽回绝大部分的喷气式战斗机和大批优秀的飞行员,令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制空权摇摇欲坠;而为了尽快修复被盟军战略轰炸破坏的工业区与居民区,德国有限的交通运力和工业劳动力又被大量占用,导致侵苏德军的补给日益困难,并且令小胡子不得不放开限制、同意工厂大量雇佣女工,德国以这个年代的标准来看本就不高的人口增长率因此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下滑,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德国未来的发展潜力。

    不过战争期间增加女性劳动力的比例本来就是正常的做法,事实上德国已经算是最晚这么做的了,就连人力资源更加丰富的美国都要更早一些,至于因为精华地带大片沦陷以及战争初期惨重伤亡导致人力几近枯竭的苏联,不但大量使用妇女、甚至是老年和儿童都成为了工厂与农场的重要劳动力,甚至还有大量身体较为健壮的妇女参加了红军,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1945年时甚至超过了百万之众

    通过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苏军重新获得了大量的机动兵力。而此时苏联战场上的轴心国军队却日益显露出兵力不足的窘况,苏军统帅部决定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再次发动大反攻,将苏德战争目前的不利形势一举扭转过来。

    已经被轴心国大军围困了很长时间的列宁格勒亟待救援,但是想要解开列宁格勒之围并不容易,至少也得动用150万大军才有胜利的可能,这差不多是苏联野战部队兵力的总和,如果再遭到失败的话,苏联的人力就有彻底枯竭的危险,如今的苏联已经没有玩这种豪赌的底气了。

    而如果想要收复莫斯科的话,那就更是困难。苏军不但需要对付莫斯科及其附近的大几十万轴心国军队。到时候列宁格勒外围的一百多万轴心国大军也肯定会包抄过来。苏军没有200万的野战部队是根本没有希望取胜的。而且当初的莫斯科大撤退相当成功,反而令现在收复莫斯科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虽然政治上还是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斯大林更相信实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将突破点选在了南线

    由于围攻列宁格勒占用了德军的大量机动兵力,目前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地虚弱,扣掉原则上不能挪用的高加索防线与乌克兰驻军和一直没被当成军队的伪军,曼施坦因麾下可以动用的全部兵力加起来才30多万,其中德军仅有二十几万,而且其中大部分兵力还被迫分散出去保护交通线和重要城市,因此当苏联的一百多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之后,即使是曼施坦因这位世界顶级的智将也无力抵挡。

    虽然曼施坦因抓住苏军后勤上的弱点,充分发挥德军装甲部队的优势。近乎是虎口拔牙地歼灭了苏军一部逾10万人,但终因兵力不足被迫放弃了斯大林格勒及其周边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若非曼施坦因当机立断命令高加索的德军精锐部队北上支援、同时将那些仆从军和伪军全都丢下当炮灰,南方集团军群主力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苏军的南线大反攻虽然伤亡超过30万人,但却成功地夺回斯大林格勒和大片失地。多少恢复了一点苏联业已严重受损工业实力,同时苏联几近枯竭的人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巴库石油基地与乌拉尔工业区的安全。

    而德军不但失去了之前在南线战场的取得的巨大优势,部队伤亡也多达20余万(当然还是没算伪军),其中德军的伤亡超过10万人,令退回乌克兰的曼施坦因不断向柏林发电求援。

    乌克兰一旦有失,侵苏德军就有全盘崩溃的危险,可是此时小胡子也根本没有半点机动兵力可调了,德国本就人力匮乏,如今又是四面开花,战线还拉得极长,兵力够用才是怪事。无奈之下,小胡子被迫冒险从派到巴尔干镇压铁托游击队的德军当中抽调出30万精锐驰援乌克兰,再加上国内新编成的10万党卫军以及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挤出来南调的10万德军,曼施坦因麾下的德军总数又增加到了80万人,再加上罗马尼亚等国的大量仆从军,则更有120万之众,而且作为炮灰的仆从军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获得了增援的曼施坦因信心大增,很快就对苏军发起了凌厉的攻势。而此时南线的苏军正准备再接再厉、一举夺回粮仓乌克兰,因而斯大林大胆放权将高加索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主力也调派给朱可夫指挥,令其麾下的总兵力超过了200万,其中光是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