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葬明 > 葬明第198部分阅读

葬明第198部分阅读

天军天下无敌的传言,以前他们没跟刑天军交手,不知道刑天军的厉害,以为他们宣大兵在天下也算是数得着的强兵了,可是今天跟刑天军一比,他们除了汗颜之外还是汗颜,人比人真是羞煞人了呀!

    看着满地的鞑子兵的尸体,官兵们都羡慕不已,这些鞑子兵的人头要是让他们割回去的话,这不知道该是多大的功劳呀!升官发财是肯定的事情了,可惜的是这些鞑子兵没一个是他们杀的,而且他们还要托庇于刑天军羽翼之下,才能得以逃生,许多官兵到了这里,实在是泄气不已,暗自摇头。

    一些官兵立即便拿定了主意,说什么都不给朝廷干了,他们以后宁可跟着刑天军当个杂役,都觉得脸上有光,也省的被朝廷这样出卖。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激战了一天的刑天军兵将们都回到了车营之中,帐篷被辎兵们卸下来,伤员被安置到了军中的医营之中,而且战死的兵将们的遗体也被收敛了起来,停放在了专属的位置。

    虽然这一天有刑天军的兵将战死在了沙场上,但是他们却愣是没有丢下几个战死的将士遗体,基本上将他们都带了回来,死去的人虽然令人难过,可是常年生活在战火之中的刑天军将士们对此早已习惯了,没有太多的悲伤,也没有多少人放声大哭,毕竟他们今天打的是一场大胜仗,而且杀了很多鞑子兵,他们的功绩在这个时候,已经足以彪炳于世了,所以他们不用太过伤心,每一个战死的弟兄,都换来了几条鞑子兵的性命,一切都值了。

    肖天健回营之后,先是带领军官们去告祭了一番这些阵亡的兵将们,将他们的名字一一记录下来,派人在营外连夜伐木焚化他们的遗体,带他们回家是不可能了,但是肖天健在出征的时候答应过他们,会将战死沙场的英魂带回他们的家中,他们的骨灰也会尽量的带回,陈列于刑天军设在各地的英烈祠之中,永世供奉,所以对于战死在这里,兵将们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只要他们有家人,刑天军都会妥善照料他们的身后之事的。

    办过这件事之后,刑天军兵将们便都围坐在了营中一堆堆的篝火旁边,辎兵营的火头兵和各营随军火头兵都紧着忙活,将收集回来的鞑子战马的马肉一块块的放入锅中煮熟,又赶着烙饼子送到营中,让将士们大快朵颐一番,好好的吃顿热饭。

    虽说一天激战下来,人人都疲惫不堪,可是打了大胜仗之后的兵将们却精神异常亢奋,围坐在火堆旁边,大声的说笑着,相互吹嘘着今天他们的战绩如何,嘲笑着鞑子兵的无能和狼狈。

    连带着一些被救回来的官兵都忍不住朝刑天军兵将身边凑,和他们套近乎,说不尽的感激的话,让刑天军将士们更是觉得脸上有光,不过对于这些官兵,他们也没有表现的太过嚣张,毕竟卢象升率领他们,这段时间干的不错,着实的跟鞑子拼命了,算得上是一些好汉,相互之间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在这个时候官贼的隔阂已经没有了,相互之间倒是也相谈甚欢。

    不过不多时这些官兵们便开始大哭了起来,因为李奇带给了他们一个坏消息,他们敬仰的督臣卢象升卢大人被救回来之后,终因伤势太重,撒手人寰了。

    众官兵们听罢之后顿时一个个都立即没了说笑的心情,一个接着一个的放声大哭了起来,顿时刑天军大营之中悲声大作,就连一些敬仰卢象升为人的刑天军将士也沉默了下来,甚至有人被感染的跟着哭了起来。

    杨陆凯满脸是泪,跟着李奇走入到了一个刚刚搭起的灵帐之中,而此时灵帐之中早已有人将卢象升的遗体收拾干净,重新为他穿上了那身麻布孝衣,梳理好了他的胡须和发髻,擦去了他脸上的血迹,而灵帐之中灯光昏暗,杨陆凯扑到卢象升遗体旁边,顿时便放声大哭了起来,杨路凯是卢象升一手带出来的,跟卢象升感情笃深,得知卢象升驾鹤西去的消息,最为难过,哭的是几次险些背过去气,被他的亲兵搀了下去。

    而其它的兵将们也被特准来告祭卢象升一番,官兵们轮流鱼贯进入灵帐之中,最后看一眼他们敬爱的卢督臣,一个个都哭得是一塌糊涂,每个人给他们留下的祭拜的时间很短,理由是此处还是战场,只能一切从简,所以大家伙也只能借着昏暗的灯光,匆匆的看一眼躺着的卢象升的遗体,便匆匆出帐。

    倒是没有人发现什么特别之处,毕竟他们也都知道上午一上午卢象升都冲杀在前,身负了重伤,真的是撒手人寰也不奇怪,再加上他们伤心的厉害,灵帐里面灯光又不够亮,所以所有人都没有起疑,各个都伤心欲死。

    肖天健亲自主祭了一番卢象升,又令刑天军上下军官们也都过来对卢象升祭拜了一番,这更让这些宣大兵们对刑天军感激不尽,连连说刑天军仁义,说肖天健乃仁义,纷纷跪地再次对肖天健和刑天军兵将们称谢,谢他们把他们的卢督臣带了出来,虽然卢大人还是未能幸幸免于死,可是毕竟落得了一个全尸,没有被鞑子祸害了他的尸身。

    肖天健好一般劝他们节哀之后,这才下令军中工匠就地打造一口棺材,将卢象升入殓,然后将棺材放在了一辆大车上,说回头找一个地方,将卢象升葬了,至于卢象升死后要归入祖坟的事情,只能放在以后再说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杨路庭和官兵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现在毕竟是在打仗的时候,许多事情不能从全,毕竟刑天军和朝廷还是敌对关系,他们即便是想扶陵将卢象升的遗体送回宜兴老家,也不可能,就地择地葬在这里,今后由其家人再将其转运回老家入祖坟安葬,也说得过去,于是这件事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等肖天健安置好了这些官兵们之后,回到了一处大帐之中,低头看着床榻上躺着的那个人,对李奇说道:“看来事情进行的比较顺利,你也不必担心了,卢大人伤情已经稳定,明日本帅便安排人先行将卢大人护送回洛阳,你跟着一起回去,好好的照料卢大人!现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了卢象升这个人了,你万不可说走了嘴!这可干系着卢大人全家人的身家性命,知道了吗?”

    李奇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称谢,表示记清楚了,请肖天健放心便是,他一定不会说出去的,肖天健又看了看昏迷中的卢象升,这才退出了帐子,回到了他的大帐之中,开始召集麾下军将们议事。

    第三十四章 阉臣高起潜

    这一天的行动可以说是十分顺利,虽说没有能尽数把卢象升麾下的宣大兵救出来,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好在有他们的牵制,虎大威和杨国柱这两员大将很可能已经透围而出,多少也算是尽了一份力量,肖天健也不难过什么。

    好的是今天他们在硬碰硬的和鞑子兵碰了一场之后,上下已经发现鞑子兵并不像是传说中的那么厉害,鞑子的兵将虽说确实要比大明的官兵善战也要勇猛许多,可是他们的战术并不比明军强到哪儿去,起码碰上刑天军他们照样是吃瘪,这也充分说明他们的战阵之法是切实可行的,绝不会打不过鞑子。

    这一天下来,肖天健和诸将粗略的计算一下,鞑子今天一天的折损的人马起码在三千人以上,这无疑大大的打击了鞑子的嚣张气焰,虽说还没有让多尔衮和岳托伤筋动骨,可是如果他们还这么打下去的话,想必再有几战,这群鞑子兵便会丧失战斗力,只能灰溜溜的撤出关外去,如此也减少了鞑子对关内北方各地的破坏。

    斥候来报说鞑子兵入夜之后也都在小漳河以东停驻了下来,没有趁夜渡河来攻的打算,肖天健笑道:“多尔衮和岳托估摸着现在正在哭呢!今天一天他们虽说杀败了卢象升这路宣大兵马,可是他们在咱们手下损失也超出了卢象升宣大兵的损失,完全可以说是得不偿失的一战,想必他们也知道了咱们的厉害,不敢前来夜袭咱们了,明日我们便拔营起寨,朝着西面内丘移动,接应罗立和李信他们,想必我们只要抢了内丘鞑子兵的粮草还有他们掠来的那些百姓,鞑子兵便该琢磨着回师了!”

    众将一个个都兴奋的点头称是,早已没有了早晨时候的那种担心了,他们不怕鞑子派兵夜袭,现在他们有车营据防,又有炮营在这里,只怕他们不来,要是来的话就让他们好看的,一个个心中早就没了对鞑子的畏惧感了,大声的嘲笑着鞑子不堪一击。

    “你们也不要就这么忘乎所以,鞑子兵并不是太好对付的,他们这些鞑子隐忍而且坚韧,同时也不失狡猾,我们今天不过是打他们了个措手不及,充分的利用了他们不了解咱们战术的优势,才打得他们满地找牙,改日如果再战的话,鞑子兵便不会轻易让我们得手了,更何况今天我们先毁了鞑子的红夷大炮,否则的话,能不能打赢还是两可之间的事情,所以你们不但不能大意,以后还要更加小心一些!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的战阵,一旦战阵散掉的话,以我们的兵卒的个人战力,两个也不见得能杀得了一个鞑子兵,要知道他们各个都是打了多年的仗出身的老油子,不但凶悍而且战意极强,轻敌是万万要不得的!都记住了吗?”肖天健看到诸将经过今天一战之后,都有点得意忘形,开始轻视鞑子兵起来,于是便立即冷下脸教训起了他们。

    诸将被肖天健这么一通教训,顿时都冷静了下来,回想一下今天鞑子们的表现,确实如同肖天健所说的那样,鞑子的军纪比起他们并不差太多,甚至还可能会有超越,命令一下,便拼死也要执行,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他们真的是稍有大意,今日被鞑子打乱一点的话,后果都将不堪设想,所以诸将顿时不敢再放肆了,纷纷点头称是。

    “好了,都下去休息吧!轮流值夜,防备别让鞑子晚上跑来扳回一局就成了!累了一天下来,大家也都够辛苦了!散了吧!”肖天健大手一挥,便把这帮人赶出了大帐。

    而此时距离此地南面数十里的地方,数万明军大军的连营扎出了数里长,军营外是密密麻麻的木栅,到处林立着高大的箭楼,倒是一片秩序井然的气象,不过仔细看,却能感觉到这里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以兵马总监军高起潜为首的一干人等却紧张万分,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山海关总兵马科等人聚于高起潜帐中,而帐下有夜不收正在汇报侦得的消息。

    “启禀高大监!今日奴贼多尔衮、岳托率奴军四万余人在巨鹿城北贾庄一带,将卢督臣麾下的宣大兵马包围,卢督臣率部激战半日,眼看不支,后突然有一支刑天军兵马杀入战场,将卢大人及其残部救出,先以突破建奴军的包围,撤至巨鹿县城以西的小漳河西岸的西郭一带,和建奴军隔河对峙,至于卢大人现如今情况不明!

    另外还有部分宣大兵马趁机溃围而出,眼下去向不明!据夜不收从溃围出来的宣大溃兵那里,得知总兵官杨国柱可能已经突围!“

    高起潜听罢之后,顿时大吃一惊,本来前日杨庭麟便赶来这里,请求他发兵抑或是调拨一批粮食支援卢象升,但是他当即便以军中缺粮另外鞑子势大不可浪战为名,拒绝了杨庭麟的请求,气的杨庭麟拂袖而去,而今天一早,卢象升便又派传骑来求援,但是高起潜却以敌情不明为由,还是不派一兵一卒前往救援卢象升,其实说白了一是不敢,二是他实在是太恨卢象升,要趁此机会,看卢象升兵败身死。

    而他麾下控制的这些关宁军将官们则心思各异,大多惧于建奴此次兵力太强,求战欲望也并不强烈,所以集体失声,坐视卢象升被鞑子兵包围。

    本以为卢象升此次定要兵败身死,可是没成想这节骨眼上,却有一支刑天军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把卢象升和他麾下的残部救了出去,这一下事态的发展就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那刑天军共有多少兵马?此战他们可损失惨重吗?”高起潜立即问道。

    “启禀高大监,具体刑天军兵马数量不详,但是兵力不会多,据溃围而出的宣大兵所说,进入战场的大致也就是不足五千人左右,具体此次刑天军北上多少人马,尚需再探之后方能得知!

    而这一战据传刑天军大胜,并未损失多少人马,倒是鞑子那边吃亏不小,折损了数千人马!“这个夜不收把总立即答道。

    高起潜和帐中诸将听罢之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个脸色都很不好看,更有人一脸的不相信的表情。

    他们可都是知道鞑子兵的厉害的,这一次多尔衮和岳托分帅两路建奴大军入关,兵力十分雄厚,在通州两军汇合之后,更是实力强悍,南下之后更是一路攻城略地,连下京辅十几座城池,就连帝师孙承宗也亡于高阳城。

    虽说这一次因为刑天军的檄文,当今皇上不敢再轻提捅鞑子议和之事,命高起潜率部南下追击建奴军,可是这一路上从京畿之地下来,高起潜却始终不敢和建奴军正面交战,也不跟卢象升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建奴军,以至于卢象升粮绝饷断,这才被鞑子兵合围于巨鹿以北的贾庄一带。

    如果说这一次高起潜尽弃前嫌,率领这几万关宁军北上救援卢象升的话,卢象升是不会被建奴军打的这么惨的。

    可是高起潜有他自己的小算盘,怕卢象升能战,再立大功,所以他宁可坐视卢象升被围,眼睁睁的看着卢象升就要被鞑子围歼,也绝不派兵去救。

    本来以为卢象升被鞑子兵所灭之后,他便可以将此次御寇不利的罪责都推到卢象升的身上,朝中又有杨嗣昌在,这卢象升死无对证,只能背这个黑锅,更何况他也看出来,当今圣上虽然令他率部南下御敌,可是决心并不强烈,更多的当今圣上还是担心明军打不过鞑子兵,再折损了太多人马,有当今圣上的这个想法,他即便是避而不战,也不用担心会被追责,这也是他敢于不救卢象升的底气来源。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刑天军居然以数千兵力,便干杀入战场,去营救卢象升,不但将卢象升救出,而且还能全身而退,相反不但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反倒是还斩杀了数千鞑子兵,这就太可怕了!刑天军乃一支贼军出身,居然还敢北上和鞑子硬撼,如果消息传入京师的话,他就真不好交代了。

    高起潜眼珠一转,立即便做勃然大怒状,登时一拍大案怒道:“这卢象升实在是大胆!居然暗中和贼军勾结,此事本监定要立即奏明皇上,早有人传言,卢象升在任宣大总督兼管山西军务之时,不肯卖力对贼军进剿,原来果真有这种事,要不然的话贼军何以现在跑来这里救他呢?”

    诸将听罢之后都一阵心寒,各个心道这高起潜还真不是个东西,你眼睁睁的看着卢象升要被鞑子包围,命悬一线不肯发兵去救,现如今人家刑天军跟朝廷停战,跑来这里助战抵御鞑子入寇,你却要污卢象升和刑天军暗中勾结,这么做也实在是太过阴损了吧!跟着这样一个j诈小人做事,还真是不好混呀!一不小心就被他给卖了!

    所以诸将听罢之后都是心中暗骂,可是表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毕竟高起潜乃是当今圣上身边的红人,他们这些武将巴结还来不及呢,哪儿敢去指摘他的不是呀!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谁也不会在这儿跟他抬杠,为卢象升叫屈。

    但是高起潜这个阉人眼珠一转,却又想到了一个坏透了的主意,站起来在大帐里面来回走动了几圈,忽然间停下脚步对诸将说道:“要知道刑天贼军乃是朝廷心腹大患,此次他们悍然北上,岂是来抵御什么建奴?定是想要趁此机会北上抢夺京辅之地,我等深受皇恩,岂能就此坐视不管?建奴入关着实可恨,但是刑天贼军同样也乃是我大明之毒瘤,不趁此机会,将其除掉,我等也难免会有与贼同流合污之嫌!

    诸位听令,既然如此,此次趁此机会,我们定不能轻易放过这些贼人,明日我等立即拔营前往西郭一带,将其一举讨灭!敢有临阵不用命者,本监定会军法从事!“

    诸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