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锦衣风流 > 锦衣风流第86部分阅读

锦衣风流第86部分阅读

曾有书信。”

    宋楠愕然道:“怎么会?”

    杨蔻儿在旁插话道:“爹爹做事的时候经常这样,有时候半年也没消息呢。”

    杨夫人斥道:“蔻儿,莫不懂规矩,小孩子家不要乱插话。”

    杨蔻儿撅嘴道:“本来就是嘛。”

    宋楠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杨一清是个好官,公而忘私,连家小也顾不上,但动辄数月不与家中联系,这母女二人的生计恐怕也是无暇关心了。

    第三二六章 半夜访客

    第三二六章(谢鹏越兄弟的月票。< href=”lwen2” trt=”_blnk”>lwen2)

    宋楠叹道:“杨大人真乃我等为官之人的楷模,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在下极为钦佩。”

    杨夫人笑道:“我家老爷就是这个脾气,他为官这么多年,我们娘儿两也习惯了,在公务上也绝不拖他后腿。这次本来是要跟他一起去西北的,但他说此去西北恐有凶险,要我们留在京城中,这么多天来蒙宋大人派人在左近照顾着,奴家这里多谢宋大人了。”

    杨夫人起身又要行礼,宋楠忙摆手道:“杨夫人切莫如此,宋楠汗颜无地,这一个多月来我也没亲自来看望你们,杨大人出京之后便无书信,想必也并无钱物带回京,杨夫人和杨小姐的生计似乎有些艰难,这可是我的过失了。”

    杨夫人忙道:“没有没有,我们还过的下去。”

    宋楠道:“莫要瞒我了,你们若是能过的下去,为何还要出去做些卖汤团的营生?本来我今日只打算来看望夫人和小姐,顺便也送些银两接济,但看夫人和小姐的住处和现状,我决定请夫人和小姐搬家,我那宅子里还有好几处空宅院,若不嫌弃,可去我府中住下,也好就近照顾。”

    杨夫人慌忙摆手道:“不成不成,岂能如此?”

    宋楠道:“夫人是怕他人闲话么?”

    杨夫人道:“不是,奴家岂是担心这个,奴家只是不能麻烦宋大人,若是教老爷知晓,也必是不能同意的。”

    宋楠摇头道:“杨大人临行前将夫人和小姐托付我照顾,我岂能辜负他的重托,再者说,你们住在这里着实不妥,夫人便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杨小姐想想。在陋巷中抛头露面,街头地痞混子又多,若我手下兄弟一个照顾不到,岂非酿成大错,夫人还望三思。”

    杨夫人蹙眉不语,搬进宋府自然有些不妥,但宋楠说的话也是她担心的,上回在街口卖汤团,几个地痞便来滋事,若非锦衣卫赶到,女儿恐被羞辱;这件事倒是一块心病了。

    杨夫人尚自犹豫,宋楠拱手对杨蔻儿道:“杨小姐,劝劝令堂,搬到我府上去住,我府上后院中房舍不少,还有几位姐姐在家,你们也可以说说话儿;我在衙门办事,早出晚归也没什么不便,在我府中绝不会有人来滋扰,我也好应付了令尊之托。”

    杨蔻儿绞着衣角不做声,杨夫人道:“宋大人一番的好意,我们也不是不识抬举,只是这般去叨扰,甚是不太合适。”

    宋楠想了想道:“这样吧,腊月十八是我迎娶英国公府小郡主之期,如果杨夫人能入住我府中,也好帮着我张罗张罗,我娘亲身子孱弱恐操办不来,杨夫人是精明能干之人,就当是帮我一个忙如何?”

    杨夫人岂不知宋楠是找个??找个理由让自己没有顾虑的住进宋府中,话说到这个份上,不接受宋楠的好意便是不识抬举了,于是点头道:“既如此,奴家便谢过了。”

    宋楠松了口气笑道:“应该是我谢夫人才是,大事还要请杨夫人帮着操持,这件事我也会写信给杨大人告知,请夫人放心。”

    杨夫人敛琚行礼表示感谢,杨蔻儿也欢喜雀跃,她自小跟着父母四处为官,大多数时间都在西北长大,回京后又随父隐居在白纸坊的荒坟树林之间,接触的人很少,整个人也和野地里的花草一样的淳朴自然。但烂漫少女渴望结交于人,渴望人多热闹的心思还是有的,听闻宋府中姐妹众多,不禁喜不自禁起来,居然毫无心机的对着宋楠问起宋府中有哪些好玩的物事来。

    杨夫人虽然答应了宋楠,心中却暗暗发愁,她倒是不担心宋楠会有什么歹念,人家挑明说腊月十八要成亲便是让自己放心,杨夫人担心的倒是杨蔻儿。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混迹在宋府之中,多少会有些口舌,对蔻儿的名声会有影响。但眼下却是无从选择,年关将近,街市上也不太平,住在外边对自己母女反而更不太好,担心归担心,也只能暂时如此,私下里叮嘱一番蔻儿,告诉她一些忌讳之处便是了。

    宋楠吩咐黄辉带人来替杨夫人张罗搬家之事,由于自己明日才回家居住,于是便将搬家的日子定在明日,事前命人回家吩咐一声,清理出空闲的庭院来准备一般便是。

    回到衙门里已经是傍晚时分,宋楠今晚是铁了心不回去住了,夫纲不振今后后宅难以安稳,既然不能如孙玄所言的那般无情打骂责罚,冷战一天给点颜色看看还是必要的。虽然天黑之前,宋母派了人来问询问,叶芳姑也让跟她交好的李小妹来送吃食,戴素儿也派了婉儿来送点心,宋楠不为所动,一律打发回家。

    天黑之后,王勇让人在宋楠宽大的公房内升起炭火,将一盆驴肉放在炭火上炖着,两人就着一葫芦烈酒在公房内吃喝起来,亲卫们在隔壁公房的案上铺上铺盖卷儿,那便是宋楠今晚的床了。

    两人吃喝了一会儿,新任北镇抚司镇抚使侯大彪和副使郑达也闻讯赶来,宋楠招呼他们落座,这两人倒也是有备而来,早听说了八卦说指挥使大人被赶出家门了,这两个家伙还不信,命人竖着耳朵打听着,果见宋楠住在了公房中,两人这才联袂拎着酒菜赶来相聚。

    除了去惠州公干的李大牛和在宫中当值的大汉将军统领万志没到,在座的几位都是宋楠死心塌地的走狗,侯大彪和郑达现如今对宋楠的态度可用‘视若再生父母’来形容,若不是宋楠,他们恐怕还窝在正南坊中当着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升迁的百户和总旗官。宋楠就像是他们命中的大救星一般从天而降,抱住他的大腿之后,便一路坐了火箭一般飙升,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有今日的风光。

    像这样在一起喝酒的机会近来少了不少,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平日轻易也聚不到一起来,大伙儿喝的高兴,也都喝了不少,二更时分,宋楠舌头也大了,众人也醉醺醺的纷纷起身告辞,好让宋楠早些休息。

    宋楠踉跄来到隔壁的卧房中倒头大睡,正睡的香甜之时,便听见王勇在门外叫道:“大人,大人,睡下了吗。”

    宋楠一骨碌爬起身来,好在身上除了鞋袜,衣服什么的都没脱下,点亮了灯盏沉声问道:“什么事?”

    王勇低声道:“有人求见?”

    宋楠皱眉道:“半夜三更的谁来求见?天还没亮吧。”

    王勇道:“是万志从宫里出来,他去了大人府上扑了个空,这才赶来衙门里。”

    宋楠一惊,万志是大汉将军统领,晚上基本上都在宫中当值,白日里见宋楠倒也寻常,半夜时分前来定有蹊跷,于是叫道:“让他进来说话。”

    王勇这才敢推开没有上闩的房门,一股寒气从门口冲了进来,冷的宋楠打了个哆嗦,只见万志甲胄齐整,跟在王勇身后进来,后面还有一个穿着黑衣服的人,头上顶着斗篷,黑乎乎的看不清容貌。

    “半夜三更打搅指挥使大人休息,卑职告罪。”万志垂首拱手道。

    宋楠摆摆手,眼睛盯着后面那人问道:“这位是谁?”

    那蒙头之人缓缓取下头上的黑斗篷,灯光下慢慢显露出真容来,宋楠吓了一跳,惊道:“张公公?!”

    来人正是御用监首领太监张永,宋楠已经好久没在宫中和皇上身边见到他的身影了,自从外廷弹劾八虎之后,宋楠和刘瑾之间的关系每况愈下,宋楠和内廷其他太监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疏远,当年张永跟自己之间也算是有些交情,但宋楠不欲和太监结交太深,所以也疏远了起来。

    “宋大人,正是咱家,所幸宋大人还记得咱家。”张永的面目憔悴了许多,比之以前还在太子身边的那个小永子几乎换了个人一般,双颊凹陷,皮肉松弛,整个人老了不少。

    宋楠脑中一轮,心中必有不简单之事发生,否则张永怎会半夜三更的跟着万志来自己的衙门中见自己。

    “张公公,快请坐,王勇,弄些茶水来让张公公暖暖身子。”宋楠吩咐道。

    第三二七章 唱新曲走老路

    第三二七章

    张永除了外氅,坐下喝了数口热茶,将身上的寒气驱散,脸色也由苍白转的好看一些;宋楠目不转睛的看着张永,也不急于询问他的来意,但心中也明白,万志不是不知轻重之人,他半夜三更带着张永前来,显然是出了大事了。

    “好茶,好茶。”张永微叹一声,放下茶盅道:“宋大人,咱们好久没这般对坐饮茶了吧。”

    宋楠微笑道:“是啊,身如转蓬随风飘,都在穷忙一气,确实是好久没在一起相聚了。”

    张永呵呵一笑道:“想当年,宋大人在正南坊中为百户,咱们在你家叉街老铺吃烤鸭的情形还历然在目,一晃快三年了,宋大人官运亨通,如今已是贵为伯爵,掌了锦衣卫衙门,恕我直言,当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宋楠哈哈笑道:“公公说的是,我自己也如在梦中;不过张公公刘公公你们不也是一样么?当年随侍太子左右,如今不也个个执掌内廷各监,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么?认真想起来,倒也不显得有何特异了。”

    张永苦笑摇头道:“宋大人在取笑咱家么?咱家不过是掌着无人问津的御用监罢了,谈何举足轻重?”

    宋楠微微点头,张永的御用监首领太监的职位其实便是鸡肋,当初扳倒范亨王岳之后,自己也以为张永起码要进司礼监或者是御马监等内监衙门,却不料只是进了个御用监首领;所谓御用监,不过是宫中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御用之物的督造置办,冠以皇家之名便需御用监批准监督;比如后世的古玩中有官窑瓷器,下边要想落款为‘大明某某年制’,便是在御用监的批准监督下才能使用此款。

    这样的衙门虽然油水十足,但在内监中压根排不上号,当初张永当上这个御用监首领的时候,宋楠便已经感觉到张永在刘瑾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丘聚高凤魏彬等人,看看其他人的职位便知道远近亲疏之分了。

    “张公公,恕我直言,其实这样对您是有好处的,需知越是在风口浪尖之上,便越是风险巨大;浪尖上的弄潮儿,有几个能屹立潮头不倒?”

    张永呵呵一笑道:“宋大人倒是会安慰人。”

    宋楠正色道:“公公于我宋楠有援手之德,当初我命在旦夕,公公带宫中太医来救,这份情我可一直记着;故而在公公面前我不说假话,这一两年来,咱们虽来往甚少,但其实这对你对我都是好事。”

    张永语带嘲讽道:“难得宋大人还记得往事,咱家还以为宋大人已经忘了旧事呢。”

    宋楠微笑不语,张永道:“咱家记得,当初宋大人初入宫中之时,咱家曾数次提醒大人要对某些人保持戒备之心,可惜宋大人当做耳旁之风,?风,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宋大人心头不知是否有些悔意呢?”

    宋楠当然记得,自己到了正德身边之后,张永确实数次提醒过自己离刘瑾远一些,当初自己把这些事当成是张永和刘瑾之间为了争宠和拉拢自己而进行的暗战,确实没太放在心上;张永此刻提起,显然是知道自己和刘瑾之间已经势成水火。

    宋楠不知如何跟张永解释,从一开始,自己便没打算和刘瑾抱成一团,和刘瑾之间也是出于利益使然暂时同行了一段路,到如今早已分道扬镳,这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在张永看来,倒像是自己走了弯路,被刘瑾抛弃了一番,这是在责怪自己当初没听他的劝告,没选择跟他合作了。

    见宋楠不语,张永也见机的闭嘴,毕竟宋楠如今可不是他这个御用监的太监能抱怨呵斥的。

    “宋大人,咱家说话耿直,得罪之处还望海涵;今日前来本是有一件极为重要之事要告知宋大人,这件事对宋大人而言可谓生死攸关;本来咱家可以选择和以前一样闷声不语,但咱家是个念旧感恩之人,当初宋大人对咱家也有救命的恩情,也许在宋大人心中我张永不配与你结交,但在我张永心中,却是将宋大人当做好友和恩人,故而我冒死出宫便是为了来向宋大人通报这个消息的。”

    宋楠直起身子,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张永说什么恩情和交情之类的话,宋楠固然不会信他,不过宋楠绝对相信今夜张永前来必有缘由。

    “张公公,但不知是何事?”

    张永低声道:“刘瑾已经奏请皇上同意,不日重开西厂衙门。”

    宋楠疑惑的道:“西厂?”

    张永见宋楠毫无惊诧之意,皱眉道:“是啊,西厂啊,宋大人难道不吃惊么?”

    宋楠不吃惊是因为他压根不知重开西厂意味着什么,但却不愿流露自己的无知,沉声道:“说下去。”

    张永道:“一个月前,刘瑾便向皇上提出效成化年间重开西厂之事,皇上一直没有同意,咱家估摸着也是怕宋大人不高兴;刘瑾软磨硬泡的磨了一个月,昨日这厮趁着皇上醉酒之时又来磨蹭,皇上实在被他烦的没办法,便随口答应了他,这厮便拟旨走了程序,不日见西厂衙门便要开张了。”

    宋楠皱眉沉思,显然这个西厂衙门的重开跟自己是大有关系了,却不知是那方面上的关联。

    便听张永续道:“成化年间,汪直开西厂,凌驾于东厂和锦衣卫衙门之上,威风不可一世,但终因权力过大,为外廷和勋戚所劾关了西厂,如今刘瑾重开西厂,便是要走汪直的老路,与汪直不同的是,刘瑾外廷勋戚中亦有得力的助力,西厂衙门一开,便很难再对其有所限制,而宋大人执掌的锦衣卫衙门,从此便也要在他人的眼皮下做事了,手脚上也套上了锁链,宋大人辛苦经营的锦衣卫衙门也要沦为他人手中的工具了。”

    宋楠表面保持着平静,内心已经掀起了滔天的巨浪,听到一半的时候宋楠便已经听明白了,这个西厂衙门定是凌驾于东厂和锦衣卫衙门之上的另一处特务机关,从张永的话语中可隐约得知,西厂似乎有钳制自己锦衣卫衙门的职责,也就是说,刘瑾等于在锦衣卫衙门和皇上之间硬生生的增加了一个上级衙门,若西厂真有这个职能的话,将来自己岂非办任何事情都要经过西厂的批准?这一手可真够毒的。

    宋楠眉头紧锁,脊背上冷汗涔涔而下,刘瑾这一手玩的漂亮,近来自己连番粉碎其利用康宁公主陷害自己,又硬生生将三边总制的职位从刘瑾手中抢过来,已经给刘瑾连番施加重拳打击,刘瑾被自己打的不能还手,自己内心之中对刘瑾都有了一丝‘不过尔尔’的轻蔑;却不料刘瑾这一手玩的漂亮,若叫他得逞,那可就是乾坤倒转,以前的种种努力得来的大好形势一下子便荡然无存了。

    锦衣卫衙门是自己能够立足朝堂的根本,自己之所以在朝廷上说话尚有分量,便是因为这个衙门的特殊性,直接受制于皇上,行事不受其他衙门节制,且有北镇抚司诏狱独立审讯犯人,享有可风闻拿人事后免责等等的特权,要是上面横亘一个西厂衙门,锦衣卫的地位便一落千丈,自己手中的权利也将大打折扣。

    “宋大人,此事便是针对你而起,刘瑾要拿你开刀了,我得了此消息便连夜赶来,便是不希望你蒙在鼓里,目前此事知道的人不超过十个,这件事刚刚敲定,或可还有应对之策,咱家前来便是希望宋大人能寻出对策来,不希望宋大人和我一样,将来也受那厮的欺辱。”张永静静道。

    宋楠努力平息自己的心境,脑海中思索着对策,可一时之间又如何能想出对策来,静默半晌起身拱手道:“张公公,此事当真如晴天霹雳一般,我也一时理不清头绪来,刘瑾欲行此事必极力保密,非准备完善不会教外人得知,公公此来恐担着极大的风险,宋楠感激不尽。”

    张永道:“你明白此节便好,咱家早不在刘瑾心腹之内,咱家对其所为颇有微词,?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