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大明王侯 > 大明王侯第42部分阅读

大明王侯第42部分阅读

    黄大人,你什么意思?你参你的萧凡,提我们锦衣卫干嘛?咱们锦衣卫对谁屈打成招了?你可拿得出证据?”站在公侯勋班里的李景隆不高兴了,当先站出来反驳道。

    本来做官油滑如泥鳅,又仗着是朱元璋甥孙的外戚身份,李景隆在朝堂上一贯坚持不说不动不得罪的“三不”原则,可今日却不得不开口了,黄子澄这狗东西说话实在太恶毒,你弹劾萧凡,扯上锦衣卫干嘛?他萧凡是锦衣卫同知就罪不可赦了,老子还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呢,按你的意思,老子是不是该被千刀万剐?

    李景隆当即往殿中一站,躬身禀道:“陛下,臣等奉诏拿问京师受贿大臣数十人,每人皆对自己犯下的罪状供认不讳,并无屈打成招之事,且他们受贿皆有人证物证,锦衣卫奉旨行事,绝不敢无端冤枉构陷大臣,这些事实证据,臣已向陛下密奏过了,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道:“不错,缉拿京师贪官一案,是经过朕亲自御批的,黄爱卿这第三条,似乎也不足采纳。”

    李景隆这才眉开眼笑的退了回去,经过黄子澄身边时,李景隆恶狠狠瞪了他一眼,低声骂道:“狗东西,你给老子等着!”

    黄子澄老脸微微冒了汗,今日这是怎么了?原本尽在掌握的事态,现在好象有点渐渐脱离控制了……

    顾不得擦汗,黄子澄躬下身子,咬着牙道:“臣参萧凡第四条,殴打朝中同僚。这一点,翰林学士解缙可出来作证……”

    群臣的目光唰的一下,纷纷投注在解缙身上。

    解缙被大家盯得两腿一软,差点当场瘫软下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起来,一向低调的解大学士,很不习惯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哦?解学士,萧凡可曾殴打过你?”朱元璋不喜不怒的声音在大殿回荡。

    解缙浑身一颤,急忙站出班来,跪在地上大声道:“臣回陛下,绝……绝无此事!”

    群臣顿时大哗,甚至连黄子澄都情不自禁的扭过身,不敢置信的盯着解缙,同为翰林学士,他没想到解缙居然会帮萧凡说话,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解学士!金殿之上,御驾当前,你可不能诳语,否则便是欺君!老夫问你,你上个月鼻青脸肿的来翰林院应差,你当时难道不是说被萧凡打的吗?”黄子澄浑身气得发颤,连说话的语调都变了。

    解缙不自觉的扭头朝萧凡望去,却见萧凡非常和善的朝他龇牙一笑,白森森的牙齿在宫灯的照映下显得分外瘆人。

    解缙吓得浑身打了个冷战,急忙回过头,朝黄子澄翻了翻白眼,道:“谁跟你说是被萧凡打的?我前些日子眼神不好,不小心自己从房顶上摔下来了,不行吗?”

    “你……”黄子澄怒发冲冠,瞋目裂眦的瞪着解缙,清流一派怎会出了这个叛徒?

    “黄爱卿,你这第四条罪状……好象也不足采纳啊。”朱元璋悠悠的道,众人的神态他都一一收于眼底,目光却露出一种难以言明的笑意。

    黄子澄气得将手中的“罪状”使劲揉成一团,今日朝堂局势发展大大超出他的意料,他干脆不念了,继而换上一副激昂壮烈的语气,大声道:“陛下,臣非诬告,实乃听了许多朝中大臣平日所言,众人皆说萧凡此人暗藏祸心,谗言媚主,行事乖张,飞扬跋扈,实为我朝中之祸患,不可留之,陛下,臣所言非虚,满朝文武都是这么说的啊……”

    这时兵部尚书茹瑺第一个站了出来,大声抗辩道:“陛下,黄大人说的满朝文武,可不包括臣,臣并没说过这样的话……”

    解缙跟在后面顿时很乖巧的道:“臣也没说过……”

    兵部左侍郎齐泰本对萧凡印象不差,再说他平素也不太瞧得惯黄子澄这些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此刻他的顶头上司茹瑺都表态了,于是齐泰也站了出来,道:“臣也没说过。”

    户部尚书郁新很无奈的叹了口气,拨付银子筹建锦衣卫一事,他本来就落了个把柄在锦衣卫手里,这时也不得不站出来道:“臣没说过……”

    户部尚书表态了,户部的几位侍郎,员外郎等等都站了出来,齐声道:“臣等都没说过……”

    李景隆站在公侯勋班里不甘寂寞,朝身边几位交好的功勋公侯挤了挤眼,然后一众朝中公侯一齐站出班来,大声道:“臣等也没说过。”

    原本黄观串联好了的几位都察院御史,以及部分六部九卿官员一见情势徒然大变,顿时改变了主意,老老实实站在朝班中一声不吭,很没义气的任凭黄子澄独自承受狂风暴雨。

    一片反对声中,黄子澄楞楞站在原地,脸上血色尽失,身躯摇摇欲坠,他感到手脚一阵冰凉,仿佛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正渐渐离开他的身体,脱壳而去……

    以萧凡为首的“j党”,在朝中“忠臣”的参劾打压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渐渐成形,得势……

    …………

    …………

    由始至终,事件的主角萧凡没说过一句辩白的话,黄子澄所谓的“凌厉”一击,却如同打在了棉花上,轻而易举便被化解了。

    扭转乾坤,反败为胜,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萧凡没理会一脸死灰色的黄子澄,而是轻轻拂了一下肩头,如同拂去一粒不起眼的尘埃,然后朝朱元璋一躬身,淡淡的道:“陛下,臣现在可以向您禀报丁丑科案的结果了吗?”

    朝堂的喧闹声顿时一静,黄子澄的这拨风雨过去了,剩下的关键,就看萧凡如何化解丁丑科案了,群臣都已得到了风声,这个事情似乎已成死局,萧凡若下不了狠心杀刘三吾,那么他自己就得死,这是个二选一的残酷选择,群臣睁大了眼睛,等着看萧凡如何破这死局。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刚才的一幕他都瞧在眼底,此刻望向萧凡的目光充满了欣赏,这个年轻人,不显山不露水,一声不吭便化解了别人的攻势,并在无言中形成了一股与清流对抗的朝堂势力,厉害!更重要的是,萧凡充分领会到了朱元璋的用意,朝中另成一派,对清流形成了牵制,制衡,完全符合朱元璋对朝局的布置,一个刚涉朝堂的大臣,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连朱元璋都忍不住开始佩服他了。

    朱允炆坐在下首,乐得眉眼不见,不停的朝萧凡偷偷竖起大拇指,今日萧凡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表现,但这种没有表现的表现,其结果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允炆始终想不通萧凡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个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

    朱元璋目光欣喜,但神色却未变化,仍旧用淡淡的语气道:“黄爱卿,念你多年教诲太孙,有功于社稷,你构陷萧凡之事朕便不与你计较了,以后言行当须谨慎躬省,再有下次,朕必严惩!萧爱卿,你现在可以说说丁丑科案了。”

    黄子澄脸色青白不定的退回了朝班,脸上一片死灰色。

    萧凡恭声道:“陛下,经过臣的日夜劝解,并剖析利害,陈述利弊,刘三吾刘老大人终于大彻大悟,昨晚他已更改了今岁丁丑科的贡士榜单……”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包括朱元璋朱允炆在内,尽皆大吃一惊。

    “不可能!萧凡,你胡说八道,金殿欺君!刘三吾老大人生平最具风骨,榜单既是他所定,绝无更改可能!”黄子澄大惊之下,立马又跳了出来大声斥道。

    一派斯文儒雅的萧凡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他一个箭步冲到黄子澄面前,单手揪住黄子澄的官袍前襟,然后往上一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怒道:“不可能不可能!我说什么你反对什么,你丫处在青春逆反期啊?一会儿说我罪不可赦,一会儿说我胡说八道,我把你家孩子扔井里了是怎么着?你至于跟我这么大仇吗?说话客气点儿会死啊!”

    一番痛骂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萧凡狠狠将手中面无人色的黄子澄甩开,抬手拂了拂因激动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头发,然后缓缓扫视满殿群臣,嘴唇抖了几下,用一种悲愤的语气道:“不要以为我好欺负!读书人也是有脾气的!”

    众人神情惊惧的一齐点头,读书人的脾气他们已看得清清楚楚。

    甩了甩官袍衣袖,萧凡恢复了冷静,当着满朝大臣,淡淡的问道:“黄先生,你既然说刘三吾老大人不可能更改榜单,那你敢不敢跟我打个赌?”

    黄子澄失神道:“赌……赌什么?”

    萧凡嘿嘿坏笑:“刘三吾若改了榜单,那么就算我赢了,他若没改,就算我输了,怎样?”

    黄子澄已回过神,刚才萧凡对他的羞辱令他愈发愤怒,于是冷声道:“赌注是什么?”

    “谁输了,谁就进宫侍侯皇上,如何?”

    “没问题!”黄子澄一口答应。

    萧凡坏笑道:“黄先生,我还没说完,谁若进宫侍侯皇上,可要先把那不文之物割掉才行,怎么样,你答不答应?”

    “我答应!”黄子澄毫不犹豫的点头。

    萧凡哈哈一笑,退回了朝班。

    解缙不知何时站到了萧凡身旁,他嘴唇微微一撇,低声咕哝道:“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愚蠢的打赌……”

    萧凡眼睛一瞪,低声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解缙翻了个白眼儿,悠悠道:“黄大人年近五十,估计他那话儿除了小便,没啥别的用处了,割不割的都无所谓,你拿你二十岁年轻力富的家伙去赌人家五十岁不中用的家伙,你说这打赌蠢不蠢?”

    萧凡眼睛立马直了,然后俊脸迅速变成了黑色,右手似抬非抬,蠢蠢欲动。

    解缙很善解人意的道:“你是不是很想抽自己几耳光?”

    萧凡点头。

    解缙摩拳擦掌道:“散朝之后我帮你抽……”

    这时,守宫门的大汉将军凛然走入奉天殿,跪拜道:“陛下,翰林学士刘三吾宫门外求见。”

    “宣他进殿!”

    以下不算字数

    今天码了9000字,算是小爆,求那啥……

    书评区里很热闹,有人说最近这几章平淡了,也有人说最近几章比以前进步了,嗯,说法很多,说实话,我被言论影响了,有点进退维谷的感觉,一个作者只有一双手,构思出的情节只有一条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各位热心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太多,我纠结了。。。

    所以刚才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干脆什么都不看,按自己原定的大纲写,特别是那些影响我原本创作思路的言论,我只好理智的闭上眼,否则我恐怕会写成四不像,那就悲剧了。。。

    既是历史文,当然免不了朝争,如果主角一天到晚四处瞎胡闹,相信你们很多人会腻烦的,这对我也是种新的尝试。希望尽量在上本书的基础上,文笔和构思有所进步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晚节不保

    奉天殿内一片寂静。

    殿外的东方已出现了一丝鱼肚白。天快亮了,然而殿中以黄子澄为首的一干清流,他们的心情却仍处于黑暗之中,今日早朝的局势惊天逆转,令他们打从心底里感到惊惧,颤栗。

    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初涉朝堂不过半年的弱冠小子,竟在朝堂上悄然编织出如此庞大的一张网?满朝公侯,六部九卿官员,有一半人被他拉拢过去,为他所用,原本为朝中皆是清流一派,象征君圣臣贤的盛世气象而欢欣不已的黄子澄,直到今日才深深发现,所谓的满朝清流,原来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大臣们早已互相离心离德,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和气而已。

    而萧凡这个赐同进士出身的秀才,竟如此巧妙的将这些与清流离心离德的大臣们拢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新的,与清流相对抗的朝堂势力。

    黄子澄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区区锦衣卫同知,他是怎么做到的?

    黄子澄感到惶然了。

    今日的早朝,难道标志着朝中j党当道的开始么?清流怎么办?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望向殿外,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刘三吾今日要呈给陛下的春闱贡士名单,将决定很多人的生死,其中包括萧凡的生死。

    望向殿外的同时,很多人也将目光投注在大殿正中悠然而立的萧凡身上。

    他刚才说的话……是真的?

    他真劝动刘三吾老大人改了贡士名单?

    这怎么可能?刘三吾乃当世大儒,性情最是刚烈耿直,他认定的事情向来不可能更改,萧凡有何本事能劝得动他?

    端坐龙椅上的朱元璋也情不自禁的将目光投向萧凡。

    这个年轻人总能带给他奇迹,这一回,他还能让奇迹继续吗?如果刘三吾坚持没改名单,那朕是否真要杀他?如此人才,杀之岂不可惜?将来用得好,必成允炆身边不可或缺之臂助,可是若不杀他……朕的话已经放出去了,君无戏言,朕若食言,以后面对群臣将如何自处?

    朱元璋陷入了纠结之中,历经一世风浪沧桑的他,此时此刻,竟也情不自禁的提起了心事。

    相比之下,朱允炆则更加坐立不安,秀气俊朗的脸庞上已冒出一层细汗,他从来没发觉。上个早朝竟然也能惊心动魄到这个地步,萧侍读,清流大臣的诘难被你化解了,下一关你还能顺利通过吗?丁丑科案会不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侧头瞧了瞧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脸,朱允炆暗暗攥紧了拳头,若真到了最坏的那一步,我纵拼了一死,纵拼了不做这皇太孙,也要救下萧侍读的性命!

    众人各坏心思之时,独立大殿正中的萧凡也陷入了纠结。

    曹大哥该不会失手吧?万一他失手,我跟黄子澄打的赌怎么办?割,还是不割?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我还是处男呢!

    这时,殿外一阵忙乱的脚步声传来,夹杂着老年人喘粗气时喉咙里嘶嘶的痰音,由远及近。

    每个人的心腔都提了起来。

    答案即将揭晓。

    声音到了殿门外忽然停住,来人似乎正在殿外整理仪表,深呼吸舒缓情绪。

    接着,一道略显佝偻的苍老身影出现在殿门正中,刘三吾穿着官袍,脸上带着决绝之色,踏着稳定坚毅的步伐。缓缓走进大殿,御前二十步外停住脚步,刘三吾规规矩矩跪下,伏身道:“臣,翰林学士刘三吾,叩见吾皇万岁,并请罚臣早朝来迟不恭之罪……”

    这个节骨眼儿了,谁还顾得上计较他早朝迟到的小事?

    朱元璋袍袖一挥,道:“刘爱卿平身,爱卿年老,上朝殊为不易,迟到些许时辰不打紧,朕赦你无罪。”

    “老臣叩谢陛下天恩。”刘三吾依礼叩拜三次,然后起身入了朝班。

    迎着朱元璋和群臣诡异的目光,刘三吾面色坦然的站在朝班中,两眼半阖,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

    朱元璋看了一眼静立殿中的萧凡,见他神色如常,并无一丝紧张,朱元璋心里不由犯起了嘀咕,这小子如此镇定,莫非他真劝服刘三吾更改了榜单?否则他为何一点都不担心?他就不怕朕杀了他吗?

    转过头,朱元璋望着刘三吾,一双狭长的眼中射出锐利的厉色,刘三吾,你今日若再不识相,休怪朕不念多年君臣情分,比起北方士子之心,区区君臣情分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静谧无声的大殿内。朱元璋隐含杀机的声音骤然响起。

    “刘爱卿,春闱榜单一事,你可重新斟酌过了?朕今日要看名单。”

    群臣的心随着朱元璋阴森的语调提起老高,各种复杂的眼神纷纷投向刘三吾。

    刘三吾脸上顿时泛起一丝红润,他深深呼吸几口气,似乎在强自压抑激动的情绪,然后他的表情渐渐变得决绝悲壮,他缓缓扫视殿内群臣,仿佛在向群臣无声的做着最后的告别。

    最后他一撩官袍下摆,复走向金殿正中,跪拜下来,从袖中摸出一本蓝色封皮的奏本,将它双手高举过顶,昂然道:“陛下,春闱贡士榜单,老臣已然斟酌再斟酌,这是老臣最后做出的结果,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身旁侍立的宦官急忙蹬蹬蹬小碎步跑下皇帝台座,接过刘三吾手中的奏本,恭恭敬敬的递给朱元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朱元璋手上的奏本上,殿中之人都明白,这道奏本,关系着上百人的身家性命。甚至关系着未来大明朝堂的势力布局,若奏本不合上意,那么刘三吾必死,萧凡也无幸理,朝堂仍是清流为主,j臣们谁也不会愿意出来当这被人唾骂的j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