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三国之刘尚传 > 三国之刘尚传第12部分阅读

三国之刘尚传第12部分阅读

给这些伤员。

    守城的士卒艰难,城外的孙策军同样也是胆战心惊。十几架井阑已经被不怕死的敌军纵火烧掉,他们强攻了一天,损失最少也有三千人,三千人中,能够保持身体完好的屈指可数,大部分人都被割了脑袋,拖回来的皆是无头的尸首,以至到了后来,一听到周瑜下令攻城,那些攻城的官兵都只能提前在自己身上写好名字,免得死了也没人知道。

    一天的迅猛攻击,湖口城墙千疮百孔,但是始终屹立不倒。孙策军的士气经历了最初的锋锐之后,也渐渐变的消沉起来。攻城也开始变得机械而麻木,投石车的石弹早就消耗的精光,井阑也被摧毁,双方士卒的战斗开始变得有利于守军。无数火油、巨石从城头落下,反正城上别的不多,石头满地都是,只需俯身抱起,随意往下面丢去,必能砸死一片敌军,只是这样一来,杀的人也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守军心头大多不爽。

    刘尚军营之外,孙策也试探着强攻了几次,还特意找来几辆投石车往营中投掷石块,只是投石车一旦没了数量的优势,单个的巨石并不能对士卒造成多大的伤害。历史上的攻城之战,也从来没有只靠投石车就能打破城池的。投石车的作用在于威慑,在于那种不可预知的恐惧,一旦失去了对投石车的恐惧,它的杀伤力无疑要减弱很多。

    更何况,太史慈、甘宁皆在,刘尚军中还有数千匹战马,这一次前来湖口,刘尚早就考虑到了会同孙策野战,拥有马匹,野战的威力无疑要提升不少,只是太史慈甘宁二人陆战虽强,马战却是弱项,这也是南方的通病,自古南船北马,这一点地理差异,也是南不胜北的原因之一。

    刘尚同孙策大战了一日,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攻城之战,双方也是打了个平手,两边主帅心头同时焦躁,随后命令大军齐出,双方混战一场,各自鸣金收兵。孙策回了军营,刘尚也留下甘宁守营,然后同太史慈一道回了湖口。

    鲁肃接着,报上湖口损失,这一战,湖口守军死亡两千,伤者无数,大多数都是躲避不及,被飞来的巨石砸断手脚,想要完全复原,非得仔细调养不可。好在孙策的井阑被敢死队摧毁,这让城头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听完鲁肃汇报,刘尚眉头深锁,叹了口气道:“孙策势强,今日虽然拼了个势均力敌,但是也快到了我们的底线,反观孙策,不但地广将多,钱粮更是无数,我们耗不起啊。”

    鲁肃也是肃容,道:“主公说得没错,湖口之众,乃是聚集了我军大半精华,一旦在这里消耗光了,以后面对江夏,我们会更加的弱势,为今之计,只能从孙策内部着手,逼他退兵,然后再派人和解,两家暂时休战!”

    有谋士就是好,什么都不用我费脑子!刘尚总算体会到为什么作为君主要求贤若渴了,这种瞌睡来了就有枕头的日子实在是令人爽心。听了鲁肃的话,刘尚好奇的问道:“看来子敬早已胸有成竹,还请详细道来!”

    鲁肃微微一笑,从袖子里取出一副地图,对刘尚道:“早在前来湖口之时,我就同子扬等人商议过了,只是那时候孙策势强,没有人看好我们,更没有人能想到我们能够同孙策打个势均力敌,所以我也就没有告诉主公,今日我们既然破除了孙策不可战胜的传言,正好行此计策!”

    接过地图,刘尚心痒难当,仔细看了一番,只见整个扬州地图之上,孙策同自己所在的地方被泾渭分明的分成两边,看看自己的地盘,不过就同江东一个郡一样大,却被自己分成了三郡,脸上多少有些讪讪,但是最吸引刘尚的注意的还是江东最后方,也就是会稽郡中,有着数个大大的红点,十分醒目。刘尚不解,问道:“子敬这是何意?”

    鲁肃笑道,用手指了指那几个红点,道:“想要孙策退兵,别处或许困难,会稽孙策只是初定,人心大多未附,正是孙策后方最明显的隐患,会稽王朗经营多年,故吏无数,虽然远在海隅,到底还有一战之力,近日又有传闻,乌程邹他,钱铜聚众万人,前往救助王朗,更有前合浦太守王晟,也引甲兵数千助之,只是碍于孙策兵锋,不敢轻易发动,主公何不修书一封,约合王朗等人,我们在这里拖住孙策手脚,然后令他们各自起兵重夺会稽,如此,孙策后方动荡,必定引兵而退。”

    原来孙策虽然攻下了会稽,杀了严白虎等人,但是王朗树大根深,为会稽民心所向,所以虽然败逃,还是有很多旧将前去依附。比如邹他,钱铜二人,都是吴郡的豪强,素来同严白虎友善,更在吴郡作威作福,孙策一来,先是抢占了吴郡,随后驱逐旧日官吏,族灭两人家属,一切尽皆安插心腹之人,邹他钱铜同孙策乃是生死仇人,所以领兵相助王朗,而前合浦太守王晟更是王朗的旧吏,自然帮助旧主。孙策夺下会稽,正打算前去追剿,哪知道刚好听到刘尚崛起的消息,比起王朗等人,刘尚的崛起对孙策的威胁更大,迫于无奈,孙策才尽起大军前来湖口,打算先灭刘尚,再追剿王朗。只是他低估了刘尚的实力,以至于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尴尬之地。

    这些消息,鲁肃同刘晔早就分析的一清二楚,专等合适时机,就向刘尚进言。一山不能容二虎,扬州袁术将死之人,明眼人谁也不把他当回事,江东只剩下了孙策同刘尚争锋,刘晔鲁肃早就知道双方必定有一场大战,这一战,才是真正关系到刘尚能不能在豫章站稳脚跟,位列诸侯的关键一战,所以刘尚身边的众人更是做足了功夫。

    今日见湖口危急,鲁肃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计划和盘托出,并道:“此乃我同刘晔反复商议无数回,保管能够成功,还请主公斟酌!”

    刘尚听完经过,如何不同意。急忙亲笔写了封信,然后细细用火漆封口。随着压力减轻,他也起了童心,命人寻来数根鸡毛,贴在信上,然后选了原本属于山越的健硕士卒,令其带着从人前往会稽报信。那人得令,飞速出了湖口,翻山越岭就往会稽赶去。

    鲁肃看了刘尚的怪异的举动心中不解,问道:“主公书信缘何贴上鸡毛?”

    刘尚老脸一红,道:“此乃鸡毛信,以后但有大事,须得贴上鸡毛,以示军情紧急,片刻不得耽误,传信之人得之,更需第一时间送达,不可稍有懈怠!”

    鲁肃忍住笑,知道是刘尚戏谑之言,也道:“那我们以后行军,当备上许多只鸡才是。”

    刘尚也笑,两人一起出了城门,刘尚依然同太史慈回转军营,鲁肃回了城头,吩咐士卒轮番守城,防止孙策夜间劫营。孙策今日攻城不下,心中气闷,众将济济一堂,但是说起湖口刘尚,都有些不知如何下手的棘手之感。两边无话,只是打定了主意一个强攻,一个死守,大战持续多日,双方多有死伤,刘尚大营屡次被劫,全奈太史慈、甘宁二人武勇,杀退敌兵,周瑜数次攻城,也被鲁肃巧妙指挥,死死守住。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看看就是一场持久战。

    会稽王朗也果然如鲁肃所料,听闻刘尚居然挡住了孙策的进攻,也不在亡命逃窜,而是纠合邹他、钱铜的部众,又得了王晟钱粮援助,开始谋划重新夺回会稽之事。只是害怕会稽坚城,更有孙静镇守,所以不敢轻动。

    这一日,王朗正聚集众人商议军情,问问大家要不要攻打会稽,忽然探子飞速来报,“数名壮汉从山林里飞奔而出,口称乃是豫章刘尚处的使者!”

    王朗大惊,对左右说道:“我同刘尚之父相知久已,既然他处来人,不可怠慢了,且请其上来答话。”

    探子得令,飞速出去通报,不多一会,几个山越装束的大汉鱼贯进了大堂,顾视左右,只见一名儒雅的中年人高坐主位,长的面容丰腴,双目有神,特别那身上的气势,沉稳中带着亲切,不由自主让人心生好感。知道这人就是王朗,为首的一名大汉拱了拱手,道:“我奉振武将军之命前来,有手书递给王太守!”

    王朗微笑,对几人道了声辛苦,却绝不在意几人的无礼,而是饶有兴趣的接过刘尚的书信,劈头就见到上面几个鸡毛,王朗不解其意,只是猜测可能是这些军士沿途打猎,不小心把羽毛弄到了信奉上面。

    邹他等人对这些日子也时时听人说起刘尚大名,能同孙策争雄不落下风,这样的新起诸侯前来送信,其内容也引得他们好奇。

    王朗见众将皆欲观瞧,于是拆了书信,朗声念了一遍,前面到没有什么,不过是往来客套,只是到了正中,听到刘尚同孙策相持在湖口,多次打败孙策进攻,更是生擒了吕范,,众人不禁大喜,盖在坐众人,一向只听到孙策今日擒了谁,明日捉了谁,这孙策自己的将领被人活捉,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又听到刘尚已经同孙策相持,战事眼看旷日持久,所以命人来信,约合大家里应外合,事成之后,平分江东之地,在坐众人同为太守。

    听完信的内容,王朗是喜动颜色,仰天叹道:“刘正礼生了个好儿子,今日孙策兵锋所挫,你们说,我该不该前去攻打会稽?”

    钱铜邹他对视一眼,皆贪图刘尚许诺,又急于报仇,同时叫道:“当速攻会稽为上!”

    第四十三章 暂止兵戈

    更新时间:2012-09-20

    王朗手下都为刘尚的厚利所吸引,一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太守,每一个人都是心头火热。再说,会稽也不过只有孙静万余人驻守罢了,城中的百姓,还有各地的驻兵,大多数可都是王朗的原班人马,只需稍加引诱,这些旧部还不云从影附?

    想明白这些,王朗也压住了对孙策的恐惧,急忙写了一封回书,然后重赏报信士卒,令其不辞劳苦,火速返回报知刘尚。那些士卒得了重赏,个个欢天喜地,他们皆是惯常穿山越岭的,如何怕劳苦,收了金银,也不回礼,就飞奔出了军营,闪入密林中不见了踪影。王朗看见,甚喜山越的彪悍作风,他所在的海隅也有许多山越民壮,平日里王朗嫌弃他们是蛮夷,一般都不甚招募,等到看了刘尚招募山越为兵,王朗也有样学样,花了重金结交各处山越部落,许诺打破城池府库财物任其索取,山越部落大喜,须臾间利诱到了万人山越精壮,王朗封其为破难军,由自己亲自率领,加上原本就有的万余杂兵,看看兵力已经比会稽多了一倍。

    招募完士卒,王朗尽起两万大军,令钱铜为左翼先锋,邹他为右翼先锋,王晟为合后,总督粮秣,王朗自领中军,随后出发。沿途县城闻听故主归来,更有两万强兵,果然纷纷归附,又有各处失势豪杰引着从人前来投奔,看看到了会稽城下,人马已经到了三万之众,只是士卒驳杂,沿途之上,破难军不愧是他的名号,逢乡过县所向无前,只是不但城中府库,就连普通民宅,也常常被山越劫掠,其余士卒眼红,往往不顾将令抢夺财物,民众多怨。

    会稽孙静闻听,急忙命人关紧四门,挑选城中精壮编成预备军,随时准备守城,又写了加急书信一封,令信使快马加鞭赶往宣城方向,报给孙策知道。

    孙策自从攻打湖口不下,也熄了速战速决的心思,召集众将商量许久,打定了主意要耗死刘尚,所以这些天一直攻城不断,刘尚也不会傻傻的等着孙策来攻,晚上的时候也常常派出数股精锐部队前往孙策营寨方向马蚤扰,虽然不敢真的趁夜劫营,也闹得孙策军不得安宁,白天的时候,都有人站着打瞌睡。双方相持十余天,各有胜负。

    看看到了冬季,天气越来越冷,北方的大部分地方都开始飘起了雪花,各地诸侯纷纷停止干戈,进入了短暂的平静之中,扬州的战事,自然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除了袁术抱着玉玺,日夜关注远在洛阳的天子之外,其余人纷纷派出各自的探子,前往豫章等地刺探情报。

    湖口城中,凡是靠近城墙的民宅都变成一片瓦砾,里面巨石碎了无数,城墙之上,也到处露出了砖土之色,很多地方,长长的裂缝从城头一直延伸到了城根,可是就是这样,湖口的城池依然屹立不倒,死死的挡在孙策面前。

    整整十余天,湖口经历了孙策源源不断的进攻,原本的万人士卒,再惨烈的攻城战下也锐减到了五千,鲁肃不得已,已经开始让那些辅兵登上城头,开始协助守城。同样的,孙策的损失也同样巨大,强行攻城,虽然有投石车的巨大的威慑,但是刘尚军那种动不动就砍人首级的凶悍作风还是在军中引起了一片恐慌,算算收敛的尸体,孙策也损失了七千余人。从来守城容易攻城难,要不是孙策有投石车的辅助,他的士卒损失将会更加的巨大。

    又经历过一天的厮杀,孙策来不及解甲,就那么疲惫的坐在主位上,他的身边,周瑜黄盖周泰等人,每一个的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疲态。

    孙策叹了口气,声音沙哑的开口:“连续攻打十余天,我军伤亡太大,军中锐气也渐渐消失殆尽,我欲从后方调集新兵赶来,同这里的疲兵进行轮换,诸位以为如何?”

    周瑜勉强一笑,对孙策道:“伯符想法虽好,只是我怕刘尚不会让我们如意。按理说,刘尚军卒的战力并不比我们差了多少,但是这些天面对我们的强势的进攻,刘尚却一味的死命防守,我猜他们一定在等待什么?”

    听周瑜这么一说,在坐的众人都是一惊,通过这些天的较量,在坐的众人再也不敢小觑对面的刘尚,潜意识里,他们已经把刘尚当作了同等的对手,哪怕刘尚再微小的一个举动,也足以引起他们的深思。

    孙策同样心惊,急忙看着周瑜,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周瑜苦笑着摇了摇头,却不说话。

    孙策会意,令众将退下,只留下周瑜同张昭两人,这两个人人,一个是自己的结义兄弟,一个是自己最为依仗的文臣,无论什么事,孙策都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

    没了外人,周瑜才收拾心情,脸色严肃的看着孙策,道:“刘尚此人崇尚进攻,更喜避实就虚,这一点,或许同鲁子敬有关,不过说到底,刘尚不是一个喜欢防守的人,可是连日来,刘尚却一反常态的龟缩死守,伯符可知其中蹊跷?”

    孙策脸色一变,突然想到宣城孙权处只有数千守兵,如果刘尚一面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一面却派精锐士卒饶过自己前去偷袭宣城,那自己处身湖口必将进退两难。想到这点,就连见惯了风浪的孙策也起了一丝恐慌。

    周瑜察言观色,早料到孙策会有这样的想法,他摇了摇头,笑道:“伯符可是怕宣城有失?我刚开始也是如此想法,只是后来独自思索了几夜,却发现刘尚这样极为凶险,夺下宣城固然有利于湖口战事,夺不下来,不过是白白葬送了数千士卒的性命。所以我料刘尚的目的不在宣城,而在我军的后方!”

    张昭沉思良久,听了周瑜提醒,脑子里灵光一闪,失声叫道:“难道刘尚派人联络了王朗,想来个里应外合?”

    周瑜微笑点头,道:“换了是我,就会这样做,何况子敬胸怀韬略,又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呢,所以刘尚这些天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在等王朗的回信!而我们同刘尚相持日久,王朗必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所以我说,想要从后方调兵已经是不可能了,为今之计,伯符还须命令各地守将火速起兵,前去支援会稽为上。”

    听完周瑜的分析,孙策脸色更加难看,只是周瑜说会稽有难,他也不敢耽误,急忙写了几道调兵的命令,令镇守吴郡的蒋钦,速速发兵会稽,帮助孙静围剿王朗残部,又令丹阳太守吴景调集五千丹扬兵,也往会稽助战。

    只是调兵令还没有发出,会稽的信使已经到了军中。见了孙策,慌忙跪下去,把手中的书信递上道:“会稽急报,王朗领兵三万攻打会稽正急,孙将军恳请主公速发援军!”

    孙策更惊,打发信使下去休息,然后接过手书,仔细一看,却是孙静亲笔,里面不但说了会稽境况,还写明了最近同王朗的战事,上面提到王朗勾结山越,攻城甚急,会稽各地的守将纷纷叛离,如今除了会稽坚城,其余地方皆被王朗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