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暗手 > 重生之暗手第3部分阅读

重生之暗手第3部分阅读

个劲较好呢。不过这破厂区没模具呀?”

    “笨呐!你二哥不是在厂里做木工么,别跟我说你上次给家里倒锅的模具是厂里别个师傅做的,你不会让也他给咱们做几个咱先用着。不会说你二哥没做过私活把?”

    王四的老爹生了六个儿子,老大叫王群,生了老二可能为了起名省事儿直接叫王二群,老三叫王三群,至于王四儿其实全名叫王四群,不过村里人还是习惯了叫他王四儿。陆秋原一度想过,好在他老爹只生了六个儿子,如果在生下两个,,,老八起名不知道会不会延续之前的起名逻辑,伤不起呀,伤不起。王四的二哥王二群是在铸件厂做木工活儿的,别看人年轻,技术上很是过硬,是铸造厂的“大把”木工。在农村的大把木工相当于后世某行业的技术权威,等同于具有中级职称的六级木匠。“等会儿我画几个锅和马勺的样子,你拿回去请你二哥做好,等我们赚钱了,每个分给他两块钱劳务费。”

    陆秋原深信,自己脑子里现代锅具和马勺的造型,决定能引领这个时代的厨房『潮』流!

    陆秋原这么一说,三小子脑子顿时活了起来。谁不知道卖锅比卖废铁值钱呢?看到陆秋原画的大饼,顿时觉得浇铸铁锅的事情变得容易了起来。本来还为分少了钱财心底暗暗郁闷,听到这个浇铸铁锅的想法,一时间都是雀跃无比。更何况,陆秋原可是告诉他们,以后每个月都能赚一百块钱呢,这是啥工资呀,公社领导们也挣不上这么多钱吧?这个年代虽然体制上公社已经变成了乡,但老百姓口中还仍然公社、公社地叫着。

    “这么多铁,都浇铸成铁锅,卖给谁去呀?”还是二狗子多少有些头脑,开始考虑市场承受能力问题了,“现在家家都有锅了,谁还会再买新的呢?”

    看看二狗子挠头的样子,陆秋原大感欣慰。二狗子虽然是个孤儿,但明显比王四和胡小军立世早,而且好像还有些朦胧的商业头脑。可惜的就是文化水平低了点儿,要不还真值得培养培养。

    “想得不错!知道想往哪儿卖的问题了,这叫市场意识,值得表扬。的确,我们村子里几乎是家家都有铁锅了,可有时候一个家庭过日子,往往一个两个铁锅是不够用的。”陆秋原抬头看这哥几个闷葫芦样子,回忆了下后世企业培训营销员的那种鼓励的语气,“有大锅的,我们卖给他小锅,有小锅的我们卖给他个大锅,大锅小锅都有的,我们就卖给他汤锅,反正只要你用心,他就一定会买我们的锅。明白了没有?”

    看到几个小子顿悟的情境,又进一步鼓励他们。

    “我们静水村卖完了,不是还有河西村么?河西村卖完了,我们不是还可以到县城区卖么?你看县城十字街上,那有多少人在哪儿摆摊呢?你们不知道吧,他们一天可能卖几十甚至上百块的东西呢,现在很多人都摆摊摆成了万元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八十年代,第一批下岗摆摊或者是无业摆摊的人基本都发财了,一度被称为第一代富裕起来的人。这年代媒体还不发达,中国人自古就有财不外『露』的习惯,甚至世俗的眼光仍然固执地看不起这些个“无正当职业”的人,选择固执地老死田詗wwlwen2u饧父鲂〖一锩飨曰共恢劳饷娴氖澜缬卸嗝淳剩挥邪谅肫桨谔材艹晌蛟В偈倍牧恕?

    “那我们干了!”

    “小原,我听你的,咱们干了!”

    “我也干了,小原你说咋干吧?”

    见到三个小子已经被鼓动了起来,陆秋原知道,可以实行第二步了!

    “好!既然你们同意听我的,那么今后就都不能反悔,谁再中途要退出影响了事业,那可就不中了。我说的这点,你们这能做到么?”

    “中!”“行!谁退出是王八蛋!”“谁退出我们就揍他!”三个小子七嘴八舌,情绪还是比较高昂的。民心可用呀。

    “二狗子,村里分地的时候,你分到没有?”二狗子大名叫乔定华,是村里的孤儿,从小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84年分地,乔定华还小,估计那时村里没有分给他地。陆秋原依稀记得,后世二狗子因为没分到地的事儿和村里还闹过好几次,弄得老村长很没面子。

    “是呀!前一阵子我去找村长要了,村长说村里机动地已经都分出去了,现在没地了分不着呀!”二狗子回答的很平淡,估计这时候还没有到二狗子还小,还没有到因分不到地而恼火的年纪。

    “你去找支书和村长说说,你先把这附近这一片涝洼甸子承包下来。”

    “我要这块破涝洼甸子干嘛,这里年年灌水,根本种不了地!”二狗子一听不干了,心说这啥破主意呀。

    “我让你去,你就去,说那么多干嘛?你现在就开始不听我话了?”

    “那个,不是啥听不听话的事儿!我要是包了这涝洼地,今后有地了村里不分给我好地了可咋办?”这货还抱着幻想呢,他不知道的是,即使他再用心地等待,今后若干年内二狗子也没分到地。应该说,中国农民骨子里是十分看重土地的,如果有一线希望,他们也会尽出全力。

    “你去跟村长说:,,,反正现在没有地给你,你先把这涝洼甸子包下来,还能抓个鱼,种点菜吃吃,能缓解燃眉之急,就缓解点燃眉之急。而且这的几间破厂房收拾收拾就可以住了,还解决了你住的地方,不用在住村头那破庙了。等村里有了机动地,在分给你也不迟!~”

    这倒是个说法,二狗子听了不断点头,王四和胡小军也觉得在理。

    “下午王四儿你跟二狗子去大队部办理土地承包手续,要认真地办,要写下承包合同的那种手续,明白没?这样才能彻底先把地给圈下来。”

    “小原?你干嘛不先琢磨着怎么铸造铁锅,忙着承包这涝洼地干啥呀?左右这废厂房也没人要,我们就占了谁还能管得着么?”胡小军有些『摸』不着头脑。

    胡小军的话大概也能代表其他两个人的疑『惑』,其他两个小子也纷纷看向陆秋原。

    “那小军你说,咱们要不先占下这块地,把它圈起来,别人也过来挖铁,咱凭啥管人家?要是过几天,别人看到我们在这里挖出大量的铁来,你说会不会有人跟着过来挖呢?”

    陆秋原这么一说,几个小子豁然顿悟!点头点的跟小鸡叨米似的。

    其实陆秋原见他们只是看到了眼前直观的挖铁利益,就已经心动了,便省了许多口舌。陆秋原没有告诉他们的是:眼前这个涝洼甸子,就是后世人们经常说的湿地,开发起来妙用无穷,湿地的开发才是未来真正的聚宝盆。看到几个小子见能够有招儿占领了废厂房,垄断了挖铁这么有前途的事业,各个雀跃无比,陆秋原觉得没有必要多说什么了。

    “好了,现在承包手续还没办好,你们几个快把挖到的铁都藏起来,别让其他人看见了,动了心思。”

    财不外『露』的道理他们几个还是懂得。顷刻间,几个体壮如牛的小伙子就把他们挖出的一大车铁隐藏了起来。甚至王四还别出心裁地用几块木板把废厂房门口定了个牌子,用石头划了几个字:二狗子家!

    其实,你写乔定华家,还真没人认识!

    ;

    第11章 视野差距

    交代完王四和二狗子两个和支书村长谈话应该注意的事项,陆秋原就和胡小军两个分头回家吃饭去了。包地的事情要交给乔定华和王四来办,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是不知这两个着急发财的臭小子,能不能让老支书顺利吃上午饭。

    陆秋原的午饭吃得还是满不错的。

    因为陆秋原的小叔陆正河也回老母亲家吃饭了。小叔带回来二斤肉,让陆家的饭桌上丰盛了起来。老一辈人过日子过得仔细,陆家生这样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年人一般都是特别简朴的人。这种简朴落实在餐桌上的时候,就是陆秋原所不愿意接受的了。陆家生是个老牌的『共产』党员,也是个十分有秉持的人,个人『操』守十分过硬。早在人民公社时期,就做过静水村第三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在整个村里威望极高。一直以来,不仅严于律己,即便对子女也一直要求的比较严格。

    陆家偶尔能够改善生活,往往是小儿子陆正河和小女儿陆正英私自买回些“硬闯”货。而陆正英还没有出嫁,大部分工资是要上交到母亲手里,手头资金并不宽超。所以,每当已经结婚出去单过的陆正河回家的日子,也是儿时陆秋原最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这个小叔事比较有孝心的,基本每次回来都给老人带些平时不舍得买的食物,陆秋原可以名正言顺地借光大吃。

    肥肥腻腻的红烧肉,那可是陆秋原的最爱!尤其是『奶』『奶』做的!这一餐饭吃将下来,让陆秋原爽到了心窝。

    看来改善家庭状况解决伙食问题,有点迫在眉睫呀。前世的陆秋原痛恨的是自己刚刚一米七的个子,略感自信不足;特别是在美女的审视下,仿佛自己在身高上总差了那么点啥似的。如今这个年龄,正是身体发育拔高的大好时机,断然不可放弃这个长身体的黄金期。虽然1987年没有增长灵,增高『液』之类的东西,但钙片,维生素片啥米的常见『药』品还是有的,自己怎么也该补充一些。再辅以优质伙食,定能让身高再度向上穿上一穿,解决前世的尴尬。陆秋原知道,后世孩子的身高明显比父辈要高出一头,就是因为营养充分的原因。

    怎样才能改变爷爷『奶』『奶』的节俭习惯呢?比较深邃的课题。大不了我也学小叔小姑,把好吃的直接买了回来,我就不信爷爷『奶』『奶』还能把好东西扔掉不做?嘿嘿,等着你们的孙子发大财吧!

    发财的事情可以一步步实施,而且已经落实了项目,一定要快速地发展起来。看到频频给自己夹肉的小叔陆秋原猛然想起,眼下还有件陆秋原迫切要做的是改变小叔陆正河的官运问题!

    陆正河是典型的少年得志型官员。陆正河从静水乡通讯员做起,在二十八岁时就当上了静水乡副乡长。直观看来,官场入门就是个实打实的实职副科级,可谓前途无量。况且陆正河个『性』好,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一度深受上级领导信赖,可谓官场基础良好。

    本该前途远大的陆正河,在关键时刻没有提起来的主要原因,直观上看就是只上过高中的陆正河学历上显得比较单薄。而决定『性』因素则是,老领导站错位置被迫调离之后便无人照拂,导致官路『迷』茫。而陆正河本人所犯的错误是,没有能沉得住气,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等照拂他的老领导反身杀回来时,陆正河已经黯然离开官场。

    小叔对陆秋原一直很好,甚至比对自己儿子还要亲切。即便是后来陆正河在仕途出了较大的问题,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之下,还在为陆秋原的前途而上下奔走。虽然最终的结果,陆秋原还是进了终极养老部门--党史办。但小叔的一片拳拳之心,陆秋原还是感受得到的。

    此生,该是我陆秋原为小叔的仕途保驾护航了。想到这里,陆秋原顿时有了主意。

    “小叔,听说现在党校招进修生,你报名了没有?”

    陆秋原的问话明显让陆正河吃了一惊。什么时候小孩子开始管起大人的事情来了,这还是自己只知道玩闹的大侄子么?不过大侄子懂事还是好事情,老陆家后继有人呐!

    “现在乡里工作忙,黄乡长年纪大了,多数事情都得让我去跑,实在是没时间去上课,所以想报名学习也报不了。”

    “这可不是个事儿lwen2!再忙也要多学习呀,今后领导干部对学历要求很高的。再说,也没听说地球上少了谁就不转了,何况咱们一个静水乡?”

    “这什么话,闭嘴吃你的饭,小孩子家家的少管大人的事情!”陆正河被说得有些恼火。

    “小原说得也在理儿,正河lwen2,在忙也要多学习,往后没文化怕是不行的!”陆家生意外地发话了,而且敲定了陆秋原的观点。陆家生本是县农业局下派的技术员,后来因为特殊时期中的一些原因直接留在了静水村第三生产大队。八十年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让阅历丰富的老爷子似乎看到了曙光。一直以来,五十年代的中专生陆家生就深为几个孩子所谓的高中学历担忧着呢。陆秋原知道这一点,走的就是爷爷路线。

    “是的爸,明个我去县党校看一看,看能不能补报。”爷爷陆家生的话,陆正河是不敢不听的。

    看到陆正河同意去报名,实现了对小叔学历补充的重要战略部署,陆秋原就不再说话了,埋头对付自己碗里的大块儿红烧肉。

    一餐饭吃得陆秋原志得意满,善用人心,善于让亲人规避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暗礁,就是咱陆秋原的长项。不用自己出头,躲在暗处也可以把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看到小姑陆正英在厨房洗碗,陆秋原则有凑乎了过去。

    “小姑,你最近好像更漂亮了?”

    陆正英没有搭理陆秋原,只是回头白了他一眼。

    “小姑,你的纱巾很时髦呀?”

    “小姑,你的头发真黑呀呀!”

    “小姑,你干活可真利索呀!”

    陆正英刷完碗洗净了双手,走进里屋找凳子坐下。看了看屁颠屁颠跟来的陆秋原。

    “说吧,又惹什么祸了?”

    “小姑lwen2,你大侄子我英明神武,天上少有地上无双,怎么会给你惹什么祸呢?”穿越以来,陆秋原马屁功夫的确精进了不少。不过精进的更多的反而是,日益膨胀的自恋情结,甚至某局部位置已经有了刀枪不入的迹象。

    “这个月工资都交给你『奶』『奶』了,要零用钱我这儿没有了,你不用再凑乎了。”

    “看小姑说的,今后lwen2是我孝敬您老人家还差不多,不会再蹭您老的零用钱了。”马屁神功已经越来越进入状态了,“小姑lwen2,钱是不要了,不过俺确实有点儿事情要小姑帮帮忙才好。”

    “哼哼,,,我就知道你拖个黄鼠狼尾巴过来,没安什么好心思!到底啥事儿,快说?”

    “怎么能没安什么好心思呢?是大大的好心思!”陆秋原涎着脸陪着笑,拉个凳子在陆正英旁边坐下,凑乎过来,“我就是想让小姑帮我弄些发热板回来,我们做实验用!”

    “什么发热板?做什么实验?”陆秋原这么一说,反而把陆正英给弄楞了。

    “我正琢磨着自己动手做个电饭锅,小姑,电饭锅你知道吧?就是不用架火,不用看着,自动做熟米饭那样的饭锅。发热板咱供销社现在没有的卖,想让小姑托托门路给我进几个用,我可以付钱的。”

    “啥?电饭锅?可能死你了,就县里百货商店卖两百多块的电饭锅你说你自己做一个?”陆正英这回可真楞了,伸手『摸』『摸』陆秋原的头,“没发烧吧?”

    陆秋原真想说,电饭锅工艺不复杂,前世自家坏的比较复杂的电饭锅自己还修理过呢,现在做个简单的,应该不难。不外乎一个发热板接两个受热金属弹片,下面放上磁铁和弹簧,根据发热板温度高低变化影响弹片工作,就能实现饭锅的自动跳闸了。有了自动跳闸的电锅,就是电饭锅了。退一万步说,咱做不成电饭锅,做个电炒锅,电火锅,电汤锅什么的还不绰绰有余呀?重要的是,,,要发热板,发热板这东西陆秋原缺乏生产材料,暂时无法生产。不过发热板在这个时代也不算什么紧俏物资,供销系统应该可以搞得到。

    “小姑呀,你大侄子这不是搞科学研究呢么?你总得支持我学习不是?我要是学习有了出息,您老脸上也有光不是?”陆秋原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做不到,动之以情还是可以的。

    “你就扯淡吧你,淘都淘出个花样来!还科学研究呢,看把你能的。”

    “小姑,小姑,小姑最疼我的就是你了!”

    “好了,好了,别缠着我了。我回头跟县里联系一下,看他们有没有发热板,要是有我给你进几块过来。不过我可跟你说好了,不论你怎么得瑟,学习成绩不准落下来,否则再别想让我给你倒腾什么东西回来。”

    “太好了,谢谢小姑!我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