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暗手 > 重生之暗手第18部分阅读

重生之暗手第18部分阅读

说得那个夸张呀,就如马上就要过不下去了似的。听得陆老爷子都恨不得把自己的东西都送了这些乡亲、族亲。而这些来客一般也不收老爷子送的东西,只是让自己长得壮壮实实儿子或者孙子,一个劲儿地给叔房爷爷又是行礼又是鞠躬的。那潜意思是:看,这孩子不错吧?三友厂招工,让叔房爷爷的孙子陆秋原给这孩子安排一下吧。

    陆老爷子也是个聪明人,但他也抹不开这个面子和自己孙子张口呀?!犹豫婉转地表达了小辈的事情小辈在办,他也爱莫能助。

    可村里的乡亲们也不死心呐,别看农村人一进城在陌生人面前木讷,在环境熟悉的乡里乡亲面前,花花主意也是有都是的。为家里孩子进厂,若干人等出尽了花样,简直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尽了一切能用的方法。

    一波又一波的,那可是走了一茬又来了一茬,而且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翻新变化。又哭又闹的有之,送礼干串门的有之,帮家里挑水劈柴的有之,甚至连保媒拉纤的也有之。后来甚至连连陆家的老辈人八十多岁的三叔公都出面了,这让陆家生陆老爷子有点淡定不了了。

    奈何,好汉也架不住人多呀;乡亲们的情分在那儿呢,也不能都驳了面子。总不能闭门谢客不是?

    当看到陆秋原拿着城里采购的一大堆大包小裹的东西回来,陆家生只能喝出去自家的老脸,把他的宝贝孙子叫到了房里谈粀wwlwen2?

    ---

    陆秋原刚回到家里,看到爷爷召唤,本还有些纳罕,不过看到门厅院子里出出进进的客人,他也猜出了个大概。

    只是没想到,自己办个厂子,爷爷还在家里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以己度人,估计曹媛媛胡小军他们几个的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去。特别是王四群和胡小军,他们两个不是炫耀过自己是厂里的股东么?怎么的,股东连进个人的权力都没有,那谁还信呢?!

    这也不能怪他们,厂里的用人制度是陆秋原和曹媛媛两个一手『操』办出来的,用人制度相当严格,主要就是为了杜绝这种唯亲适用的不良现象。

    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面,在杜绝了不良用工的其他途径的时候,问题矛头自然会指向你。这不,如今用工矛盾估计都指向到爷爷陆家生这里来了。

    “秋原呀,最近厂里的情况怎样?”看到陆秋原规规矩矩坐在那里,陆家生开口问道。

    “挺好的,现在生产销售都已经走上了正轨,三友厂已经能够进入正常运转阶段。”陆秋原跟自己爷爷没有必要瞒着掖着,有啥说啥,“最近厂里还在扩建厂房,估计不久之后生产和销售两项都能翻个翻儿。”

    “厂子扩建后,工人还够用么?”毕竟是和孙子辈的说话,陆家生还是问得比较含蓄。

    “应该没问题,厂里用工方面定下的规矩是有余设计,当前已经招收了等倍数工人,即便今后执行三班倒的生产,也不会出现问题。之前招收的新工人,现在正进行岗前培训呢。”三友铸造厂严格执行了曹媛媛定下的一干规章制度,新工人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听到陆秋原这么说,陆家生更加为难了。人家这都招收了倍数工人了,你还怎么往里塞人呢?莫非让人去了孙子厂里干吃饭,不用干活?

    不过这话要是到了口边还不能说,也有点儿说不过去,人家可都快来了快八趟了。

    “秋原呀,你王大娘家的春生子,你看能给照顾一下不?他家确实困难。。。还有『毛』伢子,当年我当队长的时候,他爹虎头可是挺给我状脸面的。。。”陆老爷子,也没狮子大张口,只是捡了几个紧要的说了说。

    陆秋原看着爷爷在给自己讲人情,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是必然的,谁还没有个七情六欲,七大姑八大姨呢?也不能活在真空中不是?

    主观上,陆秋原可不愿在自家的厂子里开了这个人情口子。他可知道,后世无数个企业,就是倒在这个抹不开面子的用工上了。

    这样托人情进厂的,万一在厂里不认真工作,你是用他还是不用他?不用他,每日里找爷爷哭诉,这谁受得了?用他吧,万一这通过人情门路进厂的不仅自己不干活,还把厂里的风气搞坏了,你『毛』招也没有!

    而且,你今个自己在这儿开了这个口子,明个胡小军也在他那儿开个口子,后个王四群再开个口子,那厂里用工环境一定『乱』套了,自毁规矩不剃于自毁长城。

    问题一出现,就要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爷爷的面子也不能不照顾,老爷子可是头一次向陆秋原开口呢!看到爷爷期待的眼神,陆秋原灵机一动,来了主意。

    “爷爷,最近找你托门路的,怕也不仅仅这么几家吧?”陆秋原笑『吟』『吟』地问向陆家生,“您答应了这样两个,那些个您没给安排的,不是还会来不断找您麻烦?弄不好还会无端地得罪人的!”

    陆家生一看,这个大孙子可真是长大了,自己一开口,人家就知道自己这儿的情况了。

    “秋原呀,的确是有很多来找爷爷磨叽着要进厂的,爷爷倒也不是架不住整天个来找的那几户,搞『乱』你厂子的管理。”看来有文化的陆家生还是懂管理的,也知道在管理上不能『乱』开后门。

    陆家生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说道:“只是我说的这两个都是有些个特殊情况的,春生子家是着实困难,家里兄弟多,包干分的那几亩田根本不够种,他家老大都快四十了还讨不到老婆,我看他们几个兄弟中,春生子算是个脑瓜子灵活的,才把他推荐给你,当然,这人用不用还在你拿主意。”

    “至于『毛』伢子,那是我欠下的一个情份。”陆家生好像有些缅怀过往的事情,“当年我做队长的时候,『毛』伢子的爹虎头就一直跟着我干,干活儿利索给我长脸面。可惜那次开山打石头放炮,虎头和树根(曹媛媛父亲)两个一块儿被石头砸死了。现在他们家也困,如果能帮衬着点儿,就帮衬着点,也不枉虎头跟我干了那么多年。”

    陆家生把事情说完,眼里竟然有些湿润,看来乡里乡亲的,难以无情呀!

    “爷爷,你想没想过,这样拉一个两个进厂做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咱得使个法子让全村摆脱贫困致富才成,否则咱顾全了这个顾全不了那个!”

    “现在都大包干了,没法子管全村的事情了!”陆家生语气中带着些伤感,他对老生产队还是很有感情的。何况当年静水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的也相当火爆,光是运输队,就有卡车十几辆,这里面有陆家生老爷子投入的汗水。

    现在放弃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老爷子本心上是十分舍不得的。无奈上面三令五申,政策力量是谁也不能抗拒的不是?

    不过,陆秋原可是知道的,在这个年代也不是所有的农村集体经济没有保全下来,后世闻名的什么村什么庄的都是集体经济发展的楷模,就连本省,也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农村集体企业。

    只要思想不僵化在一个固定的模式里,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大范围地发展集体经济,眼前不符合『潮』流,也不能搞。不过爷爷,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改变咱们静水村的主意可以尝试一下。”陆秋原看着苦恼的爷爷陆家生,拿出了自己的主意,“我们可以以原有的第三生产大队的社员们为基础,办一个小规模的集体企业,当然,如果其他社员愿意加入,咱也不拦着。每家每户量力出本,资金不足的时候,咱老陆家包葫芦头,这样爷爷就可以办咱们第三生产大队自己的厂子了。厂里用工,就可着出本的股东们和符合厂里其他规矩的乡亲们,您看怎样?”

    “这法子好倒是好,可我们办个什么厂才能赚钱呢?”陆秋原生已经被陆秋原说动,这的确是个能改善乡亲们贫困现状的一个好法子,陆家生也知道这一阵子折腾陆秋原赚了不少钱,这个厂子有陆秋原包的那个葫芦头,该是办得起来的。“还有,若是爷爷让你来包这个葫芦头,把你的钱都亏了进去,心下也难安呀!”

    “爷爷,看您这话说的,钱赚来就是花的,赔不赔的没有什么关系,这么干也算给乡亲们办点实事不是?我毕竟也是静水乡的乡亲们看着长大的,能为他们做点事情,自己也安心。”陆秋原对村子里的乡亲们还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是上一次斗殴事件,父老乡亲们二话不说,『操』起锄头就冲锋陷阵。这样的乡里乡亲,要说陆秋原没有被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陆家生看到陆秋原对村民也有一份感情,很是动容:“好!既然秋原都这么说了,这个第三生产大队的厂子,你爷爷我就办了!”

    看到陆家生陆老爷子答应办厂,陆秋原脸上『露』出了笑意。怕的就是爷爷没这份雄心,只要你有了想法,有你大孙子陆半仙照顾着,啥厂子咱办不起来?就是盖过后世的什么庄什么村,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爷爷你就放心吧,经营项目我已经给您想好了,我这有个项目您就干吧,包赚不赔!”陆秋原大言不惭地说道。

    --

    ps:咱集体经济又重燃战火,逆时代『潮』流而动,兄弟们不支持秋原哥一把吗?票票,,票票,,,您能拿出啥样的票票来呢?

    嘿嘿,秋原哥的脸皮可是越来越厚了,啥他都敢要!

    咋滴?不服呀?还不是你们给惯的?!~~

    ;

    第69章 重燃集体经济的火种

    闻听老陆家有要办新厂的传闻,静水村里可是风起云涌,跟风者众。村民们都纷纷赶来陆家打探消息。

    听说这回厂子是老队长张罗着办的,这下子家里娃子可都能到厂里做工了吧?老队长可是村子里标杆似的人物,肯定会照顾咱们乡里乡亲的,特别是咱第三生产大队的这些个老人儿。

    前两次三友厂招工,咱没赶上机会,现在连肠子都快悔青了。当时人家厂子初办,招工环境宽松着呢,谁去干活儿人家都欢迎。老王家那兄弟几个和陆汉春家的叔伯兄弟,差不多都进那厂子了。如今人家厂子发展起来了,上了个什么制度化管理,凡是进厂工作的都要参加考试,咱一个农村人,没啥文化,怎么考得过那些城里娃?

    这次老队长办厂,咱可不能落了后,一定及早进厂,最好能成为厂里的骨干。现在静水村的人可是都知道的,三友铸造厂的工资是实行分级制度的,那些个中层呀骨干呀啥的赚得就是多,甚至还有人能受到一份什么企业扩股分红钱。虽然多数人最终也弄不懂分红钱是什么钱,就知道那几个进厂早的可是都赚得多多,发了大财。

    既然知道了早进厂子是有好处的,那么这次咱自然要早早的排好队,等着一定第一时间进厂上班。于是在这一个下午,静水村陆家生陆队长家的院里院外,三三两两地聚集了更多的人,简直就像一个劳务市场一样。院子里的人们各个都伸着脖子,望向陆家里屋。

    当老队长陆家生和原来第三生产大队的会计王大有,以及几个小队长一同从里屋出来,众人一下子都围了上来打听办厂的细节。当然,人们也不是没有注意到,不声不响跟在后面的老队长的孙子陆秋原,这孩子能耐大着呢,有他参与那才更好。只是毕竟人家孩子是个晚辈,没法儿上前央求个孩子招自己的工。

    到目前为止,多数人还不知道陆家生要办个什么厂子,生产什么东西呢。只是知道老队长要办的厂子,那准没错。

    果然,几个原生产队的领导讨论的就是办厂的事情,众人围在院子里也没有白等。关于办厂的事情,老队长陆家生在院子里做了一个权威发布:

    “如今包产到户已经有三个年头儿了,各家各户人家大多数过得也都不错。但乡亲们也能看到,个别劳力少或者人口多土地少的户儿过得就不怎么样了。我们静水村第三生产大队历来是先进生产大队,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得不错上。考虑到我们生产队的土地本就这么多,再怎么种也不能打出太多的粮食来,要改变整个生产队的贫困面貌实现率先致富,我们就要想点种地之外的出路,所以我和咱们原来大队里的几个干部一起研究了一下,决定办个厂子。”

    “刚才我和大有以及几个小队长一起研究了一下,主要是研究办个什么厂,怎么办这个厂的问题。我们得出了个初步想法,现在说给大伙儿听听,也要请咱们第三生产大队的全体社员们一起做这样一个决定,看到底该怎样办这个厂子。”说到这里陆家生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村民们。

    “既然已经大包干了,咱们也得符合上头的政策规定,咱这个第三生产大队也早就解散不存在了,今天之所以走到一起一块儿办厂子,主要是考虑到原来咱们第三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在一起干活儿干得久了,大家都有一份情分在的缘故。因此不论厂子怎么办,都是出于自愿的原则,愿意参加的参加,不愿意参加的还是回家各种各的地,没人强迫参与。”

    “当然,这个参与是需要各家各户出钱投资的,你们也都要考虑好了再参与,咱经营不好亏了本,也别找我们几个队领导哭哭啼啼的。”陆家生丑话说在前面,有一些警示味道。

    “这次办厂是咱整个的生产队的社员合伙做生意本钱大家出,有多少出多少。多有多出,少有少出,只要你想参与进来,就是一定要出本投资的,没钱的出一块钱也是出;当然了,出资多的今后多分红,出钱少的少分红,这个规矩是一定要定下的。你们也可以打听打听,这个三友铸造厂有股份的和没股份的开的钱可是大不一样的,所以希望大家伙儿把家里能动的活泛钱儿都投到厂里来,多投多赚。当然如果大伙集资的钱还凑不够够的话,缺口不论多大,我老陆家包葫芦头儿。”

    陆家生的权威发布一说完,满院子的人立刻热烈地议论了起来。会计王大有和几个小队长立刻立刻成了重点问询对象。

    从七嘴八舌的询问中,众人得知老队长要开的厂子竟然是打算卖凉水赚钱。这可真奇了怪了,还真没听说哪里能卖凉水赚钱的呢?凉水有这么值钱么?谁会买凉水呢?莫非是咱们大队的几个头头们,脑瓜子一个个的都发烧了不成?想钱想得疯了!

    很多产生了强烈的怀疑,觉得这不太靠谱,于是悄悄地眯了下来。要是招工干活还成,让我投钱,还是算了吧。

    当然也还是有不少支持者的,毕竟老队长的威望在那儿摆着呢。

    “老陆家能人辈出,办厂子还能不赚钱?这办厂的钱我出定了。”

    “可是家里没钱呀,这可咋办?”

    “去借借呗,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了!”

    “总共得出多少钱才够办厂的呀?”

    “这靠买凉水赚钱,有点儿太不靠谱了吧?我家婆娘不会同意拿钱出来的。”

    “你就没点儿小分子啥的?”

    。。。。。。

    一通七嘴八舌之后,人群纷纷散去,该准备钱的回去准备好钱,该继续打听的继续打听。

    农村人质朴,没那么多弯弯绕,不干的不干,干的就痛痛快快地干。既然选择相信老队长,就要相信到底。一个个的都跑回家里一边和婆娘商量,一边翻箱倒柜找存折,忙着去信用社取钱。

    傍晚时分,三队的愿意投资的社员们,把该交上的集资狂都交到了会计王大有哪里。就连最困难的『毛』伢子家,『毛』伢子娘亲吕桂芬都送来了一百块钱参与集资;春生子家更是把这些年攒下的哥几个娶媳『妇』钱八百多块,一股脑儿的投了进来。这个年代农村送礼都是三块两块的,肯拿出如此多的钱,这两户人家的决心不可谓不大。

    当然,也不乏抱膀看热闹的。这风险也太高了,咱还是算了吧。

    老队长不是说了么,一块两块投资也算投,那咱就扔两块钱玩玩。在静水村,特别是第三生产队里,老队长说话敢不听的人还真没有。即便是觉得风险高不敢投钱的,也乖乖地送了两块钱过来,算是完成了任务。

    当然,也有三队之外赶来投资的社员,陆家生也没有拒绝不收,其中以曹媛媛的舅舅王家兄弟投得最多,两兄弟和三队的会计以及三个小队长一样,各自投了一千元,算?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