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暗手 > 重生之暗手第49部分阅读

重生之暗手第49部分阅读

乔定华么?王四群有没有这样的想法?胡小军呢?陆秋原几乎不敢想下去了。而现在的几个大股东当中谁可靠,谁不可靠,他已经难以判断了。

    现在的几个大股东,早都已经成为一方诸侯了。

    刨去曹媛媛之外,如果这三个人同时提出分家,那么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他将失去对三友集团的控制权,更包括还有像徐怀钰这样的重量级股东的参与。就是说成三友易主,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听到这样的消息,陆秋原心情大坏。虽然陆秋原已经不需要三友为他带来的更大的财富了,但这样的分崩离析还是让他很不舒服。毕竟,这些人都是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那个徐怀钰,更是他一手拯救于水火之中的露珠儿。

    钱是钱的问题,情感是情感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陆秋原已经对赚钱失去了欲

    望,甚至先知先觉的他,都没有趁着苏俄解体去谋求更多的财富,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异数。但陆秋原绝不愿意自己人在金钱上看得太重。

    反过来说,如果陆秋原能够一直参与企业管理,或者为企业发展提供蓬勃的动力,很可能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陆秋原除了最初阶段,对企业发展有过纲领性的意见之外,也就在日本市场亲自指挥过淘金,剩下的大多时间里都在做甩手掌柜的。

    现在出了问题,有人不满,事件很正常的事情。

    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开一个股东大会了。

    陆秋原向曹媛媛说清楚了自己的意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不久之后,曹媛媛以懂事兼总经理的身份,向所有的大股东发出了召开股东大会的邀请,说是要商量三友集团的未来发展问题。陆秋原也决定趁着这次大会,彻底解决所有股份隐患。

    不过只要想想三友旗下的这些乱麻一般的股份关系,陆秋原有些头疼了。

    因为最初阶段,陆秋原是确定以销售为主的企业发展策略,这就让三友集团当中销售人员所占的股份比例在巨额增加。第一批加入三友精品店的那些小姑娘们,现在已经个顶个成为了小富婆。

    她们所占股本在百分之零点一到百分之一不等,已经逐步成长为大股东了。所占股本最少的就属冷艳玲了,只有百分之零点一左右。这批人总体上占总股本的百分之七左右。

    冷艳玲所占股份之所以少,主要是因为她除了第一次扩股所分到的股本之外,再没有从事任何经营的缘故。这种百分之零点一的积累,还是靠她除了家里的生活费用之外,结余资金全部购买了三友股份的缘故。

    当然,也不要小瞧了她手中的这个百分之零点一。在总股本超过了五百亿华夏币的三友集团,即便是百分之零点一的股份,市值也远远超过了五千万华夏币。光是股份分红,每年都要超过八百万华夏币,这已经让冷艳玲一家能够过着富裕的生活。

    当然,冷家生活始终保持节俭,所余钱财不遗余力地购买三友集团的各种股份,这也是能够达到百分之零点一的重要原因。

    其他占有大额股本的就是最初企业的管理层与资深员工。这部分有和最初三友精品店的姑娘们重合的部分,因为姑娘中有人早已经进入了企业的管理层,例如在经营上颇有见解的南双双,早就已经成了电器营销公司的总经理。管理层占有三友集团总股本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如果这部分股份与销售人员股份合并计算,大约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另外一些占有大额股份的,还有一些友好企业、交叉控股企业。例如已经从三友旗下剥离出去的谭氏制鞋,就占三友集团百分之三的股份。这部分占总股本的百分之七左右。

    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股份,分部在三友集团的广大员工手中了。当然,这一部分没有计算资深员工与管理层。

    其余一些股份,则散布在静水村原住民手中了。在静水村,持有三友集团股份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总体所占股本在百分之三左右,但这是刨除员工股本之外的算法。

    在老静水,哪家哪户没几张三友集团的股票呢?凭着这个,一年到头啥也不干,吃穿不愁。何况,很多家庭还有更多静水泉的股票呢!分红虽然照三友的差些,但说出数额也能把人吓得半死。

    因此静水人富裕,富裕得都能流油,这让开发区创办以来这些后流入的外来户,羡慕得了不得。当然,少不了有人羡慕嫉妒恨,总是有人酸酸地流传着:

    “静水专门养懒汉,农民翻身吃闲饭;坐在家里啥不干,一年收入超百万。”

    更多人搭乘三友的大船收获财富,这是陆秋原心甘情愿的。自己有本事,不让家乡人借点光,那么活着的意义将会大幅度贬值。

    但现在的陆秋原是面临着企业面临分家带来的痛,却只能让他一个人来承受。从情感上讲,陆秋原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这样的消息让他惊愕。但事实上在面对一大堆钱,一大堆利益面前,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淡定呢?

    树大分支是必然的。

    陆秋原最初的目的,就是让这些伙伴亲人和朋友乡亲富裕起来,这样的的原定目标应该说早就已经实现。所以,在陆秋原深思熟虑地想过之后,反而淡然了。

    该来的迟早都会来,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和你有相同的想法。这也是人类生存的规律。

    第179章 分家

    三友集团的股东大会如期召开。

    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一些大股东召开了n场碰头会。陆秋原在会上见识到了乔定华的新婚妻子刘艳,这女人长得妖娆温柔,已经成为乔定华的“贤内助”。

    据说刘艳是冀东财团董事长的小女儿,长得千娇百媚,还是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能够看上乔定华这样一个农民,也算是一个异数。乔定华对这个美丽动人的老婆,那可真是百依百顺。

    婚姻这种东西,很多时候可以成为财富的催化剂,很多人本不在意金钱,但被其诱使之后则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某种追求当中去。

    王四群的身边也跟了这样一个美女,名字叫做杜芳华。据说杜芳华是刘艳的大学同学,念书的时候就是学校的校花,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尤物。单从外貌来看,只见个子高挑,长发披肩,眉眼流露出一股媚意,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女。这也就难怪王四群有些魂不守舍,开股东大会这样的事情,也把还是朋友关系的美女带在了身边。

    在三友集团的小会议室内,兄弟两个与陆秋原也是几年没见,热情地寒暄打招呼;陆秋原也像以往一样热情地回应,并与二人亲切拥抱。

    但任谁都能够清楚地能感觉到,三个人这份热情的背后,都有了那么一丝距离感。也许,这是几个人都长大了的缘故。

    这一次股东大会,胡小军没有回来,仍然留在日本潇洒。但胡小军给陆秋原发来一个签好字的全权委托的声名。

    如今会面的只有陆秋原与这两个昔日的兄弟。陆秋原放下怀抱,笑吟吟地与二人闲谈一些童年的趣事,二人的女伴则听得很是认真,不时还插嘴一句半句,显得颇为混合。这分家的开始阶段,就如轻松的朋友聚会一般。

    而曹媛媛与谭翠翠二女,在有陆秋原在的时候,则很少插嘴,仿佛她们一直是这个男人的背后风景那样简单。她们要做的已经不再是三友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只是两个家宴中的女主人一般。

    其实三友当前的矛盾,主要还是集中在曹媛媛和谭翠翠两个总经理这里。偌大一个集团企业,财雄势大,很多人不服,扬言谁干都能干得好。那么,凭什么就只让两个没有什么学历文化的女人执掌?难道就因为这两人是陆秋原的女人?

    最近几年来,陆秋原根本不管三友集团的经营问题了,一切都只是这两个女人再折腾。曹媛媛还好说,一开始几个人合计好的总经理,你个谭翠翠算什么?就是一个餐馆服务员而已,凭什么来做企业的副总?!

    什么叫少呀,三友集团的投资张口闭口都是几千万上亿的投资,谁看着不眼热?世人很难见到三友这样投资不受限制的企业,大气。。。但即便这样也不能就胡整呀,你投资几千万建立那些个破律师事务所干什么用呀?还有什么莫名其妙的公益事业,这和企业赚钱又有什么大关系?不是白白拿票子往水泡里扔么!

    败家不带这么败的!~~~仗着陆秋原的老婆,就能这么败家么?

    一旦有了不满,如果积蓄得多了,早晚是要爆发的。

    齐定华心有惴惴,毕竟是他先提出来分家的;虽然附和者有王四群,但在和陆秋原朝面的时候,还是觉得不那么妥帖。即便在私下里讨论的时候,即便是已经和老婆说得信誓旦旦,但见到陆秋原真人的时候,心里还是慌慌的,也说不出为啥是这样一种情绪。

    非常率奇怪的是,陆秋原甚至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儿,这让二狗子心里又找回了点儿从前那种安稳的感觉里。

    陆秋原在鼓励分家?

    三个兄弟,领着四个女人在会议室安稳地坐好后,谭翠翠给每个人倒好了茶水。这样的回忆,徐怀钰还没有参与的资格。若单从股份来讲,谭翠翠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她在场,自然是凭借她的另外一个身份。

    乔定华懦懦地说道:“小原,我之所以提出分家,是因为我想干点儿别的,你别多想。”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这种从小对陆秋原的畏惧,还是让乔定华有些惧怕。而陆秋原已经察觉到,刘艳的小手已经在乔定华的腰眼上掐了那么一把。

    二狗子这话,说得太没气势了,不怪他老婆埋怨。

    陆秋原没有接乔定华的话茬,而是把头转向了一边的王四群,笑呵呵地说道:“王四儿,你是怎么想的?”

    王四群看到陆秋原问话,很潇洒地甩了甩头,也笑眯眯地说道:“二狗子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嗯,我的手头也有几个投资项目,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搞头。听说现在很多人做企业都是把钞票成车皮地开进中央台,而又把票子成车皮地拉出来。。。我对这个很感兴趣。”

    陆秋原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年代华夏人迷恋广告效益。也的确,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华夏企业一直迷恋广告,历年来所谓的标王,无一不是在华夏人的之中产生。而靠广告成功的企业也不是没有,,,当然,破产的也大有人在。

    “二狗子,你想搞的是什么行业呢?”陆秋原又把头转向了乔定华。

    陆秋原在众人的心目当中,在经营上几乎是天才一般的表现,早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只是近年来陆秋原已经很少在经营上指导大家了。

    乔定华磕磕巴巴地回答道:“那个,那个刘艳说,现在搞证券扔进去就赚,前一阵子,人家都往深圳一麻袋一麻袋地邮寄身份证,我也觉着证劵这玩意有赚头。”

    陆秋原听完两个人的说法,沉吟了片刻。

    “搞证劵不是不可以,以后要多注意政策走向,否则有一定风险,,,还有,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不能坐大庄。记得见好就收。”对乔定华说完,陆秋原又把头转向了王四,“打广告做企业搞经营,这也是条好路子,但不能过度迷恋广告,要注意企业内涵的培养。要搞好可持续发展。”

    二人听陆秋原这么说,纷纷点头,像小鸡啄米一般。一贯以来,都是陆秋原拿出个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他们去赚钱发财,已经当成一种金科玉律一般的,,,都习惯了。

    而二人身边的两个时尚女性则大不以为然,做出了高深莫测的笑容,直视陆秋原甚至有点挑衅的意味。那意思:我们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还赶不上你么?少在老娘面前鼓噪了。

    陆秋原也不以为意,直接无视了两人的目光。

    陆秋原说道:“既然你们两个都想分家,我也没什么意见,具体怎么分,我想听你们划出个道道来。”

    一听陆秋原同意分家,乔定华和王四群两个长长地突出了一口气,明显放松了下来;而他们的两个女伴,则眼睛一下子明亮了不少,显然,这正是他们所期待的。

    刘家的三小姐刘艳终于坐不住了,清了清嗓子说道:“三友集团市值五百至六百亿,但这不能估计出实际价值,据我们的评估,他的实际价值应该在七百到八百亿之间。现在我们两家合起来占总股本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我们全部出售三友的股份,应该能够卖到两百到三百亿左右。定华和四群我们商量过了,我们的大额股份也不方便直接卖给外人,即便要卖,也要可着自己兄弟来,,,所以,我的开价是给我们一百亿现金,外加南方八省三友电器卖场的全部股份。”

    咳咳,,,场内传来一片咳嗽声。

    好家伙,这小娘子一张嘴就来一个狮子大张嘴呀。财经财经,财务贼精!~自己百分之十二的股份,一张嘴变成与王四群的放在一起占总股本的四分之一股份了,很会借势。

    你也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有理有据,,,如果四分之一的股份真个流落的市场上,变更起来说不定真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所有权呢。毕竟这样的事情也如市场买菜一般,开口要价,落地还钱么!我刘艳价格开出去了,你陆秋原可以还价嘛!

    刘艳开除价码之后,王四群的女友杜芳华抿了抿嘴,想要说话,但看看陆秋原锋锐的眼神,还是忍住了,,,毕竟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她还没有和陆秋原讨价还价的权利。最后,这大个靓女只是在后面不着痕迹地推了王四群一下,便又优雅地坐在了那里。

    王四群只要硬着头皮说道:“可能,可能公司账上没有那么多现钱。。。这个,这个,要不把中小企业项目公司,和和,和那个小额贷款公司的股权给我,再加上五十亿华夏币就算了吧!”

    看到王四群这么说,还没等陆秋原表态,他自己的女友在后面又再一次有动作了,甚至狠狠地在他的腰眼掐了那么一下。。。显然,这不是他们自己偷偷研究出来的结果;大概是王四群来到陆秋原身前,要么是心情一软,要么是恢复了骨子里的一种惧怕,一时间说出了这个价码来。

    不过陆秋原到觉得王四群倒真是有那么点味道,这货真个成长起来了。虽然王四群开除的价码比较少,但他提出的两家子公司却都是大有潜力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不仅自身能够盈利,而且本身就具有大批量的资金在手。

    但在陆秋原看来,最值钱的还是那个项目公司,几年来积累的有潜力的项目都已经包装好装在了公司里留待开发,随便拿出一个都有可能是赚钱的公司。这个项目公司本身就是代表了三友的后劲和底蕴的东西。

    王四群选择了他,的确是创业的好。

    第180章 大度与大方

    (抱歉!连续赶上喝酒与停电,所以更新迟了,请大家原谅。)

    在乔定华与王四群都说清楚了自己的要求之后,众人把目光重新凝聚在了陆秋原的身上,都想看看他到底要怎么说。

    而陆秋原并没有迟疑,回头问了问曹媛媛,“三友的账上还有多少现金?”曹媛媛也没有废话,简洁地回答了陆秋原,“还有一百三十五亿左右。”

    很显然,账上的钱明显不够,即便全部给了这两个大股东也不够。要知道,他们两个的现金要求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亿元,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也就三友这样的大型企业的进取心不足的管理人员搞经营,才能出现这样的状况~~~账面上有这么多资金。

    一般的企业,账面上是很难有这么多现金放在那里的,都会变成固定资产或者是新的经营项目,或者是股东分红。历年来,三友就没少股东分红,否则不会打造出这么多的富翁出来。而现在,这些资金还不够分家的钱;何况,企业也不能一点现金不留,否则将出现财务危机,没法经营下去。

    难题已经出了,摆在了陆秋原的面前,考验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陆秋原说道:“好!~就按照你们说得办,我的意见是,公司满足你们提出的要求,毕竟大家一块儿奋斗一场!”

    不过,已经有了一个中年人成熟的秋原哥,两辈子经历快五十岁了,还真不怕这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