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之暗手 > 重生之暗手第63部分阅读

重生之暗手第63部分阅读

   对于炼丹,玄鸿子已经想过太多,也反复做过很多实验,自然是有最权威的意见。

    玄鸿子说道:“这个的确可以尝试一下,但现在这个电磁炉,在高温期达不到要求,低温区也表现得不够恒定,只有在中热区可以尝试……关键是,这种发热方式会对丹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完全不可估计。”

    而陆秋原则想得更为深远。

    电磁炉在炼丹上能够保持能量输出恒定,难么可否把灵气与能量的转换,用模拟电磁放热的情况输出出来呢?这样,就可以协助玄鸿子实现炼丹过程当中的微火调控了。

    另一个角度讲,大功率能够持续高温加热的电磁炉也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大功率的电磁炉在炼丹加热的控温上,必然能够适应更高的需求,使用价值也必回大幅度提高。

    用玄鸿子的话讲,就是将更能适应中高温度区……而炼丹这东西,真正用上绝高温度区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只要时间短,也就比较好控制。剩下的较长时间的中温度区和中高温度区,则完全可以用电磁炉加热来替代人工控制。

    陆秋原的记忆中,电磁炉的技术并不太过复杂。早在八十年代欧美日本,电磁炉市场就已经火爆了那么一阵子。现在凭借自己的见识生产出一台大功率的电磁炉是完全有可能的。

    何况,电磁炉生产技术还可以交给三友,让他们继电饭锅之后,再度引爆火热的华夏市场,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三友面临的经济危机,还可以把两位老婆从痛苦中解放出来,一举几得呀。

    陆秋原一边深入地想着,一边偷偷高兴了起来,就连看着冷艳玲的眼神都变了……简直,就如看到一个活脱脱的大元宝一般小丫头,财神奶奶化身呀!

    冷艳玲也感觉到了现场气氛的变异,感觉这两个人在听自己提到了电磁炉之后眼神开始变得怪怪的,尤其是陆秋原陆指导,那眼里几乎是冒着一股色光……

    唉!你想来就来,想上就上呗!人家什么时候拒绝过你呢?干嘛这么色色地瞅着人家,弄得人家怪不好意思的。看来,这笨丫头的悟性还真是够呛。

    第231章 实验与猜想

    一周后,陆秋原按照约定把白玉飞牛还给了傻彪,傻彪激动得了不得,并迅速地找到了个隐秘之所把飞牛再次隐藏了起来。

    陆秋原自然不关心傻彪把宝贝藏到了什么地方,只是提醒他最好不要试图开启里面的传承。

    傻彪也不明白陆秋原为什么要说这些,即便他想解开封印,也没有解开封印的办法;但陆秋原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或者是给傻彪一个值得信服的理由。

    焉知陆秋原也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

    即便这个傻彪再有义气,可作为一个凡人有怎么有保守住秘密的能力呢?不是陆秋原选择不信任他,而是陆秋原没法选择信任他。所以,陆秋原选择了三缄其口。

    与傻彪分开后不久的陆秋原拐入小巷去掉伪装,恢复正身。他像没事闲逛人一般,向三友集团春城科研大厦走去。

    两天前,陆秋原把关于电磁炉的科研目标交给了三友的研究人员,陆秋原此去就是想检视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

    一进门,陆秋原得到了热情的接待。

    这种接待的原因不是因为负责接待的美女认识陆秋原,而是三友已经普及开来的服务理念。听到陆秋原要找的人是负责家用电器分部主管胡大军之后,美女接待员连忙拨通了胡大军的联络电话,得到确认后才引导前行。

    是的,电工出身的胡大军没有因为胡家因为自家发了大财而停止自己的工作,反而喜欢上了家用电器的研究与开发。

    胡大军觉得。富裕起来之后,干自己所爱的事情,未尝不是对自己幸福人生的最大奖赏。

    在三友集团,胡小军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股东。胡大军也因为是集团的第一批员工,在集团中所占股份不小,连年来的股份分红已经足够他胡大军几辈子衣食无忧。

    胡大军没有老老实实地做股东,也没有选择轻松的管理工作,而是选择了来研究所搞研究,还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集团里的人大多知道胡大军有个大股东的身份,知道人家身家深厚很是羡慕,但看着这家伙以一个高中生的身份参加集团的研究工作。还是有很多人不服气的。

    不过,胡大军在六年前就已经得过陆秋原的指点,他的研究视野和工作的韧劲弥补了他学历方面的不足,在电器研究领域推出了许多拳头产品。例如。前一阵子胡大军研究出的一只能喷气的电熨斗就被集团量产了,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三友,研究人员是可以对新产品技术入股的;不过胡大军早就已经不太在意自己所占股份的数额是多少了……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胡大军见到陆秋原的到来异常开心,拉着陆秋原回忆当年他们在静水乡创业的那段美好时光,尤其是站在华苏县的大街上用一个又一个新点子卖各种铁锅的一幕幕情緒wwlwen2?

    想想短短六年的飞速发展。就连陆秋原听着也不胜唏嘘。

    当陆秋原问道了电磁炉研究状况的正题,胡大军则直接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大号的电炒锅,放在了陆秋原的面莣wwlwen2?

    “这个,是我对电炒锅的改造。应该很接近于你对电磁炉的要求了,你暂时先拿回去用吧!至于电磁炉。还需要再过一阵子才能搞定!”胡大军回答的很干脆,但陆秋原不禁大失所望。

    要知道。电磁炉与电炒锅在本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电磁炉是通过电磁现象,使得外放铁锅的底部成为发热源,而电炒锅显然不是,是锅体直接发热的,两种发热方式和使用方式相去甚远。

    陆秋原说道:“我所说的电磁炉不是这个样子的……”

    “我知道!”胡大军连忙答道,“可是你要得这么着急,你让我上哪里去给你找晶化陶瓷面板去呀?电脑版的控制芯片暂时也解决不了……”

    显然,陆秋原对三友的科研机构要求的还是太高了,竟然把数字化温控等要求也写了上去,而且,他自己提供的资料还很少。陆秋原忘记了,如今可不是神马的2012年。

    陆秋原很快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看到胡大军拿出的大号电炒锅,一边用手敲击着,一边带有鼓励色彩地说道:“这个很好!这个很好!但暂时还不是很实用。电磁炉的事情,你慢慢研究就行,某些特殊零配件,你可以找小军想想办法!”

    胡大军裂开了他的大嘴叉子,很是不服气地吼了一声:“你还没用过……怎么知道我研究的这个电炒锅不实用?你快试试,我这东西也是能够跑恒温的。”

    这时,陆秋原才注意到,胡大军哪来的电炒锅,有一个很明显的温控台面,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恒定温度控制开关……恒定温度?电炒锅也能保证么?

    陆秋原插上电炒锅实验了一下,胡大军在一旁喋喋不休地给陆秋原讲解了他的恒温设计理念……就连陆秋原也得承认,这货的恒温设计很是巧妙,在没有电脑板的情况下,这已经可以堪称神迹。

    陆秋原想想也是,如果温控设置表现的好,他倒不是一定要求使用电磁炉,暂时用电炒锅搞搞炼丹实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电炒锅技术,三友研究所已经吃得透透的;用制作电炒锅的方法给玄鸿子定制一套专门炼丹的电丹炉也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于是,陆秋原又和胡大军一起动手设计出一款别具一格的电丹炉。三友实验室制作出这样一个用电器样品,还不是什么难事;在陆秋原回家的时候,自然把这款造型奇特的电炒锅样品拿回了家中。留下胡大军继续领着他的小组,专研电磁炉技术。

    玄鸿子看到了陆秋原拿回来的这一个奇怪的丹炉。左右掂量了半天,决心试上一试。

    不过,在玄鸿子使用新型丹炉炼制第一炉丹药的时候,遇到了新的问题。

    陆秋原拿来的电炒锅为了制作方便选用了铁制锅身。而在炼丹的过程当中,铁质锅身里面的金属元素明显对炉中的丹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至此,使用电丹炉的第一次炼丹,以失败告终。

    陆秋原也很是头疼。如果铁锅不中,那么使用铝锅,铜锅,银锅甚至金锅显然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最大的不同,也就是融入什么样的金属元素有些不同。怎么办?难道任使这样的金属元素污染丹药?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之前选择的方案是否有错?

    一些列问题堆积在陆秋原的脑子里有如爆炸开来一般。

    这时冷艳玲又用她那懦懦地声音说道:“要不。还是用师傅的丹炉试试,师傅的丹炉材料可能与我们现代的材料有所不同;把丹炉放在家里的电磁炉加热,是不是能好一点?”

    陆秋原和玄鸿子之所以不愿意使用玄鸿子原本使用的丹炉进行改造,主要是因为玄鸿子曾经用他的丹炉炼制出了有效的丹丸。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这些个炼丹的功臣型工具,是万万不能动的。

    玄鸿子的丹炉都是有脚的,不锯掉炉脚,还真不方便在微波炉上使用。

    这次陆秋原也很上火,正在考虑是不是要用陶瓷做个小汤锅试一试?!冷艳玲的建议让他们用玄鸿子的丹炉做实验。让陆秋原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要知道玄鸿子炼丹的丹炉可是不止一个,有一枚铜质的,有一枚石质的,还有一枚是石墨制成的坩埚……据玄鸿子说。他的这些个丹炉都有不少的年头了,个顶个有不短的历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炼丹道士,也在不断地寻求着最为理想的丹炉。

    也许。从来就没有过最理想的丹炉,只有最何用的丹炉。

    因此,冷艳玲这次的献计虽然没能获得采纳,但不代表陆秋原不在她的建议上进行新的思考。

    陆秋原说道:“老道,你研究过你的丹炉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么?我们为什么不从研究丹炉的材料上多下点功夫?还有,你用哪个丹炉炼制的丹丸效果最好?”

    玄鸿子听到陆秋原的说法也是眼前一亮。

    他费尽心机收罗来的这些个丹炉固然个顶个都是宝贝,不代表他们不可以仿制呀?之前他费尽心机研究丹方,但还真没在丹炉上下太大功夫,看来这个还真可以尝试一下。

    “之前效果最好的丹药是用这个云石丹炉所炼出来的……云石大多用于在西晋时期的豪门壁雕,真正把这种势头做成丹炉的还不多见,我这个云石丹炉可是个宝贝……总之,我感觉这枚石头丹炉所出产的丹药往往要质高一筹。”玄鸿子摇头晃脑娓娓道来。

    这时,豆豆也摇头晃脑地推开房门走了进来。

    豆豆说道:“你说的那个云石丹炉制造材料云石应该出产在彩南省的点苍山之上;云石是那里比较有名的特产矿石。但是,你这枚云石丹炉恐怕也是个赝品……我觉得这款丹炉用的应该是中原省出产的虢石才对,这种虢石出产于虢州,距离点苍山几千公里呢。”

    赝品?

    玄鸿子听到之后大为惊讶。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用了几十年的云石丹炉,竟然仅仅是个赝品。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又又出现了,是古丹方里记载的出了问题,还是炼丹所用石材最佳的不是云石而是虢石?

    想要得出结论,就要深入地研究,反复地实验。

    陆秋原对此产生了深度的疑惑。如果去点苍山采集一块真正的云石制作一个真正的云石之炉,能否把丹药炼制得更好一些呢?这个诱惑不是一般的大。

    陆秋原心下合计着,什么时候该去一趟点苍山,然后再去一趟虢州,采集两个地方的石材回来制造新型丹炉,已趋炼丹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不过,这活动都需要太多的时间才能搞定,眼前,他们已经没时间等待。现在陆秋原和玄鸿子两个,已经考虑用先用之前炼制的那些个金属含量超标的丹药,在冷艳玲身上进行一次人体实验了。

    第232章 人体实验纪实

    在陆秋原的修炼小组,用一个人的身体来做丹药修炼实验,冷艳玲将是第一个。

    要说玄鸿子体内也有淡淡的一股灵气或者类灵气的物质,但玄鸿子是通过自己多年的养生修炼生成的,与利用丹丸强行提升,不是一种方法。

    当然,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服用丹药搞修炼的人多了去了,冷艳玲绝不会是第一个。但陆秋原与玄鸿子的修炼方案是有具体修炼方法的,他们只是希望在丹丸入体之后产生第一缕灵气而已;自然与古代人妄图通过服用丹丸搞什么长生不老,不可同日而语。

    他们试图让自己的修炼更“科学”,但这种科学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极其不科学。例如,陆秋原体内的这种“灵气”本身就是一种极不科学的存在。

    因为这种灵气既不符合力学原理,又不怎么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已经严重地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谈科学,不论怎么看,显得也比较怪异。

    即便这样,不耽误陆秋原他们用科学地眼光看待今后的修炼。他们相信,灵气应该也是符合某些道理的,只是这些科学道理还没有被当今的人类所广泛认知而已。

    在冷艳玲身上搞实验,最大的问题是不让她身体受到金属元素的伤害问题。对此,陆秋原和玄鸿子两个研究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感觉最靠谱的就是让陆秋原对她进行全程的时时监控。

    陆秋原体内已有的庞大灵气,才是他们想要在人体实验的动力源泉。

    最近一个时期。陆秋原对体内的灵气控制已经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在他研究过电磁涡流理论之后,发现体内的灵气激发出灵力不见得一定要直接输出,让灵气在体内实现一个类似电磁工作的涡流区,输出的灵力十分稳定。

    因此。才生出了真个在冷艳玲身上搞人体实验的想法。

    在冷艳玲身上的实验,第一步就是要让她感受体内的各个灵气储藏点,就是那种接近人类中医认知的“|岤位”之类的一处处所在。然后让各个灵气储藏点之间建立联系,组成所谓的经络,便于灵气在这条通路上运转。

    教会冷艳玲认清这些个位置,玄鸿子和陆秋原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主要教法就是由玄鸿子做理论指导,陆秋原使用灵气在她的体内进行定位。

    这方法还真是二者缺一不可。

    之所以用上这样的套路,主要是陆秋原对玄鸿子的修炼方法还不是很熟悉。而玄鸿子的超空能力水平与陆秋原相比更是差了八百条街,难以实现灵力外放,更不要说实施灵力控制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一个奇异的组合;由玄鸿子讲解。由陆秋原具体实施操作。

    体内的灵气集结点确认是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首先陆秋原也要确定具体的位置是在哪里,这样陆秋原就要在玄鸿子体内的位置找到他的一个个灵气集结点。然后在把冷艳玲身上所需要的具体位置,用灵力做出一个标记,方便冷艳玲找到。

    虽然陆秋原可以实现灵力外放,但也要有直接接触才更容易操控一些。尤其是这种精密的灵气集结点确认工作。

    于是,房间内出现了奇异的一幕,让即便口味重的人也会大跌眼镜。只看到一男一女两个人并排躺在那里,而陆秋原一直在做着一项极其龌蹉兼yd的工作。一会儿在玄鸿子身上摸摸捏捏。一会儿又回到冷艳玲身上摸摸捏捏。

    玄鸿子还好些,摸捏得冷艳玲整个人都有些心猿意马。面泛桃花,根本无法记忆具体的点位在什么地方。

    陆秋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只好对玄鸿子冷艳玲两个叫了停!

    玄鸿子被弄得一脸茫然,不清楚内里的情况。只是觉得冷艳玲这丫头实在是太笨了,这么好记的位置,还有专人帮助标记,竟然记不住?!这是神马的道理。

    冷艳玲则是成了害羞和悔恨的综合体,不知道自己胡思乱想个什么。

    陆秋原把冷艳玲打发到一边去背诵玄鸿子画出的经络图谱去了,他自己则和玄鸿子两个研究新的方案。

    陆秋原说道:“看来只?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