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阳光大宋 > 阳光大宋第37部分阅读

阳光大宋第37部分阅读

就是捡些石子朝河里扔,不料那日正合他家倒霉,那小孙子一石头下去,就溅了正在河边蹲着洗手一个路人身上几滴水。那人不依,跳起来就要打骂孩子。那小儿的娘听见儿子哭喊,赶忙出来看,问明缘由,又是赔礼又是作揖。谁知那汉子平日便是个泼皮,见人家寡妇出来便更加得脸,一把揪住小儿,说道要去人家家里把衣裳脱洗了晾干才算。

    你说这不是欺负人么?寡妇人家,那好随便让人进去,妇人只好苦苦哀告。可恼那泼才只是不饶,倒提小儿腿要往河里灌,说是那便也叫他尝尝喝水的滋味。那妇人一见魂飞魄散,吓得赶忙上前抢夺孩儿,此番正中那泼皮的意,一边假意推挡一边就要占人便宜。一时把那妇人纠缠得恼了,忍不住便狠狠在那厮腕上咬了一口,当时就咬得出血。这是河边百姓都亲眼得见的。

    妇人咬了泼皮,少不得挨一顿打骂,周围都是人家看不惯的,有些便上来架住泼皮不让他撒野。那泼皮见着人多,便骂骂咧咧走了。不料到了黄昏时分,来了许多惫懒汉子,手拿大棍铁条等,冲进柳家草屋就是乱砸,老弟你想,一间破草屋岂能经得起这些人的手脚?当时便被掀了屋顶,烂了门窗。这些人扬长而去,柳家婆媳带了孙子前来哭告,我这里便差了巡捕前去将人犯拿来关起。还未审问呢,那厮便在牢里放话,自己是、是,唉,是谁家的也不用说了,你只知是当朝一个相公家奴的亲戚便了。

    愚兄我本不惧此等狐假虎威的狗才,便要重重责打,谁知这厮是个真有门路的,当天便有那相爷家的掌府官差人递了帖子到我这里,说既是家奴亲戚行凶,也该当重重责罚,只是怕传将出去,伤了相公面皮不好,不如放了回去,着他家自行管教便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笔下文学(l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51、卷宗房交接

    “这帖子是通过旁人直接递到我这里的。不瞒老弟,我见了也是好生为难,咱们在这京城不好差事啊,只得依从,但过意不去之下,也要帮那柳家讨几两银子赔偿不是?谁知一开口,那相公家来人便冷哼一声道,自家管教人是一回事,赔不赔的又是一回事,现已查明,那柳家房子占了河道,堵了汴河,已经有人要去拆掉。赔银子么,提也休提!”

    “那现在如何了?”梁丰自来大宋,眼见一片太平景象,还从没听过如此不要脸的勾当,心中顿觉愤愤,接话问道。

    “呵呵,现在么,才过了两三天,果然便有人去撵了那柳家祖孙三人,将那草屋拆为平地。呃,那泼皮我倒是没放,依旧关着,正要将此事报与府院大人,只是——。”刘川欲言又止道。

    “只是甚么?”

    “只是此事牵扯我开封府衙的同僚,愚兄我好生为难啊!”刘川缓缓说道,伸手抬起茶碗又呷了一口。

    “哦,原来如此,果然为难得紧,不过我看大人也无须顾虑,咱们开封府小事自处,像这种腌臜泼才,大人只需痛责一顿,若这厮有案底,正好拿住,断他个发配充军之罪,替那柳家祖孙出气便是!”梁丰义正词严道。

    刘川听了这话,有些愕然,只好勉强道:“贤弟所言甚是,愚兄也是如此打算。甚好,甚好,呵呵!”

    梁丰听了半天故事,又瞎扯了几句。便告辞出来往家走去。

    梁功曹走了没多久,张士曹就溜达过来了,茶还是热的,都没来得及撤。

    “听说他方才来过?”

    “嗯,刚走。”

    “如何?”

    “深!”

    “那事儿,你跟他说了?”

    “说了。”

    “啥反应?”

    “呵呵,他建议我把那泼才的案底好生查查。断他个充军发配。”

    “装傻充愣是吧?”

    “你说呢?”

    “唉,这厮指望不上,太滑!”

    “未必。还要看沈迥言的。”

    “嗯,有理~~~~~~~~~~。”

    梁丰回到家里,心里有些不快。闷了一天,小嫦问他也不说。只道是身体不爽,倦得很,吃了晚饭便上床躺了休息。第二天也没再去开封府。

    一连三天,梁丰都在家里,跟着出点力,张罗自己的婚事。现下还不算太忙,议亲的日子都还没最后订下,须等高双卯推荐的那位童先生先行找人测算才行。

    倒是新房进展挺快,才两天功夫。家里已经驻扎了许多工匠,测量后院三进各屋的大小尺寸,拉开大锯刨子,就着已经购来的花梨、黄杨等木,开工做起家具来。每日里撕拉撕拉。乒乒乓乓地响动,吵得梁丰幸福地苦笑。

    梁丰呆在家的第三天,开封府功曹令佐曹正跑来报道,说是已经寻到前任功曹,看大人有无时间,今日午后前去交接公事。梁丰当然有时间。午时准点到了功曹。

    等了大概一刻时,前任功曹到了。属下们在门外纷纷上前行礼唱喏,梁丰听到声音,出北屋门迎接。定睛之下,发现这位老兄好生眼熟。

    对方也看着他,瞬间表情有些复杂,两人不约而同相对走去,笑着对拜寒暄。

    “探花郎还认得下官否?”

    “恕下官眼拙,一时记不起了。”梁丰确实记不起在哪里见过此人,只好实话实说。

    “呵呵,探花郎真是贵人多忘事,下官沈非,字迥言,探花郎去岁解试,下官忝为监事之一。”

    “哦!呵呵,想起来了,难怪看着沈大人如此眼熟,原来是老师啊,快请快请。”梁丰此时已经反客为主,刚来的新官把着办公室的主位,把沈非请到了客人坐的椅子上。沈非倒颇有几分不适应。

    “下官有些好奇,沈大人勿怪,当日解试,该是士曹大人监事啊,如何是大人你?”

    “不敢,当时下官正是开封府士曹,是探花郎考过之后,才调到功曹的,也才无多时候。”沈非笑道。还真是,他里外里在功曹也只呆了几个月。

    梁丰方才明白过来,于是两人也没几句闲话,便开始交接。其实屋里物事差不多都没动,沈非只是指点了一下各物的用途,规定,重点交待了一些历年来比较重要的朝廷诏书等等。梁丰用心记下。

    看完了屋里,便要交接卷宗房了,这是功曹最重要的所在,整个开封府只有权知府薛奎同功曹二人贴身配有钥匙,其余人等闲不可越界一步的。

    沈非从身上摸出一把黄铜钥匙,轻轻打开门锁推将进去,梁丰跟着一愣,居然还有第二道门,是铁门。沈非又摸出一把钥匙打开铁门,向里走了两步,还有第三道小门。梁丰感叹戒备森严啊,越是这种鬼地方,机密就越多,悲催倒霉的事就层出不穷。按后来的说法,这可是要政治觉悟绝对可靠的人才能进出的啊,自己算是啥玩意儿?居然管起这一屋子黑材料来。

    沈非是严密无比,开一道门便随手关一道门,把第三道门打开,方才见了卷宗房的全貌,也是两间屋子打通。外面看着好似普通青砖砌成的房子,里面居然紧紧砌了四面的花岗石墙,以墙高为限,顶上居然铺了一层粗粗的铁网,上面还用重石拼砌而成。通风口那叫一个小,无数小孔斜斜朝外聚在一个中心,孔心居然还呈锯齿状,这种防范,你就是用筷子点燃火把都扔不进来。梁丰打心里佩服大宋的保密防范工作做得扎实,一个开封府就这么严实,朝廷六部和更上层的中心还不知道啥样呢。

    借着微弱的光线,沈非点燃紧镶在墙上的几盏油灯,屋里才有了光亮。放言看去,一捆捆编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或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卷宗分门别类齐齐整整地排列,也有些比较分散的暂时归拢在一堆等待整理。没办法,就沈非一个人,这么细致的活几个月可不好干。

    沈非细细告诉梁丰,哪些卷宗是死卷,就是基本上人已经死了的,有年号可辨识;哪些是活卷,就是人还在,还有用的。哪些是升官的、黜落的、改迁的、勾当的基本上都清清楚楚,又给他翻来目录一一对比解释。这目录薛大人也有一部,隔段时间两人就要校对一遍,好清点卷宗的完整性,确保不泄露。至于清点时间,全由薛大人随机过来,事先不打招呼。

    梁丰心想,很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啊,基本上杜绝了各种隐患。看来自己想在这上面创新是有些难度喽!

    走了一遍,沈非便把三把钥匙交在梁丰手里,又在架子上拿出一张印好的交接表单,上面整整齐齐写着历次开封府功曹卷宗房交接人的名单,其中最长的时隔三年,最短的也不过两个月,沈非这个时间已经是比较正常的了。

    梁丰心想,就这点不好,不能确保人员的稳定性,难免会有口头泄密的隐患存在。不过这也无法可想,历来权知开封府的任期几乎就没有超过一年半的,遑论下边的人?

    两人在单子上签了字,这才完成交接。这时沈非指着墙角一堆还未整理出来的卷宗笑道:“梁大人若公余得瑕或是有为难之事,也不妨看看这些东西,多有帮助。你有所不知啊,所有卷宗都是要按原样另录一份存在吏部的,不过,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吏部也没有收存,只咱们开封最全。呵呵,可以仔细看看。”说完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笑。

    梁丰谢了沈非,两人出来,重新看见阳光的感觉真好。在这阴沉沉的卷宗房里,才一个时辰不到的样子,都把梁丰憋得浑身不舒服。

    他把沈非让进北房,二人坐了一会儿,梁丰提出要请沈非就近小酌一番,也好继续请教些问题。沈非笑着婉拒了,自己已经另有差事,不便多留,起身告辞。

    临走,沈非又转头道:“梁大人可已同刘川大人、张庭大人等见过面了?”

    梁丰有些愣住,这几人为何都透着那么古怪?好像有啥事在串通似得,好不烦人?

    “见过了,昨日已经小聚。”

    “嗯,他们是至好相与的,不妨多亲近亲近,告辞了。”说完便转身走了,梁丰跟着送到门口看他走远,才回到屋里,左思右想不得要领,不免又一阵烦躁,总觉得自己颇为不顺,在哪里好像都有些小麻烦等着似的。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自己也不和院里其他人打招呼,踱步出了开封府衙,顺着太平兴国寺朝前走。走了几十丈,方才发现自己方向反了,只好倒回去。心中忽然一动,便快步返回家里,叫过来福道:“你这两日抽空多去去东门外汴河旁转转,我听说最近有个新闻———。”便把自己听刘川说的案子对来福说了一遍,让他去打听打听是否有这回事,顺便看看那柳家如今的情况。来福应了,说明天就去。

    交代完毕,抛开烦恼,叫了小嫦来商量,该行纳采之礼了,到底请谁帮忙正式上门提亲的好。这事小嫦早同程程商量过的,满朝百官,冯拯只瞧着王曾等寥寥数人顺眼些,便说还是请王相公罢,想必他也不会推辞的。

    梁丰想想有理,便于第二日未时正式执了学生拜帖去见会试老师。大宋虽严格禁止考官与考生间建立所谓的门生坐师关系,但还不禁止称呼,所以探花郎去见阅卷官也可用学生帖子拜见。(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笔下文学(lwen2)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52、访贫问苦

    “呵呵,玉田自中了探花,喜事连连不断啊,可就难得见到你了。”王曾见他,高兴笑道。

    “还是多谢相公栽培,否则学生焉有今日?今天来,是有一事特地来求相公帮忙!”

    “请讲,但力之所及,一定帮。”

    梁丰就把请王曾当媒人的事说了,王曾当然很高兴,梁丰如今也算得自己一个半个学生,推了状元不做,甘居第三,高风亮节,天下交口称赞。现在又有喜事请到自己,自然要一口应承下来。

    从王家回到家里,正好高家找来的那个童先生正等他回来,是想请问媒人找好了没有,梁丰回答找好了王相公。童先生说时间也不算宽裕了,要想早成好事,还是抓紧把礼节做到,下一步该问名了。

    梁丰想想,笑道:“童先生,你看我家里懂这个的也没有,反正是双卯把你请来,说不得只好麻烦你了,看看该准备什么礼物,你做主,我叫人配合便是。”一面把永叔叫来,嘱咐他随身带钱,跟着童先生去采购礼物。说完又赏了童先生二两金子,喜得老头把个小身板拍得咚咚响,保证圆满完成梁探花的任务。梁丰仿佛听到肋骨咔嚓的声音。

    永叔下来跟童先生商议定了,两人便出门去订购礼物,几乎把全京城的大小集肆跑了个遍,终于一一定下。第二日便跑去寻到杨文广少爷,请他家出人帮忙,将各种礼物:雪雁一对、宰杀肥牛一头、肥羊四腔、锦缎十匹、上好汾酒二十坛。乱七八糟一起搬进家来,小嫦看着杀好的肥牛肥羊发愣道:“这许多牛羊,天气恁大,恐怕放长了是要臭的,官人赶快吧。”

    梁丰理解不了永叔迫切的心情,但看看礼物已经备下,再不抓紧推销出去,只怕是要砸在自己手里。急忙又跑了一趟王曾家,搞得堂堂相爷也措手不及。赶忙先写了拜帖命人送到冯家,第二天就携了礼物过去拜会。

    冯拯近来身体都不太好,但孙女好事将近,也有些刺激作用,整肃衣冠等着王曾上门行问名之礼。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顺利的很,取了冯程程八字,原来是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十九日生日。可巧跟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一天,王相爷少不得夸赞程程生日好,果然福气大,能帮夫,还没过门就弄了个探花。

    冯程程听了丫头传话,倒谦虚害羞一阵,心想那是小嫦姐姐的功劳,自己哪帮过什么?不过既然说了能帮夫,今后助他当个相公便是!

    王曾取了冯程程八字并冯行己夫人的姓氏。完成任务又在冯家混了顿饭,出来顺道便交给了梁丰。小子当然感激之极,奉上礼物。王曾不收,飘然而去。

    晚间,梁丰和小嫦正在灯下商议,来福回来说报告少爷,吩咐打听的事差不多了。

    来到外间,梁丰问道:“情况如何?是真是假?”

    “禀少爷,事情倒是真的,听说那日动静闹得忒大,惊动不少人围观。果然是那泼皮无赖,只是后来被拆房子的不止姓柳一家,沿河约有七八家都被拆掉。问是谁,也不知道,只知是开封府户曹大人下的令。那柳家祖孙无法可想,如今只得临时搭个棚子依旧远远住下,每日痛哭不止。”

    “他家孙子多大?”

    “听说是已有十岁,看着不像,似七八岁的样子。”

    “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第二天一早,梁丰叫上来福:“走,你陪我亲自去看看,能帮咱们就帮一把。”

    梁丰知道其中定有蹊跷,但从刘川到沈非那几人越是神神秘秘,自己越是想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自己虽然总装糊涂,可人家一旦瞄上了自己,绝不会一次就算,肯定有的是连环后手。以其一直被他们算计,还不如自己早些解开这个谜。

    来福领着梁丰出了东城,又行好远方才下车,这时正是京城最好的时节,沿着汴河两岸风拂垂柳,远处一片片稻田连天而去,点缀些炊烟人家,颇有野趣。

    这是来福指着一处道:“少爷,那边就是前些天被拆掉的茅屋,共有七八户人家哩。”梁丰顺着方向看去,果然断壁残垣甚是破败,他点点头也没说话,又跟着来福绕到离河岸远些的地方,望见一块平地上草草用破布油毡搭起的几座帐篷,破破烂烂,于这春色美景大不协调。

    来福当先走过去,指着一个小小破帐篷道:“便是这家。”

    梁丰走近前离了帐篷几步远处叫道:“请问,柳家老太太在么?”来福也跟着大声喊了一遍。

    “是谁呀?”里面一个苍老干瘪的声音应道。

    “哦,我们是城里来的客人,受人之托,来看看柳家老太太。”梁丰答道。

    过了小半晌,篷子掀开,出来一个勾腰老妇,两眼迷离望着梁丰主仆。

    “老人家,我姓梁,是?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