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阳光大宋 > 阳光大宋第68部分阅读

阳光大宋第68部分阅读

是头一次听说,以前宫廷供奉们画一次像,要把人的骨头都坐酸了还完不了。梁先生果然是大才子,那么就侯你大作了。”李氏欢喜笑道,起身又由四五个人把扶着出了中殿。回头笑对妙元道:“你也坐坐便回来吧。”赵妙元急忙称是,弯腰送了母亲出去。

    回过头来再看时,梁丰正笑道:“公主且稍等一等,臣先把顺容娘娘的画稿轮廓勾了。时间一长,怕忘记。”赵妙元巴不得,赶紧点头一旁坐了,看他全神贯注地用碳条先勾勒轮廓。

    梁丰勾线条极快,不到一炷香时间便已完成。站直了身子,右手提着碳条,歪了脑袋观瞧,还不错,基本已经成形。接下来就是如何继续美化了。这李顺容本来姿容挺美,如今虽已中年,还是不掩其当年的风韵。可见那时候赵祯的爸爸赵恒绝非一时兴起无处撒火才有了赵祯,应该是蓄谋已久的结果。否则一个宫女,在私生活还是比较健康正常的赵家,哪能如此轻易搭上线?何况后来还有了赵妙元。

    抬起头来,正好撞见小公主眉眼弯弯瞅着自己,那喜滋滋的样子,仿佛在看一件心爱的布娃娃一般。梁丰心里咯噔一下,笑道:“公主,久坐无聊,咱们便开始吧。只不知你是要画半身呢,还是全身?”

    “嗯,全身吧。”妙元歪头想想。

    “坐像还是立像?”

    “立像。”

    “好,那就请公主随便站一下,臣看看。”

    赵妙元听了,蹭地从椅子上跳下来,转转眼珠,忽然摆了一个侧头踢毽的动作。完了抬头对梁丰笑道:“探花,便画这个姿态如何?”

    梁丰大出意外,原来这丫头安静娴熟之外,还有如此活泼的韵致啊?

    ps:一连改了几次章节名才发出来

    289、遇袭

    )

    289、遇袭

    给赵妙元打完底稿,回到前殿住的小厢房正要继续工作时,黄门传旨,明日午时用膳毕,銮驾回京。梁丰一听颇紧,便加紧画起来,当夜几乎没有休息。

    第二日早晨,所有人马已整装待发,赵祯依足礼节,要到翠微阁去辞别顺容。

    来到翠微阁,李氏早就如同当天迎接他那样,站在阶前等候。赵祯颇为过意不去,赶紧行礼道顺容娘娘多礼了,朕且要,望顺容娘娘善自珍摄,福寿绵长。”

    说来赵祯也自觉奇怪,前后才见了两次面而已,却没来由地同这位顺容特别亲近,如同多年来早就认识一般,不知不觉,称呼中竟加了娘娘二字。那是不摆皇帝的架子,认了这位等同于母亲的长辈。

    李氏心中激动,差一点掉下泪来。只是舍不得这个,可是怎能说得出口。强自忍住,微微有些哽咽道官家保重,早晚风寒,莫忘了加衣。今后国事繁杂,臣妾当日夜祈颂,愿我大宋列祖列宗庇佑,官家成为一代明君圣主!”

    她心知今日一别,从此再也难得见面了。悲戚之下,只盼望平平安安,多福多寿,成为这个国家一位好皇帝。

    “明君圣主不敢当,只盼不辱没了先帝和列祖列宗之灵罢了。如此,顺容娘娘请回,朕这就走了。”

    赵祯说完,双手过眉,施了一礼,便欲转身退去。李氏急忙道官家且住。”赵祯抬头不解望着她。

    “多蒙官家眷顾,臣妾愧无回报。今日一别,不知再见何年。这里有先帝当年赐予臣妾黄罗巾一面,虽非稀罕物事,却也极有意思。臣妾无以为谢,特将此巾转奉与官家,还望笑纳!”说完,慎重从内侍手里接过一个扁平匣子,双手递了。在旁边的赵妙元更觉奇怪,母亲这几日真的好生异常,如今送官家礼物,居然送一方手帕,还是旧物,不可理喻之极。

    赵祯听说是父皇旧物,不敢怠慢,双手恭敬接过,打开看时,一方黄罗帕,上面两边各一条游龙蜿蜒,中间绣着一枝无根桂花,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便如同新绣成一样。帕上还有四句诗春风得意花千蕊,秋月杨辉桂一枝。天降紫微接宋后,一对行龙并雄雌。”果然工艺精绝,堪称珍贵。而且这许多年来历久弥新,可见此物在李氏心中的地位。

    赵祯心中不肯,推辞道此物系先帝赐予顺容娘娘,朕岂能夺爱?还是娘娘自用罢。”说完要递。

    李氏急忙伸手在他手上亲亲一按,微笑道此物故然意义非常,才可表我一片心意。官家且莫推辞,早晚算个念想。”

    赵祯又奇怪,又无奈,只好道谢收了。这才又告别。李氏一直举手挥动,直到赵祯走出院子,背影消失不见。泪光闪动,用无人能听见的声音喃喃道我摸到了他的手!我摸到了他的手!”

    回京的路上,车驾路过巩县,依旧不停,干脆绕城而过,并不扰民。而悲催的段知县虽然明知是热脸去贴冷屁股,职责所在,也只好厚了面皮,带着县衙众人在城外等候相送。反正车轮滚滚,一路不停,并无人知会他半句。这厮也只好跪在路旁,伏地任大队人马,直到尘埃落定,才起身掸掸衣上的灰土。

    他也顾不得下属们的窃笑。心中冷哼,等过两天才叫你们好看!

    銮驾一路行去,出巩县,过汜水,经荥阳,两天,便已遥遥可见管城。

    本着雨露均沾,责任分摊的原则,赵祯一行去和来时落脚的地方都不同,一是不愿过分加重同一地区百姓的负担。二是不同区域的地方领导人都见见,显示皇恩浩荡。

    荥阳到管城的中途,有一个小镇,名叫清水镇。赵祯去的时候路过一次,时再次经过。到了清水镇,管城便近在眼前了。

    此时管城县也翘首望着圣驾经过,还专门派了前站前来引路迎接。这日的天气也是难得的晴好,阳光普照,中原冬季本就少雨,更有了许多暖洋洋的舒服。

    赵祯在大辂里,车身沉重巨大,摇晃非常轻微,反倒使人觉得舒服。车窗两侧是石元孙特意加派的金枪班和御龙弓箭直的侍卫。名为金枪和弓箭,实则也专事贴身护卫,个个功夫了得,赵祯偶尔挑开车帘望去,人如虎,马如龙,个个笔挺腰杆端坐马上纹丝不动,脸上尽是坚毅之气。赵祯非常满意。有时候他都想跟着这些侍卫好生练练武艺,最好练得如同当年太祖皇帝一般的厉害。

    太祖皇帝行伍出身,一身的强棒好功夫。到如今太祖长拳,太祖棍已成天下武艺入门必练的功夫。可以想见那位伯祖父是如何的驰骋沙场,席卷天下。

    正在神思遥遥,嘴角微笑的时候,忽然听到蓬蓬几声轻响,转而变成呜呜破空之声。赵祯还未回过神来,几支弩箭夺夺夺竟然钉在大辂的车身。

    一下子呼声大起,车前侍卫刷地拔出腰刀,大声叫道“护驾!”一时大辂猛地停住,无数侍卫,弓箭手纷纷朝大辂靠拢。更有十数名侍卫几步登上大辂,踩在车轮和车辕上,用的身体将车门、窗挡得严严实实。

    赵祯心里一突,遇刺了!

    俄尔又是连珠箭发,飕飕飕地破空而来,箭箭直指中军,听那声音,好似大路两侧都有。一霎时车上便插了数十枝羽箭弓矢。

    侍卫们辨明暗箭的来路,也纷纷解下腰中弓箭、短弩给予还击。这时石元孙已经,短敌情不明,他不敢贸然出击,只好收缩队伍,将车队团团围住。当然重点是赵祯的大辂。

    石元孙四顾观察,想瞧瞧是大批反贼还是小股贼寇。却被大路两旁微微隆起的小丘、灌木、矮树所挡,一还真看不清。

    敌人选的这个地点极好,一路行来,尽是阔野,视线开阔,有人也无处藏身。只有这一带,路两旁都有小小丘陵,还有许多植被遮挡,端的利于伏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89、遇袭

    289、遇袭是 由会员手打,

    s

    290、头脑风暴的结果

    静静等了一会儿,好像只有第一二次冷箭射出,便没了动静。石元孙本来伏在战马身后,这时探出头来仔细观瞧,侧头叫过两个侍卫道:“你们带两三个人,快马冲过去看看。”那两侍卫点头答应,回头招呼几个同袍,翻身上马便要分成两边冲去。才刚跃上马背,忽然又是一阵箭雨过来,将数人重又压得伏在马背上。

    好半天又没了动静,四人见机不可失,双腿一夹,斜刺里冲了出去。石元孙见四人冲出,马上呼喊外围马军,编队冲出前去接应。

    这边才应声而起,却听得一阵如爆豆般的响动,大路两旁竟各有数十匹人马露出身影,石元孙一惊,待要叫声护驾,却见那些人马却是各自朝远处逃去。霎时间跑得一个不剩。

    这边本来是要保护皇帝,毫没想到对手要逃,距离又远,追之不及,让一干莫名其妙的反贼跑了个干干净净。石元孙目瞪口呆,嘴里骂道:“直娘贼,这是哪一出?”

    方才遇袭之前,梁丰正在自己的小车里睡回笼觉。路途无聊,大冬天的又没啥景色可看,渐渐地便打起瞌睡来。刚要入巷,忽然听到几声如同钉钉子般的声音,接着护驾声起,登时吓得醒了。

    李达听到声响,立刻跳起,挡在梁丰身前。他是梁丰的保镖,这会儿保护皇上可不干他事,保护少爷才是正经。梁丰正要起身听个究竟,忽然夺夺两声,自己的小车居然也中了两枝硬弩。吓得这厮脖子一缩,赶紧扯了铺盖裹住全身,露出一个脑袋来恐慌地看着车厢里面。

    他心里骂道:“他,老子这车可没有赵小六那辆结实。你们可别瞎了眼,把我这八品小官也干掉了,那才倒霉!”一时倒也不敢出头。

    等听到大队侍卫兵马集结,虽然明显感知绝大多数都朝赵祯那里跑去,不过也留了几个守在自己车外。心里才略略安定。静下心来,暗暗纳闷,是哪路神仙如此大胆,光天化日居然敢偷袭圣驾。若是大队人马造反,那可糟糕得很。不过再仔细听听。好像没有杀伐之声。只是一阵儿一阵儿地弓箭射击,这是什么路数?

    本要偷偷下去瞧瞧,想想还是算了。此时可不是表忠心的档口,自己文官一个。老老实实躲起来是正经。赵祯那里,自有石元孙保护,去了也是添乱,别一不小心搭上小命,那就太他娘的不划算。

    再过一阵。听得远处跑来几个黄门呼叫:“立即起程,立即起程,随驾众臣即刻到大辂参驾!”

    梁丰知道是安全了,赶紧抖抖衣服爬出被窝。李达担忧道:“少爷,可要小心。”

    “没事了,没事了,你好生呆着。”梁丰笑笑,根本看不出刚才被吓得要死的样子。

    来到大辂,原本偌大的车厢里骤然聚集了六七个人。也显得有些拥挤。赵祯端正坐在榻上,一脸严肃。他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遇到这么刺激的事,其实心里挺兴奋的,但不好表现出来。只能虎着脸不说话。

    除了赵允成被吓得脸色苍白还没缓过气来。另外几位包括梁丰都已经镇定下来。大家在赵祯面前分两列坐了锦墩。

    “众卿,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赵祯问道。刚才他是主要攻击目标,身边侍卫各种表现尽收眼底。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还看了两眼双方对射的刺激场面。后来射战结束,李石彬赶紧哭着请他召集众臣过来商量。

    “官家,宵小挑梁,蚍蜉撼树,我主洪福,对方自然消遁!”章得象恭喜皇上说道。

    人人心里翻白眼,嘴上却都称是。

    “嗨,这些不用说了。你们谈谈,是哪一路反贼如此大胆?”

    当前在座几人当中,赵允成官二代不用说了,晏殊没有地方从政的经历,章得象虽然长期担任过州县长官,却以平和为主。只有吕夷简权知开封府,陈执中有青州捕盗的事迹,还有就是梁丰听起来也是破案能手。所以赵祯主要是询问这三位。

    吕夷简身为副相,自然要拽一点,让陈执中先说。陈执中现在是中丞,比梁丰大了若干级,当然也不肯先讲。就望着梁丰。

    梁丰低眉斜眼看看四周,自己再也找不到下家了,只好轻轻咳嗽一下,拱手道:“官家,各位大人,臣以为,这次圣驾遇袭十分地蹊跷。”话音刚落,马上就收到几个“嗯”“唔”以示赞同。

    “是什么反贼谋逆,还待细查。不过当务之急,是要先加强戒备,防止回京之前再发生大事。臣建议,就近调郑州禁军速来护驾,增加防备力量。同时加快速度,急行军回京,免除意外。”

    “臣赞成梁丰的意见,现下这个最是要紧,请官家即刻下令。”晏殊首先发言道,他认为梁丰的话很对。

    大家也都觉得很对,吕夷简道:“梁丰所说不错,官家请纳之。”眼里却精光闪动,大有深意地望着梁丰。梁丰心里一突,嘿嘿,被这老儿看出来了!

    赵祯也觉得这法子理所当然,反正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再好的主意,便点头答应。吩咐李石彬,着内侍随驾皇城司人带领十数人,快马先行,郑州传旨调动禁军兵马护驾。

    李石彬得令下去安排。

    大家便坐着分析到底是哪路毛贼恁地大胆。最后得出几条分析成果:第一,有可能是一群不开眼的响马,不识圣驾,准备打劫。见不能得手,自行消退。但这个可能微乎其微,再失心疯的强盗,见了这么几千人的队伍还敢撩拨,除非是真的不想活了。第二,果然有人谋反。但这行为可透着古怪,也不冲也不杀,就这么远远放了几枝冷箭便跑,又不是过家家。那么只剩下第三了,谋反,但这次是试探虚实,说不定前方不远处便有大队人马集结,要一举进攻。

    这个可能最大!

    第三条居然是章得象和晏殊总结出来的。

    头脑风暴的目的是人人思维发散,可以得出许多不同的创意和分析信息。方才大家还镇定自若说几个毛贼,没什么关系。此时晏殊和章得象两个一人接一句嘴把这事作完分析,自家都额头见汗。

    下一步该怎么办?

    ps:周一求票,不多说了,谢谢各位!

    291、为何不报太后

    ps:第二更,还是

    “停驾!”吕夷简沉着说道。

    命令传出,车驾缓缓停住。

    吕夷简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青天白日的,离管城、郑州又近,要是出现大部反贼兵马,沿途哪里会不知道?除非是串联好了的谋反。

    但既然有人那两个没抓过贼的二货提出来,作为在场职务最高者,当然有责任安定人心。所以宁可谨慎些,先停下再说。

    赵祯其实也不是很相信,只不过没经验,脑子转得要稍微慢些而已,也就点头同意了吕夷简的建议。

    接下来就是传见石元孙,叫他先把前方情况打探清楚再说。有必要的话,改道或者干脆先退回去都行。

    事实证明是虚惊一场,前方一直到管城,都没看见半个毛贼的影子,耽误了几个时辰功夫,派出斥候回来禀报,郑州派了五千禁军急行军出来,协助护防銮驾,已经快要到了。

    此时天色已晚,既然落实了前方无敌,赵祯便决定加快速度,不再停留,直接迎上去同郑州军马会和。是非寻常,几个臣子都被安排在副辂休息,不再分散。

    “臣,知郑州军州事陈尧佐迎驾来迟,圣上恕罪!”

    两路大军已经汇合,郑州知州陈尧佐亲自带兵出来保驾护航。

    “有劳陈卿了,赐坐。”

    “多谢官家,惊悉官家沿途为贼人所扰,是臣失职,请官家降罪。”陈尧佐不敢坐,站着承认错误。

    “不干卿事,现情形晦暗不明,待查后方知。这次你带了多少军马出来?”

    “臣带了郑州禁军五千,其中马军一千,步军四千。”

    赵祯听了,大大放心。这些兵力应该能应付了。简单听完陈尧佐汇报,单传吕夷简进见商量。

    吕夷简听完情况后,点头对赵祯说道:“方才臣几个在副辂议论,此事古怪得紧,看情形不似意图一举成功。因此还需加强防范。臣请示官家。是否就此相烦希元兄一路护送至京畿?”

    郑州离中牟已经不远,咫尺就到开封,陈尧佐当然没二话。赵祯旋即又下了手诏,命殿前司都指挥使杨崇勋领兵到祥符县境内接驾。跟陈尧佐换班。

    事出突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