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斜风 > 斜风第32部分阅读

斜风第32部分阅读

兵,速驰福宁府!”

    王懿德却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就说了,首先保全福州,福宁若得保全,福州则万无一失……”

    则在此刻的黄岩县,正有双骑并列。

    “太平县只守了一日,就告失败,实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

    说话这人便是台州出名的豪强苏镜蓉,他为人有谋有识,甚有资产,又招揽了无数亡命之徒,屡次替官府平定民变,可以说是全台州府第一位地方豪强。

    只是苏镜蓉也没想到太平县城只守了一日就告失败:“牛德顺那贼子不听我言,败在柳绝户此贼手中本无意外,但是太平县城有兵勇两千有奇,却是连一日都守不住,实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

    和他并列的马上骑士也是黄岩县有名的豪强牟以南,他倒是对于这个结果不感意外:“镜蓉兄,你看看太平守城的都是什么乌合之众,甚至连牛德顺那饭桶的余部都塞了进去,这如何能守得住!听闻就是牛德顺余部率先出城而走,才致军心大溃,县城失守!”

    苏镜蓉想得十分深远:“不管如何,太平县城落到红巾贼手上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台州民谚有云,黄太熟,六县足,红贼既得意于太平,接下去必然攻取黄岩,你我守土有责,我找以南来,就是怎么对付红贼,怎么齐心保住这黄岩城!”

    第135章 守成

    牟以南却是停马大笑起来:“好你一个苏镜蓉,你一个临海人,却口口声声要说什么保全黄岩!是不是准备让我们黄岩人替你拼一个锦绣前程出来?倒真是好算计!怎么保全黄岩,自有我们黄岩人自己来做。”

    若论出身,牟以南是正宗的黄岩本县人,而苏镜蓉虽然邻近黄岩,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临海人。

    这个时代的台州,府城设在临海,但是黄岩镇的治所却放在黄岩县,台州协所反倒是黄岩镇下辖的一协而已,加上黄岩较临海富庶,两县之间自然有不少纷争。

    只不过苏镜蓉也停住了马儿,他大声质问牟以南:“以南兄难道想要与红贼委屈求全,我可记得,你手上可是沾满了红巾军的鲜血,你想委屈求全,还得看柳绝户肯不肯饶过你。”

    牟以南这位豪强一向是黄岩知县身前的红人,许多县里不方便出面办的事,都是牟以南直接包办了下来,这次乐清红巾军起事,黄岩县内也有瞿振汉的关系起事响应,结果不用出动大兵,牟以南直接就杀了几十号红巾军,把黄岩县的局面平定下来。

    这算是与红巾军结下大仇,只是牟以南也笑了起来:“苏镜蓉,你这些年替官府卖命,手上杀过的人难道比我少了?临海的红巾军不就是你办的?”

    苏镜蓉同样是剿灭了临海境内的红巾军,因此他不忌讳谈这一点:“杀几个人算什么,我想要的是一个前程,牟以南,你跟我说一句实话,黄岩县城你准备怎么守?”

    “怎么守?”牟以南的眼睛一下子带着锐利的锋芒,这个黄岩县首屈一指的豪强已经早有谋划:“黄岩县城怎么守都守不住?”

    “怎么可能?”苏镜蓉觉得牟以南太过看重柳绝户了:“黄岩城可不是太平县啊!”

    黄岩是黄岩镇驻所,这黄岩镇虽然前面加了“黄岩”这个县名,却是负责整个台州水陆防务的大军镇,全盛时期额兵有一万一千多人,就是现在仍然有着五六千额兵,下辖镇标水师三营,台州协三营,以及宁海、太平两营。

    到现在为止,黄岩镇只不过是太平营为红巾军所击破,其余各营建制尚属完整,而黄岩县城是镇标驻地,黄岩镇决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驻地,只可能集结大兵死守黄岩县城。

    这样一来,黄岩县城在守备肯定会远远胜过了太平县,柳绝户想要攻取黄岩城远比太平县城要困难得多。

    但是牟以南却是在马上替苏镜蓉剖析:“黄岩镇固然能集结大兵,但是军镇分驻全郡,仓促之间又能调回多少兵勇,把台州协三营都调到黄岩来,难道就不要府城了吗?”

    这就是绿营兵的一大弊政了,虽然黄岩镇额兵五六千名,但是平时分驻在分数众多的水陆汛地里充当治安警察,各个县城的守军往往不过二三百名而已,战时就缺乏足够的机动兵力。

    牟以南继续说道:“再说我黄岩镇官兵到底是怎么一个水准,苏镜蓉你比我更清楚些,要是这些镇兵堪用的话,官府又何必用到我们这些人。”

    正是因为绿营兵不堪用,所以许多时候平定民变就要用到苏镜蓉与牟以南这样的地方豪强,有些时候官府已经到了离不开牟以南和苏镜蓉的程度。

    何况牟以南还有话没说,黄岩镇这个军镇在设置上就是海防重于陆防,水师营特多,现在让这些绿营水师上岸来同柳绝户决一雌雄,那自然是事倍功半。

    苏镜蓉脸色一下就绷紧了:“那按照以南兄的说法,这黄岩城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了?”

    “黄岩城守不住,但是黄岩可守!”牟以南拍了拍苏镜蓉的肩膀:“这黄岩攻守,就要多仰仗镜蓉兄了!”

    “黄岩城不可守,黄岩可守?”苏镜蓉重复着牟以南的话:“以南兄果然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牟以南在马上十分得意地说道:“柳绝户不进黄岩城也罢,若是进了黄岩城,我就让这些红巾贼有来无回!”

    他继续得意洋洋地说道:“我也听人说过,柳绝户此股红贼,素是贼中最最悍勇之辈,手下三百真长毛,千余新附长毛,皆能苦战,但是此贼虽悍,众不足两千名。”

    苏镜蓉比牟以南更了解柳绝户的内情:“柳贼此次北窜台州,声势浩大,但据我所知,兵实不足两千名。”

    正是得了柳绝户一股红贼众不至两千的情报,苏镜蓉才决定坚决站在大清这一方,柳贼虽然悍勇,但是兵马太少,只要有一败就无法翻身,而大清兵后援源源不绝,战到最终胜利的必然还是大清。

    牟以南拍着马腹说道:“没错,众不足两千,我们台州六县有口丁二百十七万,就算是柳贼手下有两千七百悍贼,可是这六县一分,也不过四百五十名而已,一个口丁数十万的大县,收拾四百五十红贼不在话下。”

    苏镜蓉连声赞许:“以南兄高论,以南兄高论!”

    “现在红贼屯集于太平一地,尚无多少破绽,但是柳绝户若进了黄岩城,那么他手上能有多少可以机动的战兵?”

    他扳着手指替柳畅计算:“黄岩、太平两个县城,他每县就算只留三百兵,那么就要占去六百战兵,他还得担心我大清兵自金华、仙居掩击他的后路,则必有两百兵保全其粮道,至少这就去了八百战兵,而他无论是北进临海,还是西取仙居,总得带上一千兵将出战吧?这样一算,他手下能剩下多少兵马可以机动!”

    他这算是找到了柳畅军的大破绽:“如若柳绝户再占上第三座城池,那么他又必须分驻数百守军,这样以来,无处不是破绽,说不定还要抽调黄岩县城的驻兵,我等在乡义民一齐发动,必能大破红贼!红贼兵少将寡,只有要有一场挫折,就肯定一蹶不振,无法复起。”

    兵力不足,确实是柳畅目前无法解决的困难,不过苏镜蓉想得更深远一些:“红贼初至台郡,人生地不熟,可以让忠勇民团伪作从贼前去投附,到时候可以里应外合一齐发动!”

    “镜蓉兄想得甚是!”牟以南早有方略:“到时候太平、黄岩两县义民同时发动,你我同时各自集结民团数千,还怕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黄岩县城。”

    不过苏镜蓉倒是深谋远虑:“如若你我举事不成,红贼反攻而来,那又如何办?”

    “那就退往葭淽入海,上下大陈足以屯驻万人!”牟以南继续说道:“贼军悍勇,皆在陆路,并无舟师之利,又有定海镇水师策应我等,到时候你我随时自水路抄袭,台州海岸数百里,柳绝户绝对无力处处兼顾,只能到处疲于奔命,只要你我击破柳贼,必能换来一场荣华富贵。”

    “很好!”苏镜蓉连连点头,承认牟以南想得周全:“以南兄运筹帷幄,红贼必破,只是若要攻破太平、黄岩两县城,则须带上两条恶狗助阵啊!”

    牟以南长舒了一口气,问道:“那两条恶狗?”

    苏镜蓉当即答道:“奇田勇、管继涌!”

    牟以南长叹一声:“那不是两条恶狗,是两条白眼狼啊!”

    只是下一刻,他已经同意了苏镜蓉的建议:“不过要对付柳绝户,非得用这两条白眼狼不可!就看柳绝户什么时候跳进黄岩城来?”

    ……

    虹军攻占太平县城已经整整有三天时间了,现在县城的气氛也宽松了不少,现在各家商铺都已经重新开张了,只是顾客少了许多。

    只是第一次夺取一座县城,柳畅居然有些留恋和红巾军配合的那段时光。

    那段时间,他只需要考虑军事问题就够了,与他一同配合红巾军兵力多达六七千人,漫山遍野几十里都是红巾军,兵威所至,除了少数执迷不悟者,可以说是如汤沃雪。

    但是虹军独立出来作战,就只能依靠自己赤手空拳打天下了,现在北进的虹军虽然是主力尽出,但是总兵力不过是一千六百多人,在攻占太平县的战斗又付出一百二十三名的伤亡。

    因此进入太平县城的虹军并没有急于北进太平县,而是进行了一次休整,同时每天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向县城四周逐步扩展,以跑马圈地的战术来扩大控制区。

    即使如此,整个太平县的居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对于虹军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个别乡村的民团公开聚集起来企图与虹军对抗。

    除此之外,逃出太平县城的清军残兵败将四处在县城窜拢,他们现在到处流窜,虹军无法处处兼顾,只得优先解决大股的残敌。

    如果自己手上再有两个步兵营的话,柳畅就立即挺进黄岩,然后攻取府城临海,但是现在他只能先停留下来,肃清太平县内敢于公开对抗虹军的残敌、民团之后,然后才继续向黄岩攻击。

    如果太平县陷于敌手,那么整支虹军就会处于被堵断后路的绝境之中,所以无论处境再怎么险恶,柳畅都必须保证太平县牢牢控制地控制在已方之手。

    只是现在太平县可以说是四面八方都面临着敌军的威胁。

    第136章 行政

    太平县的西南方向不仅仅是清军的仙居县,在那个方向还有着处州镇与金华镇这两个大军镇,即使处州镇有近半兵力被温州方向的红巾军牵制,但是金华镇的主力始终未动,随时都可以出动数千兵勇席卷而来。

    而在太平县的北方,就是作为台州清军主力的黄岩镇,额兵尚有五千以上,加上临时招募的土勇,随时可能南下,宁波、绍兴方向的清军能向台州方向组织数波援军,而在西北偏北的方向上,在舟山的定海镇随时可以渡海而来。

    在南方的玉环岛,虽然玉环营已经被叶娘子和葛五联手打跨了两次,但其少量余部仍然盘据着玉环岛,叶娘子向柳畅承诺水陆两路同时发动,但是现在葛五与叶娘子还在按兵不动,玉环岛仍在清军控制之下。

    但是柳畅不想纠缠葛五与叶娘子的失期问题,只要葛五的船队肯出动夺占玉环岛,就能替柳畅吸引清军在海上的大半压力,让定海镇只能优先对付葛五这支海上反清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柳畅一面使用跑马圈地的办法,以太平县城为逐步扩大控制区,一面企图采取行政上的措施来争取民心。

    在这方面,石汀兰与杨长妹给了他许多帮助,并不是她们有多能干,实在是太平天国在行政这方面犯过了太多的错误,有些错误到现在还没有纠正过来,如果不是这么多错误,太平军何必局限于江南这半壁江山。

    对于太平天国这个前车之鉴,柳畅当然要吸收他们的错误,特别是对石汀兰提出的设置乡官、组训民众的建议,给予了很大肯定。

    只要把民众组织起来,这黄太两地就是整个虹军坚不可摧的后方基地,只是石汀兰在提出了很多意见,又递给了柳畅一张纸:“这是争取太平县民心的几个关健,你看看!”

    柳畅拿起这张纸仔细一看,见字迹很是绢秀,却是照着柳畅平时阅读的习惯从左到右横排书写,不再是柳畅感觉十分蛋疼的从右到左竖排:“这样好,咱们虹军就是照着石姑娘的格式来写。”

    他细细看了看第一行,上面写着了:“重修金清闸”,先是有点不解,然后又连声赞好:“没错,我们立即张榜告示准备重修金清闸,广开言路,请太平县民各抒己见。”

    要说太平人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金清闸这件事,这是关系整个金清江流域民众的生死问题。

    太平县这种沿海地带,对于水利工程格外敏感,乾隆四十五年建牧屿闸,虽然历时五六年才成,但从此水泄旱蓄,可收半县之利,而金清闸也是关系到几乎整个太平县的大型水利工程,只是这金清闸既是个整个温黄平原受益无穷的水利工程,也是个让太平人为之纠结的超级水害工程。

    历史上金清闸修缮过多次,到了清季雍正八年又重修金清坝,十年筑金清、永安、兴平三闸,十一年,天雨十日,大水成灾,官府未启闸排涝,万众持锄毁兴平闸、坝,这次重修金清闸只持续了一年时间就被毁。

    到了道光十八年,又重筑金清闸,历时三年完工,闸七洞,但是闸底高上游的琅岙闸二三尺,洞门狭窄,出水本就来不畅,而时任知县刘旭,其人既勇于任事又刚愎自用,认为金清闸已成,便于旧港筑大坝以资御蓄,自此出水更加不畅,一遇大暴雨就变成一个超级大水害工程,引发闸内外民众的大规模械斗。

    先是道光二十八年七月初五日大水,平地水高八尺许。初八日,乡民聚众冒雨哄至县署,求官开闸未成。十二日,水乡五万余人持锄往毁金清闸坝,闸外监生陈梅五等竟向闸内民众施放火炮,杀害无辜多名。

    接着是咸丰元年夏天大水,乡民往毁金清闸,守备率兵往捕,民多落水死,捕四十余人解省,后皆释回。

    然后在另一个时空的咸丰六年五月大水,金清闸不开,水乡聚众数万前往掘坝毁闸。闸外民众聚众拒之,枪炮轰击,死者数十名,溺水者甚众。

    这么一个关系到太平县民切身利益的水害工程,自然会吸引到利益相关民众的极大关注,为了这水闸的相关利益得失,自然会出现无数最合理的方案来,冒出无数钉子户与无数铁杆支持者。

    当然柳畅现在也无力去彻底整治金清闸,要知道金清闸的整治是一个投资极大的大工程,前后持续了一百多年,最后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底才一段落。

    先是光绪十五年建玉洁闸以助金清闸泄孔,但这只是治标之策,自同治四年起就提议修新金清闸,但一直到一九三二年才付绪实施,至一九三四年才告竣工,耗资达三十八万银圆之巨。

    但是这一个耗资极巨的金清新闸仍然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一遇大雨,温黄平原内涝严重,虽然对港道进行多次整治,最终仍然只能把金清闸外移,工程最后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付诸实施,称为新金清闸,历时七年才正式建成,当时投资高达上亿元。

    但是临时修建玉洁闸那样的治标工程,还是有几分可能,何况柳畅需要的并不是重建金清闸,而把全县民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重建金清闸这件事上,让他们为了利益吵个痛快,没有时间与虹军捣乱。

    只要他们不对抗虹军,别说是重修金清闸,就是再重的承诺柳畅都暂时作出,而石汀兰的第二个建议却也很实际:“禁闽盐越界北运!”

    温岭是产盐区,灶户甚众,但是近世以降却受到了福建产盐的严重冲击,越界的闽盐质量好,价格低廉,又通过盐商从官方获得准合法的灰色身份,严格冲击了温岭灶户的生计,从道光晚年到同治年间,盐民常有失业之忧,屡屡起事。

    现在温州府落入红巾军之手,台州闽盐的来源虽未断绝,但是敢于冒险北运台州者获利大为减少,现在提出禁闽盐北越界,既是空口承诺,也是一桩德政。

    接下去石汀兰提出的?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