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补天道 > 补天道第102部分阅读

补天道第102部分阅读

子有什么用处,双方再次深入了交换了意见。蛤蟆认定建立一个急救室最重要,孟帅则认为没必要,因为有白也在,建立急救室也非迫在眉睫——没错,孟帅已经默认白也加入队伍。

    但是若不建急救室,其他建筑就更没有急迫的需要。蛤蟆建议从大门建起,先建外围墙,估计一个如意珠,也就够建设一半围墙的。有了围墙,里面再建什么建筑都能固若金汤。

    这个荒谬的建议当然被孟帅否决了,黑土世界里唯一的居民的蛤蟆,唯一的主人就是孟帅,没有任何外敌存在。如果孟帅要防蛤蟆入侵,根本不用大费周章。

    孟帅也曾想变种一下,建一个大门,就像随意门一样,一开就可以随意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那不是天大的好事?不过蛤蟆提示道,这个随意门可以建,不过只能随意到达黑土世界之内的地方,就被孟帅否决了。他没有必要为了从这棵树移动到那棵树就浪费一个宝贵机会。

    倒是以后为了带外面的活人进来,孟帅可以修建一个装样子的大门,假装黑土世界是在外界的某一个角落,不过这种掩饰用品更不着急修建了。

    要说以后,以后的计划还多,各种装饰用的、生活用的屋宇都等待修建,但那要等孟帅进入先天,如意珠源源不断之后才行,现在资源有限,孟帅还是打算实用为先。

    权衡许久,孟帅打算先做一个休息室。

    说是休息,其实也是恢复室,更是练功室。孟帅的龟息功平时就是靠睡眠来修炼的。据孟帅根据经验总结,龟息功的效率对外界影响的反应不大,但如果环境幽静,打扰减少,能保持深度睡眠的话,效率会有提高,这样的提高不明显,但有一两成的效果,年深日久就不是小数目。

    更何况,孟帅建立休息室,主要还是恢复体力和精力。一场大战之后,往往身体没有受伤,消耗的精力却很惊人,心力也会疲劳。这种精力的复原不是一夕之功,有时候睡上一昼夜都恢复不了。当然孟帅相信白也的翡翠光能完全调节,但他不可能时时刻刻等着白也给他按摩,先说白也未必肯,就算肯也太杀鸡用牛刀了。

    所以孟帅第一步要打造一个安静、封闭、有效的休息室,无事休养生息,有事满血复活,他相信这个要求对黑土世界来说,是小菜一碟。如果如意珠连这个都满足不了,孟帅还是该于嘛于嘛,就当没有这个外gu了。

    当然,具体的效果也不可控,譬如一次从精疲力竭中恢复,到底要一个时辰还是一刻钟,那就全看黑土世界的法力了。

    想清楚自己的规划,孟帅拿起如意珠,握在手里,把自己的构想随着意念一点点送入如意珠内部。

    他不知道这珠子如何操作,但直觉告诉他,这样就行——他现在也能朦朦胧胧感觉到黑土世界的意志了。

    在某一时刻,他握住的如意珠亮了一下,他已经感到,只要自己松开手,立刻就会有所动作,但这样无声无息放开就不帅了,因此他引用了当年那部风靡一时的儿童奇幻大剧中的经典台词——

    “如意如意,如我心意,快快显灵”

    一道光芒从他手上散出,飞一般的钻入了树林中,孟帅顺着光芒看见,就见那道光最终没入一棵大树里。

    紧接着,大树膨胀了起来,树于中央散出丝丝光芒,接着龟裂,最后从中裂开,树于向四面八方倒下。

    倒下的树于分成了一条条,如树藤一般四处蔓延,渐渐形成了不同寻常的形状。四面倒下的树于形成了四堵墙向上升起,树心的部分也有动作,在光芒中化为了其他的形状,但孟帅还没来得及看真切,已经被升起的墙壁挡住了视线。

    不过片刻,树于停止了生长,一座小小的森林小屋出现在孟帅面前。

    从表面上看,小屋没有残存太多树于的痕迹,粗糙的树皮和浓密的枝叶已经褪尽,墙壁光滑,呈现淡淡的咖啡色,屋顶是一排排的原木垒砌,一切一切都像是正常的屋子。

    唯一不同的是,太小了。

    这座小屋,连孟帅圈的十几个平方都没占到,比一般的储藏室还小,孟帅量了一下,恐怕进去就能放下一张床了。

    但不管怎么说,眼看一座屋子以奇迹般的速度在眼前崛起,这种感觉还是令人激动地,更何况这座屋子的出现,是出于他的意志。

    如意珠——货真价实

    不理会蛤蟆在后面尖叫:“你看我说什么来,不在森林边上建屋子,你吃土去吧。”种种聒噪,不一而足。孟帅在其中烦不胜烦的开了门。

    门一开,一股原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孟帅伸头一看,略感吃惊——

    正如他所想的,这个屋子里只有一张床。

    而且是吊床。

    屋子的四个角,系着树藤编织的绳网,在半空中悬成一张吊床,整个屋子就是被吊床铺满了。

    作为一个屋子,这树屋太小,但作为一张床,它确实很大,简直可以在上面滚一滚。床上只有两块圆木,一块可以枕着,一块可以抱着。屋顶上悬着一个小小的吊坠,如果仔细看的话,能发现是一个沙漏。

    孟帅这时再也忍不住,一转身整个人陷入了大床之中,忽忽悠悠,便如秋千一般。身子刚刚沾上树藤,登时一股困意涌上,险些就要睡下。

    本来他就是要试试这屋子的效果如何,也就不强打精神,顺势闭上眼睛。他刚刚闭上眼睛,蛤蟆已经蹦上来,四仰八叉睡在他旁边。两人睡下的同时,屋顶上的沙漏调转过来,沙子簌簌流下。

    不知过了多久,孟帅眼睛睁开,一眼看见头上已经空了的沙漏。

    这时的他,从头到脚透着精神焕发,心情也格外的愉悦,从内到外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和他想要的一模一样。

    跳起身来,孟帅伸手将头顶的那个沙漏拨了下来,沙子再次流下,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睡下,绳子床也没有传来睡意。

    沙漏漏尽,孟帅自己估计,大概五分钟。

    也就是说,只睡了五分钟时间,就如同休息了数个小时,甚至效果还更好

    真是太强大了

    孟帅连滚带爬的出了树屋,在黑土地上跳了两跳,大吼一声,抒发心中的愉快。

    蛤蟆这时才爬出屋子,道:“吵什么?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孟帅心情不错,也不跟它吵嘴,道:“这一回值了。”

    蛤蟆道:“你值了,我觉得一般般。我平时也睡觉,在这里也睡觉,都是睡觉,有什么区别?”

    孟帅正要说话,突然神色一变,道:“外面有事,我先出去一趟。”

    三四八 去而复返再出发

    天色渐暗,静谧的村庄中,岑奕风正在堂前闭目养神。

    他神色安详,眉目舒展,仿佛正在享受一段安闲的休假时光。但他心中却是充满了焦虑,神经绷得紧紧地,以便随意应付突发的情况。

    无论何时,保持最平静的心态,是谋士的操守。倘若不能保持心无波澜,至少要保持最平静的表情。

    小村落地处僻壤,夜幕降临之后更是万籁俱寂,安静的近乎死寂。突然,一阵马蹄声急促的传来。

    岑奕风骤然睁开眼睛,袖子一动,一根黝黑的判官笔已经落入掌中。

    他并不是文弱书生,相反自幼文武双全,修为已经到了一流高手的境界,只是平时向以文士面貌示人,即使自己人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手,这种谨慎是他保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然而现在的境地,就有可能把他这张底牌逼出来。

    黑夜荒村,策马疾驰,敌友未定。若是敌人,必是大敌。

    岑奕风侧耳倾听,只听得马蹄声越来越近,到了村口停下。

    到了这个时候,岑奕风眉头反而微微舒展,并不似之前担心。因为他没有听到村口的报警信号。

    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敌人太强,暗哨没来得及出声就被拔除了,要么就是自己人。

    岑奕风更相信第二种,他的暗哨训练有素,报讯的发放又很简单,除非是数位高手从各个方向一同出手,不然还真没可能这么快就失陷。

    难道是自己人?

    岑奕风再次皱眉,他派出去的人手,都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回来。他已经给了前线人等全权,即使出了状况,他们也应该不会特意回来找自己报信。

    难道是从凉州调的人手到了?

    也不对——一是时间上对不上,二来人手也对不上。刚刚的马蹄声显示的清清楚楚,回来的只有一个人。

    看来真是派出去的人出了问题,岑奕风眼睛一瞥,看向了桌上放置的玉牌

    脚步声响起,直奔着这边而来,果然只有一个人。

    岑奕风身子往后一仰,再次恢复了闭目养神的情态。

    大门一开,一人匆匆走了进来,道:“先生。”

    岑奕风睁开眼,道:“哟,总师回来了?怎么这么快?”原来回来的人正是钟少轩。

    他是真的惊讶了,在他想来,外出的所有人中,就钟少轩提前赶回来的可能最小,因他只是去请钟不平,遇到意外的可能性也是最小的。按照计划,钟少轩至少要第二天中午才能回来,现在连夜赶回,真是快马加鞭了。

    再一看钟少轩的样子,他更惊讶了。钟少轩的状态明显就不好,风尘仆仆不说,脸色也是煞白,眼中布满血丝,呼吸急促,显得激动又紧张。在岑奕风印象中,钟少轩少年老成,虽然不过二十,却是沉稳非常,临危不乱,从没见到他这样激动。

    岑奕风问道:“怎么了?莫不是钟老爷子出了什么事了?”像钟少轩的样子,岑奕风可不会认为他只是被钟不平拒绝了,这其中必有大事。钟不平可是先天高手,他若出事,岑奕风也只有束手无策,就是姜廷方来了也没用。

    钟少轩擦了一把汗,道:“我没见到父亲。”

    岑奕风道:“怎么说?”

    钟少轩道:“父亲不在他修养的地方,我找过了,不见他人影。”

    岑奕风哦了一声,微笑道:“或许是他老人家出去了。那又不是老爷子的家,他修养恢复之后,想要出去走走,甚或直接回去了,谁又能阻拦?看来这次咱们没机会求他老人家帮忙,福气不够罢了。”话虽这么说,他却知道不是那么简单,只是没见到钟不平,钟少轩也不至于如此惶急。

    钟少轩苦笑一声,道:“或许吧。但或许……二弟呢?”

    岑奕风道:“小孟大概在紫金山吧。他去探皇帝的行宫了。”说着将后面的事大略跟他说了一下,道:“他还没发信息回来,应当还没什么收获吧?”

    钟少轩道:“我去找他。”说着就要离开。

    岑奕风也不由问了一句:“你是担心他么?小孟机警,武功也不错,这点小事还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钟少轩道:“一是担心他,二是……担心我父亲。”

    岑奕风真是难以理解了,道:“你担心钟老爷子?”

    钟少轩道:“是啊…若是找到二弟,或许还有救,若是不能及时找到,父亲恐怕……”说到这里戛然而止,但岑奕风分明从他眼中看出了“凶多吉少”这四个字。

    岑奕风还是不能想象一个先天高手为什么会有危险,但他敏感的察觉出这件事可能是钟家的家事,也就不再多问,道:“既然如此,你去紫金山找他吧。”其实他真是不希望钟少轩在这等要紧时刻插一杠子,但他也不能阻止,只希望孟帅能尽快把事情办好,再去解决家事不迟。

    钟少轩答应一声,就要离开。

    正当他要出屋子之时,突然屋中一亮,发出一道光芒来。

    光芒一闪而逝,熄灭之后宛如平常,但刚刚那种光泽耀眼的感觉,绝非寻常。岑奕风回头,抓起桌上的玉牌,道:“有讯息传过来了。”

    钟少轩忙问道:“是谁?”

    岑奕风拿起玉牌,只见背面六块分隔开的区域里,左边下角的玉色与别处不同,不由得奇道:“怎么会在这里?”

    这玉牌是封印器,正面是强光印,只要有信息传来就会闪,背面则指示具体的信息。孟帅的封印术还不错,但也不能像短信一样传具体的信息,至少九重封印以下,没有这样的印法。他另想出方法,反正行宫只有六处,他就讲玉牌分为六个区域,在哪个区域遇到事情,就按相对应的区域的玉石,对面也会在相应区域看到信息,赶去该区域支援,这也是取巧的法子,聊以充数。

    而现在那玉牌指示的区域,当然对应的是行宫的一处,但却不是今天两人搜查的任何一处。

    要知道六个行宫之间也是有距离的,在之前两人就都约定好了搜查的顺序。孟帅查的是上面两处,苏醒查的是中间两个区域,下面两个区域,右下角代表钟毓园,左下角却是没安排人查看的地方。按照顺序,至少要明天才会有人去看。

    虽然不排除两人之中有人搜查的特别快,比进度要快,但几处行宫之间的距离是改变不了的,一天时间,甚至都不能跑完三个地方。

    除非有人打乱了搜查的顺序?还是说……

    岑奕风沉吟不语,钟少轩却已经问道:“可是二弟有危险?”

    岑奕风道:“不——事情成功的概率大些。而且也不能确定是小孟还是苏醒。”

    孟帅做的三套玉牌,他和苏醒各拿一套,岑奕风这里留了一套,三套都是一模一样,互相发信息,也分不清是谁发过来的。其实若再做的精致点,区分出不同的光芒,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因为时间紧迫,孟帅懒得做的那么细,反正就两个人发信息,用排除法就知道非此即彼,岑奕风也不用知道到底是谁有所收获,只要知道地点就行。

    岑奕风道:“既然如此,你去一趟吧。这里——”这时墙上就挂有地图,岑奕风指出了那个对应的方向,道,“虽然不确定是不是孟帅,但就算是苏醒发的信息,按照约定好的,孟帅也要赶过去,应该能在那里见到他。但愿事情顺遂,如人心意。”

    钟少轩道:“好,我走一趟。先生放心,只要不是十分紧急,我当以大事为重,至少会回来报个信。”

    岑奕风点头,钟少轩的承诺已经可以了,倘若真有事,凭钟少轩他们兄弟加上苏醒,大概也都能应付下来,便道:“总师好走。”

    目送钟少轩出去,岑奕风突然觉得有些事情不对,慢慢转了一圈,突然扬声道:“总师留步。”

    钟少轩这时人已在外面,听到他的召唤,又回来道:“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岑奕风双手据案,微微摇头道:“我总觉得还有不对,我再想想——”

    光芒一闪而逝,树林之中恢复了寂静。

    孟帅捏着玉佩,道:“苏醒找到线索了?这个时候?他还蛮拼的。”

    看到是左下角的区域亮起,孟帅也是感到奇怪,他这一行也算是“顺利”,极其通畅的排除了两个错误答案,甚至都没亲自去第二个地方查看,就是这样,他也没能在天黑之前下了紫金山,还是得在山林露宿,怎么苏醒已经顺利找完两个,已经找到第三家了?

    或许是苏醒调换了稽查顺序,难道说世上真有“冥冥中的感觉,凶手就是他”这种事?

    想了想,孟帅还是觉得先去看看情况。反正第五区域离着他这里反而不远,本来是打算明天上午过去的。但现在经过黑土世界的调养,他精神健旺,各方面都处在最佳状态,趁着夜色好,月白风清,连夜赶路正好。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孟帅还是准备好了武器和封印傍身,连苏醒给的蜘蛛丝都准备好了,因为就算报信准确,这一过去也可能面临很严峻的局面,何况还可能有意外发生。

    准备好了一切,孟帅踩灭了篝火,换上一件深色的夜行衣,身子轻纵,穿入林中。

    三四九 金戈铁马卷 秋风

    孟帅在林间穿行。

    从紫金山下来,他乘马往东方疾驰,快马加鞭两个时辰,这才下马步行。

    皇家的园林,有两种,一种靠山,一种靠水。都是美景借势而成。若是不靠山也不靠水,那么跟皇宫一样,有什么建造行宫的必要?

    当初钟毓园就是靠水,一大片湖面甚至联通地下龙木观,而紫金山这两座行宫,不必问,必然靠山,借山中凉意,供皇帝避暑。而孟帅赶去的最后一处园林,却是地形最复杂的,半靠山,半靠水,处在紫金山余脉吞金山下,与京城以西第一大湖吞金湖相接,过了吞金湖,景色急转直下,不再有山林,反而是一大片草原。

    在这种环境下建造的行宫,号称“秋荻行宫”,太祖所建,为的是每逢秋日的狩猎。当年大齐国力还强盛的时候,皇帝秋天可不会躲在园林中伤春悲秋,是要调集人马在秋荻行宫狩猎的,各地的诸侯也有带人来会猎的,一秋之获,往往有野物数万,颇有尚武之风。只是这样的会猎耗费巨大,国力日衰之后就再也举办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