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补天道 > 补天道第136部分阅读

补天道第136部分阅读

也是无边地狱中的一片绿洲,对于失落的旅人来说,这里就是挽救他们生命和心灵的一滴甘露。”

    孟帅好奇的看着他,心道:说的这么真情实感,莫非他曾经来过这里,而且是他说描绘的“失落的旅人”状态?

    那童子目光一阵恍惚,突然恢复清明,道:“进去就知道了。”

    一牛两人从群山的缝隙中穿过,来到了群山组成的山石林中。

    一进山石林,孟帅不由自主的深吸了一口气——好清新的空气

    山石林中,空气流通,直入肺腑。其实这里的空气,还未必比得上宗门的外门,但是和外面比,真是天壤之别。

    孟帅就像久居现代重工业城市的青年,骤然到了树木成林的郊区,一点清新入口,不得不深呼吸,给自己洗肺。

    而且,空气的清新往往代表天地灵气的充足,孟帅这样进入先天,能和灵气交流的武者,自然额外赶到兴奋。

    那童子感觉到了孟帅的兴奋,微笑道:“喜欢这里了?这还不算,跟我进去看看。”说着在牛头上一拍。

    青牛在空中小跑起来,显得很是欢快,不一会儿便穿过了缝隙。

    眼前豁然开朗,孟帅忍不住“啊”的一声惊呼,就像找到了新世界。

    五一一 知恩图报,如数家珍

    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山与山之间,出现了一大片山谷。山谷中,地上,悬崖上,山石缝隙里,落满了鸟类。

    那些鸟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高的如鹤,矮的如雉,大的如鹏,小的如雀,品种之多,令人大开眼界。更兼颜色丰富,羽毛灿烂,令人目不暇接。这一群群,一片片的飞禽,堆得满山满谷,仿佛给山谷披上了一条绚烂的毛毯,蔚为大观。

    “这真是……禽鸟博物馆,鸟类天堂。”孟帅瞠目许久,慨叹道。

    那童子不知何时,已经下了青牛,浮在空中,神色再次浮现出一丝追忆,道:“你现在悠游而来,尚有如此感慨,能想象一个在荒野中落难许久,多日水米未进,精疲力竭的人看到这片天堂的感觉么?”

    孟帅诧异的看着他,道:“难道您……”

    那童子眉头一展,笑道:“谁都有不测的时候,我自然也有。当初我落难,看的这些鸟儿,虽然惊艳,更多为身体所累,抓住不少禽鸟吃了,现在想想,还有些愧疚。”他从储物袋中拿出盒子,抓了一把谷饲丸,一手碾成了碎末,从天上撒去。

    不少禽鸟被惊得飞了起来,但还有不少没动,甚至低头啄食。那童子一把把的撒下谷饲丸,小小的碎屑轻飘飘如纸屑,他却能如扔铜钱一般,撒的远远地,山谷的每个角落都撒到。不过片刻,撒下谷饲丸已经过千,小小一个盒子,却是取之不竭,不知道里面藏了多少谷饲丸。

    这时群鸟已经不再惊动,纷纷低头啄食。连山壁上的鸟儿也飞下来争食。百鸣山特制的谷饲丸是百兽尽可食用的,且对灵兽来说口味很好。这一山谷的鸟雀,不管是吃素的吃肉的,都在一处啄食,尽皆欢然。

    孟帅再旁边看着,不由感叹他大手笔,以一人喂食一谷的鸟儿,花费多少谷饲丸啊,听他的口气,为了心安,他还经常这么于。对于内外门寻常弟子,甚至一个月前的孟帅,这都是不可想象的奢侈。

    不过这童子身份不同,这点儿谷饲丸对他根本不算什么。

    等那童子撒了一遍山谷,孟帅终于忍不住问道:“咱们那个封印,到底在哪儿呢?是在这个山谷里面么?”

    那童子笑道:“是,我险些忘了。那个封印图,就在山谷的地下。”

    孟帅往地下看去,怎奈何地上全是鸟类,根本看不清一寸地面。他疑惑的望着那童子,心道:难道要赶走这些鸟儿?只是鸟类这么多,光凭惊吓恐不能起效。倘若是用重手伤害,就违了那童子照顾群鸟的本意了。

    那童子伸出一个手指,道:“稍等,咱们来的比较早。再等一个时辰。”

    说完,他示意孟帅跟他来,来到山壁上一块突起的岩石上。那上面已经有一对金雕做了窝。童子过去,把鸟窝从石上抬起,坐在石头上。

    孟帅吓了一跳,心道金雕还不跟你拼命?

    固然两只金雕从天上俯冲而下,眼见就要抓到那童子身上。那童子抬起白嫩的小脸,微微一笑。那两只金雕登时去势一缓,盘旋在童子头顶。

    童子伸出手去,抚摸了一下一只金雕的头顶,那金雕竟不躲避,两边气氛立刻和谐无比。

    孟帅看的目瞪口呆,心道:这才是驯丨兽师的手段。其实他凭借龟法自然,也能安抚野兽的敌意,但未必能做到如此举重若轻。而那童子全凭驯丨兽师的功夫,真实的本领甩自己八条街也不止。

    那童子向孟帅招招手。孟帅从牛背上下来,漂浮过去。

    真正的先天高手,都可以悬浮了。孟帅成了先天之后,迫不及待的试验了几次,效果麻麻,仅能勉强前进。但这么一点儿距离还不至于露怯,当下飘飘忽忽的赶过来。

    那童子招呼他一起坐在大石上,一转手,将金雕鸟巢放在他膝盖上。

    孟帅颇为尴尬,身子僵直,望着膝上鸟巢里的雏鸟,有些不知所措。

    那童子笑道:“你喂它吃谷饲丸。”

    孟帅道:“我试试。”拿出一枚谷饲丸,捏成了粉末,涂在小指头上,缓缓伸到金雕雏鸟口边。那雏鸟张口去叼,孟帅将指头伸到它口中,轻轻一抖,在雏鸟闭嘴前一刹那撤出,又把谷饲丸粉末留在小鸟嘴里。

    那童子在旁边看了全过程,笑道:“不错,很利落,喂食的方法也对。看来你的驯丨兽术没有白学。”

    孟帅脸色一红,除了这点微末技巧,他的驯丨兽术还真就是白学了,也根本没机会实践,当下道:“请您指点。”

    那童子笑道:“我能指点什么?无非见得多了一点儿。”他指了指雏鸟,道:“你看这雕儿是什么品种?”

    孟帅道:“是灰眼金雕吧。”

    那童子含笑点头,又道:“虽然是灰眼金雕,但咱们驯丨兽师辨认灵兽,并非辨认到此为止。寻常人说的和我们说的品种不同。就好比猫狗,虽然都是猫狗,却有详细的划分。这只小金雕看它的眼睑,半灰色,却有一层银色肉膜。这就是双丝灰眼金雕的特征。这样的金雕,视野比灰眼金雕开阔。且灰眼金雕只能看到两种颜色,双丝灰眼金雕能看到三种。捕猎的能力强上许多。”

    孟帅认真的听了,道:“受教了。”

    那童子道:“此地一共聚集了三百多种鸟儿,虽不能说大荒鸟类尽数在此,但大类总是齐全的,认清楚它们,再认清楚它们的家族,大荒的禽鸟灵兽就算你拿下了。你看看能认清楚几种。”

    孟帅扫了一眼,便觉眼花缭乱。这些雉鸡、雀鸟、鹰隼、鸥鹭,十成之中能认得三成已经难得,还不一定认的正确。

    那童子见他面有难色,笑道:“慢慢来么。你看,那是什么?”说着指着一只停留在岩壁上的鸟儿问他。那鸟儿有一把长长的黄|色尾羽,且嘴弯弯的,像个钩子。

    孟帅道:“是金罗勾鹊。它能将石缝里的蜥蜴和爬虫勾出来吃。长喙强硬,能钻透岩石。”

    那童子笑道:“又对了。你的基础其实很扎实。,比门中大部分同辈强。金罗勾鹊是从罗尾勾鹊中分化出来的。罗尾勾鹊比之其他的雀鸟特别容易变异,一胎所生的勾鹊,三代之内就能变种的完全不同。这只金罗勾鹊是我看着长大的,尾羽比别的勾鹊长一尺,根根如铁,能支持它在岩壁上以尾羽为轴,圆圈活动。”

    他又指了指旁边一只小巧的雀儿,道:“那是碧玉绒雀,你看像么?就是被民间称为‘早啼,、报春知,的鸟儿。春来它先叫。原本很是美丽,羽毛碧绿,不逊于翡翠。只是这一只灰扑扑的,是因为它本是这谷中最弱的鸟儿,这里的猎食者也不少。它为了生存,几代以前就褪下了那层碧玉羽毛,变成了现在的灰黄|色。我观察它有变色的本领,稍加训练,可以更加隐蔽,充作斥候。”

    当下那童子一一指点,侃侃而谈。从每种鸟儿的分类、特征、习性到种族、品相甚至饲养的条件、用处,无不如数家珍。且他见多识广,说一种鸟儿不知说一种,往往能牵扯到背后整个种族,将一些不在场的品种都点到,详加说明。

    孟帅听着,原本只是当聊天那般姑妄听之,渐渐便听进去了,便觉这童子字字珠玑,自觉受益匪浅。水思归之后,还是第一次有人如此耐心的给他讲解这些课外知识,极大的开阔了他的眼界。

    两人一个听一个讲,渐渐过了一个时辰。

    孟帅突然觉得身下一凉,忙弹起身来,就见不知何时,从山缝中流出来不少水流,竟把身下那块岩石打湿了。

    孟帅忙道:“师兄快起来,闹水啦。”

    那童子哈哈一笑,道:“等得就是这个。走,咱们在上面待会儿,端着你的鸟巢。”

    孟帅答应了,把金雕鸟巢端好,那童子牵了牛,三人一起飞上数十丈。

    只听得一阵扑棱棱乱响,又听见鸟鸣声不绝于耳,从山下飞上来无数禽鸟,掠过三人周围,羽毛在空中乱舞。仿佛放了无数五彩礼花,又如五色祥云在山顶缭绕。

    飞到与周围悬崖平齐的时候,孟帅往下看了一眼,就见山谷竟然被水淹没了。四周的山缝里,不知从哪里泻出条条水流,一股脑往下汇集,在下方集聚,水位渐渐上升,把瓶子一样的谷底,变成了小湖。

    孟帅奇道:“这是怎么个道理?水是从哪里来的?”

    那童子笑道:“自然造物,自有种种神奇,哪有那么多道理?你看现在无理,一会儿更有无理的情形。”

    孟帅点头,过了一会儿,水位上升到半山腰,便停止不动。小湖静了一会儿。

    突然,轰的一声,不知从哪里开了一口子,水里突然打着漩涡的往下降。孟帅在天上看着,但见白浪翻滚成旋,似乎有奔腾远去的态势。然而大山周围,没有泻出一滴水。

    莫名的,孟帅想起了大水缸里拔了塞子放水的场景。

    但若水流也是从地下走的,塞子在哪里呢?拔了塞子的又是谁?

    不及细想,水流眨眼间落到了底,山谷中的地面第一次裸露在空气中。

    “这是……”孟帅再一次被震撼了,惊道:“封印”

    五一二 水落石出,吹箫引凰

    石落水出。

    大水褪尽,地面上只剩下一个坑。

    那坑却不是普通的坑洞,却是一个巨大的圆环形,环绕了整个山谷。就像哪吒的乾坤圈从天而降,砸出这么大一个坑洞来。坑口光滑,如斧劈刀裁。

    谁能想到,万千翎羽聚集,一汪碧水淹没的地下,竟有这样的奇迹?

    而且,每日一次的水淹,多年的雀鸟啄食,并没给这个坑洞带来任何痕迹。整个地面是板结的岩石,没有浮土,没有碎石,坑洞的就像是人为镶嵌,工整无比。

    孟帅所惊呼的封印,就在坑里。

    不过,封印的图案不是印在坑底,而是以浮雕的形态存在于坑壁上,内侧外侧都有。从正面看下去,不大容易第一眼看见那些封印。

    但孟帅毕竟是封印师,纵然不能看见,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感觉。他马上看到了图案,而且把那些模糊不清,近乎抽象的图案,在脑海中还原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封印。

    好多的封印。

    各种封印图案,密密麻麻在坑壁上围成了一圈,大小不同,却以异乎寻常和谐的秩序排列着,封印排列好,成为一个巨大的环形,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整个封印。

    这种零散而闭合,一而众,众而一的封印组合,似乎很熟悉……

    璇玑图

    如此精奥巧妙的封印组合,和璇玑图的排列,岂非异曲同工?

    孟帅心中暗喜,精神力也高度集中。他开始学习封印,不过是顺便凑巧,但后来渐渐地学了进去,因为这也是一门浩如烟海,包罗万象的大学问,越学越令人沉迷。他现在也像其他的封印师一样,对奇异的封印有着异常的执着。

    从白蝶散人处得到的那张璇玑图,孟帅一直在参悟,自觉对封印的理解上了一个台阶,可见这些神物对封印师效果巨大。这时又见到一个封印图录,他如何不喜欢?

    因为喜欢,他就看进去了,缓缓降下。

    降落到一半,孟帅突然清醒,仰头问那童子道:“这样下去没问题吧?”

    那童子笑道:“没问题。不过……”

    正说到此处,只听拍翅声响起,盘旋在天空的群鸟,纷纷往下落去。

    不好

    群鸟落下,必然覆盖封印,那不是又回到了先前的境况?难道还要再等一日,才能再一窥全貌?

    那童子道:“你要观察这个封印,需要多长时间?”

    孟帅沉吟道:“一个时辰?如果不细看,只是全记下来甚至摹下来,一个时辰应当够了。”

    那童子道:“好,我就给你一个时辰。”

    说着,他将一直拿在手边的笛子横过来,呜呜吹奏。

    笛声入耳,孟帅身子一抖,好像听到了刮锅底一样的声音,全身别扭。平心而论,这声音也不难听,但就是没有一点儿美感,习惯了也只是到不用捂耳朵的程度。

    然而,紧接着就是奇迹。

    孟帅亲眼看见,大批就要降落的群鸟再次展翅飞起,往那童子方向聚齐。五彩斑斓的鸟群绕着他缓缓飞行,形成了天空中一道缓缓旋转的漩涡。

    童子神色庄严,凌空虚立,人如谪仙降临,五彩缤纷鸟群的就像彩霞护体。

    百鸟朝凤?吹箫引凰?

    厉害

    这才是驯丨兽师中的顶尖人物

    孟帅一向对驯丨兽师不大在意。他也没把自己当成驯丨兽师。在他看来,驯丨兽师的实力固然有灵兽加成,但为此耽误了自己修行,有时还得不偿失。他看门中那些人,纵然有灵兽,和他相比实力好不到哪儿去,进境还更慢。

    但当这童子一根竹笛,引得万鸟不落,群禽绕身时,这样壮丽的情景打动了孟帅的心。驯丨兽师能与另外两种职业并立于世间,自然有不同寻常的魅力。

    只做一个带着猛兽结伴打架的驯丨兽师有什么意思?要做,就做这样独立天地,一呼万应,谈笑间指点万类,宛如青帝兽主一样的大师

    正当他出神时,就感觉两道视线射过来,抬头一看,就见那童子透过鸟羽缝隙盯着自己,神色严肃。他这才一惊,想起自己只有一个时辰时间。

    这样引动万鸟的笛声,必然是极其消耗精力的。那童子竟能给孟帅一个时辰,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修为了。

    知道时间紧迫,孟帅往下一坠,落到坑底。

    坑意外的很深。孟帅落到下面,一下子被没了顶,地面在自己头顶一人高的地方。

    进入坑中,两边的封印看的清清楚楚,与从上面看得视角又有不同。

    在上面看时,因为距离的缘故,每个封印就像图上的图案般大小,看着不觉如何,但亲身到了封印之前,他才发现,每一个封印都有一人多高,线条锋利,边角峥嵘,几乎欲脱壁飞出,正面看着,震撼非常。

    而且……

    在上面时,没看清楚,底下仔细看时,他才发现每一个小封印图案,竟然也是由一个个封印图案组成的。这些封印图案同样和谐的排列在一起,组成这个相对大的封印。

    一环套一环,这还真是璇玑图。同样是三重组合,孟帅甚至觉得这比璇玑图还要精妙。璇玑图虽然奥妙,也只有九百九十九个封印,这个封印一圈就不下一百封印,大封印套小封印,恐怕有上万封印。

    何况还有这个凿壁开山的大手笔。孟帅甚至觉得,这高耸的山壁,浮动的灵气,莫名的水流,乃至满山的鸟儿,都是为了这个封印而存在的。

    如果真是如此,那真是浩大的工程。

    另外……怎么是阳雕?

    一般的封印制作都是阴刻。因为阳刻的花纹是凸出来的,要把玉石表面削去一层,对珍贵的材料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汲取灵气的效果也不好。

    当然这个刻在石头上的图案,倒无所谓浪费材料。但每一个图案都是阳刻,花费的功夫更大。

    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呢?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

    孟帅脑中,突然反应过两个字——模具。

    难道说,这个天坑本身不是什么封印图案展览,而是为了一个封印器做的模具?

    如果是这样,那可真是太大手笔——一人多高,三尺多宽的圆环,上万的封印图案,这是什么封印器啊?

    那是多少重封印?

    孟帅的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按照九重,十八重的算法,这玩意儿根本没法算了。倒不是说这个有一万个封印,就有一万重,但百八十重总是跑不了的。

    开玩笑,一百重的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