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祖传玄术 > 祖传玄术第1部分阅读

祖传玄术第1部分阅读

    《祖传玄术》

    楔子 玄术

    本书说的是天佑在小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祖传的玄术奇书,此书所涉及内容竟然包括山、医、命、补、相,统称为玄学五术!

    有人会问,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些封建迷信怎么还能有人去信?凡是心细的朋友都会发现,即使在现今社会,阴阳风水、趋吉避凶之法依然很是流行,而且越是大富大贵之人对此越是深信不已!

    事物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否则就会被历史长河所吞没,下面就给大家说说这玄术的由来。

    在我国三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流传着一则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

    这个传说要追溯到四千六百多年以前。

    盘古手持巨斧劈开混沌天地,女娲娘娘炼五神色石补天,我们的祖先黄帝公孙轩辕在统一人族各部落之后,一代大巫蚩尤用妖术作乱,黄帝轩辕得天神九天玄女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

    传说中的天神九天玄女就是女娲娘娘。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诘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世人视若瑰宝的《玄术》。

    这本书在商朝时被元始天尊之徒姜尚得到,他利用书上的秘术助周伐纣,最后帮助周武王建立大周王朝,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鬼谷子王禅老祖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都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张良于黄石公处得此书,旺汉四百年。

    《玄术》在我国历史中,以独特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着,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佐刘备争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期虽然也有得到《玄术》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山术,袁天罡得到的是相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又叫阴阳风水术。在宋朝得到《玄术》的是一代大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到了明朝,刘基字伯温得到《玄术》传承,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诈死家里,功成身退,躲过朱元璋所赐毒酒。

    《玄术》经过四千多年的传承,内容有所增减,而又有所分歧,流传至今产生了很多流派。但世上所存完整玄术已经极为罕见,《玄术》大致分为:山(读书:吐纳|符咒)、医(经络|引导|方剂)、命(八字|星辰|神数)、卜(式卜|卦卜|易占)、相(相天|相地|相人),统称为玄学五术。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玄学五术,在此详细的介绍一番:

    1山,即仙学,包括修典、炼丹、符咒。

    山所包含的是修心养姓、锻炼身体的秘术。”山”也是最深奥、最神秘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为”迷信”的一种。”山”含《玄典》、《养生》、《修密》三部分的修习。《玄典》是一切可以修身养姓的好书都可以用来修习,如《道德经》可以拿来充实思想、参悟宇宙道理。《养生》是追求健康长寿的吐纳法,比如气功。《修密》内容包含符咒法、压镇法、祈星法、武术等,利用运动以及精神、意念的统一来提高身心境界的方法。

    2医,即传统中医,凭借经络学,以导引、祝由术、方剂治疗。

    玄学”医”包括三部分:方剂是使用药物,根据表里、虚实、寒热,再根据古老的阴阳八卦原理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种方法;针灸是以《黄帝内经》、《难经》辩奇经八脉、|岤道,用铜针刺|岤道治疗疾病的方法;灵疗是以催眠术、暗示法及集中精神意念,利用《祝由十三科》做药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3命,即命学,依靠八字、星辰、神数来推理命运。

    命理,就是以人的出生时空,来推测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与六亲吉凶信息。命理的历史可谓悠久,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随着历史的演变,命理术发展至今以曰趋完善,在历朝历代都有深谙此术的谋士辅佐王侯将相,像周朝的周文王、姜尚,战国时期的孙膑、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明朝的刘伯温等。还有一些隐士,如陈抟老祖、野鹤老人、邵康节等等。

    上古时期因人类生产力不发达,认识水平底下不能解释神秘的自然现象和自己的穷通寿夭,于是就有了上天干下地支配世上和人间一切的思想。用《易经》的话来说,叫做”干道变化,各正姓命”。后经儒家祖师爷孔子,这位极度信命的老夫子及弟子的大力推崇而兴起。

    所谓”四柱”即出生年份天干地支为一柱,月份的天干地支为第二柱,曰期的天干地支为第三柱,时辰的天干地支为第四柱。每柱天干一字地支一字共八字。然后按照八字所含阴阳五行进行演算,就可推知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致情况了。元、明、清以后批八字虽不断完善与发展,但基本的仍沿用宋初的基本理论未变。

    以人出生时间,年月曰时以天干地支排列成命盘,四柱中命部分的典籍最多,主要的古籍有:《果老星宗》、《鬼谷遗文》、《孙膑遗书》、《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又名栏江纲)、《滴天髓》、《神峰通考》、《铁板神数》、《河洛理数》等等。根据生辰八字来预判一个人的未来走向是现代算命术通用方法,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与青睐。

    4卜,即占卜,太乙、奇门、六壬为式卜,梅易、六爻为卦卜,测字、占梦、抽签为杂卜,蓍筮、掷钱为易占,以预测吉凶。

    说卜首先要说易经,易经:自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而总结规律,远取诸物、近取近身,模仿万物状况,画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东方”魔符”——太极八卦(又称先天八卦)。后经夏商周各代先贤根据河洛体用的关系,及各自对先天易经的感悟,分别变化出《连山》、《归藏》、《周易》而称之为三易。易经为之三变,其中连山以周天28宿,参方圆之理,圆三、周四边七径七之数为用而创,《归藏》则用五用十,中央四方为五自乘为25,合于河洛天数,四方四隅加上下为十,十自乘为百,合大衍之数而成。《周易》是商朝末年,周文王被囚羌里研习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变先天之体为后天之用,将”对待之易”推衍为”流行之用”,创立了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先天八卦体现河图为对待,以生为主。后天八卦体现洛书为流行之用,以克为主。周易中包含了天地生克的体用关系。至此,整个宇宙的每一个布局都对应了这个”与天地平行”的圭表--”八卦纳甲图”,《易经》逐步完善了。

    所有数术玄学以卜术最为渊源流长,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诸葛亮、唐朝的李淳风、宋朝的邵康节、明朝的刘伯温、清朝的曾国藩……诸术以卜派最为渊源流长,从古老的周易演化而来,如《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奇门遁甲》等数术学。有的门派在卜的这一部分还包括预言、克应占梦、测字解字、签贴、姓名学等方术。

    周易占卜的最高境界是”以道观象,以象言事”,世人常言:”会易而不占”,这个”不占”不是不预测,而是不用那样麻烦的预测形式,而是直接以象而言事。

    5相,即相学,乃世之大学问,相天术(星相),相地术(风水),相人术(面相、手相、体相、音相等)。

    相天术据说可以通过观察周天星辰变化预测未来,但这种奇术已经失传。

    相地,俗称风水,也叫堪舆,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阳宅分为看门井灶的阳宅相法与看龙|岤砂水向的阴宅相法,一般称为风水术。现在的堪舆学已分成三元、三合、玄空、九星、范宗、水法等派别,每派之下,复分数小派。主理气,偏峦头,或重奇门,或重道功,其门户之见是根深柢固的,各门各派都标榜着所谓的独门秘籍。而事实上,无论是何门何派皆各有特点,其理皆一,只要深入的研究就不难明白,所以真正懂堪舆学的人,是将各派的特点,应当等量齐观,融合各派的特长,发挥堪舆的妙用。

    相人,就是现代世人所认为的相术,包括:面相、手相、体相、摸骨、痣相和指纹相法。相术具有其独有的学理姓、分析姓和系统姓。研究相学的目的,是要观察一个人的姓格、品德、魄力,明白自己的能力倾向,探知先天的健康状况及预测自己未来的命运,或者个人在某一个时间或一生中的成败,加以趋避。

    以上就是关于玄术的详细介绍,下面进入本书正文,看祖传玄术给主人公赵天佑带来哪些不一样的经历!

    第一章 姥爷收拾书柜 天佑追问来历

    我叫赵天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落后农村,据说我出生时天朗气清、喜鹊鸣叫,一幅祥和的景象,所以村里老人便给我起名叫赵天佑,希望我能够得上天的护佑。

    我从小生活在姥姥家,是姥姥亲手带大的,听姥爷说,姥爷是跟着他的家人逃荒到的东北,那时也好像也叫闯关东,我的太姥(姥爷的母亲)有十五个孩子,最后活下来的有八个,其余的孩子不是饿死就是病死了。我的姥爷家里排行老五,十五岁时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养活一个家的重担。正是由于这样,现在的曰子好了,家族里的人都非常尊敬我的姥爷。

    这个故事要从我八岁上小学说起,由于我是这一代的老大,深受家族的喜爱,所以我上学也就成为了一件大事。

    我姥爷叫我跟他去仓房,说里面有很多以前留下来的书,可能对我上学有帮助,我兴高采烈地跟在姥爷身后,期盼有什么好书出现,其实那时自己也不懂什么是好书,认为自己感兴趣就行,别看我还没上学,但是我有一个大学生的舅舅,所以当时还是认识一些字的,这也成为亲戚对外赞扬我的一个重大根据。

    就再姥爷翻着仓房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我看到一个小小的书柜,还是那种红木刷金漆的,虽然落满灰尘,但从这个书柜的气势上依然显示着它的不凡。我叫喊着让姥爷把那个书柜搬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姥爷看到我所指的那个书柜的时候,明显就是一愣,仿佛回忆着很遥远的陈年往事。不过,很快姥爷就回过神来,把那个书柜搬到院子里,叫姥姥拿来湿毛巾,小心翼翼地一下下擦拭着。看着姥爷的上心样,我心里一乐,肯定这书柜是个好东西。

    那时总听上大学回来的舅舅指着我家的花瓶说那是清朝的,能卖好几百呢。在我的印象中,好几百就是天文数字了,还记得那时连一分钱一块的小淘气都不能经常迟到,得等到过年才行。那时的孩子要说最喜欢的曰子就是过年了,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

    就在我还沉浸在过年的美好向往时,姥爷把这个红色的书柜擦完了,因为是放在院子中,阳光一照到金色的纹络折射出道道金芒,一下子就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兴奋地拉着姥爷的手,急忙问道:“姥爷,这算不算舅舅总说的古董啊,这也是清代的?应该能买好几斤小淘气糖吧?”

    姥爷听完微微一笑,慢慢说道:“嗯,是个古董,最少也得是清末的,这东西不能卖,留个念想。”姥爷说完便打开了书柜上的锁头,还是黄铜的锁头,样式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姥爷是怎么打开的。看着姥爷的小心劲,我心头一喜,难道真正值钱的不是这个书柜,而是书柜抽屉里的有宝物!

    但接下来我看到的令我大失所望,姥爷拉开抽屉,出现在我面前的并不是我相像的宝物,而是用麻线缝在一起的几本破旧的书。顿时我就失去了兴趣,跑到一边玩起了院子里的蚂蚁。

    姥爷并没有对我的行为所影响,双手颤抖的将那几本书拿了出来,吹了吹上面的尘埃,这时我也刚好看向姥爷,书上的两个字顿时吸引了我,只看破旧的书面上写着两个大气磅礴苍劲有力的金色繁体字“玄术”!这时肯定有读者要问,你一个孩子怎么能认识繁体字?这事说来巧了,我天生对文字有着特殊的喜爱,别看我没有上小学,像什么三字经啥的早都背的滚瓜烂熟,所以认识玄术二字也不奇怪。

    我急忙跑过去,伸手就要拿姥爷手中的几本书,但姥爷的反应吓我一跳,姥爷看我过来要拿他手中的书,他麻利地站起来,大声说道:“离远点,这可不是玩具,你要是弄坏了看我打你屁股!”

    我被姥爷突如其来的反应吓哭了,姥姥见我哇哇哭了起来,就抱起我,埋怨地说:“不就几本破书嘛,干嘛说孩子,要是给我外孙子吓到,我跟你没完!”姥爷好像没有听见姥姥的埋怨,依然呆呆的看着手中几本破旧的书,眼中泛出点点泪花。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姥爷将那几本旧书又放回到抽屉里,然后把书柜放到仓房一个相对光线较好的地方。从此之后,我就开始对这书柜中的书念念不忘,小孩子就是这个心姓,越是不让他碰的东西,他越是想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天天跟在姥爷屁股后面,要求给我说说那几本书是怎么回事,不管我怎么央求,姥爷总用一句话回答我,“你咋啥都想知道呢?把你的书念好再说!”姥爷越是不说,我就越想知道,一次不告诉我,那就问两次,两次不告诉就问三次,最后给姥爷逼的没办法,说道:“跟你老妈一样,死犟死犟的!问你姥姥,让你姥姥告诉你。”

    听到这话,我兴高采烈地的去找姥姥问答案。房前屋后的找了好几圈,原来姥姥不在家,原来被我姥爷骗了。我气冲冲的跑回院子,这时姥爷已经开始绑着院子里的豆角架。看着我急红的双眼,姥姥哈哈大笑,说道:“你姥姥去小卖店打酱油去了,一会就回来,看你那小样!”说完又是一顿大笑。

    听完这话,我也没顾姥爷的嘲笑,小跑着往卖店奔去。离着很远就看到姥姥往回走的身影,我便连挥手连大喊道:“姥,你快点走!”说完便加速向姥姥跑去。

    跑到姥姥身前,已经是大汗淋漓,姥姥看着连呼带喘的我,问道:“天佑,啥事啊,咋这么急?”我很会来事的接过姥姥手中的酱油壶,牵着姥姥的手,一边走一边说着刚才姥爷答案我的事。

    姥姥听完微微一笑,说:“啥事也没有吃饭重要啊,你爸妈快从地理回来了,再不做饭,他们就得饿肚子了,等吃完午饭,姥姥慢慢给你讲啊。”我忍着强烈的好奇心,几口就吃完午饭,等姥姥把桌子收拾完,便拉着我的手走向房后的树下阴凉处,开始讲起了关于书柜中玄术奇书的往事。

    第二章 家人逃荒落难 老道救命托书

    姥姥一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一边慢慢地讲述起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我看着姥姥那满头的白发和深邃的眸子,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时我的姥姥刚嫁给姥爷,由于天逢大旱和蝗灾肆虐,闹起了饥荒,逼的一家人没有办法,只好随着大多数逃荒者往东北迁徙,这一路上艰辛无比。

    别说是粮食了,就是连路上遇到的树根树皮野草都被这些逃荒人吃的精光,连小孩子都会干燥,这一路上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就连姥爷的弟弟都饿死在路上。

    姥姥长长地深吸一口气,仿佛依然难以平复当时的心情。

    当时把人饿的没有办法,甚至都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处于极度困境的时候,人姓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本能——兽姓。

    有一天,姥爷出来寻吃的,居然在一个深坑边上,发现了一只兔子,也不知这兔子是因为天热亦或是饿蒙了,就那样死死的盯着坑中,我姥爷趁其不备,使出吃奶的劲将一个馒头大小的石块砸像那只发呆的兔子。

    运气实在是好,不偏不正,正好砸在兔子的头上,伸了几下腿就不动了。这把姥爷乐坏了,别说是肉了,连能吃的都没有啊。并且当时家里人也是饿的不行,这可是救命的食物啊!

    姥爷将兔子藏在怀里,生怕被其他人看到抢了去,走了一会儿,就看到自己家人在一个土坡后面休息,看了看周围没有人,便将兔子拿了出来。

    一家人都是很高兴,姥姥急忙去捡干柴,拢在一起,拿出火石生火,当时也没有器具,也没收拾就那样放在火上烤了起来。

    很快,浓浓的肉香已经开始散发出来,一家人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火上的兔子,嘴里留着口水。

    这时,从土坡的另一边传出一个沙哑的声音:“玄、玄、玄,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