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无限杀业 > 无限杀业第77部分阅读

无限杀业第77部分阅读

    第一百四十章:华夷之辨说治国(下)

    世人都说,“每逢乱世,慈航静斋就会站出来,为天下挑选一位明君,以解救天下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乍听似乎非常了不起。但仔细想想,却会发现这话相当的不靠谱。也不知道究竟怎么传出来的。

    佛法从汉明帝刘庄时候才开始传入中国,之后才方有地尼创立慈航静斋。所以静斋这个“为天下苍生选皇帝”的行为,最早必不能早于东汉。东汉之后就是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谁也没统一天下。之后司马家篡魏灭蜀吴,倒是统一天下了,但晋朝是个差劲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便公然卖官敛财,还选了个傻子做继承人。这要是慈航静斋选的“明君”,那她们丢脸可真丢大发了!估计也不敢再到江湖上混。

    晋朝统一后不久就闹起八王之乱。然后五胡乱华,晋室东渡,建立南朝。从刘裕开始,宋齐梁陈,交相兴替。北方则先是鲜卑人拓跋氏建立北魏,统一北方。然后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再被宇文氏和高氏分别篡夺,建立了北周和北齐。北齐被北周所灭,杨坚以外戚身份篡夺宇文氏的皇位,建立隋朝,然后南征灭陈,统一天下。

    这长达几百年的纷扰乱局之中,又有谁听说过静斋的名头?又有那位皇帝是得到静斋的帮助才上位成功的?要说明君,数百年来,就只有杨坚能够得上这个称呼。但从和氏璧这件事来看,则当年假如静斋支持杨坚的话,又为什么要抢先偷走和氏璧,让杨坚得不到这颗象征真命天子的传国玉玺,只能当白板皇帝呢?总不能说静斋未卜先知,料得定隋朝建国时才十三岁的杨广,会在日后挤掉他大哥杨勇从而自己当?

    ?皇帝,并且终于闹得隋朝亡国吧?静斋真有这么神的话,那她们还在红尘间混个啥?赶紧飞升仙界算了。

    故此,静斋这次大张旗鼓的利用和氏璧做文章,可以理解成她们给自己打广告。而为了不让大家觉得这个广告有欺诈成分,所以她们必须要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唯有得到静斋承认的人,才是真命天子。

    但事实上她们也不知道究竟谁是真命天子,那怎么办?当然是找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人,然后表明自己大力支持的态度了。如此一来,便可以倒果为因,反客为主。把自己原本只属于锦上添花的举动,包装成雪中送炭。反正世人多愚昧,究竟静斋在这位所谓真命天子得天下的过程中出了多大力气,又有多少人有那个闲工夫,会下大力气去仔细追究?

    至于说为什么捧李世民,却不去捧李阀名正言顺的世子李建成,那也很好理解。因为李建成作为嫡长子,根本不用静斋帮忙也能上位。静斋即使凑过去,也讨不了什么好处。而李世民本来是没机会问鼎大宝的。假如他能得到静斋帮忙而当上皇帝,从此自然会对静斋感恩戴德,静斋也可以因此收获利益最大化了。

    且不谈陈胜忽然间听见了化名为“秦川”的师妃暄传声说话,从而引发的一连串联想。也不知道师妃暄怎么搞的。传国玉玺分明不在她身上,但她偏偏就选择这个时候开口。大概是想着自己化名为秦川这件事没有人知道,正好将计就计,乘机捧一捧李世民。即使被揭破刚才因为和氏璧异能释放而引发的那阵马蚤动和静斋无关。但现在开口的人是秦川,不是师妃暄。大家自己摆了乌龙,也损不到静斋的面子。

    听留阁内,宋阀的包厢之中,李世民和宋师道听了秦川的提问,不由得各自对望了一眼。宋师道率先提气开声,沉吟道:“在下宋师道。秦公子这丐这个问题非常好。事实上,家父一向认为成大事者,必须有长远目光,决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若为一时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之危害,即使得了天下,也定不长久。

    纵观前朝史事,我们可以看到,可以马上打江山,却不能马上治江山。治理天下,以文治教化为最重要。而教化百姓之道,则儒家诗礼正属上上之选。故此选拔儒家人才充实朝廷,乃是治理天下的不二之道。人才何觅?自东汉以来,我们汉人之中,就有很多儒学世家。故此若我们宋阀统一天下,则必定大力提拔这些儒学世家,使之充盈朝廷。更会恢复汉朝的良好制度,举孝廉茂才。再划定天下士族品级,令人人各安其位。如此一来,天下自然就能长治久安了。”

    宋师道这番话一出口,陈胜禁不住就笑了。只因为他知道,宋阀这番主张,不但是汉人本位主义,而且还是儒学本位主义。对于师妃暄来说,这番言论定然十分的不入她耳。别说静斋本来就有意捧李世民,即使没有李世民,她们也肯定不会选择宋师道作为扶助对象了。

    果然,立刻就听见外面“秦川”说道:“宋公子,听你这么说,莫非宋阀有意恢复九品中正的制度?这且罢了。自西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族先后进入中原,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早已经和汉人相互融合为一体。但听宋公子这番语言,却似乎有意要排斥汉人之外的各族。这样一来,岂非人为制造隔阂,反成为动乱之源吗?”

    宋师道还未开口回答,旁边的“地剑”宋智冷冷道:“本人宋智。自古以来,中原就是我们汉人的地方。胡人趁我中原大乱,于是乘机入侵,鸠占鹊巢。屠我汉民,灭我正统汉族文化,污染我汉人纯正血统,桩桩件件,罄竹难书。现在我们宽宏大量,也不去和他们算老账了。只有一件,那就是这些胡人,他们从哪里来的,就请他们回哪里去,别再赖在我们汉人的土地上不走,这总不算过分吧?就如强盗闯入某人家里,主人要把强盗赶走,难道不应该?这又怎会是什么动乱之源?”

    李世民眉头微皱,扬声道:“在下李世民。宋二叔的话虽然也有几分道理。但各族自晋朝以来,已经融入中土。和汉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难分彼此。何况各族原本发祥的地方,现在已经是突厥、铁勒、吐谷浑等各族之地,要他们回去,他们又能回去那里呢?所以我认为,一味固执于坚持汉人正统,非但于事无补,反而只会害苦了天下百姓。故此,若我们李阀有幸取得天下,定会对天下各族一视同仁,更不会按照人的出身而有所歧视。一切唯才是举。”

    那位‘秦川’笑道:“世民公子的说话,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最贴合现实。还请指教详细。”

    李世民向宋师道微微一笑,然后才答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速,中土既安,远人自服。一言以蔽之,就是当年效仿汉高祖的策略,启用黄老之道,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种论调,就是“秦川”所喜欢听的了。他沉声又问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最终依然两世而亡。世民公子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须知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秦川”心中大感满意,正要开口赞好。可是忽然之间,却听见一阵大笑响彻夜空。声音雄浑嘹亮,直震得整座听留阁东南西北四座楼阁的所有窗户,都为之不断格格作响。足见发声者修为深厚,非同小可。

    “秦川”对于今天晚上到来的客人究竟都有哪些,原本已经了如指掌。但在那份名单之上,却似乎并无人能够有如此深厚修为。突然多出这样一位高手,实在祸福难料。秦川当即扬声问道:“请问是哪位朋友?既然发笑,想必定有高见?秦川愿意洗耳恭听。”

    “千秋乱局杀业藏,武道风云动;戎马干戈狼烟壮,长笑赴征途;乾坤有数,天地争胜!瓦岗陈胜,见过众位英雄。”笑声未歇,长吟已起。一条雄健身影已然如矫捷雄鹰振翅翱翔,从东侧楼阁之上轻飘飘纵身跃入中庭。正是陈胜。

    《鸟渡术》是巨鲲帮帮主云玉真的独门绝学,列名江湖《奇功绝艺榜》,足与杜伏威的《袖里乾坤》以及独孤阀的《碧落红尘》剑法相提并论。今晚进入听留阁的客人当中,绝不乏见多识广的武林高手,原本很容易就可以辨认得出陈胜的轻功身法才对。

    第一百四十一章:兵强马壮为天子(上)

    陈胜不是墨守成规之人。学到鸟渡术之后,他下意识就根据自己的武学见识,对之在各种细节方面进行了调整。假如说,鸟渡术在云玉真是站起来,只如一头翩跹花间的百灵鸟,那么在陈胜施展起来,则毫无疑问,已有了翱翔九天的鲲鹏之姿。霎时间,东南西北四座楼阁之上,同时发出赞叹叫好之声。既是为了他这手轻功,更是为了“瓦岗陈胜”四个字。

    不偏不倚,陈胜横越长空,恰好落足于中庭金鱼池边缘的池堤边上。扬声道:“秦川?还是应该称呼妳为师妃暄比较好吧。陈某之所以发笑,是因为李二公子说的实在可笑。而师小姐妳竟然对这种可笑的说话大加赞赏,则更加可笑。”

    此话传送四方,立刻又引发了一阵惊叹。部分原因在于陈胜公开捅穿了“秦川”就是师妃暄这层窗户纸,也有部分原因在于陈胜竟然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尊称一声师仙子,而是直接称呼其名字。更有部分原因在于陈胜的说话,竟然同时驳斥李世民和师妃暄的发言为可笑。再加上“南陈太子拥有和氏璧”的传闻,之前也传得沸沸扬扬,则陈胜现在现身,其用意究竟何在,那就当真耐人寻味了。

    师妃暄被揭穿身份,又被指称为可笑,倒也并不恼怒。她朗声道:“原来是瓦岗军的大路元帅在此。妃暄失敬了。适才妃暄之所以自称秦川,并非有意欺瞒众位英雄,只是不欲因妃暄一人,而惊扰了众位的兴致而已,失礼之处,还请恕罪。但大元帅所说可笑,到底可笑在哪里呢?”

    陈胜嘿声冷笑,道:“师小姐问大乱之后如何大治,其实这一问根本多余。将来统?

    ??之后,天下即使不是十室九空,也至少去了半数左右人口。不休养个三四十年时光,谁有力气再起来造反打仗?所以不管究竟是谁做皇帝,也必然要休养生息,谁敢再滥用民力?如此一来,天下又如何能不大治?”

    师妃暄的声音中出现了一丝不快,道:“大路元帅这番见解,未免有些想当然了吧?何况即使当真如此,但三四十年之后又怎么样呢?难道还要再经历一次隋朝二世而亡的惨剧吗?”

    陈胜哈哈一笑,道:“自古以来,世上没有不死之人,更没有不亡之国。所以,以为世间竟然会有什么完美无瑕的制度,可以让人建立起一个永不灭亡的国家,这种想法本身就可笑得很。至于想要尽可能地延长国祚,则在下有两个字的关键:土地。”

    师妃暄愕然道:“徒弟?大路元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妃暄可真听不懂了。”

    陈胜淡淡道:“自古民以食为天。没有土地来种粮食,老百姓就一定会造反,哪怕上古三皇五帝重生治国都没用。大乱之后,人少地多,老百姓生活过得容易,看起来自然欣欣向荣。这就是所谓的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等到过去一段时间,人口繁衍得多了,兼且又有地主豪强搞土地兼并,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老百姓活不下去,怎么能不造反?这就叫久治必乱。”

    这番话果然简单明白。不但师妃暄,即使曲傲这种只知道杀人放火的大盗,也同样为之恍然。师妃暄禁不住由衷赞叹道:“大元帅此话,直指要害。妃暄佩服。既然知道问题症结,那么可有办法解决?”

    陈胜淡然道:“当然有。办法有两个。第一,向外扩张。老百姓有了新的土地,日子又好过了,当然不会再造反。第二,打土豪,分田地。立法严禁土地兼并。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师妃暄还未说诪说话,旁边楼阁中已经有人忍不住开口道:“这岂非穷兵黩武吗?”

    陈胜淡淡道:“当年炎黄二帝所盘踞的土地,只有黄河上游一小片。到秦汉之时,中国的土地已经拓展至北达长城、南抵岭南、西至巴蜀、东靠大海。这大片土地,难道是靠仁义道德感化说服而得到的?江山,兵强马壮者得之;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珍宝,兵强马壮者有之。”

    陈胜顿了顿,语气中略带讽刺,道:“所以师小姐,陈某刚才之所以发笑,正因为妳的行为实在太过可笑。考核谁人堪做天子,然后授予和氏璧?哈哈,且不说和氏璧本来就是陈某家传之物,即使和氏璧与陈某无关,请问你们静斋又凭什么资格来做这件事?靠妳们的拳头够硬,利剑够快吗?”

    师妃暄叹了口气,道:“大元帅似乎有些误会了。静斋……”

    “住了!藏头露尾之人,不配和陈某说话。”陈胜一声冷笑,打断了对方辩解的言语,扬声道:“和氏璧是什么玩意?不过一块破石头罢了。不管被雕刻成什么样子,更不管什么人拥有过它,破石头始终还是破石头,本质绝不会因此而改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亏你们静斋还自称为佛门一脉,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看不通透,更企图把和氏璧作为诱饵,令天下英雄,皆入尔等彀中?如此若不可笑,天下哪里还有可笑之人?更不要说,你们居然还拿块假货出来唬人了。”

    霎时间,四周楼阁之中,同时响起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黄山逸民欧阳希夷和当世大儒王通,他们两位曾在净念禅院见过宁道奇把传国玉玺交给了空和尚。故此绝不相信什么假货的说话。当下忍不住齐声出言驳斥道:“年轻人,说话需谨慎。什么假货?别胡言乱语!”

    陈胜不屑轻哂,连和这两个老家伙多说半句的兴趣也欠奉。随手取出和氏璧高高举起,大声道:“一块破石头,也值得你们为它神魂颠倒吗?可笑可笑。师妃暄,好好看清楚了。我手上拿的究竟是什么?”

    和氏璧再度公然现世。一时之间,宝光冲天,直把四面八方那些灯笼火把统统掩盖得黯然失色。师妃暄声音颤抖,语气中带了莫名惊诧,道:“和氏璧?但……怎么……”饶她多年修持,定力深厚。此刻脑子里也是混乱一片。竟然连半句稍有条理的话都想不出来了。

    宁道奇虽然曾经当面把和氏璧交给了空,但前几日的时候,他又回去净念禅院,把和氏璧取走了。原因未曾交代,只说腊月十五之前定会把东西送回来。此事绝对保密,外界无人得知。师妃暄虽然略觉有些不妥,但当时她还未到洛阳,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刚才虽然感应到和氏璧异能出现,可她也只以为是宁道奇同样到了听留阁,哪里想得到原来此事和宁道奇毫无关系,和氏璧竟然闹出了双胞胎?

    当日陈胜拿出和氏璧,禅宗四祖道信大师看得出这和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有所不同。换成是宁道奇,大概也看得出。但师妃暄本人不知身在何处,单单这么远远地看上几眼,又如何分辨得出真假?既然分辨不出真假,她还能有什么话可以说?

    她不说话,却另外有人说话。也不知道谁阴声怪气地道:“好啊,原来保管在净念禅院的和氏璧,竟被陈胜你偷走了?偷东西的小贼,居然也敢如此嚣张,当真天下少有。”

    话声未落,听留阁中,独孤策和宋师道两人同时扬声斥骂道:“放屁!南陈太子殿下这块和氏璧,是他自己的东西,和净念禅院有什么关系了?我们可以用独孤阀和宋阀的名声作担保,早在一年多之前,和氏璧已经在太子殿下身上。宁道奇演那么一场戏,却又是在什么时候?”

    独孤阀和宋阀都想和陈胜联婚,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会站在陈胜这一边。以天下两大名阀的声誉作为保证,天下间谁敢不信?如此一来,质疑陈胜这块和氏璧是偷回来的那把声音,也不敢再说话了。

    陈胜淡笑一声,道:“这块和氏璧,乃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