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我意三国 > 我意三国第151部分阅读

我意三国第151部分阅读

    笑意,尽可能平静的说道。

    表示?李晟不解的瞪大了眼睛:什么表示?他奇怪的问道。

    就是收下他们带来的礼品啊。诸葛亮微笑的说道:江东的鲁肃带来百名江东美女,说是为了孙李两家的秦晋之好远远流长;而淮南的马谡则是代表刘皇叔将他的长女给带来了,一位十二岁的小姑娘,说是要与主公也结尾亲家的。

    什么?李晟不由自主的提高了声音:江东送来了女人究竟是打什么主意我也知道些,也可以理解些。不过这刘皇叔眼下究竟是什么算盘?居然把十二岁的女儿送来说是要嫁给我,这这也太扯谈了吧。似乎我没有那么变态啊。李晟越加头痛起来,口中的话语也渐渐变得语无伦次了。

    这其实也是皇叔的无奈啊。诸葛亮却是轻轻叹息了一声,摊开手来说道。

    怎么说呢?对此李晟不解:皇叔应当知道,在他和孙权之间,我对他可是比对孙权要亲善许多。

    是亲善许多,皇叔对此也明白。但岂不闻间不疏亲?孙权既然把他妹子嫁给了你,那你与孙权便算是一家了,彼此间有亲戚关系,就法理而言这却是比实际上对刘备的亲善来得要亲密得多。如今又加上了曹操的女儿。这可是由皇帝赏赐而来的,主公怎么也无法拒绝。如此主公也和曹操有了亲属关系,这皇叔如何能不怕呢。他的领地是荆北和淮南,完全夹于我们三家之间,可谓是危险至极。如今我们三家结亲,他自然觉得这淮南危险了。因为我们与他最为亲近,且又有同另外两家结亲,故而皇叔才迫不及待的想搭上我们,利用亲属的关系,将我们对他的亲善拉住,最不济也试图让我们来一个两不相帮。淮南的局势始终处于危险之中。这一点皇叔比任何人都清楚。孔明微笑的解释道。

    真是难以理解。孙权、曹操、刘备,他们都是人杰啊。难道他们都不晓得对于我们这些有干大事之想法的人,光光单纯的和亲就能把我们的手脚给牵缚住?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嘛李晟抱怨的跺了跺脚,最终也是无奈的紧。听了诸葛亮的话,他也知道刘备这样的举动是迫不得已的,可就只是这样的迫不得已,也让他很难接受。

    可是现在的人就信这个。诸葛亮微笑说道:不管互相之间的联姻和亲有多少是在做无用之功,可现在的世人都还是信任这个的,家的观念在世人的心中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啊。

    我明白。李晟点了点头,却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天下的风气如此,以我们一己之力是难以改变的。既然我们无力改变环境,他们我们眼下也只有适应环境了。

    这也是一种无奈呢。诸葛亮点头,却又告诉李晟另外一件事情:幼常希望,我们这边能够支持皇叔一批兵器粮草。曹操很有可能东征,对于这一次,他们实在是有些担心。

    唔这样啊。李晟托着自己的下巴想了一会,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荆州的庞统直接负责吧。

    也好诸葛亮迅速的将这边的事情给记下了,同时就李晟所想要了解的一些事情进行的汇报:南边的甘宁、司马懿来报,他们的船队已经准备好了,准备进行第一次远洋航行,目标是我本土东南的那块被主公称为吕宋的地方;汉中的徐庶、马岱、宋德来报,镇羌军团的一个军已经完成了整编,只待成都送去的最后一批粮草抵达,便可以进行对羌中的攻略了;另外新任的键为太守李恢和键为督李严、右将军严颜、左将军黄忠等人也各引本部兵马前往南中开始进行对南中军的整编了。

    呵,这么多事情都已经开始了啊。看来我们今年会很忙碌的。李晟苦笑起来。

    可孔明还是看得出,他这苦笑只是表面上的一个面具而已,在内里李晟听到这些还是十分高兴的。毕竟这些都算是好事。只是孔明对此也有自己的担忧头:今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是很多的,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我实在担心我们这边的财政会承受不住啊。今年,我们似乎要同时承受三场战争的压力。

    三场?不要那么多吧。我着实算了一下,却是只要支持一场半就够了。李晟如此说道。

    一场半?怎么解释?孔明不晓得李晟是怎么算得,因此问道。

    南征,攻略南中之事,如果爆发,我们益州自然是需要全力支持的。这场战争,我们自然要满算一场了。至于另外的半场则说的是荆州的战事,尽管不需要我们直接参战,但我们却必须通过某种方式给刘皇叔和孙权一定的支持才行,只有让他们和曹操打得更久,我们才能在益州发展的更好。当然,因为战乱而来带来的人口流动,我们是必须全力接收的。因为仅仅是物资上的支援,故而这场战争我们最多最多,只需要承担半场就是了。至于西北的羌中攻略,我是完全交给马岱负责的,他和他兄弟马超一样久居羌中,在羌人之内很有威望。自然也清楚羌人的情形,我相信他能够像他和我们最初所说的那样,通过立足于当地,而实现补给自己。故这场攻略除了我们现在已经运到阴平的以外却是不需要再承担其他的责任了。李晟微笑的解释道。

    这样孔明想了想,答道: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我们倒也可以承受的住。毕竟,成都、南郑、长沙三地都是有结余的,几年积攒下来的东西,还是够用。

    那就这样吧。李晟点了点头,随即吩咐诸葛亮:对了,孔明给我传一份命令给甘宁他们,让他们抵达吕宋之后,便迅速的给我在吕宋建立城池,探查资源。在我的记忆中,吕宋的铜似乎很多,正可以用来缓解我们的钱荒。

    是这样吗?孔明偏了偏脑袋多少有些疑惑:主公又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似乎以前在一本古书上看过,具体怎么说的,我却是忘了。不过吕宋那儿怎么说也是一块大岛,就算没有那些资源,因为天热的缘故,把他开发出来,也能算是一块上好的田地吧。在我们内陆田地可是要有田亩限制的,但在海外,我却不会限制他们那些大家族去圈占的田亩数量。如此一来,对他们那些人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吧。李晟微笑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咦?主公不限制海外的田亩数?那不是会造成那些地方的土地兼并吗?诸葛亮有些担心:万一也出现中土的情况如何?

    那就坚决的镇压。反正不是我们中原的百姓,死了也是活该。李晟冷冷的说道,其中的阴狠之意,让人听了总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

    呃这孔明微微的有些犹豫:这样不太好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想让我们对他们好,那就等他们什么时候成为我们中华的百姓再说。总之我们对人的好,只能是对内,而不能对外。李晟这样说道。

    这,也是吧。孔明虽然有些不忍,却不曾觉得李晟这样说是错误的。毕竟,这样的做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自己这边而言是有实际之益处的。

    恩李晟点头,还待说什么,却被外面传来的急促脚步声给打断了。

    主公,白衣许昌司急报外边的人高声喊道。

    什么事情了?李晟连忙拉开房间的门,很有些紧张的问道。他晓得只有发生的天大的事情,许昌司那边的人才会用急报来通知自己。

    宫内的皇长子刘濬和皇长公主刘玟失踪了外边的白衣探子简要的汇报消息:有传说,他们是被郎将刘昭给藏在送亲的队伍之中。现在整个许昌已经戒严,曹操听说派出了虎豹骑,去追那送亲的队伍。

    啊?李晟惊讶了这可算是一个天大的消息了。他迅速的做出了反应:刘昭的队伍现在在哪?

    已经到了武功,离汉中地界却是不远了。白衣的探子迅速的回答道。

    把皓月派出去接引他们,并通知南郑的徐庶,让他妥善的处理这件事情。李晟想了想迅速的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觉得时间紧急了,当下便没有与任何人商量,显示出一份难得的果决来。当然,这决定也是不错的,至少一旁听着李晟应对发令的诸葛亮对此没有提出更进一步的建议。

    bd知bd音bd文bd学bd网bd

    三分 第十四章 时间

    宫中发现两个小鬼消失的事情,已是在曹操把女儿送出去的一个月之后了。虽然曹操掌握了整个皇宫的动向,但那些也只是与皇帝有关的动向罢了。对于皇帝的那些皇子公主们,从来就没有人对他们关注太多的。因为他们怎么也都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罢了,因此在皇帝暗中安排好皇宫内的一些相关事情,并做出相应的布置之后,曹操很自然的就可能得到那些皇子公主们的情报了,直到那皇宫中两个小太监的对话被曹操偶然听到,令他起了疑心而细细的加以盘问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才知道那两个小鬼已然不再宫中多日了。

    他们会去哪里?虽说有王子公主的身份,但不过就是两个小鬼罢了?莫不是在宫中游玩走丢了吧。曹操首先怀疑的是这个,他也紧张起来,那毕竟是皇室的人,而皇宫也够大的了。

    我看不像,皇帝应该知道他们是去哪里的。因为我发现皇帝脸上没有哪怕是一点的担心。对于曹操的疑惑,刚刚从宫里人那儿了解到情报的贾诩迅速的回答道。

    咦?这是怎么回事?曹操惊讶起来,皇帝已经知道皇子和公主的下落?

    应该是这样吧贾诩重重的点了点头。

    那我们去见陛下!曹操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已经从贾诩的话中听出了,眼下所发生的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意外,而很有可能是一件针对自己的阴谋。

    偏偏这个阴谋又全然是皇帝一手造成的,就眼下看来似乎还没有任何人的经手曹操想着不禁苦恼的为难起来:陛下啊陛下,你难道想非要我把你给废了吗?曹操紧紧的皱着眉头,大步走向皇宫。

    一路行来,曹操挥手,却是不让任何人通报的闯进了皇宫的后边。此刻,那位身为傀儡皇帝陛下正与曹操的女儿在一起玩耍取乐呢。却是一下子被曹操给撞破了。皇帝受了惊吓又恼火于曹操的莽撞,脸上自然是惊怒怕三者交加的莫名了;而与皇帝同处的曹节因为曹操是自己的父亲,也同样的惶恐不已。在她的心中父亲实在是严厉的人。他们都不约而同的瘫坐在位置上,瞪着骇然呆滞爱的眼睛,看着曹操草草的向自己行过礼去,而后问起他们两个绝对想不到的问题:陛下可知雍王和安平公主何在?雍王是皇长子刘濬的封号,而安平公主则是皇长公主刘玟的封号。虽然这两个尊贵的封号在天下并没有被人所熟知。

    这两个只是孩子而已,难道他们有什么得罪的魏公吗?还请魏公暂息雷霆之怒,我自会去教训他们的。皇帝瞪着无辜的眼睛,双手一趟故作无知的说道。

    陛下,请你不要在戏弄微臣了,皇长子和皇长公主究竟在不在宫中,陛下您一定知道的。您就不要再因此而隐瞒了吧。曹操并不为皇帝的无辜的表情所迷惑,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质问:请您告诉我皇长子和皇长公主的所在吧。他们究竟是去了哪里?问道这里曹操那严肃的脸上明显的出现了些许狰狞的表情

    我不知道。面对曹操那严肃到了几点的威胁,皇帝有些害怕的向后缩了缩身子,很是有些害怕,但依旧坚定的摇了摇头,强硬回嘴的说道。

    真的吗?曹操明知道皇帝说的是假话,但因为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没心情继续威逼下去,只是缓缓的站直了自己身子,冷冷的问道。

    这自然是真的皇帝哆嗦着,却依旧嘴硬的点头认可道。

    希望如此曹操那皇帝没有办法,只能就这样冷冷的放下话来。

    当然是如此了。皇帝哆嗦这话语,勉勉强强的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魏公少来此处,一直勤于国事,还真是辛苦了。就此敬魏公一杯吧。说着他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向曹操致意道。

    不敢,这都是臣下我应该做的事情。曹操就皇帝手中接过了酒杯一饮而尽其中的美酒干尽,随即安慰皇帝:既然陛下确实不晓得两位小殿下的取出,那微臣我就相信告退了。希望陛下万一记忆起来,还将情况先行告诉微臣,微臣也好对此做出安排。皇子公主在外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若是落入有心人的手中,只怕陛下会有昔日少皇之祸啊。

    不会吧?皇帝本想这样说的,可是话到了嘴边他又说不出口了。这个皇帝的位置是怎么落到自己头上的,他不是不知道。皇家之事无亲情。他知道皇位充满了血腥,自然也更看重自己这个皇位的权利,他不愿意这权利被分摊,所以他才一次又一次的试图挑战这个权臣曹操的底线。虽然他始终没有获得什么,还让自己的亲人一一被曹操所害,但他心中的执着却始终没有改变。二十几年的皇帝生活,让他深切的理解权利的重要。他听了曹操所说的言语,不由得想起当初董卓立自己废兄长的情形,心中自也是害怕,他担心那某些人也会利用自己的儿子来这么一遭,他们会立自己的儿子而废了自己。毕竟,自己的年级已是有些,并不如一个小儿那么好控制。

    看来我当初的想法是有些错误了。把那一个什么都不知道小儿派出去,却是害了自己。唉皇帝在心中叹息着,他看到曹操转身就要走,连忙唤住了他:魏公慢走,朕似乎想起了什么?

    哦?曹操闻言似乎很好奇的扬了扬眉头:陛下记起了什么事情吗?

    恩是有点印象。不过也就是那么一句而已,也不知道究竟是在说什么事情皇帝做出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在回想了老半天之后,才很是勉强的给了曹操这么一个答案:在刘昭御前辞陛的时候曾经和朕说了这么一句: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照顾好少主的声音很是细微,当时又吵得很,我大约听出的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什么曹操这下真的吃惊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居然把自己的皇子公主托付给刘昭让他带到益州去。该死的!他的脸变得铁青起来,牙关紧紧的咬起。迎亲的队伍已是出发快一个月了,以他们的速度眼下已是到了长安,很快就要进入汉中。由于前往汉中的路途比较漫长,而且危险,送亲的队伍一般会在长安做一个修整之后,加速进入汉中的。尽管这样的速度比起自己派出的追兵绝对是慢上许多,可就这么一大段时间摆在那儿,曹操自己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追兵是一定能够追上的。

    陛下啊,你还真是给我找了天大的麻烦曹操狠狠的瞪了皇帝一眼,却是连把他揪起来痛打一顿的心都有了,不过他终究还是没有这样做。当下他只是冷冷的对皇帝说道:陛下以后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你还得尽快告诉微臣才是,否则最后吃亏的还是陛下你呀

    朕明白,明白。在这将事情上,朕确实大意了。皇帝用龙袍的袖角轻轻揩拭着自己额上的冷汗唯唯诺诺的说道。在曹操的强势面前,他显得如此的懦弱、无助、窝囊,和曹操比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但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曹操拱手安慰着皇帝:还请陛下暂放心去,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微臣处理吧。说着,曹操转首就要离去。

    等等,魏公知道曹操这出去可能会发生某件事情的,皇帝连忙叫住了曹操。终究是父子天性,他对自己的孩儿不能说一点感情也没有,因此他切切的问道:未知魏公此去能否救得我孩儿的性命?

    陛下早知有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对于陛下的这个问题我只能回答说可能吧我不能用我手下将士们的性命去换一个小儿的存活,一切听凭天命。曹操头也不会的离去,冷冷的声音远远的传来。

    唉皇帝心痛,颓然不语。

    丢下皇帝不管的曹操回到府中,迅速的召集起了自己手下的将军和谋士,把刚刚自皇宫得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们,随即问道:诸位,你们认为这件事情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虽然只是两个小儿,其自身是不可能有多少麻烦的,但他们是皇帝的子女,这个身份存在的本身就足以令我们被动,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尽快,尽可能隐蔽的解决。

    主公,不如让我带一路军马去把他们追回吧。许禇虎着脑袋,瓮声瓮气的说道。

    追是肯定要追的,但是派多少兵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