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红色的起点 > 红色的起点第17部分阅读

红色的起点第17部分阅读

,又栽上银杏、垂柳,顿时美若仙境。

    明朝万历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嘉兴知府龚勉又下令在烟雨楼侧建造亭榭,南面拓台曰“钓鳌矶”,北面筑池曰“鱼乐国”。如此这般,南湖如同锦上添花,姿色益增。

    南湖名声大振,是在清朝那位“旅游皇帝”——乾隆光临之后。

    乾隆爱南湖,尤爱湖心岛上的烟雨楼。他六游江南,曾八次登南湖烟雨楼,前后赋诗近二十首!这样,在湖心岛,四处可见到乾隆御笔:

    春云欲泮旋蒙蒙,

    百顷明湖一棹通。

    回望还迷隄柳绿,

    到来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

    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

    月明度曲水晶宫。

    这位“旅游皇帝”甚至带走了烟雨楼的图纸,在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了一座烟雨楼。不过,乾隆再三叹息,承德的烟雨楼只是形似而已,登楼却不见烟亦不见雨!

    打从乾隆御驾多次临幸,南湖声誉鹊起,慕名前来游览者日众。尤其是清明前后,春雨潇潇,垂柳初绿,烟雨苍茫,南湖洋溢着朦胧之美。

    南湖的另一盛事是在民国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冬,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路过嘉兴,各界人士万余人集结于嘉兴车站欢迎。孙大总统下车后,来到兰溪会馆,发表了一小时演说,掌声雷动。演说毕,孙中山游南湖烟雨楼,在楼前留下一帧照片:穿一件毛皮大衣,雪白的衬衫领子,系着一根领带……

    冒着黑烟的蒸汽火车头拖着一节节车厢,在沪杭线上行驶了将近三个小时,在上午十时二十五分停靠在嘉兴车站。

    李达和王会悟下车后,走在最前面。代表们三三两两跟随其后。

    两层楼的嘉兴车站,看上去像幢办公楼。走出火车站的正门,王会悟并不直奔南湖,却领着众人朝嘉兴的“南京路”——张家弄(今已拓宽,改名勤俭路)走去。

    张家弄里有个热闹的处所,犹如上海的大世界,叫做寄园。寄园里有假山,有楼阁,唱戏的、变把戏的、说书的,济济一堂。那里有一座嘉兴最高级的旅馆,叫鸳湖旅馆,这名字来自南湖的别名——鸳鸯湖。

    王会悟安顿代表们在鸳湖旅馆内开了房间,洗洗脸,吃个粽子,暂且歇息。先在那里开了房间,为的是担心当天会议不能结束,有个过夜的地方。

    王会悟像个熟练的导游小姐,在办好代表们的住宿手续之后,便请鸳湖旅馆账房先生代订画舫。

    画舫,是文人们对于大型游船的雅称,当地人叫它“丝网船”。

    据说,南湖里本来没有画舫,只有小船。小船敞篷,坐个游人,如此而已。

    “丝网船”也就是大型渔船,本是在太湖里拉网捕鱼的,收入一般。不知何年何月,有一艘丝网船沿南北大运河驶入南湖,在南湖里捕鱼。南湖湖小水浅,鱼不多。这艘船正想沿运河重返太湖,却被游人看中,搭船游湖。大船载客多,船上活动余地大,而且平稳。

    阴差阳错,渔船“改行”,干起旅游船这角色来了。收入颇丰,比打鱼强多了。

    消息传开,好多艘丝网船从太湖南下,进入南湖,“改行”成旅游船。船多了,彼此间为了招徕游客,展开了一番竞争:各船都纷纷向豪华型发展,船舱里铺上红漆地板,舱壁雕龙描凤,放上红木太师椅、八仙桌。设置精美的卧室,供抽大烟者、玩妓女者歇息。后舱砌上炉灶,供应茶水、热气腾腾的点心。

    这么一来,办婚事丧事,包上一艘画舫,在湖里慢悠悠地游上一天,酒席招待。

    这么一来,找个戏子、歌女,吹拉弹唱,湖上优游,也是乐事。

    这么一来,呼朋吆友,围坐在八仙桌四周,筑起方城,逍遥自在。

    这么一来,寻花问柳,一艘画舫包几天几夜,尽兴而散,成了水上妓院。

    这么一来,不光是外地游客雇船,本地人包船的更多。画舫已成变相旅游船,有着各种各样特殊的用途。

    这么一来,画舫不再用带腥味的旧渔船改装,船老板干脆订制专供旅游的新船。只是船的外形还是丝网船的模样,还是由那班建造丝网船的工匠们制造。

    南湖水浅,尤其是岸边水浅,画舫无法靠岸。各画舫都附一艘小船,往来于码头和画舫之间接客送客。为了博得游客青睐,小船往往由年轻俏丽女子驾驶,名唤“船娘”。倘用现代名词称呼,也就是“水上公关小姐”。

    除了靠船娘在码头上拉客,画舫还在鸳湖旅馆账房设立了租船处。船主们心中明白,住得起鸳湖旅馆的,都是高等客人,自然也就有钱雇画舫。

    “租双夹弄的!”王会悟小姐很内行,她对账房先生说出了租船的规格。

    所谓“双夹弄”,是指船的中舱与后舱之间有两条过道,表明是大号船。

    “对不起,小姐。双夹弄的都在昨天被预定了。现在只有单夹弄的。”账房先生答道。

    所谓“单夹弄”,是指船的中舱与后舱之间只有一条过道,表明是中号船。

    “那就只好将就。”王会悟说,“另外,包一桌酒席,借两副麻将。”

    听见“借两副麻将”,账房先生笑了一下。

    王会悟给了他八个银元——四元半是中号画舫租费,三元是酒菜钱,余下是小费。

    订好画舫,代表们在“导游小姐”王会悟的带领下,来到了湖边码头。

    见到来了那么多客人,好几位船娘上前吆喝:“南湖去?坐我的船!坐我的船!”

    “我们订好哉!”王会悟连连谢绝围上来的船娘。

    代表们分批登上一艘小船。小船来回摆渡,把代表们送上一艘中号的画舫。……

    第七部分:成立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 1

    从船头穿过小巧的前舱,便来到宽敞的中舱。

    这中舱虽然比李公馆的餐厅小一些,不过八仙桌四周一把把太师椅,坐上去还是宽敞的。

    舱里金碧辉煌,就连每一根柱子上都刻着金色盘龙。四壁刻着金色的花卉、耕牛、人物、飞鸟。横匾上镌“湖光彩月”四字,两侧对联为“龙船祥云阳宝日,凤载梁树阴场月”。

    碧绿的波光从窗口射进舱内,轻风吹拂,好一个清凉世界。

    八仙桌上放着一套宜兴紫砂茶具。王会悟给代表们沏上龙井绿茶,然后“哗”的一声,把麻将牌倒在八仙桌上,代表们都会意地笑了。

    她到后舱跟船老大打个招呼,递上一包香烟,船便缓缓地在湖面上移动。接着,她走过中舱,来到前舱,透过舱门望着“风景”——倘有异常动向,随即报告中舱。

    甩掉了跟踪的密探,远离人喧车嚣的上海,如此安谧,如此秀丽,浅绿的湖面上漂着翠绿色的菱叶,一尘不染,令人心旷神怡。

    湖上的游船不算很多。偶尔有画舫从近处经过,传来留声机的歌声,代表们便哗哗洗起麻将牌来。

    将近中午,下起一阵小雨,游人四散,湖面上更为安静。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就在这时开始。

    代表们讨论着党纲和决议。那张放在李汉俊家抽屉里,被密探们所忽视的“废纸”,此刻成为代表们字斟句酌的文件。马林不在场,又缺了常常持异议的李汉俊和陈公博,讨论的过程不像往日那么激烈,十分顺利地进行着。

    中午时分,一艘小船驶近,靠上大船。船娘递上好几只竹编的大笼屉,里面是刚从鸳湖旅馆送来的饭菜。

    这时,船老大把圆桌面铺在八仙桌上,十来位代表正好坐满一桌。

    南湖的鲢鱼、蟹、虾,味道鲜美,代表们一边吃,一边称赞着。

    最为奇特的是一大盆像元宝一般的菱,没有角。王会悟介绍说:“这是南湖的特产,叫无角菱,又叫馄饨菱,肉多味甜。很奇怪,出了南湖,长出的菱就有角了!”

    如此有趣的菱角,代表们头一回品尝。

    饭罢,大船靠近湖心岛,代表们漫步在烟雨楼,稍事休息。

    接着,会议又在船里继续举行。

    第一个获得正式通过的,便是后来分别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从苏联转来的共产国际档案中发现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从英文稿和从俄文稿还原译成中文,并无太多的差异。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英文稿和俄文稿都缺少了第十一条。

    现据俄文稿,全文照录于下: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的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联合第三国际(引者注:即共产国际)。

    三、我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黄铯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四、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但是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

    五、接受新党员的手续如下:被介绍人必须接受其所在地的委员会的考察,考察期限至少为两个月。考察期满后,经大多数党员同意,始得成为党员。如果该地有执行委员会,必须经执行委员会批准。

    六、在党处于地下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分〔份〕应保守秘密。

    七、每个地方,凡是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必须成立委员会。

    八、委员会的党员经以前所在地的书记介绍,可以转到另一个地方委员会。

    九、凡是党员不超过十人的地方委员会,应设书记一人;超过十人的应设财务委员、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各一人;超过三十人的,应由委员会的成员中选出一个执行委员会。关于执行委员会的规定下面将要说到。

    十、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等地方组织的人数很多时,可以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当地执行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督。

    十一、(遗漏)。

    十二、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活动和政策,必须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

    十三、委员会所管辖的党员超过五百人或同一地区有五个委员会时,必须成立执行委员会。全国代表会议应委派十人参加该执行委员会,如果这些要求不能实现,必须成立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和组织,下面将要更加详细地阐述。

    十四、党员如果不是由于法律的迫使和没有得到党的特别允许,不得担任政府的委员或国会议员。士兵、警察和职员不在此例。

    十五、这个纲领经三分之二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意,始得修改。

    这个党纲,便是中国共产党“一大”的最重要的成果。党纲明确地申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以及与其他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理论建立的。

    看得出,在那样紧张的环境中所通过的党纲,存在着疏漏之处。除了第十一条空缺——很可能是因为引起争论,一时相持不下而删去,却又来不及补上合适的文字,第九条、第十三条中所提及的“下面将要更加详细地阐述”,实际上“下面”没有提及。很可能也是因为引起争论,删去了“下面”的条文,以致造成前后文不衔接。

    尽管仓促成文,但是这个党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重要文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建立,便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轨道运行,坚决摒弃了当时颇为盛行的无政府主义。

    接着,在南湖的那艘画舫里,又通过了第二个文件,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决议分为六部分:一、工人组织;二、宣传;三、工人学校;四、工会研究机构;五、对现有政党的态度;六、党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其中第六部分全文如下:

    “党中央委员会每月应向第三国际提出报告。

    “在必要时,应派遣特别全权代表一名到驻伊尔库茨克的第三国际远东书记处去。此外,要派代表到其他远东各国去,以发展和配合今后阶级斗争的进程。”

    据李达回忆,那天的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宣言》。张国焘的回忆录中,也提起曾起草过《中国共产党成立宣言》。这篇宣言未曾传世,迄今未能找到。

    据李达回忆,宣言的大致内容如下:

    第七部分:成立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 2

    “接着大会讨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宣言》草案,这宣言有千把个字,前半大体抄袭《共产党宣言》的语句,我记得第一句是‘一切至今存在过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接着说起中国工人阶级必须起来实行社会革命自求解放的理由,大意是说中国已有产业工人百余万,手工工人一千余万,这一千多万的工人,能担负起社会革命的使命,工人阶级受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已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只有自己起来革命,推翻旧的国家机关,建立劳工专政的国家,没收国内外资本家的资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得到幸福生活。宣言草稿中也分析了当时南北政府的本质,主张北洋封建政府必须打倒,但对于孙中山的国民政府也表示不满。因此有人说‘南北政府都是一丘之貉’,但多数意见则认为孙中山的政府比较北洋政府是进步的,因而把宣言中的语句修正通过了,宣言最后以‘工人们失掉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一句话结束。……”李达:《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经过的回忆》,《“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二),一三页,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天色渐暗。大会进入最后一项议程,即选举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构。考虑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过五十多人,各地的组织也不健全,所以决定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只建立中央局。

    就在选举着手进行之际,湖面上忽地传来一阵“突突突”的响声,会不会是警察局的汽艇?

    代表们收起了刚刚讨论通过的文件,“哗啦哗啦”搓起麻将来。

    “突突突”声由远而近,果真是一艘汽艇,不过,汽艇从画舫一侧一掠而过,并未前来找“麻烦”。事后知道那是嘉兴城里一位绅士的汽艇,与警察局无关。

    一场虚惊过去。选举继续进行,用的是无记名投票方式。

    中央局的人选很简单,共三人,即书记一人,宣传主任一人,组织主任一人。

    书记,当然非陈独秀莫属。这位《新青年》的创始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望。

    陈独秀的表弟濮清泉(濮清泉又名濮德治,他说陈独秀母亲姓查,“和我母亲是堂姐妹”)写过《我所知道的陈独秀》《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一辑,一九八○年版。,内中有一段颇为重要的回忆:

    “据陈独秀告诉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因事留在广东,没有参加,之所以要他当总书记,是第三国际根据列宁的意见,派一个荷兰人马林来中国传达的。说是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走上政治舞台,党的总书记一职,要找一个有名望的人,号召力要大点。……”

    果真,选举结果,以集中的票数,一致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张国焘主持中国共产党“一大”,擅长社会活动,也得到不少选票,被选为组织主任。

    李达负责中国共产党“一大”的筹备工作,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代理书记,著译过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被选为宣传主任。

    在唱票时,忽地唱到李汉俊的名字。董必武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