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我的老婆是军阀 >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111部分阅读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111部分阅读

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已经合资成立电报公司,开始架设上海到长崎的电报线,但距离正式运营尚早,是以南国驻日本公使同南京消息往来往往是不对称的,等南国外务部获得日本来的消息时,实际上中日谈判却早又有了新进展。

    对于日本国,叶昭也一直在琢磨怎么安抚其越发激烈的民族情绪,现今中国人虽然在附粘条款里取得了在日本国内的通行权,可几乎就没有中国商人前往其内地,而活动范围仅仅局限在长崎、江户等港口城市,当然,也都是日本最繁华商业最发达的城市。

    日本国内,激进武士组织的武装团体越来越多,曾经在内地发生了数起袭击日方买办的事件,甚至有数个武装团体联合出动了近千人袭击中国长崎驻军,结果自然铩羽而归,死伤无数。

    剿灭这些武装组织也是中日现今谈判的焦点,可幕府和皇室显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幕府尚似模似样的颁布了几份催促地方大名讨伐新撰组、乌鸦组、白虎队等等武装的诏令,皇室,听闻却是在秘密支持这些组织。

    如何安抚日本国民,令其愈演愈烈的反抗中国人侵略的运动不再高涨,甚至慢慢熄灭这团火,无疑是现在叶昭最费脑子的难题之一。

    现今听着邹凯之讲解日本国内形势,叶昭微微闭目思索。

    “张有存的折子你看了吧,什么意见?”叶昭端起了茶杯,张有存倡议,动用步兵对日本国内几个激进武装的据点进行打击,抓捕默许激进武装在其境内活动的几藩大名,杀一儆百。

    邹凯之看了看叶昭脸色,说:“臣下以为此事急不得,急则生变,还是要安抚为主,除非王爷准备推翻其皇室,不然动作不宜太过激烈。”

    张有存在长崎主持了《中日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声名鹊起,乃是外务部不折不扣的新贵,在南国政坛,也博得了许多好评分,对于他的折子,邹凯之不认同,但用词自极为委婉。

    叶昭微微点头,说道:“现今还是稳定贸易为上,不过这条贸易线怎么保障,也是个问题啊,要抚,也要剿,两手都要硬,只用其一,定然行不通。”

    “是。”邹凯之微微躬身。

    叶昭又道:“那吴广淮夫妇还在吵着见我么?”

    “是,昨日他又向同文馆官员请求觐见王爷。”

    吴广淮乃是戴燕王国第四任国主,那戴燕王国位于婆罗洲,仅有万余人口,叶昭见过其宗室宗亲吴广义,但未同意其成为朝贡国册封其国王的请求,不过南朝与其签订了一份贸易协议。

    谁知道今年三月份,荷兰人及其雇佣兵突然对戴燕王国发动了进攻,国主吴广淮夫妻以及吴广义等外戚,在数十名亲兵护卫下,得中国商船协助,逃来了广州,又从广州乘火轮船到了南京,现在住在外务部同文馆驿栈。

    同文馆乃是外务部下属机构,主要职责便是安排朝贡国使者入住馆舍,负责驿馆管理日常生活用品供应,转呈朝贡表文,查验贡物,引导贡使履行朝贡礼仪,负责朝贡事物翻译工作培养翻译人才等等。

    能住进同文馆的驿馆,是朝贡国使者才有的待遇,与欧罗巴诸国公使明显亲疏有别。

    吴广淮却是听南国官员讲了同文驿馆职能,自是精神一振,如果中国将其戴燕王国看作朝贡国,自然能寻得庇护。

    其实吴广淮没想过复国,毕竟那本就是土著国家,又是和南国一个城镇人口差不多的小国,现在人只怕都被荷兰人杀光了,还怎么复国?他只担心中国迫于荷兰人的压力,将他交出去,那就万事皆休。

    吴广淮向同文馆官员提出认祖归宗之事,也就是想再入中国国籍,可同文馆官员告诉他,此事只能摄政王圣裁。

    所以他才急着要见南国摄政王,毕竟这事情拖得越久,怕他的处境越危险。

    叶昭慢慢品着茶,这半年来,内政外交,无一不是微妙无比,若决断得当,则是破茧成蝶之势,判断失误,中国这艘巨舰只怕就会因为他的决断而折戟沉沙。

    最难决断的,莫过于南洋之局。

    荷兰人在婆罗洲的排华力度越来越强,华人商船被无故扣押的事件也越来越频繁,仅仅上个月,就发生了五起。

    看过荷兰人在南洋的海军力量报告,因为其在海外殖民地仅仅剩下南洋这黄金一线,是以其南洋舰队几乎比本土舰队还要庞大,船只比平远军水师更多,但多为装甲战舰,没有一艘真正的铁甲舰,动力系统自也不及平远军水师,甚至多有纯风帆战舰,若单纯比较船舰战斗力,平远军水师只怕还略胜一筹,甚至不止一筹。

    但平远军,毕竟没有真正打过海战,荷兰虽然沦为了欧洲三流国家,昔日却是海洋霸主,在东亚,心理优势明显,海军军官水兵更都是老油子,比起他们,中国水军只是蹒跚学步的新手,在东亚用火炮轰几座港口,又哪里称得上海战了?

    挑战荷兰人,若失败了,南朝蓬勃之经济只怕立时遭到致命打击,失去了海军,在东亚、南洋的贸易路线再得不到保障,北方的六王,趁火打劫挑起战火那是必然的,七年的努力,就此毁于一旦,更不要说荷兰人以及趁火打劫的欧洲列强蜂拥而来的条约和赔款了。

    这也是叶昭一忍再忍的原因,但是。

    叶昭慢慢的从砚台下抽出一张照片,是荷兰兵残杀婆罗洲华侨的照片,中国商人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来的,就发生在一个月前。

    十几条尸体躺在泥水中,全部赤裸裸光着身子,男女老幼都有,有的头被砍掉,有的还有半截脖子相连,更有被刨开肚子,露出里面盘根错节的肠子,极为血腥极为凄惨。

    照片叶昭一直压在砚台下,却并不去看,因为他怕怒火蒙蔽自己的双眼,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

    可是今日,他却慢慢抽了出来,静静的看着这个惨绝人寰的画面。

    “召马大勇来参谋房议事。”叶昭淡淡的说。

    门前桌案后,坐着一名文书,急忙跑出去给参谋房送信。

    叶昭又对邹凯之道:“告诉同文馆,今晚我设宴款待吴广淮。”

    “是!”邹凯之躬身,告退而出。

    叶昭又转回头,默默的看着这张照片。

    ……

    参谋房,众武官传阅着照片,屋内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压抑无比。

    袁甲三和李蹇臣两位首辅也在座,这场战事,很可能是向欧罗巴国家宣战,两名首辅自然有知情权。

    按照道理,红娘这位全军副统帅以及陆军各镇提督也应该来议事,但各线将领有近有远,若想聚齐怕也要半个月的时间,更影响各路兵马战备。

    是以叶昭就在最小范围内召集了这次军事会议,也更为保密。实则现今权力框架下,叶昭完全可以一言堂,给水军发号施令就是,但兹事体大,不能不考虑周详。甚至叶昭,还是有些下不了决心,一旦战败,自己就成了中华民族不能复兴的罪人,忍一时或许就开阔天空。

    “水师三日后就可在南平聚集。”马大勇脸如石雕一般,没有一丝表情,可这硬邦邦的话,态度再明确不过。

    马大勇这才知道为什么半个月前摄政王要水师下南平,原来摄政王早就想打这一仗了。

    叶昭微微点头,南平实则就是越南藩切,越南最南端的港口,中国商船前往婆罗洲贸易,均会在南平逗留,南平这个名字,也是中国人起的。

    李蹇臣和袁甲三对望一眼,袁甲三眼里全是担心,向荷兰人宣战,这,这可有些狂妄了,此战若败,南国如何自处?虽然必然使得摄政王根基动摇,说不定能促成两宫重新掌政,但毕竟所失者大。

    只是袁甲三也知道,能被恩准参加平远军议事已经不易,出声反对?那可就孟浪了。

    李蹇臣翻看着手上的资料,却是暗暗点头,道光、咸丰在世的时候,同欧罗巴人交手,那可真是两眼一抹黑,莫说人家的兵力不清楚,甚至还以为人家是邪魔外道会用魔法呢。现今不管怎么说,战前准备工作可是一流,看荷兰人船舰情况、兵员情况,都详细的不能再详细了。

    第一次参加平远军战备会议,李蹇臣才心里长出口气,看来平远军百战百胜可真不是浪得虚名,更不是侥幸。

    冯子材站起大声道:“王爷,荷兰人觊觎我海疆已久,从前朝就不断侵扰我国,现今更欲独霸南洋贸易,杀害我南洋侨民。外务部早已知会各国,南洋侨民虽非我国子民,但与我国同根同种,与诸国之纠纷,皆需知会我国。更莫说,婆罗洲本就不是荷兰国土,其杀害我同胞,手段残忍,人神共愤,若不与之一战,我平远军谈何保境安民?”他满脸义愤,手上青筋直冒。

    其实平远军将领大多血海滔天的走出来,照片之惨状未必能令他们震撼,更不会似叶昭一般感同身受。叶昭也深知此点,拿出照片只是在释放一个信息而已。

    叶昭点头,做个往下压的手势,冯子材坐下。

    袁甲三终于忍不住了,说道:“王爷,那英国人和法国人……”

    叶昭道:“无需多虑。”

    看着皱眉看向自己的几个军官,袁甲三心里叹口气,不再说话。

    有名参谋官小声和旁边将官嘀咕:“海军决胜,我们未必能赢,是不是先遣水军送步兵队上婆罗洲、上吕宋等地,那保准把荷兰鬼子打得叫妈,到时候要谈要和,咱都是主动。”

    他话语虽轻,却不想被叶昭听到了,看向他,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参谋官吓了一跳,他坐在最末,距离王爷好远呢,扑通跪倒,结结巴巴道:“小的,小的叫丁日昌。”

    叶昭点点头,和声道:“起来吧,你说的也没错,此是最稳妥的作法,但荷兰人醒过味来,这海仗就不好打了,若能趁其不备将其舰队分而歼之,则南洋局势一劳永逸,你说是不是?”

    “是,是。”丁日昌连连磕头,爬起来,小心翼翼的落座,好一会儿后才认真琢磨王爷的话,不由得暗暗点头。

    只是同洋鬼子大海战,就这份魄力,谁又济得上王爷?

    叶昭放下茶杯,道:“就这么定了,向荷兰人宣战!打得好,咱们一步登天,打得不好,大不了我下台!”

    众人都吓了一跳,纷纷跪倒。

    马大勇磕头,大声道:“平远军水师誓死追随王爷!此战若败!马大勇提头来见!”

    叶昭嗯了一声,摆摆手,“都起来吧,给各镇提督发密电。”

    接下来自是要议论如何作战,袁甲三和李蹇臣忙告退,叶昭点点头,说:“保密。”两人躬身应是。

    叶昭慢慢端起茶杯,决心既下,反而越发冷静,只是默默翻看荷兰人水军资料,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念头。

    金陵,剑拔弩张,南海,中国舰队战云密布。

    这场突如其来的碰撞,远东新生力量和昔日欧陆最强海军的狭路相逢,将会鹿死谁手?

    第一百零六章 遭遇战

    同文馆古朴幽静,流水潺潺。

    花厅内,吴广淮拘束的捧着茶,不时偷偷瞥坐在上首的那位南国摄政王的脸色。

    虽然名为戴燕国主,可吴广淮心知,实则不管从哪方面讲,他的地位也未见得能比上南国的一名七品知县,摄政王会设宴接待他,更在酒宴后召他来花厅议事,这对于他自然是极隆重的殊荣,他即惶恐又紧张。

    品着茶,叶昭淡淡问道:“听闻你吴家和坤甸的华人公司渊源颇深?”

    坤甸是婆罗洲西部港口城镇,华人极多,也是兰芳公司的大本营。

    吴广淮恭恭敬敬道:“是,鄙家祖与兰芳的开行大哥是生死之交,但这些年,小的与兰芳公司已经少有往来。”

    叶昭微微点头,实则叶昭对兰芳公司的印象不佳。荷兰人在婆罗洲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对华人公司抑或说华人武装团体分而击之,如曾经实力最强横的大港公司,曾经数次击败进入婆罗洲南部的荷兰人,而荷兰人除了从其在南洋的殖民地政府所在地巴达维亚(雅加达)派兵增援,更笼络兰芳公司对大港公司进行夹击,而兰芳公司果然充当了荷兰人的马前卒,大港公司被荷兰洋枪队击溃后,又被兰芳公司堵截,残部流落穷山恶水中,渐渐销声匿迹。

    不过叶昭也知道,自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些海外华人团体,他们漂泊海外,乃是中土弃民,即没有国家归属感,又没有纲领没有目标,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利益,屈服在荷兰人的滛威下也是有其不得已。

    “客家话你会说吧?”叶昭又问。

    吴广淮忙道:“是,小的会说。”婆罗洲的华人盛行客家话,甚至当地土著许多都会说。

    叶昭嗯了一声,说:“早些休息吧。”

    “是。”吴广淮忙起身,跪倒磕头,恭送摄政王离去。

    ……

    第二日,叶昭正在翻阅手上文牍,侍卫来报,荷兰公使施耐德来求见王爷,在巷子外被拦住,大吵大闹的很不成体统。

    叶昭略一沉吟,道:“带他来吧。”

    又看向了手上的资料,乃是平远水师和南洋一带荷兰兵力的详尽对比。

    现今平远水师,不算运煤船、运输舰、通报快舰等等后勤保障船只以及改装的浅海炮艇和绑火炮的小型木帆船,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战舰十三艘,其中排水量两千五百吨以上的四艘,金陵、定海、镇海、静海。

    其余广州号、灵波号等九艘巡航护卫舰。

    荷兰陆军,在婆罗洲并不多,大概不到两万人,主要集中在大海相隔的瓜哇岛,具体来说就是巴达维亚(雅加达),其荷印总督所在地,在雅加达,荷兰人大概有一万人的兵力,其余分散在各地,也是其统治东印度群岛的基础。

    海军,根据南洋的线报观察,其在南洋活动的武装船舰大概超过四十艘,不过叶昭知道,这个数字水分很大,不说轻型初级舰,只怕许多武装商船都计算了进去。

    脚步声响,叶昭随即将文件合起放在一旁,花白头发的施耐德走了进来,脱帽,躬身道:“亲王殿下,您好。”

    叶昭微微颔首,手动了动,旁边立时就有侍卫搬来软墩,施耐德坐了,那颗浮躁的心却也慢慢静下来,东方人的权势,总有种令人震撼敬畏的感觉,这位南国摄政王,那手细微的动作,根本不必说话,他身边的人就如同得到圣喻一般忙碌。

    “施耐德先生有要事?”叶昭淡淡的问。

    施耐德心里那团火马上又腾的烧了起来,沉着脸道:“亲王殿下,我对贵国外务部的工作效率深感不满,对贵国将吴广淮这种海盗列为上宾的作法很不理解,也很遗憾,希望亲王殿下能了解我国的主张,将吴广淮引渡回巴达维亚。”

    叶昭微微蹙眉,南洋主要的三个殖民国家中,占据菲律宾的西班牙已经没有几艘战舰,近日更跟美利坚矛盾重重,前不久同中国签订了贸易协议,给予了中国商人在马尼拉的自由贸易地位。英国人因为控制疆域实在庞大,从荷兰人手中夺得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后,更乐于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占据主导地位。在东印度群岛,英国人仅仅在婆罗洲北部有几块殖民地,而且很大程度上是英国商人的个人行为,乃是一个名叫詹姆斯·布鲁克商人和他的团队,帮助文莱苏丹镇压反叛者,文莱苏丹遂任命他为沙捞越总督。

    这位詹姆斯·布鲁克先生在英国不过是无所事事的败家子,但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冒险精神,靠着三万英镑的遗产招募了一帮流浪汉,来到南洋就俨然成了一枝军事力量,而布鲁克家族也就一直管理沙捞越一地,直到二战结束英国政府才取代其家族对沙捞越进行统治,不过一般意义上,还是将沙捞越一带视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

    所以说,对整个东印度群岛最具野心的就是荷兰人,力量最大的也是荷兰人,如布鲁克家族的武装,几十上百杆枪,再加上雇佣军,在土著部落聚集的婆罗洲确实是一枝强大的力量,但对于荷兰、中国这种国家力量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而现今荷兰人在血腥镇压了爪哇岛此起彼伏的反抗运动后,目光开始盯上了婆罗洲,加紧了对婆罗洲的渗透,更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