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篡唐 > 篡唐第146部分阅读

篡唐第146部分阅读

视郑宏毅,等待着他的回答。

    许久,郑宏毅长出一口气。

    他双手抱拳,躬身一礼,双拳更高举过头顶。

    “李大哥,想当年你反出郑家时,我虽然没说什么,可心里总是有几分芥蒂。我一直以为,大哥你是翅膀硬了,所以才会反出郑家。哪怕后来我知道了你的身世,这心里还是不舒服。

    不过今天听你这一番话,我明白了!

    大哥你虽然不在是郑家的人,可是却时刻挂念着我们一家。这份情意。宏毅一辈子都报答不得。

    宏毅愿听从大哥的差使,日后我郑氏六房,定唯大哥马首是瞻。”

    李言庆上前,一把搂住了郑宏毅的脖子,嘿嘿直笑。

    武士彟也笑了!

    他在心里暗自钦佩:世子这一手可真漂亮。不着痕迹的把郑家六房,死死绑在他的战车上。只要郑氏六房掌权一日,那就代表着荥阳郑家,会坚定的站在李言庆一边。

    别看郑氏现在是有些没落,五姓七望之中,算是排名倒数第二。

    (赵郡李阀,随李密造反遭受了一次打击;后来桃李案,李浑一家被诛,更使其彻底没落)

    可这数百年世胄门阀的传承和底蕴,绝非那些小门小户可比。说不得什么时候,郑阀就能东山再起。

    只要郑阀投靠了李言庆,那么李言庆在河洛的地位,任谁也无法动摇。

    武士彟感慨万千:世子明明不过二十出头,可这手段,任是那四五十岁,浸滛朝堂一辈子的老油条,也未必能相提并论。

    “李大哥,你说,我该怎么做?”

    “这几天你准备一下,我会设法先与尧君素联系。在此之前,你莫要和任何人说此事。待时机成熟后,你就前往河东县,当面与尧君素商量……到时候你就告诉他,越王不在,承启尚存。

    江南多匪患,太后虽有张、房辅佐,可终究没有一个贴己的人帮助,请他再去扶持一把。”

    让尧君素前往江淮!

    郑宏毅和武士彟不禁面面相觑。

    “那日后……”

    “日后再说日后,自有人会收拾残局,不过与你我无关。”

    李言庆故作神秘一笑,却让郑宏毅如释重负。

    他点点头,“那我这就回去,着手准备前往河东之事。”

    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131章 鱼与熊掌

    这就要开始了吗?

    漫步在后湖畔。李言庆陷入沉思。

    对李唐这太子之争,他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却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开始。柏壁之战,李世民开始在军中建立威信,而李建成则渐渐从军中转为政务,声望随之日益减弱。

    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是太祖名言。手中如果不能攥住枪杆子的话,李建成就算比李世民强一百倍,也休想成事。

    毕竟,这还不是治世。

    初唐时期的纷乱有很多,依稀记得李唐真正坐稳江山,天下趋于稳定,还要几年的时间。史书中曾记载,李渊用七年时间平定了混乱的天下。如果从义宁元年开始计算,现在也不过是进入第三个年头而已。距离真正的天下大治,还有四年时间。把李建成过早的从军中抽调出来,绝对是李渊的一招昏棋。不过现在多了一个自己,这时局又该会是如何的发展呢?

    漫步走进湖心亭,李言庆负手而立。

    单纯去抱李世民的大腿吗?

    也许,我可以从其中,捞取到更多的好处……

    身后脚步声响起,朵朵悄然走进湖心亭。来到言庆的身后。

    李言庆扭头,“朵朵,今天怎么有空闲了?”

    “薛娘子回来了,薛礼和宋令文都回家探亲去了,我这边也就空闲下来。

    怎么,你一个人站在这里,看上去心事重重的,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我吗?”

    “朵朵,当年哈总管设立的白衣弥勒,你还有没有接触?”

    “白衣弥勒?”

    朵朵不明白李言庆怎么突然提起了白衣弥勒,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她想了想,在湖心亭里坐下。

    “哈总管故去后,白衣弥勒形同散沙。

    我后来去了荣乐城,托名洈山僚骨兰朵,就没什么联络。不过若说完全没有联络,也不太可能。哈总管生前曾培养出了几个可靠的人,一直在暗中维持。只是他们的影响力很有限,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对白衣弥勒的控制也非常薄弱。所以到现在,白衣弥勒已经分裂成了几个部分。襄州白衣弥勒相对而言最是忠诚,不过已经停止了传教,实力大不如当年……

    楚州、扬州、苏州地区的白衣弥勒,早先还有联系,但这两年几乎就没有再接到过他们的消息。

    至于其他地区,基本上已处于自立的状态。我也没有过问,恐怕不会再听从我的指挥!”

    朵朵解释的很详细。

    虽然不清楚李言庆问什么突然问道这些,但她能觉察到。言庆似乎要借用白衣弥勒,搅出风雨。

    “那你怎么和他们联络?”

    朵朵笑了笑,“我从不和他们联系,都是徐兴波徐大哥在主持。

    你也知道,哈总管对徐大哥有知遇之恩。他死之后,我虽然让徐大哥放弃白衣弥勒,但徐大哥却认为,总管花费了那么多心血在里面,若就这么放弃,也着实可惜。所以他一直秘密和白衣弥勒联系,我刚才说的那些,还是徐大哥告诉我……他说,近年岭南地区白衣弥勒似有抬头趋势。另外河北法坛自哈总管死后,就意图分离出去。加之河北地区战乱不止,徐大哥和他们的联系很少。不过据说河北法坛的护法名叫文玉东,是个颇有手段和心计的人。”

    “文玉东?”

    言庆眉头一蹙陷入沉思之中。

    “养真,你问白衣弥勒做什么?”

    李言庆沉吟许久,轻声道:“若我要你设法将白衣弥勒重新组织起来,你能有多大的把握?”

    “把白衣弥勒组织起来?”

    朵朵明眸中,闪过一抹异样之色。

    “养真,你组织白衣弥勒做什么?”

    “传教!”

    “啊?”

    李言庆笑了笑。“不过我要他们传的,并非弥勒重生,而是我要他们传的教化……朵朵,我不瞒你,柴先生日前与我言,麒麟台格局太小。我思忖许久,就想到了哈总管的白衣弥勒。”

    “那就是说,你要白衣弥勒,传你的道?”

    “正是!”

    “可你的道又是什么?”

    李言庆用手指了指脑袋瓜子,“我的道,就在我的脑子里。不到时机成熟,不可以拿出来。”

    朵朵陷入了沉默!

    “养真,我们将来到了长安,是不是还要面对许多困难?”

    朵朵是个心思很敏感的女孩子。这与她自幼的经历有关,所以言庆只透了个口风,她就发现了端倪。

    李言庆手扶栏杆,许久后,轻声道:“也许!”

    “养真,要不咱们不归唐,好不好?”

    “不归唐,我们何去何从?”李言庆转过身,在朵朵面前坐下,低声说:“凭我手中这点力量,很难立足。别看我麾下有三郡之地,可是……你也看到了,李唐建国,乃大势所趋。

    李密方死,关中只凭李神通李叔叔一人,几乎横扫了齐鲁之地。

    这是个世胄为尊的天下。如果没有强大的出身,恐怕是难以成就大事。所以李渊不顾一切的,要和陇右李阀融为一体;王世充如果没有太原王氏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在洛阳掀起风浪。

    可我呢?

    地位很尴尬。

    想要逐鹿江山,却受出身所制。荥阳毕竟是四战之地,难以持久……我就算是改换门庭,恐怕也要被人猜忌。就好像你,明明无心反隋,却不得不隐姓埋名。你是北周后裔,而我身上的李阀痕迹也太重。我不求逐鹿中原,但求能一辈子和你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就好。”

    世家子的确是拥有者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如果这个世家子不是嫡出,偏偏又看不清楚自己的身份,那么所面临的,必将是粉身碎骨。

    李言庆可以看得清楚,朵朵也能看得清楚……

    事到如今,他们的选择,似乎的确不多。

    “那我立刻让徐兴波设法联络白衣弥勒,必要时我会前往襄州,召见襄州法坛护法龙起。他是哈公公的义子,武艺高强,在绿林道上也颇有名声,大江南北的好汉。对他也很敬服。”

    “龙起?”

    李言庆如自言自语般嘀咕。

    朵朵说:“龙起小名鹧鸪,目下的身份,是襄州商人。”

    李言庆说:“你如果要亲自去,我也不反对。不过你去的话,一定要小心,我到时候会请舅舅跟随你一同前往,必要时你可命马三宝和朱粲向襄州靠拢。毕竟,时间久远,人心隔肚皮。”

    朵朵闻听,顿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你放心,我可不是以前那个被你讲两个故事就骗到的傻丫头。”

    言庆也笑了。伸出手,轻搂住朵朵的娇躯。他目光深邃,越过后湖向远处眺望,面露凝重之色。

    启用白衣弥勒,是一招险棋。

    这里面牵扯到了神权和皇权的问题,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但不可否认,这也是麒麟台迅速渗透,迅速打开局面的最佳方案。只看将来,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言庆不得不开始,为那所要传递的‘道’,开始头疼。

    武德元年十二月末,李世民统军乘河水尚未消融之际,自龙门关过黄河,屯兵于柏壁,与宋金刚对峙。他与固守绛州的唐军,成掎角之势,紧逼宋金刚所部。部将一再要求出击,可由于刘武周虽攻克晋阳,可宋金刚孤军深入,利在速战。所以李世民认为,此时唐军不宜与宋金刚交锋,当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同时分兵冲起心腹,待宋金刚粮尽技穷之时,再出击不迟。

    二月,李世民趁尉迟敬德出兵后回还州府之际,亲自引军出击,大败尉迟恭。

    三月中,宋金刚屡次求战,但李世民始终坚持不与之交锋。至四月时,唐将王行敏、李仲文在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击退刘武周援军,李渊命唐将张德政占领了张难堡(今山西平遥西南),切断了汾水东侧的宋金刚粮道。四月十四日,与唐军相持近五个月的宋金刚粮草断绝。不得不向北撤退。李世民率部追击,一昼夜行200余里,与宋金刚部交战数十次,至雀鼠谷追上宋金刚,一日八战,大败宋金刚部,斩杀俘虏数万日,迫使刘武周放弃太原,与宋金刚屯兵于介休。

    一时间,李世民声威大振,令山西各路英豪,无不佩服。

    然而,坐在军帐中的李世民却并没有感到开怀。宋金刚和刘武周虽然败退,可介休仍在其手中掌控。

    “王先生,敬德欲降,你如何看?”

    李世民用力搓揉面颊,抬头凝视王通。

    在日落时分,此前因太原被破而被俘虏的陕州司马唐俭,突然回归,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介休守将尉迟恭意图归降!

    这尉迟恭,是个少有的虎将,曾一日连夺八城,堪称宋金刚麾下第一猛士。

    此人原本是隋室大将,其父尉迟罗迦,是一员镇将。尉迟恭在大业末年在高阳从军,以敬德为名,屡立战功,曾被授予散朝大夫之职。李世民对此人,也是非常看重。要知道尉迟恭身为介休太守,虽则宋金刚刘武周大败,可他麾下,仍有八千悍卒。强攻介休的话,定然是损失惨重,而且会延长作战时间。年初时,屈突通对大凉李轨开战,关中以有些承受不起。

    李渊更数次派人催促,命李世民速战速决。

    尉迟敬德愿降,那自然是好事!

    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更可以加快战事的结束。

    可问题就在于,这尉迟敬德是杀死李孝基的凶手……李世民当然清楚,李孝基和李言庆的关系。

    同时,他对言庆也格外看重。

    那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若是受降尉迟敬德,势必会结怨李言庆。

    因为尉迟恭既然投降了李世民,那李世民就必须要担负起尉迟恭的安全。如果他连尉迟恭的安全都无法保证,日后谁还会归附于他?而前脚受降,后脚杀人的行为,定会令他在军中丧失威信。

    如果不接受,那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

    李世民左右为难!

    他喜爱尉迟恭的勇武,同时又看重李言庆的才华。

    无奈之下,他只有向王通请教。

    而王通也很为难,苦笑道:“殿下,如今李河南坐拥三郡,实力雄厚,的确是不可小觑。

    而尉迟恭也的确是悍勇,更兼精通兵法,是个难得的人才。

    勿论殿下选择哪一个,势必会得罪另一人。但如果说一定要做出选择的话……”

    王通深吸一口气,“我选尉迟敬德!”

    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132章 有子

    李世民凝视王通。久久不语。

    似乎对王通选择尉迟敬德,并不奇怪一样,他显得非常平静。毕竟,李言庆折辱过王通,更使得王通十载幽居龙门山,王白牛之名几乎是尽人皆知。王通哪怕嘴上再说不计较这系,可心里面,总会有些芥蒂。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王通选择尉迟恭,似乎是顺理成章。

    “王上也许会以为,通这样选择,是因为李河南当年曾令我颜面尽失。”

    李世民一笑,“难道不是吗?”

    王通摇头说:“洛阳将军堂之事,并非李河南之过。究其根本,却是通当年年少气盛,眼高过顶,受了他人蒙骗,合该遭此羞辱。王通对李河南毫无怨恨之心,甚至从心里感激他,敬重他。

    若非李河南,也许王通现在还是坐着那井底之蛙的梦。目空一切吧……

    十年来,通幽居龙门山,苦读经典。初时总是难以心平气和,但时间久了,许多事情也就看得淡了。

    今日通选尉迟,非为他也,只因这尉迟能为王上所用,而李河南不能。”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之色。他沉吟许久,低声道:“白牛此言何解?”

    李世民唤王通为白牛,并无羞辱之意。

    在私下里,他常以白牛称之,以示和王通的亲近。而王通呢,也不以为忤,反而非常享受。

    “王上,尉迟敬德若归附,朝堂上可有人愿护佑?”

    李世民想了想,摇摇头说:“他杀了九叔,虽说各为其主,且无意为之,但恐怕是无他容身之地。父皇不会重用他,而李河南必对他恨之入骨。至于朝臣之中,未必有人能看上他。”

    “着啊!”王通道:“如此一来,他尉迟敬德不忠心辅佐王上,还能辅佐谁人?

    他在朝中没有半分根基,如同无根飘萍。王上得此猛士,岂非如虎添翼?试想。王上您外有尉迟秦琼等猛虎之士,内有刘文静、长孙顺德尽心扶持。再算上赵王对您素来听命,天下大可去得。”

    “可如此一来,岂不是得罪了李河南?”

    王通一笑,“得罪又有何妨?不错,李河南如今的确是声望高绝,声势显赫。可王上别忘了,汉初淮阴侯,同样有声威,却死于一妇人之手。通观之,李河南如今狂横,但天下太平时,其人空难保全。他若为外臣,陛下说不得还能容忍,但他却为宗室……呵呵,就算是陛下能忍他,也必然会削其权柄。到那时候,一李河南能与王上之助有多少,怕尚未可知。”

    李世民顿时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连连点头。

    “不错,李言庆于我。不胜于一尉迟。”

    王通其他的话语,都无所谓,但有一句话,却深得李世民之心。

    他素以勇武而著称,自十五从军以来,也经历过无数次恶战。雁门关解隋炀帝之困,太原起兵之后,更是连番获胜,屡立战功。只是,浅水原一战,他输了!虽则对外宣称是刘文静殷开山自作主张,可实际上……可即便如此,李世民也足以自傲。李唐军中,当以他为先。

    但无论他如何做,却始终是在李渊的调派之下。

    相比李言庆独自在荥阳支撑危局,李世民的种种战功,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李言庆战功太过卓著,独揽河南之地,足以令他功劳盖世。父皇也许会宠他,爱他,但绝不会允许李言庆再立功勋。否则的话,人言李唐,必说言庆,到时候李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