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中国黄埔军校 > 中国黄埔军校第8部分阅读

中国黄埔军校第8部分阅读

    1908年生,湖北祁阳人。1926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解放后,历任广州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69年11月在合肥逝世。

    聂荣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

    袁国平1905年生,湖南邵东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高君宇又名高尚德,1896年生,山西静乐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4年曾在黄埔军校任教,任孙中山的秘书,中共中央委员。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

    曹渊1902年生,安徽寿县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任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在攻占武昌战役中,任奋勇队队长,夺城牺牲。

    梁桂华1893年生,广东云浮人。1922年入党。1924年7月入第1届广东农民讲习所学习,8月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结业。农民领袖。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负伤被捕后就义。

    黄公略1898年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曾任红3军军长等职。1931年9月在江西吉安牺牲。

    常乾坤1904年生,山西垣曲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73年5月在北京逝世。

    萧楚女1893年生,湖北汉阳人。1922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曾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1927年4月在广州就义。

    鲁易湖南常德人,1922年入党。1925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副主任、代主任。后任中共洪湖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8月在洪湖作战中负伤被捕就义。

    游曦1908年生,四川巴县人。大革命时期入党,1926年底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率女兵班参加战斗牺牲。

    彭明治1905年生,湖南常宁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军士教导队学习(彭入黄埔,还有第1期之说等,此“军士教导队”之说是本书作者查阅彭档案为依据),1925年入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1师参1964年,许光达陪同毛泽东观看坦克表演。谋长,八路军第685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在北京逝世。

    程子华1905年生,山西解县人。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学习,1926年入党。曾参加广州起义,历任红25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国家民政部部长等职。1991年3月在北京逝世。

    蒋先云1902年生,湖南新田人。1921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军校中共党团组织负责人。北伐中任团长兼党代表。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作战中牺牲。

    曾中生1900年生,湖南资兴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红4军政委、参谋长等职。1935年8月,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在川西卓克基被错杀。

    曾希圣1904年生,湖南资兴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解放后,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等职。1968年7月在北京逝世。

    蔡升熙1906年生,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15、红25军军长,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等职。1932年10月在湖北黄陂县牺牲。

    雷经天1904年生,广西南宁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解放后,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1959年8月在上海病逝。

    熊锐广东人。1919年前后曾留学日本、法国、德国,并获德国博士学位,是中共旅德小组成员。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7年4月在广州就义。

    熊雄1892年生,江西宜丰人。1922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秘书。1927年5月在广州就义。

    谭希林1908年生,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70年2月在北京逝世。

    由于国共两党分裂后,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一党独办的军校,绝大多数黄埔出身的共产党将领毕业于前5期。将帅如此密集程度,在世界军事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由以上所举即可见,在历数国民党军中“黄埔系”时,黄埔军校中还有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堂堂阵容。正是他们,用身体力行的革命斗志,在早年为奠基军校注入了永不衰竭的革命、奋斗、牺牲、爱国精神。黄埔军校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堂堂阵容,成为“黄埔”显世流芳的灵魂所在。

    第四章 政治教育开先河

    中国黄埔军校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国共两党革命先辈们在黄埔军校同窗共砚,谈兵习武。在战场上生死同赴、浴血奋战,为军校,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黄埔军校从1924年国共合作建校,到1927年国共分道扬镳,凡是在这短短3年时间内由此校门进出过的教职员生,转眼间大部分都成了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黄埔生一度闻名天下。

    黄埔军校成功的奥秘何在呢?追本溯源,不难发现,黄埔军校在办学方针上与以往旧军阀办校的一个根本不同点是“军事与政治并重”,独具特色的黄埔军校政治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了枪口为什么对准谁,为谁而扛枪打仗。由此,黄埔生在东征、北伐等战火中所向披靡,显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他们以崭新的军人风姿,昭示着黄埔精神,一颗颗将星从这方教坛上冉冉升起。

    课堂开在当代思想潮流峰巅上

    黄埔军校学习苏联红军学校的教育经验,重视政治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充满着时代的浓厚革命气息,与世界潮流的脉搏谐动,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文化,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方向。这是黄埔军校政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孙中山在开学典礼的演说中指出:“军队之能不能够革命,是在乎各位将士之有没有革命志气,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如果没有革命志气,不研究革命道理……总不能发扬革命事业。”因此,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一反过去中外旧式军官学校的弊端,不以纯军事技术训练为主,而采取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而且不但是并重,政治教育更有超过于军事教育之特点。

    在旧中国的军阀军队中,是无所谓政治工作可言的,中国的军队政治教育制度和政治工作,即从黄埔军校开始创立。中国共产党人参加了黄埔军校的领导工作,一大批优秀的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是军校的骨干力量。大批矢志革命、不怕牺牲的热血青年投奔黄埔,后来发展成为两个不同阵营军队里的高级将领,他们这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军事生涯,其就在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里,他们所学的典、范、令是一致的,但决定他们未来的是在军校接受政治教育的不同性质及层次,是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或是接受了国民党右派的教育,两党的政治工作感染教育在学生身上又各占有多大的比重。两种政治教育,同在军校争夺未来一代的新型军官,争夺未来的军队,突出地表现在军校政治工作上,这是军校初期政治工作的一条主线。相对来讲,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校中的政治工作开展得尤为出色,中共党员是军校政治工作的奠基人和主力军。黄埔军校以这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坚力量,在国民革命军中创建了崭新的中国革命军队政治工作体系,初步奠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政治工作基础。

    学生在上政治课

    建立中国革命军队的正规学校,是国共两党的初衷,它的革命性就在于这所学校有着政治教育一环,使官兵懂得枪口应该对向谁。孙中山先生在开学讲演中明确地指出:“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就是要从恽代英编写的讲义《政治学概论》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黄埔军校自建立后,便实施了全面的政治教育,其政治教育实施方案不断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军校的政治教育大纲中。

    黄埔军校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仿效苏联红军,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军校的政治部和政治工作,基本上是由共产党人主持的。戴季陶、邵元冲、汪精卫和邵力子任职时间很短;戴季陶和邵元冲在任期内,政治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对此,孙中山等军校领导和师生很不满意,才要求共产党派人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1924年11月,周恩来应邀请到军校任政治部主任后,军校的政治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政治教育有了系统的教学实施方案,后经过1925年的两次东征等战火的检验和实践充实,政治教育更加系统化。1926年10月4日,军校颁布了政治教育大纲草案。这一草案,较好地体现了军校的办学方针和政治教育概况,既是军校几年来政治教育经验的总结,又是以后几期办学的政治教育方案,可以说这一方案代表了当时军校政治教育的最高水平,有着许多显著的特点,至今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引用和发扬。

    1.大纲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切实解决黄埔军校能够迅速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问题。

    政治教育大纲《草案》分为“总纲”、“政治大队”、“军官大队”3部分。“总纲”是统率全文的精髓,指出:军校政治,军事训练,要以孙中山“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使武力为国民之武力”训示为最高原则。重点指出,政治训练要依据10个条件计划施行,即10个“彻底了解”:(1)使学生彻底了解自己的重大责任,以达到国民革命军的水平标准;(2)使学生彻底了解军队中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养成正确的革命观点和保证军队统一及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3)使学生彻底了解中国的国民革命性质是反帝反封建,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以不妥协地精神打倒帝国主义和国内的军阀及买办阶级;(4)使学生从根本上彻底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以坚定党的原则性立场,不被坏人挑拨歪曲、误解所动摇;(5)使学生彻底了解世界与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各种重要的现象与问题,注意了解中国各重要省市与乡村政治或社会经济情形,以联系实际,有正确的观察与恰当的宣传;(6)使学生彻底了解革命运动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科学常识,以养成正确的人生观;(7)使学生彻底了解革命运动起源于工农群众运动,取得胜利也必须有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行,以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影响群众、依靠群众,破除个人奋斗和领袖天才思想;(8)使学生彻底了解纪律是造成统一集中的力量所必要的,而主张个人自由,不遵守党章与军纪,是叛党叛军的行为;(9)使学生彻底了解军事学术和军事锻炼的重要性,只有有了强健的身体和杀敌的本领,才能担负起革命重任;(10)使学生彻底了解军队中政治工作应注意事项,尤其要注意眼前军队的实际内容,以便在工作中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10个“彻底了解”,是总纲的中心议题,指出了军校政治工作的全部内容和办校方针与目的。

    2.大纲内容紧密联系中国革命现实,规定了以“学以致用”为突出特点的授课科目。

    1926年任政治部主任的熊雄大纲草案规定了政治及军官大队的授课科目及课时,开课多达43门。详细科目是:三民主义、党史、党的组织、本党宣言、国民革命概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帝国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状况、中国政治经济状况、近代国际关系、苏俄研究、社会进化史、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组织、各国革命史、社会主义运动、社会科学概要、政治学概论、财政学概要、经济政策、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商民运动、宣传鼓动问题、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建国大纲、不平等条约、各重要省的政治经济状况、农村问题研究、各国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各国财政比较研究、最近政治问题、军队内容之研究、实际工作指导、总理学说、本党领袖重要讲演、全民政治、中国经济问题、中国财政问题、革命史料研究、经济学概论、劳动运动、学生运动。从以上各科内容看,这40多门课程都和现实紧密联系。每门课程的开设,都相对当时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说明军校的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视学以致用的。

    大纲并就每一课程详细规定了教授事项,如“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科目规定共讲6课,这6课的教授中心议题依次是:军队的性质、兵士与民众的心理、平时对于兵士的政治工作、平时对于民众的政治工作、战时对于兵士民众的政治工作、战时对于敌人俘虏的政治工作。这些讲授内容,都是现实工作中一些问题的参考答案和解决方法,具体而实用,课堂上讲的东西,又几乎都是昨天刚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拿到今天来讲,总结经验教训。因此说,学生们今天在课堂上学的,明天就可直接运用于实践中,这种活生生的“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其效率之高、效果之大也就显而易见了。故黄埔军校前几期毕业生之所以能取得日后辉煌业绩,无不与在校学习时培养的求实精神有关。

    3.大纲合理安排课时,重视社会实践,以达到学用结合的最终目的和培养目标。

    大纲规定,政治大队的培养目标,是军队中做政治工作的人才,如党代表、政治指导员及政治部工作人员。授课时间,每周18次,每次70分钟,全修业时间为8个月,分为3大段时间,循环式上课,共授课446次。军官大队的培养目标,是军队中的下级干部人才,如部队官长、官佐及各种服务人员。授课时间,每周6次,每次70分钟,全修业时间为8个月,共授课148次。

    政治大队的讲演课约占总课时的二十分之一。讨论30次,约占总课

    时的十四分之一。测验12次,约占总课时的三十七分之一。实习课(深

    入社会调查)46次,约占总课时的十分之一。综上参加社会实践共有88

    次,与在课堂上听课学理论的时间比例是1∶5。军官大队参加社会实践

    课共有38次,与在课堂上听课学理论的时间比例是1∶4。仅由此比例数

    政治部人员合影,前左三是聂荣臻。

    字,足见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重视理论灌输,更重视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

    军校办学在社会,把课堂开在当代思想潮流的峰巅之上。政治教育除正课外,大纲规定每期学生另安排有讲演课22次,请当时的一些理论家、社会名流来校讲演社会上正出现的思潮和争论的问题,讲军校、军人与当前社会的关系与历史使命,讲学生最关心的一些论题。让学生直接参加革命实践,辨别是非。正确与错误,落后与先进,学生们自有各自的见解和评说。

    以俄为师,以争主义之胜利

    有了政治教育方案、计划及大纲,还不等于政治教育已具体实施,要把教学方针变为现实实践,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之所以取得了显著成就,除了有既定的政治教育方针及安排计划外,还有一套具体实施政治教育的保障措施及方法和组织。

    当时,国共两党的许多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