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锦衣夜行 > 锦衣夜行第177部分阅读

锦衣夜行第177部分阅读

,夏浔不知想到了甚么,嘴角逸出一丝好看的笑容,他把薄毯拉到腰间,倚着车壁沉沉睡去。

    谨身殿里,永乐皇帝刚刚坐定,就看见一叠奏章最上边一封,赫然摆着一封系着两条黄丝绦的奏章,朱棣扯去黄丝绦打开一看,却是郑和呈上的一封秘奏。

    外面的情形,当然不能等到钦差优哉游哉地回到京城,再让皇帝知道一切,有关出使日本的一切详情,郑和在离开京都之前就已使了亲信星夜送回大明都城金陵了。

    朱棣仔细地看着,里边不但详细讲述了如何智歼日本沿海海盗的经过,而且还把夏浔巧妙部署,离间三管领,栽赃剑神宫,成功促成敌视大明的执事管领斯波义将垮台,并把象山惨案的幕后元凶织田氏彻底铲除的经过都叙述了一遍。

    这是密奏,只有皇帝一人才可以看到的东西,内书房负责分门别类拣选奏章的太监们也无权阅览,这是绕过通政司、内书房直达御前的机密,当杨旭和郑和回京以后,在朝堂上公开复旨奏对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些内容的。

    天朝上国,恩夷抚远,只能以道义服众,阴谋诡计,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朱棣看罢会心地一笑,将秘奏放入一个信封封好,加了火漆,木恩立即双手接过,秘奏就此归档,除非某一代皇帝有兴趣要看看以前的秘奏,下了圣旨,这奏章的内容才会解密。否则,人们知道的只有大明使节出使日本,日本国王源道义心存王室,爱君赤诚,思恭思顺,竭力剿匪,并逾越波涛,遣使来贡、经商。其他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

    “杨旭忠心耿耿,此番使日,居功至伟,浙东之事,朕……也该给他一个最后的交待了!”

    朱棣想了想,抓起了御笔……

    第541章 勇敢的女孩

    夏浔回京了,对他此番赴日,圆满解决倭寇问题,朱棣用盛大的欢迎仪式进行了表彰。以解缙为首的七位大学士,率六部七卿,奉旨亲迎,声势极为浩大。

    与此同时,丘福收拾行装,黯然离开了五军都督府,悄然自另一道城门离开京师,渡江北上,送他的只有朱高煦等几个极亲近的人。

    皇帝一道圣旨,调丘福赴北京,任北京行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了。或许,这是对这位立下赫赫功勋的靖难老臣最好的安排,北方才是适合他大展身手的地方,而这,也是对他的惩罚。毫无疑问的,他将远离权力中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无法对朝政施加足够的影响了。

    对朱高煦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的支持者主要来自军队,而丘福是大明军队中硕果仅存的两位元帅级人物之一,他的离去,无疑折了朱高煦一臂,更要命的是,这可以解读为父皇对他的失望,按照法理,他的皇兄、皇侄都在,帝位距他本就遥不可及,如果失去了父皇的宠爱,他还有什么机会成为皇储呢?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丘福走了,

    夏浔来了。

    金銮殿上,夏浔和郑和复旨,并由同来的日本使节向大明天子复旨。

    他复的什么旨呢?因为朱棣曾让郑和宣旨,直接命令日本国王源道义铲除海盗,而现在足利义满完成了这一任务,向大明天子复旨,这才是真正的大明藩属,而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归顺。朱棣做到了父亲在世时也没有做到的事,那份荣耀和光彩自不待言。

    朱元璋称帝之初,曾经遣使到日本,诏谕日本归顺,结果呢?日本人处死了大明使节,并且措辞强硬地回复“三王立极,五帝禅宗;唯中华而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做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

    闻陛下有兴战之策,小邦自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竭力之兵,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来土掩,将至兵迎,岂肯跪涂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

    这其中的“臣”是大明翻译日本国书时加上的,实际上当时日本是不肯归顺的,完全站在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对大明立国只表示祝贺,并无称臣之意。大明收到日本回复的国书,却也无可奈何,真的发兵征讨?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国家大事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来。

    权衡一番利弊得失,朱元璋也只好捏着鼻子咽了这口恶气,而今日本不但诚惶诚恐,再三请乞称臣,并且对大明天子的旨意奉行不渝,对心虚于得位不正的朱棣来说,这无疑于一道强心剂。听着足利义满复旨国书中“诚惶诚恐,顿首顿首”的言辞,朱棣开怀大笑。

    朝会之后,朱棣又把夏浔留下了,带着他和郑和回到谨身殿,兴致仍然颇高。

    虽然一些在朝堂上不便说的事情郑和已经通过秘奏对他汇报了一番,朱棣仍旧兴趣颇高地问起来,由夏浔和郑和详细讲来,比那简单的文字更加有趣,朱棣听得哈哈大笑。

    随后,朱棣支走了郑和,瞟一眼夏浔,脸色突然凝重下来:“杭州遇刺,怎么回事?”

    夏浔道:“臣也在奇怪,不知此事是受何人指使,臣已嘱咐陈暄和杭州知府,以入梅园行窃的罪名搜捕罪犯,以免传扬出去,造出诸多不必要的猜疑。”

    朱棣赞许地点点头:“朝廷多事,刺杀钦差大臣,还是不要搞得举国皆知的好。不过,事情还是要查的!”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朕已把此事知会纪纲,叫他严厉缉拿了!你这边,要更加小心,还有……锦衣卫的力量主要集中于京城一隅,朕要尽天下事,却有些难,飞龙只用来搜寻建文,未免大材小用了。他们的行踪遍布天下,正好可以搜集各方情报为朕所用。”

    夏浔听了心中暗喜,朱棣扩大了飞龙的权力,他做事就更方便了,夏浔连忙答应下来。

    朱棣又睨他一眼,眼神有些古怪:“朕打算,对赤忠、李逸风、任聚鹰、郑和等人官升一级,你想要些什么奖赏啊?不如……朕赐你一道免死金牌,如何?”

    夏浔可没注意朱棣的眼神,做臣子的没有两只眼睛一直紧盯着皇帝表情的,他正垂手而立,一听这话,心中便是一跳,终于到了邀功请赏的时候了。

    事到临头,夏浔竟有些情怯,他硬着头皮躬下身去,说道:“臣,想请皇上换一个赏赐。”

    “换一个?”

    朱棣脸上的神气更加古怪:“我大明开国,纵是徐达大将军那般功绩,也是死后封王。而今,你已是国公,升无可升,朕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赏赐,比一道免死金牌更加珍贵呢?”

    夏浔期期地道:“臣……请求陛下下旨,为臣赐婚,这……这就是对臣最大的恩赐了!”

    “赐婚?你想娶甚么人呐?”

    夏浔脸颊有些发热,心中忐忑不安,定了定心神,才道:“臣,欲娶中山王府,徐氏妙锦郡主!请皇上成全!”

    “好!朕准了,明日就下中旨,你在府中候旨便是!”

    “啊?”

    夏浔霍地抬起头,惊愕地看着朱棣,好像他脸上突然长出了一朵花。

    朱棣哼了一声道:“你看什么?”

    夏浔赶紧又低下头,偷偷瞟了他一眼,说道:“臣没……没看甚么,皇上说,准了?”

    “嗯,准了!”

    夏浔犹豫了一下,又提醒道:“皇上,臣说的是中山王府小郡主,徐妙锦徐姑娘。”

    朱棣眼中掠过一丝好笑的意味,说道:“是啊!中山王府如今就只这么一位待嫁闺中的姑娘,还有第二个人么?”

    “呃……”夏浔脸上的神情有些茫然,他偷偷伸出手,在自己大腿上狠狠掐了一把,哇!好痛,看来不是做梦。“可是……准了?这就准了?”

    朱棣若无其事地道:“你远赴东瀛,辛苦了,朕放你一旬大假,这就回府歇息去吧。”

    “是,谢皇上!”

    夏浔有点傻了,站在那儿没有动。

    朱棣问道:“怎么,还有事么?”

    “啊!臣没事了,臣告退!”

    朱棣翻开一封奏章,低头假意浏览,眼角捎着夏浔,待他躬身退出了谨身殿,立即抬头唤道:“木恩!”

    “奴婢在!”

    木恩马上自门外闪了进来:“皇上请吩咐!”

    朱棣道:“告诉皇后,给她妹子准备嫁妆吧,要办喜事啦!”

    木恩听了也是一脑门问号,却又不敢问,莫名其妙地答应一声,便往后宫跑去。

    时间回到三天前,坤宁宫。

    命妇们照例进宫向皇后请安,徐皇后也照例嘘寒问暖,问了一番她们的家事之后,徐皇后便道:“你们都是诰命夫人,丈夫在朝中做着官的。朋友之间相处的时候,说的话,男人有时听有时会不听;而夫妻之间说的话,妻子只要温柔体贴一些,说得通情达理,一般丈夫都会听的。本宫每天侍奉皇上,都劝诫他要以百姓为重,以江山为重,你们侍奉夫君,也要这么做才好。古人云:‘家有贤妻,男人在外不做横事’,这是有道理的。”

    命妇们纷纷道:“娘娘说的是,臣妾一定遵从娘娘的教诲!”

    这时一个宫女走到徐皇后身边,对她附耳说道:“娘娘,郡主进宫了,正在侧殿等你!”

    徐皇后听了便道:“好啦,你们都有各自的事做,本宫就不多留你们了。”

    命妇们连忙起身拜辞,等到命妇们离开,徐皇后便起身赶往侧殿。侧殿中,茗儿两颊灿若石榴花开,也不知道是走路太快还是因为什么原因,两只眸子也是闪闪发光,她在殿中逡巡来去,就是不肯坐下。

    徐皇后走进侧殿,看见妹子,便笑道:“茗儿,你来啦!”

    “姐!”

    徐茗儿一见徐皇后,立即赶到她面前,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臂:“姐,我有事情求你!”

    徐皇后宠溺地在她鼻头上刮了一下,失笑道:“傻丫头,自家亲姊妹,有什么求不求的,只要姐姐办得到,还能不帮你!”

    “好,我……”徐茗儿欲言又止,看看殿里侍候的宫女太监们,吩咐道:“你们都出去!”

    宫女太监们连忙退下,徐皇后见了不禁有些诧异,脸色也慎重起来,忙问道:“茗儿,你要姐姐帮你什么事,不是……伤天害理的事吧?”

    “姐,你说甚么呢,我会让你做伤天害理的事么?”

    徐皇后展颜笑道:“说的也是,看你这般慎重的样子,呵呵。好吧,只要不是伤天害理、有悖国法的事,姐姐哪有不帮自己小妹子的,说吧,什么事儿!”

    “我要嫁人!”茗儿开诚布公地道:“姐姐答应,妹妹就嫁人!姐姐不答应,妹妹就出家!姐,你选吧!”

    徐皇后突然明白过来,吃惊地道:“你要嫁谁?啊!莫非……莫非……还是他?”

    茗儿的脸蛋红得就像一朵幸福的小红花:“嗯,就是他!姐姐答应,还是不答应?”

    时间再度回到现在,谨身殿。

    朱棣一边批阅奏章,一边摇头,嘴里念念有词:“枉做小人!枉做小人!”

    第542章 夜未央

    夏浔离开皇宫,便马不停蹄地直奔辅国公府,距离谢谢的生产期已经过了一个月了,他已经知道谢谢生了,母女平安,生得是个小丫头,消息是他通过潜龙的人打听到的,谢谢没有主动给他送来消息,如果是个儿子,恐怕她早就像报吉告诉他了。

    想必谢谢是有些失望,这也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人不管男女,也不管多么的通达、多么的明事理,却少有不重男轻女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夏浔也没办法。他能做的,只是表现出自己对女儿的疼爱,减轻谢谢的心理负担,母女平安就好,至于儿子,以后可以再生嘛。

    京里以如此盛大的仪式欢迎夏浔,辅国公府怎么可能还没得到消息,一家人早在前院等着他了,夏浔的身影刚一出现在府门口,里边就得到了传报,一家人迎了出来。

    跑在最前边的是肖荻。

    “小荻!”

    “少爷!”

    “梓祺!”

    “嘿嘿!”

    梓祺的笑有点傻兮兮的样子,挺可爱的,不过……真的有点傻。

    夏浔来不及奇怪,因为谢谢出现了,怀里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这就是我的宝贝女儿?快,让我看看!”

    夏浔欣喜地迎上去,先往谢谢怀里看看,一个小小的人儿正躺在梓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只露出一张小小的脸蛋,小嘴微微地嘟着。已经满月了,孩子已经长开了,白白嫩嫩、粉嘟嘟的小脸儿……

    夏浔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抱到自己怀中,小家伙一被挪动,似乎睡醒了,她先张开小嘴儿,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然后奋力挺直了身子,抻了个大大的懒腰,然后才张开一双黑宝石似的眸子。

    睁开眼睛,发觉抱着自己的人不是熟悉的面孔,小家伙先是定定地瞧了他片刻,然后便把眼睛一闭,哇哇大哭起来。

    “来吧,快把孩子给我!”谢谢赶紧上前接过孩子,眼见夏浔对孩子的疼爱发自真心,谢谢的心事放下了许多,她是真担心看到夏浔不高兴的神色,不需要指责埋怨,只要露出些许不快,就够她难受的了。还好,夏浔似乎并不在意生的是女儿,那高兴、珍爱的表情不是装出来的,这份眼力,谢谢是有的。

    “我一走两个多月,家里一切都还好么?”

    “嘿嘿,好!”

    一家人往庭院里走,夏浔顺口问了一句,正在低头逗弄着泪痕未干的宝贝女儿的谢谢没有回答,梓祺在旁边笑着答应了一声,嘴巴有点合不拢的样子。

    “宝贝起名字了么?”

    夏浔看见女儿不哭了,忍不住又有些手痒,拿手指轻轻刮了刮女儿的脸蛋,因为躺在妈妈怀里,小丫头这回没有大哭。

    “你不在家里,谁来给她起名字呀。”谢谢瞟了丈夫一眼,温柔地道。

    “唔,那好,我来起。她已经有两个姐姐了,名字里都有一个思字,咱们三妞儿也用思字起名吧。”

    夏浔琢磨了一下,低头问谢谢怀里的小家伙:“宝贝儿,你就叫思雨,怎么样?”

    “思雨?相公没嫌弃我生了个女孩儿,对我和孩子还是很宠爱的。”谢谢心里一甜,逗弄着女儿的小手,柔声道:“爹爹给你起名字了,叫思雨,杨思雨,多好听的名字呀,来,给娘亲笑一个。”

    小家伙睁着一双纯真无邪的大眼睛,真的甜甜一笑,逗得大家也都笑起来。

    夏浔又转向梓祺,笑道:“等你有了孩子,就叫思祺,哎呀,我真是天才,这取名儿随口就来。”

    彭梓祺撅起小嘴,不依地道:“你怎知道人家也是生女孩呀?”

    夏浔道:“男孩女孩,叫思祺不是都很好听么?”

    彭梓祺一听这才转嗔为喜:“嘿嘿,好!”

    夏浔禁不住好奇地瞟了她一眼,奇怪,这妮子什么时候挂了这么句口头禅,开头就先“嘿嘿”呀。

    听着一家人说得热闹,肖氏娘子偷空儿狠狠瞪了女儿一眼,小荻飞快地瞟了夏浔一眼,悄悄垂下了头。这一幕,恰好被夏浔看在眼里,自觉也是该给小荻一个交待了,眼看着,人家可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呢。

    进花厅的时候,夏浔有意慢了一步,在小荻耳边道:“告诉你娘,最迟今秋,你就是少爷的人了。”

    小荻猝不及防,啊地一声轻呼,又惊又喜地看他一眼,脸蛋已是一片绯红。

    再过一阵儿,肖管事和娘子忙里忙外的时候,都是一副笑不拢嘴的模样,看样子小荻已经把少爷的承诺告诉他们了。

    “嘿嘿!”

    不知道谢谢和梓祺说到了什么,梓祺又笑了,夏浔忍俊不禁,笑道:“梓祺,才两个多月不见,你怎么喜欢这么笑了?老是嘿嘿的,感觉很是j诈!”

    “嘿嘿!”

    梓祺向他扮个鬼脸,得意地道:“不告诉你!”

    吃罢晚饭,陪女儿和两位娇妻腻过了,眼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