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海岛农场主 > 海岛农场主第8部分阅读

海岛农场主第8部分阅读

   “慢走啊,下回再来。”吴大娘满脸堆笑地送别顾客。

    学生们簇拥着离开,紧接着新的客人又补了上来。

    第四十章 私人承包海岛

    学生们离开后,另一桌的南方民工也毫不逊sè,四个人一共吃了一百多块。

    还连呼过瘾,说这是吃过的最好的麻辣烫,比前面那两家强多了。

    吴大娘长期在这里经营,她知道小吃街前面有两个同行,是暗地里往汤里面加特别调料的。

    仅仅是一点儿大葱生姜,竟然轻松超过了同行的汤锅,她心中暗暗吃惊。

    要不是亲眼所见,她绝对不会相信的。

    客人越来越多,后面来的没有座位,就端着盘子站着吃。把旁边的小摊主羡慕得眼睛发绿。

    蔬菜不够用了,苏晓佳中途还到前面的菜摊区采购了一些临时应急。

    即便如此,晚上七点半钟,摊车上准备的材料全部告罄,包括江逸晨带来的葱姜。于是只得宣布打烊收摊。

    顾客们听说后,抱怨声一片。

    这么早就把东西全卖光了,还真是破天荒头一次啊。要知道以前夜里收摊时通常还剩下不少,只能回到出租房里自己吃。

    吴大娘满怀激动的心情,连连向顾客们道歉,说改天一定多准备一些,满足大家的要求。

    收摊的时候,吴大娘硬给江逸晨塞了一百元钱辛苦费。不要决不行,后者只好勉强收下。

    接着,她问江逸晨,能不能找那位老乡多进点儿货,价钱好商量。

    江逸晨告诉她,这些调料是试验xg新产品,成本不菲,产量很低。他只能尽量去争取。

    吴大娘的麻辣烫摊子每天中午和晚上营业,江逸晨承诺明天中午之前一定先弄一批送过来。

    江逸晨回到二零六宿舍,屋子里除了方旭,其他几个人都在上网。

    方旭现在很努力,已经开始准备报考本校研究生,另外,听说他对粼江市的公务员公开招聘考试很感兴趣,也打算去碰碰运气。

    其实相对前者来说,后者明显更加实惠,但难度也大得多,据说某些热门岗位已经达到一比几千的录取率,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

    有的考生一连几年落榜,仍痴心不改,屡败屡战,非要获得公仆的职位,以便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执著的jg神和至高的思想觉悟令人感动不已。

    此外,社会上还催生出各种考试辅导班、高级进阶班、一击必中班,促进了内需消费,增加了相关就业岗位和鸡地皮。

    所以有专家评论,公务员考试热,作为新时代的现象,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江逸晨坐到自己的椅子上,拿过课本,看了起来。

    “哎,我说,你们瞧这个,有意思哎。”齐泽辉不知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新闻,大呼小叫起来。

    “啥啊,大惊小怪的。吓我一跳。”马得韬正在企鹅聊天,不满地嚷嚷道。

    “就是,有毛病。”肚子圆也附和道。

    “你们听听就知道了。《富豪的私家岛屿,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怎么样,够劲儿吧。”齐泽辉大声念着文章的题目。

    “私家岛屿,那是外国的吧?”肚子圆一听来了兴趣,不由猜测道。

    “啥外国啊,一瞧就是孤陋寡闻。咱们国家早些年就颁布《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条例了,允许私人承包近海无居民的岛屿,最长期限是五十年,其实和房地产商买地差不多。刚才说的是一个集团公司的老总,大款啊,几年前就在东海那边承包了一个五百亩的海岛。在岛上搞种植、养殖,修建度假村,这ri子,过得跟神仙似的。”齐泽辉介绍情况,语气中满是赞叹。

    “是吗,那可是真带劲儿啊。我来瞅瞅。”马得韬和肚子圆都凑到了齐泽辉的身边,一同观看网页上的图片。

    “嗬,海岛别墅,金sè沙滩,码头,游艇。啧啧,富豪就是不一样啊。”

    三人羡慕不已,议论纷纷。

    海岛承包?江逸晨闻言,不由心中一动。

    他站起身,也凑过去瞧瞧。果然,那一幅幅海岛上的风景、生活照片,美不胜收,令人折服。

    “唉,我要是有钱,也去咱们这边的澄海上买一个,做做岛主。嗯,在岛上盖两栋一百八十度的海景别墅,大落地窗,外面就是湛蓝的海水和沙滩,每天享受阳光早餐,钓鱼、游泳、潜水、开快艇。哇,太美了。”肚子圆的眯缝眼陡然睁大,竟然也颇具神采。

    “最好身边再有两个比基尼美女伺候着,你小子就更爽了。”马得韬笑道。

    “你这大牲口思想龌龊,腐化堕落。”肚子圆反唇相讥。

    房间里引起一片哄笑声。

    “得,别羡慕了,这后面都是泼冷水的,一般人还真玩儿不起。”齐泽辉将网页往后翻,随即叹了口气说道。

    文章中评论道,承包海岛看似很美,但实际上cāo作起来却非常不易。

    海岛本身的承包费用不算高,但当“岛主”却是一笔烧钱的买卖。因为无居民海岛都不具备生活条件,即使是要搞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也要从陆地上运过来,其投入要比在陆地上高出好几倍。另外,自来水要铺设管道、用电要铺设海底电缆、粮食食品都要靠船舶运输,每一项都是相当大的开支。

    就连修建一个稍微正规些的小码头都要上百万。

    另外还要防范海啸、台风之类自然灾害,岛上的所有设施都得建造得非常坚固。

    种种因素累计,仅仅做基本建设,修建码头、岛上的道路、建护岛的房屋,安装发电设备等等,投资就要达上千万元。

    如果要搞正规点儿的海岛旅游,要求自然更高,等各种设施完善,恐怕投入上亿元的资金也不嫌多。

    正因为如此,当前海岛承包其实并不热门,政策已经出了不短的时间了,但很多岛屿都包不出去。

    “唉,这都是天文数字啊,咱们是没戏了。对了,肚子圆,你爸可是公司老板啊,回头儿劝劝他,去整一个,咱们也好沾光,到岛上度假玩儿啊。”马得韬打起了肚子圆老爹的主意。

    “拉倒吧,就凭俺爹那个小公司,扔进去连个响儿都听不见。”肚子圆连连摇头。

    几人又叹息一阵,于是纷纷散开,各做各的事情。

    第四十一章 麻辣烫涨价

    夜晚,江逸晨躺在床上,双手托住后脑勺,脑子中翻来覆去想着刚才看到的图片和文章。

    海岛,沙滩,这使他自然联想起了上次落水逃生的云沙岛。

    岛上优美壮观的景sè,还有海豚乐球,都令他难忘。

    如果能把云沙岛给承包下来,那倒是一件很有前景的事情。

    云沙岛面积不小,在上面搞搞种植养殖,随心所yu,由于四周都是大海,一些事情也可以很好地得到保密。东西出来了再运到城里卖,想想真是不错。

    目前他空有寒冰空间在手,但身为学生,条件受限,只能在苗圃那儿小打小闹。

    空间冰可以滋养出最好的作物,那么,如果用于养殖,行不行呢?没有试过,有机会的话应该体验一下。

    至于养殖什么好呢?这个倒是不难想,粼江市靠近澄海,海鲜产品的消费量巨大,价格不菲,尤其是高级海鲜酒楼的消费,更为惊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由于多年来无节制的捕捞,近海渔业资源接近枯竭,很多渔民改行养殖,比如利用海边的滩涂。

    根据上次的观察,岛屿周边的海水比陆地附近的干净,用于养殖水产的话品质应该不错。如果再加上空间冰,估计会更好,当然这需要试验。

    确实是个吸引人的想法。不过,从海岛承包到基础设施建设,那庞大的资金需求不禁令他泄气。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看来不能好高骛远,先开始还得踏踏实实地进行原始积累啊,这个愿望只能做为一个将来的目标。

    第二天上午,江逸晨和他的同伴们踏踏实实地上了四节课,临近放学,却被老师叫住,让他们就地留在计算机房帮忙整理。

    这种事情显然无法推脱,江逸晨只好和几位同窗一起,按照要求干起活儿来。

    等到他得以抽身,却发现时间已经接近十一点半钟。

    糟糕,还得给吴大娘送调料去呢。

    他赶紧下楼,借了辆自行车,向苗圃方向飞奔而去。

    学校北门外的小吃街上,吴大娘的麻辣烫摊车已经开张,此时她正焦急地向校门口方向张望。

    由于昨天收摊之后,剩余的汤料已经倒掉,汤料里面的特种大葱段和生姜也跟着一起丢弃了。

    不用隔夜陈汤陈料,这也是她的一贯做法。可眼前却显然遇到了麻烦。

    小江还没有出现,顾客们却上来了。

    第一拨就是昨天晚上那四位南方民工,另外还带了两个同伴。

    他们点了菜,坐在餐桌旁等着,这会儿已经不耐烦了。

    “老板,啷个那个慢呢?”

    “快点儿噻,几个串串搞得到好久哦?”

    客人们鼓噪起来。

    吴大娘无奈,只好将已经烫熟的荤素串子装盘,给他们端了过去。

    大家见东西到了,几个人四下一分,开始享用起来。

    “哎,啷个不是昨天的味道呢?”

    “是啊,差好多。”

    “啷个搞的哟?”

    一吃之下,他们立刻发出质疑。

    “呵呵,这个麻辣烫味道很一般嘛,亏你们还把它夸得像花儿一样。”

    “我还以为是啥呢,就这个啊。”

    说这话的明显是新加入的伙伴。

    “哎,各位对不住啊,今天上午准备不足,汤锅里少了几味调料。味道是差了一些,要不,我给你们打个八折吧。”吴大娘神情尴尬,连连道歉。

    “东西不对头,老板你提前打个招呼噻。”

    “浪费表情。”

    顾客们很不高兴,不满地嚷嚷起来。

    这时,别的顾客也过来了,有些就是昨晚上的回头客。

    吴大娘感觉越解释越乱,只好暂时不接受点菜,让他们稍等片刻。

    然后只身走到那几位南方民工的桌前,与他们协商打折的事宜。

    苏晓佳见帮不上忙,额头上直冒汗。

    正当乱得不可开交之时——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铛声响起,一辆自行车从坡上驶下来。

    “让一让,让一让。”骑在车座上的年轻男子喊道。

    吴大娘抬头一看,大松一口气,小江总算来了。

    “对不起,放学让老师给扣下了。”

    江逸晨一边解释,一边飞身下车。

    “先擦把汗吧。”吴大娘接过苏晓佳递过来的毛巾,对他说道。

    “不了,这么多人,赶紧切大葱吧。”江逸晨从自行车后架取下一包大葱,交给苏晓佳,又将前把手上挂着的生姜袋子摘下来。

    苏晓佳连忙将两样调料清洗,切段、切片,迅速投入滚滚汤锅之中。

    几分钟后,浓郁的鲜香气息再次出现。

    “哎,对头,就是这个香味儿噻。”

    那几位南方民工的脸sè好了许多。

    吴大娘和他们商量了一下,将盘子中没有动过的串串回锅再涮涮。

    麻烦过去,摊子恢复了正常运作。

    中午的客人没有傍晚多,待两桌客人离开的空隙,江逸晨借机对吴大娘提出了涨价的建议,素串涨到一元,荤串两元。

    “啊,这个不太好吧,我的摊子一直都是六毛、一块二的,都已经好长时间了。”吴大娘听了,有些迟疑。

    “大娘,现在是市场经济,优质优价,天经地义。再说,这些调料是特殊品种,虽然目前还没有定价,但肯定不便宜,用它做成的食物当然不能跟普通货sè一个样子了。”江逸晨坚持己见,继续劝说。

    新汤料的麻辣烫才开张两次,要提价最好趁早,越晚反而越容易引起顾客们的反感。

    吴大娘犹豫了一会儿,才勉强答应下来。

    这时,几位新的客人光顾了。吴大娘赶紧对他们报出新的价格。

    客人们自然不满,提出质疑。

    江逸晨出面,解释说明这里的麻辣烫更换了高级调料,成本大为提高,否则哪儿能有这么好的香气和味道?要想吃便宜的很容易,街道另一头儿那边就有。

    客人们凑在一起商议片刻,终于抵御不住香气的诱惑,只好接受了新的价格。

    事实证明,优质优价的营销策略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后面过来的顾客们最多发上几句牢sāo,但几乎无人因此甩手离去。

    吴大娘三人一直忙碌到一点多钟,准备的材料耗尽,这才打烊收摊。

    第四十二章 刺激的魔术节目

    直到现在,三人都还没有吃午饭,苏晓佳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糖烧饼和麻辣豆腐干,递给江逸晨。后者也不客套,道了声谢,接过后坐在凳子上就大嚼起来。

    因为烧饼比较干,苏晓佳找了个玻璃杯子又给他倒了杯白开水。

    吴大娘并不着急吃饭,她随即问起了最为关心的特种葱姜价格以及供货渠道。实践证明,这是个好东西,她现在已经开始担忧货源问题。

    江逸晨告诉她,已经问过那位老乡朋友,因为现在只是试验xg少量种植,还没有正式供应市场,所以价格暂时也没法定,只能先用着回头再说吧。

    不过朋友跟他的关系很好,需求不多的话,提供一段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目前也只有他能够拿到货,这点不用担心。

    另外,由于这些调料的产量很低,要尽量节省着使,晚上不要随着汤料倒掉,捞出洗干净后,放冰箱储存,第二天可以接着用。

    但要注意掌控火候,发现香气和口味有下降趋势的时候,马上补充新的调料。同时记录总结一下它们的有效使用时间以及最佳的配比方案。

    今天带来的这包大葱和生姜,估计能够用上好几天了。

    吴大娘听了,觉得也是这个理儿,便答应下来。

    江逸晨对此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目前是调料试用阶段,后面的小茴香和辣椒也快出来了。

    吴大娘经营的只是一个小摊,利润分配问题暂且不用那么太计较。待积累一些资金之后,可以建议她们开一家正规点儿的麻辣烫小店。自己毕竟是学生,jg力有限,不可能亲自参与经营,可以考虑入股合作的方式,到时候再与她们好好商议一番。

    不过这也只是积累初始资金的办法,等将来有了条件,自然不会满足于这种小生意。

    谈完正事,江逸晨看向也在用餐的苏晓佳,只见她把糖烧饼掰成小块,小口吃着。

    “对了,晓佳妹子,上回那个贝壳小鸟是你自己做的吗?”他问道。

    嗯,苏晓佳点点头,一双水灵的眼睛望过来,似乎在询问那个贝壳小鸟做得好不好?

    “构思巧妙,做得挺漂亮的。晓佳妹子手很巧,也很有美术天赋呢。”果然是她自己做的,江逸晨由衷地赞叹道。

    苏晓佳听到夸奖,脸sè顿时红了,低下头不再看他,继续吃手中的糖烧饼。

    “唉,要说我们晓佳,从小就喜欢画个画啊,捏个小泥人什么的,原先去海边玩儿,贝壳啥的也捡了不少,拿回来粘来粘去的,还要我给她买胶水,鼓捣了一大堆,都装在大纸盒子里面呢。现在就捡不到什么了,海滩上到处都是游客,人太多了。”吴大娘说着,怜惜地看了孙女一眼。

    “晓佳妹子上过学吗?”江逸晨又问。

    “上过几年聋哑学校,也就是认认字、识个数。哦,对了,还有学习手语。”吴大娘喝了口水,回答道。

    “等以后ri子好过了,让晓佳妹子去上个美术学校吧,受点专业培训。”江逸晨提出建议。

    “学那个有什么用啊?不顶吃不顶喝的。现在学费还贵得吓人。”吴大娘摇摇头,明显不以为然。

    苏晓佳一直在注意他们的交谈,听到这里,不禁脸sè黯然。

    “大娘,不要光盯着眼前这点儿事情嘛,以后会好起来的。”江逸晨微笑着说道。

    其实上学还在其次,等条件好些之后得劝吴大娘带晓佳去京城的大医院瞧瞧,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说不准还有什么新办法可以治疗。

    虽说时间已长,希望不是很大。但凡事就是这样,尽力之后即便无果,那也图个心安了,省得一生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