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公子风流 > 公子风流第82部分阅读

公子风流第82部分阅读

    得宠,如今又是宫中义子,料来陛下本心不会严惩他。此外还有张辅,张辅乃是张玉之后,陛下对张玉至今念着旧情,一直对他念念不忘,所以……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哎……实在不成,大不了,本公去请罪,且看陛下怎么说。”

    ………………………………………………………………………………………………………………………………………………

    一个个人开始有了动作。

    事实证明,有些人确实是不好招惹的,整件事开始触底反弹,原本一致抨击的言辞,突然出现了不谐之音。反而渐渐的,抨击安南王的奏书多了一些。

    陈天平这个家伙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要挑他的毛病,就像玩儿一样,他在安南的总总‘劣迹’,此时自然被人无情地揭发出来。

    南京城里的诡异气氛,其实并没有沾染到安南。

    安南这边,丘福与右都御史陈雄二人已是快马不歇,途径谅山,抵达了升龙。

    这七八天的时间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不过对丘福来说,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接掌征南大军。

    好在以他的声望,这些都没什么,倒是不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随行的亲军已是拥簇着杨雄,招来了郝风楼、张辅人等,宣读了旨意。

    旋即,几个人直接拿下,这几个人的待遇自然不会太差,且不说这丘福早就打好了关系,让这沿途不要为难,即便是没有打招呼,也没人敢对这几个人放肆。

    所以即便是拿办,这些亲军也都是客客气气的,不但准备好了车马,也绝没有上任何枷具,一个个作揖打恭,仿佛是亲兵一般。

    带队的一个千户叫刘彦,刘千户嘘寒问暖,对郝风楼、张辅、沐晟几人可谓关怀备至,准备好车马之后,还特意前来询问,这车马是否舒适,若是觉得不妥当,另想办法。

    面对这么个看押的武官,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张辅的脾气自然不好,他未必担心自己获罪,只是被押着回京,对他来说实在是没面子,他自认为自己没有对得住自己的爹,想老爹在世的时候何等的清贵,自己反倒给他丢人了。因此在启程之前,他垂头丧气,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沐晟倒还镇定,当圣旨要拿他的时候,起先他还有些震惊,可是后来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便洒脱起来。

    启程的时候,他和郝风楼同车,看了郝风楼一眼,旋即道:“此番入京,有凶有吉,其实……未必就是坏事,无论如何,你不必担心。”

    郝风楼笑了,看了沐晟一眼,道:“沐将军也看出了其中的蹊跷?”

    沐晟哂然一笑,道:“你当老夫傻了吗?假若圣命只拿你一人,那么你便是真正的必死无疑了。现在拿了这么多,让我们几个陪你一道入京,可见陛下未必就真的怪罪于你。只不过……你也切莫过于乐观,这件事终究是太骇人听闻,即便陛下有其他的心思,你却也未必能高枕无忧。总而言之,一切都等入了京再说。”

    郝风楼抿了抿嘴,舒服地靠在车里的软垫上:“是啊,入京再说,倒是因为我连累了大家,心里颇有些过意不去。”

    沐晟摇头,郑重其事地道:“陈天平是死有余辜,你只是做了大家想做而没有做的事,说句实在话,老夫很佩服你,假若是老夫,就没有你这般的勇气,终究……还是瞻前顾后啊。不过现在却不必瞻前顾后了,和你一道上了‘囚车’,想瞻前顾后也没了机会。”

    郝风楼闻言,不由笑起来。

    …………………………………………………………………………………………………………………………

    第二章到,现在大家可以猜事情接下来是怎么演变了!哈,之前有人想到反弹这个办法吗?

    第三百一十六章:兹事体大

    对于未来的担忧,郝风楼并不是没有,他心里清楚自己牵涉到的是什么。

    只是至今,他并不觉得后悔,这种死不悔改的性子,或许是郝风楼最大的软肋。

    说是囚徒,待遇却是不错。所过之处总是前倨后恭,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的贵人途经此地,马车精美,又有亲卫前呼后拥,端的是气派非常。

    路过永州府时,这知府不明就里,听了差役的回报,还以为真的是什么大贵人私访,居然起了巴结的心思,亲自前去相迎,谁知道一个幕友直接追出来,手里拿着邸报,大叫:“大人,大人,这……不可啊,大人看这邸报,这……这些人,是犯事的……”

    知府大人听罢,一看,顿时明白了什么,连忙跺脚,面如土色,立即带着人飞快的打道回府。

    这样的笑话不只一次,消息毕竟不流畅,再加上这些人的架势一看就很有来头,不少地方官不明就里,差点上当。幸赖他们总能悬崖勒马,不至于犯了糊涂。

    抵达南通,接着便是行船,这一路上,几个罪囚倒是有说有笑,即便是那张辅,竟也索性赖驴打滚,不再纠结所谓的神圣使命了。

    在船上白日饮酒,晚上便是呼呼大睡,端的是自在无比。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有人比他们更快。

    那右都御史杨雄已经命人快马传了奏书,直抵京师。朱棣自然很是关注这件事,虽然表面上显露的是冷漠,只是这冷漠的背后却又意味深长。

    早朝之后,朱棣便坐在暖阁的藤椅上,舒舒服服地将身子靠着。打着团扇的宫人带来屡屡轻风,而另一边则是一个内官念着最新的奏书。

    这些奏书,若是朱棣不愿意听,便轻轻的咳嗽一声。那内官很是识趣地抛开。重新捡起一本。

    现在念的,正是杨雄的奏书。

    杨雄在奏书中提到了种种的问题。比如郝风楼擅杀安南王,导致安南国内不稳,虽有明军驻扎,可是各地蠢蠢欲动。民心相背之下,朝廷又没有其他安南王的人选,极有可能,一场暴乱就会发生。

    杨雄甚至拍着胸脯,说以他在安南的情形来看,三月之内,安南境内必定烽火四起。朝廷的这点兵力在这里,必定捉襟见肘,除非源源不断增兵,否则……

    说来说去。其实就是道出了担忧,安南眼下的情况尾大不掉。而此事的始作俑者自是郝风楼,郝风楼难逃其咎。

    杨雄没有抨击郝风楼如何擅自调兵,也没有抨击其他,只是很客观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了个清楚,同时还说驻守安南的官军思乡心切,已毫无斗志,一旦再有变乱,极有可能酿成大祸。

    朱棣听着这奏书,连连皱眉。

    其实他并不怪责郝风楼杀陈天平,任命郝风楼护送陈天平去安南的那一日起,他便已有这个准备。朱棣绝不是一个任人耍弄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陈天平将他朱棣当作棋子,这显然是作死。

    所以对朱棣来说,所谓的擅自调兵,所谓的杀藩王,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南的摊子该如何收拾。

    登基至今,他为了南征耗费了无数的心血,这算是他朱棣称帝以来最重要的一件事,可是谁知道会发生这么大的事。这两年来为了安南,朱棣操碎了心,假若这个时候,安南彻底崩盘,这对他来说可谓致命打击。

    他是朱棣,是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能自信满满,都能死中求活的永乐大帝,可是一个小小的安南,花费了如此多的苦心,最后还糜烂一团,甚至可能不断地消耗大明的国力,最后使他和他的帝国成为所有人眼中的笑柄,这才是朱棣绝不能接受的。

    所以当听到这份奏书的时候,朱棣幽幽叹口气,闭上眼睛,整个人露出了几分颓色。

    他清楚,这件事必须得有人承担后果了。

    并不是他想处置郝风楼,因为这件事影响深远,安南的黑锅也必须得有人来背。到时整个朝廷必定议论纷纷,必定会疯狂地抨击,即便是他朱棣也不可能袒护。

    “实在不成,就削为百姓,让他做个富家翁吧。”朱棣心里有了盘算,甚至于就连这一点,只怕都需要费一番功夫。

    从杨雄的奏书来看,此事已经牵涉到了大明兴衰的问题,再庞大的国力也不能源源不断地给安南输血,也不可能无止尽地增兵去征缴那些连绵不绝的叛乱。

    大明的威严也将绘制一旦,连一个安南都焦头烂额,那么又有谁还会在乎你。

    朱棣深吸一口气,重重地摇头。

    ………………………………………………………………………………………………………………………………………………………………………………

    这份奏书自然要经过文渊阁。文渊阁里,解缙终于松了口气,他将胡广寻了来,将奏书给胡广看。

    胡广面色闪烁不定,最后抬眸道:“这是何意?”

    解缙面沉如水,淡淡地道:“郝风楼这一次脱不开罪责了,就算是陛下想要袒护,可是将来安南一旦出了乱子,他就难辞其咎,所以陛下那边唯一的法子不是为他脱罪,因为即便脱罪,这安南一旦出事,迟早还是要新帐旧账一起算。以老夫之见,陛下会袒护一些,可是这罢官为民却是跑不掉的。”

    “只是罢官?”胡广显得有些不满,道:“如此袒护,不免教人寒心。”

    解缙呵斥道:“胡公慎言,你是大臣,岂可说这样的话?”

    解缙谨慎地看了门窗一眼,见门窗都是紧闭,脸色才缓和一些,便继续道:“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公道,若是有公道,世兄岂会白死?这件事也只能如此,陛下为人顽固,决不可步步紧逼,逼得越紧,反弹便越大,你要报仇,要徐徐图之。眼下等郝风楼罢官为民,到时自然而然会和宫中疏远,三两年之后,宫中还会记得他吗?这世上的交情,一年两年还可,两三年之后便淡薄了,你是翰林学士,又当值文渊阁,位高权重,到了那时,一个授意下去,自然会有人争相地献上这投名状,不要急于一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话音落下,解缙黯然道:“老夫知道你的心情,可是有些时候只能事急从权,老夫叫你来,便是让你万不可莽撞,否则说不定反而帮了那郝风楼的大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胡广深深地看了解缙一眼,才道:“解公所言甚是。”

    解缙背着手,突然道:“听说他们的船已经快抵达南通州了?”

    对郝风楼这些人的行踪,胡广极为关注,道:“前几日便说到了杭州,料来已经登船了,说不准差不多要进秦淮河了。”

    “那就快了!”解缙道:“也就这几日的功夫。”

    二人随口说了几句话,解缙突然道:“陛下有意修书,要修出一本宝典出来,好留芳于世,此事,你知道吗?”

    “听到了一些风声。”

    解缙点点头道:“只是可惜没银子。”

    “还有,北元虎视眈眈,如今越来越不像话了,屡屡洗掠边镇,边镇饱受其苦,这件事,光大可有耳闻吗?”

    胡广又是点头,道:“边镇已经屡屡告急,阁里这样的奏书到处都是,我岂会不知。”

    “还有一件事,陛下打算造船下西洋,彰显我大明国威,此事,你想必也有风声吧。”

    “光大啊,当今不是建文,建文是守成之主,守着祖宗一亩三分地便心满意足了。可是当今却是雄才大略,陛下是要做大事的人啊。陛下的性子其实和太祖差不多,想要开的都是万世的太平。所以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明白圣心,要知道圣心所思所虑的是什么?所以这几日,你得让你那些门生收收心,别老是三天两头抨击弹劾了,没有多大的意思。与其如此,不如多上几道奏书,讲一讲边镇,讲一讲下西洋,讲一讲修宝典。朝廷眼下捉襟见肘,这是何故?不就是因为安南吗?没有安南,陛下可以做许多的大事,可是正因为这安南的事悬而不决,而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才让陛下的大志不能施展。越是这样提醒陛下,陛下对郝风楼在安南的不义之举才会滋怨。也只有这样,郝风楼罢了官才不可能再亲近宫中,最后越来越疏离,甚至到形同陌路的地步,那时候就是你大仇得报的时候。你……好自为之吧,只要有心,没有成不了的事。”

    解缙像是乏了,显出一脸的倦意,挥挥手道:“这里还有几份奏书,陛下送来让我过目一二,今日就说到这里,这毕竟是公房,有什么话可以私下里说。”

    ………………………………………………………………………………………………………………………………

    第三章送到,还是差一点呀,写书不易,想要位列月票排行前列更不易,老虎真的需要你们最后一把劲!

    第三百一十七章:杀机重重

    郝风楼入京了。

    又或者说,几个罪囚如今已经被押送到了京师。

    京师里头顿时。冤有头债有主,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的时候自然到了。

    罪囚直接关押在了大理寺。大理寺这边早已忙活开了,突然有这么几尊大佛摆在这里,任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人既然到了,就要过审。朝廷那边,确实已有了准信,让大理寺先行审问。

    这大理寺卿闫恒此时倒是犯了难。过审,这该怎么审,他虽然看郝风楼和这些勋贵不顺眼,在墙倒众人推的时候,也曾经跟着这滚滚浩荡的潮流,没少阴阳怪气。

    可跟着人潮会骂是一回事,成为众矢之的过审又是另一回事。

    京师里头不少人都在串联,四处拉人,甚至有人扬言,谁要是敢造次,就和他拼了。

    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可是明明白白,切莫去做出头鸟啊。

    闫恒就不想做出头鸟,可职责在身,却又无可奈何,因此……他只好拜谒解缙。

    说起来这位闫大人,论身份和资历,都不是解缙可以比拟,他可是洪武年间的刑部主事,建文时期的刑部侍郎。

    解缙还没有中状元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入士了,在这个处处讲究资历的年代,不少人对解缙这些人不免有些不服,可是不服不成,人家才是位列中枢,参知机要,眼下只能放下身段去求告了。

    解缙在宫中当值,和其他衙门不同,其他衙门有的因为事务繁重,晚几个时辰下值也是常有的事,可谓家常便饭。尤其是这两年,当今皇上有几分太祖皇帝的心性,迟到早退,这是早死。而学士不一样。宫门到了时间就要关上。任何人不得出入,所以必须得赶在宫门落钥之前出宫。所以即便有天大的事,下值的时间也是雷打不动。

    解缙的轿子抵达府邸的时候,闫恒已掐准了时间,在这儿久候了。

    解缙对闫恒的到来倒是并不觉得有什么惊诧。他下了轿,并不急于和闫恒寒暄,到了厅中,才请闫恒来吃茶。

    面对这个资历比自己老得多的大理寺卿,解缙平静如水,笑吟吟地道:“闫公此来,所为何事?”

    语气带着庄重。又有几分疏远。

    闫恒苦笑道:“下官此来,为的是郝风楼等人的案子,解公能否给些明示?”

    解缙笑了,道:“是啊。老夫知道你的难处,你是大理寺卿,职责所在,而外头呢,却是满城风雨,你这案子,天下瞩目啊,据说云南沐家那边也突然横生枝节了?连边镇那边也不安生,北直隶,都有人传了消息过来,个个都是杀气腾腾啊。”

    闫恒笑得更苦:“下官倒是不担心其他,既是大理寺卿,掌国家刑名,自是责无旁贷……只是……”

    解缙又笑着道:“只是没必要招惹这个麻烦,既要兼济天下,可是也要明哲保身,是吗?”

    闫恒默然,这话儿虽然有点刺耳,可是他却是默认了。

    解缙道:“这有何妨,其实此事也是容易,许多人要横生枝节,未必是为了郝风楼,你要过审,抓住郝风楼的罪责就是。是了,要找他的罪责,不必在调动官兵上头做文章,咬死了他擅杀安南王就是,还有安南那边的境况坏得很,将这安南的乱象都要扣在他的身上。至于其他人,暂时不必过审,这样,得罪的人就少些。至于其他的,你不必理会,你只管审案,逼着郝风楼把所有的罪责都承担下来,张辅这些人岂不是有救了?只怕将来,不但有些人不会迁怒于你,反而感激你都来不及。可问题就在于,郝风楼这个罪,他认还是不认,假若他不认,不但朝廷认为你办事不利,即便是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