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重生世家子(重生红三代) > 重生世家子(重生红三代)第293部分阅读

重生世家子(重生红三代)第293部分阅读

    来的。

    这一刻,宋忠国也清醒了过来,此时此刻,这不是在开厂委会,也不是和国资委的领导在商讨什么。在座的,可是省委领导,而且,还是一把手带队。

    刚才,自己的话语,的确有那么一些逼迫的意思,有阻碍,这不是理由,有阻碍,你作为厂领导班子,就应该和职工们讲清楚改制的目的,改制的未来。去努力做通职工的思想工作,而不是在这里轻描淡写的说一句,有阻碍。

    另外,聂书记话语里,带着很强烈的不满和强势的态度。

    “老宋。你觉得,怎么改制才合适。”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意味深长啊。

    在场的众人,不光是有分管的副省长在,省委其他领导也在,还有国资委的领导和相关主管厅局的领导。红江纺织厂负债累累,什么时候,轮到他来决定改制了。这是一种警告。

    宋忠国脸色一暗,却是低头道:“聂书记,红江纺织厂上下,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完成改制。我们厂领导班子一定坚决服从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调度。务实进取,确保改制能够顺利进行。”

    宋忠国倒是有些机灵和明白,没有真的傻乎乎的去说什么改制的问题。

    这也让聂振邦的火气稍微平复了一些,聂振邦抬头,环视众人,这才开口道:“同志们,刚才,听取了大家的一些意见。深入了解了红江纺织厂的情况,包括财务情况和生产情况。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红江纺织厂,已经是破产了。”

    这一个开场白,并没有让人感觉到惊讶,实际上,如果,红江纺织厂不是国企的话,红江纺织厂不是有省财政如此支持的话,早就已经破产了。

    在完全市场化的竞争之中。一个连续亏损十多年,资不抵债的公司,这是不可能存在的。

    会议室内一片肃静,没有人敢说话,聂振邦在红江的威信这不是吹嘘出来的,从柳勇到现在,这可是实打实的做出来的,这是聂振邦的一种底气。

    环视众人,聂振邦继续道:“红江纺织厂,如今,不可否认已经成为了省里的一个拖累,长期这么,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依靠贷款来维系下去,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红江纺织厂的改制是势在必行的。”

    “刚才,宋忠国同志说,红江纺织厂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都倾向于股份制改造,但是,对引进资本,引进投资商却是保留意见,甚至是持反对意见。我想说,这是一种本位主义,这是一种短视。”

    聂振邦毫不留情面的批驳着红江纺织厂的领导班子,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可否认,红江纺织厂领导班子,在红江纺织厂的职工心目之中是有很大的威信的。这是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但是,这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班子。

    看到宋忠国等人,聂振邦继续道:“或许,你们会觉得委屈,或许,你们会认为我的话语有失偏颇。但是,我要说,你们之所以抵触外来投资,是一种害怕,你们害怕别人过来之后,和你们争权夺利,职工们害怕外来投资进来之后,会损及他们的利益。这就是一种本位保护主义的思想在作祟。这是一种倒退。”

    “如果,红江纺织厂上下一心,能争气,能扭亏为盈,那也就罢了。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投入技改,引进设备,产品升级换代。可是,结局如何,红江纺织厂还是这么半死不活,红江纺织厂还是连年亏损。这样的话,你们还有什么资格,还有什么本钱,来讨论这些事情。在这种局面之下,我的意见也很清楚,红江纺织厂的改制是势在必行的。在改制的过程之中。谁要是有什么想法,好,你自己拿出方案来。你有本事,你能保证带领红江纺织厂扭亏为盈。一切都好说。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要来揽这个瓷器活。”

    这一番话,已经代表了聂振邦的决心了,红江纺织厂的改制,已经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其他的不说,光是今年到期的一点二亿的贷款,这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情,红江纺织厂有这个能力偿还么?自然是没有的。最终,这笔贷款,自然是落在了省委省政府的头上。

    如今,红江纺织厂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崽花爷钱不心疼。再加上领导班子的能力的确有限,没有带领红江纺织厂扭亏为盈的能力。这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

    可是,省里面又不可能不管,一旦不管,必然是会出大问题的。当人的生存都受到了巨大压力的时候。这时候,带来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不管的话,一旦银行申请收回抵押。那么,产生连带的效应,其他的银行都会闻风而动,偌大的红江纺织厂面临的结果只有一个——破产清算。

    说完这些,聂振邦沉吟了一下,看着旁边的周传家道:“传家同志,红江纺织厂股份制改制工作组,就由你亲自担任组长。各个相关主管部门和红江纺织厂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起来,从即日起,立刻对红江纺织厂展开财产的清算工作。做好资产评估为接下来的股份制改制做准备。另外,工作组方面,商务厅的同志也要参与进来,负责做好招商引资的协调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红江纺织厂全体职工的思想工作。要加快思想的一个转变,引进投资,这并不是损害大家的利益,大家都是股东。也有监督和管理的权力。在这方面,大家和投资商是一样的,是没有区别的。绝不可能存在什么剥削的事情。这一点,尤其要和职工们讲清楚道理。要得到全体职工们的认可。”

    说到这里,聂振邦最后总结道:“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之中,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之中,难免,会有一些困难,有一些阵痛,这是很正常的。这就好比是人的四肢。有了毛病,要换掉已经烂掉的手臂,换上一条好的胳膊,疼苦是在所难免的。思想的解放是重点,暂时的困难和痛苦,这都是为了未来能够品尝成功的喜悦和甜蜜。”

    随着聂振邦在红江纺织厂这边的视察结束之后,红江纺织厂的改制也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

    三天之后,周传家以及国资委、审计厅、财政厅以及商务厅等相关部门出席了在红江纺织厂的会议。红江纺织厂股份制改造筹备工作组正式成立。

    最先进驻的,是财产清算组。这是股份制改造的一个重中之重。红江纺织厂现有多少资产,这将直接关系到未来股份数额的一个确定。

    与此同时,在红江纺织厂内,对于股份制改造的风声也传了出来,职工们也开始人心惶惶了。

    如今,红江纺织厂内,走到家属区这边看一看,四处可见,成群,或是十几个人,甚至,一二十个人都聚集在一起讨论厂里改制的事情。

    红江纺织厂家属区内,一栋普通的楼房,三楼,三居室的房子,装修还是九十年代中期的款式,放到现在,很显然已经是落伍了的。

    这是宋忠国的家,作为红江纺织厂的一把手,宋忠国是合格的,清正廉洁,不占公家一丝一毫的便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五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是满头白发了,这是心力憔悴的一种表现。

    可是,宋忠国却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作为领导,不光要自身合格,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企业经营好,经营得红红火火,让全体职工的生活也红红火火。腰包都鼓鼓涨涨的,从这方面来说,宋忠国是不称职的。

    “老宋,现在来看,厂里面,群众的反响很大啊,大家都对引进投资有些担心和顾虑,再这样下去的话,我看,迟早会出问题啊。”在宋忠国的旁边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开口说了起来。

    这句话,让宋忠国的眉头皱了一下。红江纺织厂职工的态度,宋忠国是清楚的。职工们担心什么,宋忠国也知道。几十年的国营老厂,这里面,多多少少,难免会出现一些蛀虫式的人。一旦改制,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机制,对这些人来说,必定是一个打击。

    以往的时候,宋忠国考虑的是,多年老同事的情谊面子,抹不开。而现在,抹不开也要抹了。

    沉吟了一下,宋忠国开口道:“现在想来,我是不合格的领导,我的心太软了。不能做到公正、公平;久而久之,做多做少一个样,严重的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红江纺织厂,走到现在,我是有责任的。聂书记说得好,说得对,只要能让红江纺织厂浴火重生。我不当这个厂长,那又如何?”

    说着,宋忠国站了起来,道:“你通知一下,全厂厂领导班子,各个分厂的领导。车间主任。各个科室的中层干部,到厂礼堂开会。”

    第1074章 黄文伟的心思

    红江纺织厂的事情,聂振邦并没有再去操心。随着职务的逐步提升,随之而来的,聂振邦的心态也在逐步的提升。做为领导,做为一把手,需要做的是把握大方向。至于其他,自然会有人去做。

    一个领导,如果什么事情,事无巨细都需要自己来操心的话,这样的领导,无疑是很不称职的。

    事必躬亲的领导,不是一个好领导,一方面,什么事情都需要亲自操心,活得太累了。这样的人,基本上都会过度劳累而死。另外一方面,下面的人也会有意见,你领导什么事情都做了,那还有我们表现的机会么?

    所以,对于红江纺织厂的事情,从红江纺织厂回来之后,聂振邦就没有管了,在红江纺织厂改制的问题上,自己表达出了一个态度,划出了一个总的框架,在这个框架范围之内,按照思路走,就行了,至于其他,聂振邦相信,下面的人能够做好。到时候,自己只需要听消息汇报就行了。

    ……

    红江省政府办公楼。

    红江省,省委和政府的办公楼都是有不少年历史的老楼,虽然没有现在崭新的办公楼那么的气派恢弘,但是,却有着一种浑厚的历史底蕴。

    省政府办公楼一共十一层,每一层两千多平米的建筑面积,看起来,似乎挺大,事实上,整个办公楼还是显得比较的拥挤。不少单位都在省政府内办公,比如,省精神文明办,省法制办、省综治办等等这样类似的单位都是如此。

    十一楼,除去一大一小,两个会议室以外,其余的,是省政府党组班子领导的办公室,省政府,一正六副的配备,再加上省长助理和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九个办公室,刚刚好,将十一层分配完。

    此时此刻,黄文伟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一百平米的办公室,既不显得拥挤,又不显得奢华,这样的面积,对于省领导来说这是十分正常的。

    作为省政府新上任的常务副省长,黄文伟是省政府这边当之无愧的二把手。各方面的待遇,自然是少不了他的那一份。

    站在窗户前面,看着外面的景致,黄文伟的表情反倒是显得十分的平静淡然。之前,上任的时候,聂书记的那一个下马威,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黄文伟多少。

    外面,房门外,传来了敲门的声音,秘书肖小安从外面走了进来,敲了敲房门,道:“省长,您要的资料,都拿过来了。这是红江省这三年的经济数据统计。”

    黄文伟在敲门的时候就转了过来,微微颌首,示意道:“嗯,给我放在桌子上就行了。”

    秘书肖小安这是黄文伟到任红江之后,挑选出来的。这个把星期下来,肖小安的表现,黄文伟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是初次担任秘书,但是,肖小安并没有新手的那种特质,十分的沉稳,对于自己的工作和日程和办公厅的协调很出色,有条不紊。这一点,是让黄文伟十分欣赏的一个特质。

    身为领导,挑选一个好的秘书,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秘书,如果说不称职的话,领导的生活和工作都安排不好,这是十分头疼的事情。甚至,如果说,秘书的本质不好,甚至还有可能对领导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是,一个好的秘书,却是领导不可多得的帮手,能够为领导减轻很多的负担。

    从现在来看,肖小安还是让黄文伟比较满意的。

    在窗户边,远眺了一阵,红城的空气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一个以旅游发展而兴盛起来的省份,在环境保护上面,红江的确做得十分出色。即便是红城市这种区域中心城市,空气和环境也都很好。

    半晌之后,黄文伟转过身,坐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翻开了桌子上面的资料。半个小时下来,黄文伟放下了手中的材料。

    站了起来,此刻,黄文伟也有些吃惊。近三年的经济数据统计。这也是黄文伟特意要求的,因为,聂振邦到任红江刚好是两年。黄文伟这么做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看看,聂振邦到任红江之后,红江省的真实变化。

    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这数据的对比,黄文伟还真是震惊了。倒吸了一口气,黄文伟呢喃着道:“不愧是聂振邦啊。短短两年的时间,将一个人均收入不足一千的贫困省份发展成为了一个年人均收入达到四千的程度。四倍啊,两年的时间,整整四倍。”

    作为领导干部,黄文伟可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的人,四倍的发展,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的,这里面有多么困难,黄文伟是很清楚的。至少,换成是他自己,黄文伟自认做不到这一个程度。

    沉吟了一下,黄文伟却是站了起来,走到了门口,对着秘书吩咐道:“小安,你安排一下车子,下午,我们去一趟省委。”

    这一刻,黄文伟终于是下定决心了。上任红江,黄文伟很清楚,固然这是京城里面,几家人共同运作的一个结果。但是,黄文伟却十分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自己来红江,不是来和聂振邦唱对头戏的。固然,这里面存有削弱聂振邦实力的意思。但是,黄文伟很清楚,之前,红江的事情,原本就是聂振邦策动起来的,倒下的那批人,并不是聂振邦的人,所以,这对聂振邦来说,完全是无伤大雅。

    只不过,聂振邦没有料想到,会让其他人摘桃子而已。如果说,聂振邦有什么把柄,或是,聂振邦有什么违纪犯错的问题,黄文伟是十分乐意再踩上一脚的。可是,此时此刻,不能单纯的为了反对而反对。那样的话,聂振邦不说,上面也会收拾自己。这种毫无原则毫无根据和纪律的内斗和内耗,这是上面的底线,是上面的逆鳞,任何人,不管是谁,都不能触碰的一个底线。

    所以,在看到了聂振邦的政绩之后,黄文伟,没有过多的考虑和迟疑,就下定了决心,从目前来说,和聂振邦合作,这是最明智的一个选择,至于以后嘛。那就难说了。

    思考之间,门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肖小安走了进来,汇报道:“省长,车子准备好了。”

    黄文伟点了点头,站了起来,走出了办公室,直接下楼,肖小安提前一步帮他打开了车门,坐了进去。黄文伟开口道:“去省委。”

    这边,聂振邦在办公室里,正在和周传家讨论着红江纺织厂改制的事情,却是接到了黄文伟的电话。听到黄文伟已经在过来的路上之后,聂振邦微笑着应承了下来。

    挂下电话,看着周传家望着自己的眼神,聂振邦微笑着道:“黄文伟的电话,说是过来汇报一下工作。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这句话,顿时让周传家也愣住了,沉吟了一下,周传家也笑着道:“书记,看样子,黄文伟这个人也不简单啊。”

    周传家的意思,聂振邦很明白,目前来说,红江的局面,摆明了是自己强,方远山弱。黄文伟这么选择,无疑是最正确的。和自己搞好关系了,即便是方远山这边,也不会也不敢轻易的去得罪他,只可能是更多的拉拢。

    当然了,如果,就这么简单的认为黄文伟这是向自己靠拢,那就错了,这充其量也就是一种示好而已。自己真要是有什么事情,恐怕。黄文伟不是第一个跳出来也是第二个。

    这就是一种合作。领导班子里面,团结合作,这才是主题,上面是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一个持续争斗的班子的。那样的话,只能说明,一把手是不称职,不合格的。

    听着周传家的话语,聂振邦笑着道:“老周,达到这一个层次的,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灯,黄文伟的这种选择,这是必然的。也是早有预料的。”

    说着,聂振邦却是回到了红江纺织厂的事情上,道:“老周,红江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