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八爷穿成四福晋 > 八爷穿成四福晋第21部分阅读

八爷穿成四福晋第21部分阅读

,嘤嘤哭了两声,叹道,“可怜我没儿女福,嫁给爷这些日子,好容易怀孕了,却连孩子来了都不知道,就又丢了。呜呜——”

    悲悲切切哭的富察玉雅心烦,淡淡笑笑,安慰几句,起身出门。到了外头,问可有人去太后、皇后那里报喜。

    小太监回答:“齐妃娘娘说累了,爷扶娘娘回宫。倒是不曾听说有人去报喜。富察玉雅点点头,这样的事,自然少不得她这个皇子嫡福晋出面了。

    派去报喜的人刚到四爷所居养心殿外,就见懋妃宋氏轿子停在外头。因得的是位格格,不如阿哥金贵,报喜小太监不敢擅入,只得请守门太监通报,小心站在一旁等候。过了一会儿,四爷宣召。报喜小太监进来,磕头贺喜,说三阿哥添了一位小格格。

    四爷点头,命人送赏赐到弘时院子。留报喜小太监,看宋氏一眼,问道:“朕听说,今日高侧福晋谢恩回去的时候还好好,怎么还没过半个时辰,就小产了?”

    报喜小太监心里咯噔一声,暗道:皇上喂,您当老公公的,也好意思管儿媳妇小产的事儿?嘴里只能回答:“回万岁爷的话,奴才乃是外院当值,并不知道内院的事。此次报喜,乃是奉了三福晋之命。福晋并没说侧福晋小产之事。”

    四爷冷笑一声,对着宋氏说道:“这还没分家呢,在朕跟皇后眼皮子底下,就闹的桩桩件件。若是分了家,岂不是连天都给掀了?”

    宋氏叹气,说道:“皇上,三爷夫妻年纪青,没经验也说不定。”

    四爷冷哼一声,摆手叫报喜小太监到太上皇、皇太后、皇后那里去贺喜。回头摇头,说道:“当年皇后嫁给朕,年纪也轻。后院中孩子夭折的也有。却一个个都是足月出生,平安落地。从没有小产、早产一说。皇后贤德,后院方能安宁。今日若不是朕散步到你宫里,路上听老嬷嬷们说闲话。朕还不知道,朕到底给弘时挑了个什么儿媳。”说完,深深叹了口气,喃喃道:“多亏没把富察玉雅给弘旺。”

    宋氏陪着叹气,“皇上,孩子们还年轻,臣妾帮着主子娘娘好好教导就是。皇上不必自责。”

    四爷默然不语。顿了顿,看天色不早,劝宋氏,“你手里也有宫务,先回去忙吧。这件事,回头叫皇带着你们处置。至于弘时那边,朕另有安排。”

    宋氏告退,出了门就往八姐住处永和宫去。八姐听了,叹道:“这些孩子们呐,叫我说什么好。”高红丽小产?呵呵,这一回大侄子你可弄巧成拙了吧?

    八姐这边慢腾腾查弘时院子里那两桩事。查来查去,不过就是二人不小心喝了催产药所致。八姐叫来齐妃,缓缓说了。齐妃又气又愧,回去叫来富察玉雅,疾言厉色批了一通。富察玉雅委屈十分,不敢申辩,只有咬着牙受了。

    这还不算。过了二十来天,小格格满月当日,弘时一家接到圣旨,命他出宫建府。

    朝臣传言:三爷失势了。一时间,站队的又开始老实起来。八姐得知微微一笑,叫来弘旺、弘昼,赶二人说道:“你们两个,也该出宫建府,见识见识了吧?”

    91流言蜚语

    第九十一章流言蜚语

    皇子接连出宫建府,绝非平民百姓分家单过那么简单。其中折射出来的信号,足够朝臣贵戚苦心琢磨到深夜无眠。故而,如何说服四爷同意,颇费了八姐一番苦心。

    在四爷看来,储君能立嫡子,自然还是嫡子的好。更何况,他膝下皇后所出有四子,除去弘晖早年夭折,如今弘旺、弘昼俱长成翩翩少年;弘瞻性子也憨实敦厚,有仁者风范。有这么三个候选人在,庶子弘时虽然居长,毕竟才能不算十分突出,加上他后院起火,不过生个孙女,便显现出来对后院女人掌控能力不足。三个女人便拿捏不住,日后后宫三千,可如何处置?因此,给弘时分家,叫他出去单过,四爷并没有犹豫太久。

    只是八姐提出叫弘旺、弘昼分家,四爷心生怪异,开口问道:“这是为何?”

    八姐笑说:“出去也好,孩子们都给咱们做父母的娇惯坏了。五谷不分的,将来娶了媳妇儿叫人笑话。还是提前先扔出去,锻炼锻炼。省的自己屋里乱七八糟的。自己院子的事还不会管,将来怎么给您办差,为您分忧呢?”

    四爷皱眉,摆手让侍从们退下,直面八姐说道:“皇后啊,你我结发夫妻,少年结缡。几个孩子都是你我骨血,有什么话不妨对朕明言。”

    八姐闻言,淡笑,“这么多年来,我心里想什么,都瞒不过您。罢了,那我就直说了。这件事,我思量很久了。与其说是为了锻炼孩子们,不如说,是想帮帮您。虽说女子不得干政,可我毕竟是皇后。皇后皇后,皇帝之后,不站在您身后为您着想,又哪里配这个名头?如今满朝文武,刚刚从太上皇、先太子与众位王爷站队中明白过来,好容易您手头有了可用之人。正是励精图治、大展宏图的时候,转脸一看,弘时兄弟们也长大了。若不提起应对、未雨绸缪,过不了几年,朝臣们将再次上演当年各拥皇子之事。皇上,我是孩子们的母亲,做母亲的,有谁希望看到儿子们之间互相争斗?做妻子的,又有谁希望看到你们父子之间有那么大的嫌隙?退一步讲,孩子们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常年住在皇宫里,一颗心、两只眼只盯着着方寸之地,只知道眼前那丁点儿的好东西,哪里知道海阔天空?我不求别的,只求他们兄弟平平安安、和和睦睦,你们父慈子孝,一家子和和气气的,那就得了。”

    四爷听八姐慢慢说完,幽幽叹了口气,说道:“也就是你心里这么想着朕了。罢了,弘时刚出宫,两个小的也不必着急,等嫁了二丫头再安排吧。正好,你也多看看。弘昼一门心思的认定了吴扎库氏,既然是个老实姑娘,那就她吧。至于弘旺,滑不溜秋的,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弘时的福晋朕没安排好,怕是惹了孩子们怨言。弘旺这个,就跟弘昼一样,让他自己挑吧。”

    八姐迟疑,“弘昼胡闹惯了,咱们随着就随着吧。弘旺的福晋也让他自己挑,日后太上皇那边知道了,会不会?”

    四爷冷哼一声,“会什么?做长辈的,不求儿孙后院安慰,就知道往里头塞人。也不看看,塞的都是什么。那个高红丽,还当朕真不知道,她那天肚子疼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八姐无语。半晌说道:“齐妃那天来,跟我解释了。说太医误诊,高红丽那日正好月事该来,不小心喝了催产汤。偏偏汤里有活血的药物,她年轻不明白,以为是小产了,吓的太医没诊断清楚,这才搞的乌龙。好在没出大事,您就看在富察家、高斌他们忠心办差的份上,别跟几个小辈儿们计较了。”

    不提弘时岳家还好,一提四爷就肚疼。好好的亲家,怎么教的女儿一个个傻了吧唧的?

    八姐看话说完了,也不好多留。劝了四爷几句,暗地里幸灾乐祸一番,借口给二公主操持婚事,出了门,回到永和宫,派人请来二公主之母懋妃宋氏,一同商量二公主出嫁之事。因为二公主嫁的是满人,婆家就在京城。懋妃不必担忧自己闺女远嫁,满心高兴。一听八姐提起嫁妆之事,不管多少,懋妃都感恩戴德谢了。闹的八姐反倒不好意思,从自己私房里又匀出两箱来给二公主添上。

    宋氏更是高兴,谢了又谢。所谓投桃报李,自家闺女安定下来了,便有心问问弘旺的事。

    八姐闻言,放下嫁妆单子叹道:“我也愁呢。娶个大家闺女吧。你瞧弘时的两位福晋,哪个不是大家闺秀?结果呢?如今面上和气,背地里闹的都不好看。可要是娶个小户人家的,又怕没见过世面,见个人都缩手缩脚的。唉!”

    宋氏不好多话,只是问:“姐姐,皇上那边什么意思呢?”

    八姐摇头,“这会子,皇上提起来儿媳妇就生气呢。因为之前挑媳妇挑花了眼,如今,他都懒怠管呢。”

    宋氏只好陪着叹气,劝慰:“四阿哥是个好孩子,又有福气。定然能娶个好福晋的。”

    恰逢三公主弘春来请安,怕八姐跟宋氏讨论二公主出嫁之事,没敢轻易进门。站在门外听了几句,才知道原来是为弘旺担心,禁不住咯咯笑道:“皇额娘,懋母妃,你们呐,这回可是操心操多了呢。”

    八姐、宋氏一齐扭头,看清楚是弘春,八姐嗔怪:“好好的,躲在门口偷听大人说话,你也是个公主呢,不怕有人看见了笑话。”

    弘春迈步进来,笑嘻嘻道:“笑话?谁敢?”说着,捧起茶壶来,给八姐、宋氏续茶。

    宋氏自忖眼前这位是固伦公主,位比亲王,后宫中最尊贵的一位,见她亲自端茶,急忙带笑接了,谢了两句。放下茶杯,小心问道:“三公主刚才说,皇后娘娘跟我操心操多了。可是有什么缘故?”

    弘春笑着点头,挨着八姐在褥子上坐下,说道:“自然是有缘故的。还亏皇额娘隔三差五地叫人家姑娘来说话解闷,怎么就没瞧出来,老四那一双眼睛,都快粘在人家身上了。要我说,什么也不做,再等两日,那个求娶媳妇的老四就来了。皇额娘,懋母妃,可不是操心操多了?”

    弘春说“隔三差五请人来说话”,八姐掰着指头算了算,也就剩下吴扎库氏。还有一个,便是弘吉剌惠儿。吴扎库氏跟弘昼已经订婚,自然不算。至于弘惠?八姐迟疑了,那孩子什么时候跟弘旺对上眼儿了?若弘春说的是真的,可该成全他二人,还是避免他们兄弟跟弘时、红丽似的,互相折腾?

    八姐心中纳罕,面上却不显。笑着点一点弘春额头,埋怨道:“你呀,不说回屋绣花,净在那儿胡说八道。弘旺什么时候看上哪家姑娘了,我怎么不知道?再说,婚姻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就由着他了。有一个弘昼特立独行还不够?”

    弘春嘻嘻笑着,也不反驳,只知道冲着八姐眨眼。宋氏在一旁看了好笑,因二公主嫁妆还要一一安排,便起身告辞,留弘春一个人陪着八姐说话。

    看宋氏走了,八姐这才正色问道:“你怎么回事?怎么这种话都胡说起来。若是叫有心人听到,岂不横生事端?”

    弘春敛了笑意,郑重答道:“怕只怕,这事入了我的耳,便是有心人有意为之了。”

    八姐闻言,心下一惊,随即沉声问道:“你是说,有人故意散布流言,说弘旺看上哪家姑娘了?”

    弘春摇头,“若是弘旺看上也倒罢了。外头传的可是您看上了那个儿媳。富察氏家世如今还不算十分显赫,没有乾隆朝那般第一世家威风。可跟弘吉拉氏一比,到底强了不少。因此我才着急。皇额娘,您到底是怎么想的?难不成您也属意三哥为储吗?”

    八姐扭头笑了,一捏弘春的手,说道:“又胡说了。前朝之事,什么时候轮到咱们娘俩儿评论?更何况,无论他们兄弟谁上去,我都是他们的皇额娘,而你——都是他们的姐妹。你呀,好端端的公主,不做公主该做的事,跟着一帮目光短浅的朝臣折腾什么。记住,不管储君是谁,咱们要忠心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你的皇阿玛。”

    弘春听了这话,点头应下,赔笑:“是女儿糊涂了。其实,现在想想,娶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也不错。至少心里头没那么多弯弯绕。往后姑嫂相处也便宜。您可不知道,跟三嫂、小三嫂两个说起话来,可是辛苦死我了。每一句话都得前后琢磨,生怕她们话里藏着什么,没听懂闹了笑话。”

    八姐笑笑,替弘春抿抿耳旁碎发,说道:“闹了笑话倒没什么。怕只怕误了大事。”

    弘春听了,低头想了想,宽慰:“额娘放心,外头的流言有我呢。”

    八姐笑着摇头,“你呀,只管回去绣花扑蝶。流言什么的,等我问了弘惠跟弘旺的意思,再做决定。”

    当天下午,弘惠奉命来永和宫见八姐。听八姐开门见山这么一说,登时愣了,随即苦笑道:“还以为侄儿有了八叔,就能避免选秀什么的。如今看来,侄儿跟高红丽,都是一样的命啊!”

    八姐看她难受,心里也不舒服。毕竟当年也曾视若己出,哪里就舍得她跟红丽一般憋屈在后院儿受气。当即拍手劝道:“好孩子,只要你不愿意,自然有别的法子。”

    正说着,外头小太监通报:“万岁爷驾到!四阿哥驾到!”

    八姐跟弘惠大眼瞪小眼,“怎么他们爷儿俩这时候来了?”

    92弘旺婚事

    第九十二章弘旺婚事

    四爷跟弘旺突然来到,八姐与弘惠都觉奇怪,顾不得忖度来意,急忙领着宫人到门外迎接。

    四爷脚下生风,带着弘旺一行进来。见八姐屈膝行礼,笑道:“今日事少,带弘旺来看看你。”

    八姐挤出三分笑来,顺着四爷的手自行站好,引四爷入座,亲手奉茶,看四爷接了,这才坐到一旁,笑说:“瞧您今日气色好,莫不是有什么好事?我先在这儿恭喜您了。”

    四爷笑着摆手,“也不是什么大好事,不过是老八。这么多年,难得当了回贴心弟弟。自己请旨,说要编纂雍正词典。朕觉得这是利国利民,尤其利于孩童启蒙的好事,就允了。你回头见了老八家的,别忘了给她们几个好脸色。到底是一家人,你们妯娌间多亲近亲近,也显得咱天家情分。”

    八姐心里冷嘲,嘴上却笑着答应,“您说的是。我记下了。”

    四爷点头,扭头看见八姐身后站着一位年少姑娘,瞧衣服不像是宫女,模样有些眼熟,一时想不起来是谁。还是八姐在旁看到,这才乐呵呵说道:“皇上,这丫头是我娘家远房亲戚,弘吉拉氏。”

    “弘吉拉氏?”四爷想了想,对着弘惠笑笑,“朕想起来了,你阿玛前几天刚升了河南知府。那地方可是朝廷的大粮仓啊。回去后跟你阿玛说,叫他好好领着制下百姓种地。朕瞧着,他虽然是满蒙人,种地上头,把式还算不错的。”

    弘惠笑着应下,对四爷说道:“满人也好,汉人也罢,只要忠心为国,便是万岁爷的好臣子。”

    四爷点头,深深看弘惠一眼,扭头对八姐说道:“你要没什么事,就叫人送弘吉剌丫头回去。朕有大事跟你商量。”

    八姐点头,叫来几个婆子送弘惠出宫回家。四爷望着弘惠出门走远,这才问八姐:“这孩子品性如何?”

    八姐想了想,认真说道:“性子倒跟弘春有些相像,是个抓大放小的。行事大方,肚子里也没那么多弯弯绕。就是偶尔有些跳脱,外人面前还好,跟她熟了啊,偶尔闹个小别扭,使点儿小性什么的。总的说来,这丫头倒可人疼。”

    四爷点头,扭头问弘旺:“你看呢?”

    弘旺抬头,带着几分羞涩,小心说道:“皇阿玛,男女授受不亲,弘吉剌姑娘毕竟是参选秀女,孩儿只是进来时候瞧见个人影。没敢多看。”

    四爷听了,呵呵笑了,埋怨一句:“这一点儿,你可就不如弘昼爽快了。”说着摆手叫弘旺下去,正色对八姐说道:“这次外头的流言,朕知道了。今天就是带着弘旺来跟惠儿见见面。

    八姐皱眉,自己认错,“都怪我,做事不谨慎,只说是娘家远房亲戚,叫来说说话,没想到就给您添这么多麻烦。往后行动之处,可要小心了。免得咱们走一步,就要给人说三天。”

    四爷冷哼,“一国之母,见什么人也要给人说闲话。那朕推行政令,岂不是要让世人论道几百年了?你喜欢谁,只管见就是。别说弘惠是你娘家远房亲戚,就算无亲无故、平民百姓一个,咱们夫妻喜欢她,她也能富贵一生。”

    八姐迟疑,“万岁爷您是说——”

    四爷叹气,说道:“原本我想给弘旺娶个家世高贵的媳妇。可如今有弘时后院例子在前,家世显赫的,未必就能做个好媳妇。尤其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回想明史,终明朝几百年,从未有女子干政之事。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明朝后妃都是小家出身,从小就没那么多城府。心眼儿少,性子纯孝,品性厚道,这样的媳妇,就算娘家不够尊贵,又有什么关系。算起来,能叫儿子得一贤内助,后院安定,没有后顾之忧。岂不比得了岳家助力还要划算?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