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大清拆迁工 > 大清拆迁工第93部分阅读

大清拆迁工第93部分阅读

既然洋人的利息高,我们就借张云飞的!”

    “什么?”

    李鸿章和罗丰禄同时喊道。

    于式枚毫不在意的继续说道:“张云飞不是新近请办了个大清通商银行吗?张云飞可是有的是银子,有这么个财主,不宰他,宰谁去?”

    罗丰禄问道:“张云飞的那个通商银行不是说赔钱了吗?听说是存钱的还给利息,对外放款还有优惠,不但利息少,而且时间长。据说是因为这个赔了不少,快要倒闭了不是?”

    于式枚笑笑说道:“稷臣啊!你的消息都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我得到的消息是,第一个月张云飞在北京的银行确实是赔了不少!不过第二个月开始,张云飞便开始大肆宣传他们的信誉,结果成绩越来越好。据说,如今的总存款比各国在大清的银行存款总额还要高!当然,其中水分肯定不少,不过张云飞的银行现在在全国各地都有开设。我们广州城内便有一家,虽然仅仅开张了一个多礼拜,但是这却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啊!”

    李鸿章点点头,说道:“没错,张云飞的钱不花白不花,现在我们不断的向他借钱,若是他造反的话,这些银子可是都被咱们干赚了?”

    “大人说的极是!”

    “哈哈!”

    三个老狐狸相视大笑。

    ~~~~~~~~~~~

    咣当!

    咣当!

    ……

    随着一声声的宫门紧闭的声音,张云飞缓步离开紫禁城。

    没有坐轿子,只是步行。

    踩着青白大理石甬路,张云飞从坤宁宫养心殿辞别慈禧太后和裕隆皇后出来,接着出了乾清门后,便离开了内廷到达了前朝区域。

    在太和殿,张云飞辞别了光绪帝。尽管光绪帝百般的希望张云飞能在帝后两党之争的时候,提供武力帮助,但是张云飞还是婉言拒绝了,因为他知道光绪帝是决计斗不过慈禧的。不过临走的时候,张云飞看在光绪帝可怜的份上,告诉光绪帝不要去找袁世凯帮忙,推行新政不要着急,物极必反。

    张云飞是好心提醒光绪帝,不要打慈禧的主意否则会有杀身之祸。至于光绪帝能不能听得进去,张云飞就无法左右了。

    告别了光绪帝,张云飞出了太和殿,径直来到西侧的内务府,因为还有一个皇宫的大人物在这里等着他呢!

    谁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能让张云飞重视?

    自然是国朝第一大太监李莲英了!

    “咱家也没有什么张大人看得上眼的东西相送!就送张大人一句话,凡事心照不宣即可!”

    李莲英的话含义很深,除了张云飞和他之间的不见光的交易彼此心照不宣之外,还包含着张云飞跟慈禧太后之间的利益纠纷,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心照不宣’自然相安无事。

    离开内务府后,张云飞心中不停的诅咒着这个满清的大总管李莲英,心想:丫的,李莲英你给老子等着!这些年吞掉老子的钱可是不少了,到时候定让你连本带利的都吐出来!

    张云飞知道李莲英的私人财产绝对不比慈禧的少,看慈禧陪葬的金银财宝加起来都超过一亿两银子了,他李莲英比慈禧还能收刮民脂民膏,这些年加起来的话,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的。

    正当张云飞歪歪着慈禧和李莲英的财宝的时候,一个声音喊住了张云飞。

    “你为何不帮皇上?他很可怜的!”

    张云飞抬头一看,却是德龄在跟他说话。

    张云飞知道德龄的父亲是个支持新政的官员,因此将德龄留在慈禧太后身边,当个女官,希望能劝说慈禧太后支持维新改革。

    而光绪帝明显见德龄在慈禧面前十分得宠,于是暗中要求德龄劝说慈禧太后支持维新改革之事。但是,这个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而德龄这个十六岁的小屁孩在政治上更是小白菜一颗,哪里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第287章 春季攻势

    张云飞说道:“我不想解释,说了你也不懂?我希望你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这里不是你这个单纯的女孩该呆的地方?不要听你父亲的话,你一个女子能左右什么?又能影响谁?光绪吗?走吧!离开这里!”

    “我为什么就帮不了他们?前段时间我还劝说太后颁布了解放妇女裹脚的上谕呢?”德龄不以为然的说道。

    张云飞说道:“没错,你是取得了一点点儿的小成就!就算你是西施,可以左右皇帝。可惜皇帝是个无权皇帝,左右他一点儿用都没有?大权还在太后手里,你又能如何?或许你要是个男的就好了!色诱一下还有点儿希望!听我的,回你的法国去吧!这里不适合你!”

    说完张云飞转身便走,旋即,德龄便回味过来了张云飞说话的意思,顿时恼羞的冲上来抓住了张云飞的衣角。

    “你竟然这样说人家?谁色诱皇上啦!还说太后……”

    “咋了?不对吗?事实而已!你又不是没有见过那些黄段子?”张云飞故意调侃道。

    果然,德龄面红耳赤,知道张云飞在这方面着实嘴厉害的紧,于是急忙转移话题问道:“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太后要对皇上不利?”

    张云飞无奈的说道:“不是太后想要对付皇上,而是皇上要对付太后了,这不是打着灯笼上茅房吗?”

    “啥意思?”德龄疑问道。

    “上茅房还能干吗?当然是找屎(找死)了!”张云飞翻翻白眼回答道。

    “你……你竟敢对皇上不敬?刚才还直呼皇上名讳!小心我告诉皇上去!”德龄威胁张云飞道。

    扑哧!

    张云飞乐了,不屑的说道:“你去告吧!看光绪敢砍我脑袋不?切,小屁孩就知道告状?”

    见张云飞十分不屑,毫不在乎,德龄心中自然明白张云飞的话中之意,这几个月来,德龄也算是知道了张云飞的很多事情,知道张云飞是个列强都不敢轻易得罪的主儿,而朝廷就更不敢直接得罪他了。按照张云飞的实力,已经具备问鼎大清龙椅的实力了,可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算了,这次就先绕了你吧!对了,你马上要走了,我不方便去送你,就送你个小小的祝福吧!”

    德龄说完,从怀里取出一个红色小盒子,将盖子打开后,里面有四颗芸豆。

    “这是老佛爷今天祈福后赏赐给我的如意豆儿,你吃了吧!”

    说着小手托起盒子递到张云飞的面前。

    张云飞看着盒子里的如意豆,又看了看德龄一脸的期待,张云飞脖子一扬,四颗芸豆便吃了下去。

    “不错,很好吃!”张云飞饶有兴致的说道,虽然这芸豆什么调料都没加,平平淡淡的。

    德龄见张云飞吃下了她送的芸豆,于是十分开心的伸出手,说道:“把盒子给我吧!”

    张云飞在还给她盒子的时候,顺手抓住了德龄的手,笑嘻嘻的问道:“这盒子里应该是有八颗芸豆吧!另外四颗被你吃了!”

    “啊!”德龄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张云飞见德龄的眼神有些慌乱,于是调侃道:“你四颗,我四颗,四四,世世是啥意思咩?”

    每年的四月初八这天,宫里都要举行一个仪式,还要吃芸豆。照佛家的说法,这一天决定人的来世,好人进天堂,坏人下地狱。这时候慈禧太后便会赏赐她所喜欢的人一盘芸豆,共八粒,受赐者必得吃掉。

    慈禧送别人,别人也的送她,因此,不管谁给慈禧送芸豆,她都十分的高兴。

    德龄不知为何拿了一盒给太后之后,又悄悄的私自藏了一盒。因为那天送一盘芸豆给别人吃下的话,就表示来世他们仍旧在一起。

    张云飞知道他妈便送给了慈禧太后一盒,也知道了其中的含义,不过对于这种迷信之类的东西,信不信都无所谓了。

    如今见德龄只给他了四颗芸豆,便猜到了她的背后含义,话说,21世纪的青年男女们对于这种小心思实在是家常便饭一样流行,张云飞自然懂得不少。

    心事被张云飞揭穿,德龄觉得自己有些发慌,故作无知的说道:“什么世世?放手啦!”

    接着德龄挣脱开张云飞的魔爪,提着裙子跑开了。

    张云飞咂咂嘴,摇摇头,微笑着转身离开,偶尔调戏一下解解闷还可以,动真格的话,张云飞还没有那个想法,至少在未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前是不行的。

    忽然,德龄停了下来,转身看着张云飞的背影,冲着张云飞喊道:“你将来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云飞头也不回的哈哈大笑道:“自然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再见啦!小美女!”

    看着张云飞挥手的背影,夕阳的映照下,镶上了金灿的轮廓,是那么的洒脱。德龄默默的注视了良久,直到午门的城门关闭后,才收回了目光。

    “一路平安!”德龄喃喃的祝福道。

    咣当!

    随着最后一道宫门,午门关闭后,张云飞算是走完了紫禁城。

    张云飞回头凝视着这座大清最高的权利所在地,想要好好的再看一眼,看看这个比后世要豪华数倍的皇宫。

    信步三千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

    此时的张云飞心情复杂,此去经年,怕是再回来的时候,便是另外一种方式了。

    午门外广场上,早就在此等候张云飞的李军等人,见张云飞出来了,急忙上前问道:“元首,可以走了吗?”

    张云飞走到轿车门口,早已有侍卫为其打开车门,张云飞做进车里后,对着李军说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车!”

    ~~~~~~~~~~

    北京城广渠门外水关码头,彩旗飘扬,一艘崭新的高速驱逐舰静静的停靠在码头上。

    旋梯上,驱逐舰队司令于海涛海军少将静静的看着码头上正在跟家人告别的张云飞,眼神里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没有言语能描述此刻于海涛少将的心情了,或许只有后世的歌迷影星的粉丝们才能体会于海涛此刻的澎湃的心情!

    接到檀香山总参谋部命令他亲自护送张云飞回盛京时,于海涛少将愣是兴奋的两天没有睡着觉。在这之前他刚刚接收了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为张云飞特别建造的‘御用坐舰’,飞龙号高速驱逐舰,已经令他兴奋不已。因为这艘高速驱逐舰的各项建造指标都是按照最高的阅兵舰标准建造。

    飞龙号高速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200吨,两座双联装103,45倍径速射火炮,在战舰前后分布。修长的舰身,加上是世界上第一艘装备蒸汽轮机组的超过千吨的大型驱逐舰(此时英国已经在1897年6月在600吨的雷击驱逐舰上安装了蒸汽轮机组),使其航速达到了令所有海军同僚们羡慕的293节的高航速。

    虽然为了得到高航速,飞龙号驱逐舰在建造过程中,牺牲了火力和装甲。但是,这并不影响它的使命,它的存在是为了檀香山的元首张云飞而存在的。作为世界上最快的驱逐舰,它的双联装10345倍径速射炮可以击退任何一艘鱼雷快艇,同时又可以在巨舰大炮面前轻松的逃之夭夭,实在是天生的为张云飞准备的坐舰。

    这样,张云飞以后走海洋路线,或者阅兵海上,亦或者观察海战,都会令人放心的多。

    当然这艘高速驱逐舰平时张云飞不用的时候,便是于海涛这个驱逐舰队司令的旗舰,你说于海涛能不兴奋吗?

    不过,比起亲自前来迎接张云飞,于海涛却更兴奋。张云飞作为檀香山的元首,是这些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的偶像,狂热追捧的圣人。只有张云飞才能激起这些年轻官兵们的热血来。

    码头上,张云飞跟雅儿、馨儿,还有凝香公主一一拥抱告别,几人之间都是百般不舍的神情。

    “盛京那边比这头冷,记得多穿点儿衣服,若瑄妹妹要照顾好夫君!”

    不愧是做了母亲的女人,雅儿的话明显透露着母性的光环。

    “记得早点儿回来接我们!”馨儿一边为张云飞整理衣角,一边含情脉脉注视着张云飞。

    凝香公主的话最少,只有一句“我等你!”,或许是因为抹不开面子吧!毕竟还没过门呢!

    原本还有一些官员们希望来送张云飞,但是都被张云飞拒绝了,为的就是能和雅儿她们多呆一会儿,叙叙情。

    不过,终究还是要离开的。

    啪啪啪!

    旋梯上的于海涛少将见张云飞回过身来,知道张云飞这是要登舰了。于是一溜小跑下来,立正敬礼道:“舰队驱逐舰司令……于海涛……向您报到!是否登舰,请您指示!”

    于海涛少将发音有些激动,声音有些颤音在内,若是换了后世的粉丝的话,怕是立刻冲上来签名外加撕衣服了。

    张云飞回了一个军礼后,威严的命令道:“登舰!”

    “是!”于海涛再次敬礼,随后大声对着战舰上的司礼员喊道:“元首登舰!鸣礼炮,奏乐!”

    咚!嗒!

    伴随着阵阵空鸣的礼炮声,g情澎湃的海军军歌缓缓奏起,看着三个女人一边擦着眼泪,一边使劲的向张云飞挥手告别,张云飞心中一横,快步登上飞龙号,随后林若瑄、艾蒿和李军等护卫随侍。

    呜呜呜!

    随着铁锚被拉出水面,飞龙号驱逐舰缓缓开动,驶离水关码头,进入到运河航道上。

    望着渐渐模糊的三个女人的身影,张云飞心中默默的说道:‘等着我,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

    公元一八九八年三月,罗伯茨勋爵正式将十五万英军训练完毕,清一色的檀香山装备,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印上了檀香山政府的号码。除了一张张的白人脸庞以外,跟华军再无分别。

    经过三个月的紧张训练后,英国人学会了使用九五式步枪,九六式步兵炮,以及马克沁轮式水冷重机枪等主要武器的使用方法。好在英军跟檀香山的华军之间的衣帽袜裤的穿法一样,倒是没有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不过这批英军中额外的装备了一个特殊的器具—防毒面罩。这个东西不是檀香山提供的,虽然华军的特种部队装备里也有。这个是英国政府自己运来的,同时还有装着整整半艘军舰的毒气炮弹。

    到底英国人想要干什么?

    这还用问吗?战争是检验新式武器的最佳场所,尤其是没有国际有效管制的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就算在舆论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做的更加隐蔽不为人知罢了。

    三月五日,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勋爵命令南非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和参谋长基钦纳务必要给布尔人一个厉害瞧瞧。由于英军在去年连续遭到的失利,令英国的国际形象大损,好战情绪在英国国民中高涨,索尔兹伯里内阁为了得到更多人民的支持,不得不强化“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政策。

    同时,外交大臣金伯雷多次要求张云飞督促在南非的派遣军,全力配合英国南非殖民军清剿布尔军,要求张云飞命令第一军停止不符合‘外交’的‘活动’。英国人早就看出了张云飞的意图,从第一军奇袭德兰士瓦首都成功的那一刻起,英国人就知道了第一军明显在保存实力,只抢劫不干活,干拿着英军的高规格军饷待遇。

    没有办法,张云飞只好表示将督促第一军,全力配合英军清剿布尔军。除了对英军有个交代外,张云飞现在需要这支部队尽快回到东北,以便对抗俄国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

    三月六日,罗伯茨和基钦纳抵达开普敦,部署对布尔军的春季大反攻作战。此次,他们带来了本土的第七军,和来自殖民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的增援部队,以及驻印度和锡兰的三个骑兵分队。到目前为止,马普托的英军增至18万人。

    三月十一日,全南非殖民地的英军再增至25万人,对布尔军处于绝对优势。此外,还有从英国和澳大利亚运抵南非的近六千匹军马,大大增加了英军的机动性。

    三月十二日,在权衡了南非战场局势之后,罗?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