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抗战往事 > 抗战往事第74部分阅读

抗战往事第74部分阅读

利,他们就会在背后捅我们的刀子,那个时候第三帝国说不定就会跟一战那样因为缺少物资不败而败。”

    “而这些东欧民族当中最危险的当属斯拉夫人,元首,斯大林个苏联的军政高官基本上逃到了盟国,而且他们还有至少三百万人逃走了,而这里面大多数是苏联官兵,还有一部分时青壮年,老弱妇孺非常的少,这些人必然被盟国重新武装,他们可能就像敦刻尔克中撤离的盟军一样随时等待反攻,与上次不同的是,上次撤离的只有30多万,而这次是三百多万。”

    “元首,经过了长达六年的战争,我们大量优秀的日耳曼青年损失了,我们耗不起。”

    希特勒道:“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里宾特洛甫道:“元首,我认为中国人很聪明,他们将苏联人全部驱逐,不管是苏军还是盟军将来反攻都得不到当地任何的支持,没有人提供任何情报,没有人带路,苏军就算打过来他们也得不到一兵一卒,进攻是打一个少一个。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将苏联人处理掉,一来可以将我国民众迁移到这块远离战争的地方,二来可以断了苏联人复国的希望,单单凭借三百万人就算打过来也不过打一个少一个,如果不清理掉苏联人,只要他占领一块地方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征兵,就像今天的法国那样。”

    希特勒思考了一下,其实杀人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一切为了德意志,之前不也杀了很多波兰人、苏联人和犹太人吗。目前苏联的形势他还是知道的,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苏联人死了几千万,从报告上得知现在依旧每天有人饿死、冻死,现在不知道还剩下多少人,估计减半了。

    “你认为应该怎么清理呢?”希特勒问道。

    “屠杀,”里宾特洛甫干净利落的说了两个字。

    希特勒面无表情的道:“你应该明白虽然我非常讨厌斯拉夫人,但是毕竟都是白种人,如果我们这么明目张胆的对一个白种人民族实行种族灭绝,一定会被世界各国诟病,后世各国也会将我们视作恶魔的,这对我们的国家形象可是极为负面的。”

    里宾特洛甫对于希特勒此时惺惺作态极为恶心,这个时候居然装起逼来了,当初盖世太保杀过的人还少吗,犹太人、波兰人、苏联人,都杀了几千万了。

    不过里宾特洛甫现在可是有伟大目标的人,要当为了的元首必然要希特勒的指示,所以他必须讨好希特勒。

    “元首,历史是由胜利者改写的,如果我们战败了,盟国的那些国家一定会说我们杀了几个亿,犹太人一定会说我们杀了一两千万犹太人,然后如果德国还得以保存,他们一定会要我们赔偿大量的金钱,实际上全世界也没有那么多犹太人。波兰人也会效仿阿门,特别是苏联人,他们在冬季冻死了几千万,加上战争的损失,加上斯大林自己的种族灭绝,大清洗,只要他们胜利了,他们一定会说这些都是我们干的,他们会将我们的党定为邪恶的组织,他们会极尽的抹黑我们。”

    “但是只要我们胜利了,那么这一切就不存在了,只要我们胜利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英国、法国、美国吗,至于中国人,他们在进攻苏联的时候将那里的苏联平民驱逐,表面上没啥人,但是没有粮食,没有御寒的屋子,在零下几十度的冬季没几天就会冻死、饿死了,只要说起来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们做的更文明一些罢了,但是咋们可没那么多时间去做那种事情,冬天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可能派几百万士兵来防范他们。”

    希特勒道:“这件事情就交给希姆莱去办。”希特勒很明白里宾特洛甫说的那些道理,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如果德国战败了恐怕也是亡国灭种的结局,他不相信盟国还会继续保留德国。

    另外战败了也就意味着他会被送上断头台,他一统欧洲的梦想破灭,希特勒不希望自己的结局是那样,所以他会做每一件可以实现自己梦想,避免自己被送上绞刑架的事情,杀人又能怎么样,他是日耳曼人,只要对得起日耳曼民族就可以了,如果今后统一了欧洲甚至是世界,他自然会将这一切的痕迹毁灭,人们甚至在历史当中都找不到关于这件事的任何记载,历史由胜利者写的。

    不过希特勒肯定不会亲自公开的去说、去做,因此他会授意希姆莱去做,反正希姆莱就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也乐意干这个,有什么事情也正好推到他的头上,当然下属就是在关键时刻用来顶包的。

    “还有一件事,元首。”

    “你说,”希特勒道。

    “元首,盟军在西线进攻的非常猛,前线战斗十分的惨烈,我看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物资非常的充沛,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先从他们那里购买一些物资,等到东欧地区稳定下来在做打算。”里宾特洛甫知道所有的德国人都非常的高傲,尤其是在面对东方人的情况下,因此他不敢直接挑明。

    希特勒到是谈谈的一笑道:“这个我有考虑,中国确实有些地方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们的士兵还在用单击步枪他们的士兵用的是全自动步枪,难怪他们能那么快的将苏联人打败。”

    “是啊,美国人用的是半自动步枪,火力比我们猛的多,加上飞机等各方面,他们的总体火力要优于我们太多,给我们的军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唉,血肉之躯终究难敌钢铁。”

    “是啊,之前我就有这个想法,只不过海陆通道都行不通,就算我想要那么做也没有办法,如今我么直接跟中国接壤,火车可以直接从中国运送物资到德国,这样就方便多了。”

    “嗯,不过苏联人必须尽快清理,要不然火车一过乌拉尔山,恐怕苏联人的残兵和游击队一定会打他们的主意。”里宾特洛甫再一次将矛头转移到了苏联人身上,他这么做自然是再一次提醒希特勒,他这个外交部长除了外交,对内政方针也是非常在行的,是有能力干好任何事情的,哪怕是当元首。

    “是啊,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是,元首。”

    第010章 德国的军购

    缅甸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世纪80年代起沦为英国得殖民地,缅甸的东北与中国云南相邻,西北通英属印度交界,东南与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接壤,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当然缅甸其实一开始并不像后世的缅甸那样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不过是英国为了殖民,为了方便管理陆陆续续的将这一地区的部族还有抢夺的中国领土并入进来。

    当然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对于已经被吞并的各族来说纠结过去还不如着眼未来。今天这个事情还跟一个中国人有关,不,是跟全中国的中国人都有关系。

    三天前王汉章穿越来了这里,穿越到了戴安澜200师一个排长的身上,好久王汉章才搞清楚情况,王汉章现在明白现在是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的时期。

    王汉章对于这次远征军最后的结局是一清二楚的,文科生,对历史有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当中消灭鬼子很多的几次战役耳熟能详,两次远征境外自然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王汉章一直觉得本国的士兵去外国打仗那是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想起历史上远征军这次悲惨的遭遇,尤其是200师德遭遇,王汉章嘘嘘不已,200师德存亡可是关系道自己的小命啊!不过他只是一个小排长,就算在努力打仗也影响不了大趋势,要是任由200师按照历史的发展,那自己的小命说不定就交代了。

    不是王汉章怕死,而是好像穿越者不都是要力挽狂澜、改写历史、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的吗?王汉章也希望既然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就应该这样,人生最痛苦的就是你知道结果,知道过程,而且没有比这更坏的,但是你却没有办法改变,至少目前没有,所以王汉章现在在深深的苦恼当中。

    王汉章在想要是第一次远征军就能守住缅甸,那么或许国内抗战的情况就会明显改善很多,说不定中国还能提前反攻,另外现在英国正在被德国肆虐,这个时候是英国最虚弱的时候,要是远征军现在能守住缅甸,那么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缅甸,让缅甸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不过这个只是在王汉章的脑袋里想想而已。

    现在即没办法打败日本人,谈什么控制缅甸呢,另外就算打败了日本人,如何说服中央政府得罪英国人来控制缅甸呢,恐怕中央政府没有那个魄力,从历史得知老蒋可是优柔寡断之人啊!除了内战,样样不行。王汉章现在很羡慕苏俄有个斯大林、德国有个希特勒。至于中国又毛泽东,算了毛哥现在还在打游击呢,现在绝对指望不上他了,等1949年之后,世界局势早就翻天覆地的变了,时机早就错过了……苦恼……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西移,西南诸省成为全民持久抗战的大后方。缅甸是出入中国西南的门户,在中国政府的持久抗战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的侵略使得英国开始和国民政府关系密切起来,缅甸在此之前并未成为需要费心的问题。国民政府早在抗战开始后就同英国协商,修筑了滇缅公路以便获取进口物资。

    缅甸按山川河流以及经济政治情况分为两部分:曼德勒以北为上缅甸,曼德勒为上缅甸的政治中心,握交通支枢纽,扼水路之总汇,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曼德勒以南为下缅甸,下缅甸以仰光为咽喉,为之前新兴的商港,有现代化的港口设备。后世他是缅甸的首都。

    上下缅甸有铁路和公路南北贯穿,滇缅公路就是充分利用仰光至曼德勒的铁路个曼德勒支腊戌的公路。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到缅甸境内的腊戌,全程1146公里,其中中国境内9594公里。

    公路沿线通过横断山脉纵谷区,跨怒江、澜沧江,山高谷深,水流端急,路线高差达1300多米,地形气候非常的复杂。但是,数万中国的民工和技术人员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就修通全路,得到国内外舆论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38年十二月一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对中国政府维持大后方的经济、稳定战场的形势、重整军备、坚持抗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面抗战开始后,我军兵员和装备损失较大,仅前两年死伤就达110万人,飞机、坦克、大炮损失大半。本来武器装备就不如人,现在损失大半,对于中国战局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要维持抗战的局面,除了现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沿着国际运输线输入大量的必需物资,也是重要的因素。滇缅公路的开通,化解了日军攻陷武汉、广州从而带来切断华南补给线带来的物资匮乏的困境。

    不过1939年初日军攻占海南岛之后,形势发生变化,占领海南岛后,日军日益暴露出来进占越南、泰国和缅甸的企图。不仅惦越公路和滇缅公路两条国际交通线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西南诸声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日军如果攻占了缅甸,回师向北可以攻击滇西,不仅威胁昆明,四川也无法安稳,滇缅公路的防御以这个缅甸的防御开始牵动中国当局的心。但是缅甸毕竟是英国得势力范围,而英国并没有通日本宣战,所以中国当时只能从加强中缅边境的防务着手。

    三九年欧战爆发,虽然日本因为中日战争前景暗淡而被迫宣布“帝国不介入,专注中国事变”,但其称霸亚洲的野心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日军在发动对桂南和长沙的攻势时,时刻关注这欧战变化以及东南亚殖民地势力的消长。1940年夏,日本外相发表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演说,入侵东南亚的企图暴露无疑。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英国人的软弱才是致命的,尽管英国人在欧洲的绥靖政策已经彻底失败,并且吃尽了德国的苦头,但是英国人依旧在亚洲坚持这一政策,在日本面前妄想依靠软弱、妥协、退让来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一向表示要和法西斯死战到底,决不投降的死胖子丘吉尔在上台后同样幻想用这种两面手法敷衍日本,以保全他在远东殖民地的大后方,这在滇缅公路问题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之后,日本趁机胁迫英国关闭滇缅公路,英国政府竟然答应了日本,签定了封路协定,规定7月16日起,3个月内禁止武器弹药以及铁路材料通过缅甸转到中国。随即日本派出渡边三郎大佐和大野善隆海军大佐以及另外四名陆军军官一行六人抵达仰光,监督封锁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被封锁,中越线则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威胁之下,尽有的两条国际通道陷入瘫痪状态,中国抗战由此进入更加艰难的相持阶段。

    历史证明英国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保住英国在亚洲殖民地的做法是一厢情愿的,日本并没有顾及英国得苦心,反而利用英国得畏战的心理得寸进尺。9月日军侵入越南,中国至越南一线的运输道路彻底关闭,同时日本还同泰国签定“友好条约”,日本扩张的步伐已经渗透道英国在南亚所在的殖民地。

    为了尽快获得更多的的土地,日本派出大量的间谍,利用缅甸人的反英情绪以动摇英国得殖民统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缅甸人十分排斥中国军队,他们觉得中国军队世帮英国人来打日本人的,是英国得盟友,英国人以前在缅甸作威作福,欺辱他们,中国军队还帮英国人打日本人,那就是缅甸人的敌人,所以这些缅甸人现在不但不为中国军队提供情报,反而帮助鬼子,给鬼子提供情报。

    所以现在远征军的处境可谓是异常的凶险。另外英国人无耻的背叛,物资宁可销毁也不给中国军队,缅甸人人都把中国军队当做敌人,王汉章对于这次远征军胜利已经不抱希望了,尽管他有穿越者的优势,知道历史的走向,但是他并不是军人出身,不懂的打仗,现在更没有控制什么大部队,这一世好像也不是什么家世显赫的富家子弟,因此没办法力挽狂澜,现在王汉章只是在想着将远征军带出困境,不要再走野人山,被蚂蚁和蚂蝗吃掉,尽最大的努力保存远征军的实力,以图来日再战,只要王汉章成功了,那么就可以多挽救至少5、6万的远征军精锐士兵。

    对,就这样了,王汉章心底下定决心,现在的想法是最切合实际的,谁都想改写历史让中国称霸世界,不过目前王汉章是有那个心思,没那个实力,所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王汉章想明白,压制住内心的思绪,拿起笔和纸,将历史的走向写出来,当然是以分析的口吻来写的。

    王汉章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小排长,随时会遇上鬼子战斗,也随时会被子弹或者某处飞来的流弹击中要了性命,但是戴安澜去总部开会了,所以现在就算想找他也找不到,又不能擅离职守,要不然直接枪毙了。

    所以用文字先写下来,时间充裕就多写几份,交给师部的人,让其帮忙转交,就算自己死了,相信这些信还是有作用的。

    第011章 白人的本质

    六月初王汉章终于得知了橡树岭蘑菇云的真相,从德国的分析来看,美国至少在一年内无法拥有原子弹。

    王汉章的心思活络了,其实能跟德国败美国那是最好的,一旦他拥有了很淡,凭借其工业实力,中国再也无法打败他了,打核战根本没有赢家,毁灭地球不是战争的目的,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存。

    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王汉章还是心存顾虑的,他的国土面积,他的人口,他的科技、经济绝对不是华夏一时之间可以赶得上的,如果能趁着这次干掉他,那对华夏来说是个好消息。

    美洲国家为美国马首是瞻,资源丰富,完全可以自成一个体系,欧洲加上非洲的资源同样的丰富,也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体系,根本不需要依赖任何国家和地方。亚洲也可以自成一个体系。这三方都有一个石油大基地,非洲有北非地区,亚洲有中东,还有南海,而美洲有环加勒比海区域。

    经过慎重的思考,王汉章决定冒险一搏,对美国开战,当然中国跟德国结盟了必然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