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抗战往事 > 抗战往事第76部分阅读

抗战往事第76部分阅读

    第安人和印加人的领土,尽管德国人并不是真心为这些种族喊冤,甚至他也倾向于这么做,但是如今的局势迫使他们不得不把这一点摆在台面上。

    双方的口水战十分的激烈,不过在这件事情上英美显然落了下风,很快他们就调整的策略,指责德国残害自己的同类,苏联人也是白人,并且指责德国愚蠢的行为壮大的黄种人,最终黄种人会将包裹德国人在内的白人统统消灭。

    盟国希望借此挑拨中德之间的关系,不过中德自然不会上当,两国刚刚缔结了盟约,要不然还真的有可能让盟国得逞。

    对于盟国政府和民间那种睁眼说瞎话,双重标准的行为,中德两国政府和民间十分的恼火,德国民众原本还有一些人对于政府的这种行为不支持,但是看到自己的元首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这么做的,还要被盟国这么诟病,他们心反而更加的凝聚在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政府周围。

    如果不是盟国将他们的家园全部炸毁,他们哪里会没有家呢,而元首为了让他们远离盟军的飞机轰炸,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所以将他们安置在莫斯科这边,在这里他们不但获得了房子、土地,还获得了大量的生活物资,他们的元首连漫画书、玩具、和各种美食都给他们准备了,当然这些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德国遭到轰炸,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大幅度下降,很多人缺少粮食等各种生活物资,希特勒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物资,其中生活物资里面他最喜欢的就是方便面,现在每天他都要泡上一碗。

    方便面价格便宜,一包虽然解决不了温饱,但是能保证人不会饿死,能省钱,所以他成为了所有事物当中进口量最大的一种。

    第015章 对美宣战

    经过报纸的分析,德国民众发现希特勒虽然对别过的人或许残忍了一些,但是希特勒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德意志日耳曼民族。

    原本一些想要刺杀希特勒的人也改变注意或者犹豫了,尽管希特勒发动战争导致了德国被夷为平地,但是希特勒却将德国的领土扩大的几十倍,而且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德国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杀了希特勒,恐怕德国很快就会陷入分裂当中,到时候都忙着内斗,哪里能集中精力去抵挡盟军呢。

    他们杀希特勒是为了德国好,如果杀了希特勒,德国的情况反而会更糟,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德国如果战败了,后果可想而知,可能好一点的情况是德国回到废墟上,然后向欧洲赔偿巨额的赔款,这些巨款肯定是一下子拿不出来的,那么就要向银行贷款,然后利滚利,德国人永远也还不清这笔欠款。

    第二种可能是在德国的废墟上,一部分领土被分割出去,在剩余的领土上建立了无数的小国家,就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当然赔款还是要继续,只不过多少的问题。

    最惨的是第三种,德国亡国灭种,日耳曼人被杀光,最有可能这么做的是法国人和苏联人。

    德国的民众在报纸的分析下也看懂了这一点,确实,德国战败他们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乎德国上下一直要求尽快肃清苏联人,打造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一品家族。

    德国的青壮年纷纷参加后备军用换装后的毛瑟步枪等武器参与屠杀苏联人。

    英美苏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而斯大林至此再也没有回到苏联,当然当中还有很多故事,我们暂且不表。

    话说华夏民间反美,反英法的情绪持续升温,各地纷纷要求对美国为首的盟国宣战。

    王汉章看实际成熟,北洋舰队也已经抵达了预定的方位,此时是7月2日。

    根据中德盟约规定,中德暂且不宣布两国结盟之事,而且必须由中国同意宣布,两国才可以宣布,不过这也有个期限,那就是不超过两个月,也就是中国在两个月内必须对盟国宣战。

    谈判的时候,中国方面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为了能够有时间准备,如果仓促宣布结盟,那盟国会对中国积极的防御,可是关键是中国一时半会无法立即发动战争,需要一段时间调动军队,休养生息。

    所造成的后果是加大了中队进攻的难度,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7月3日,中国在事先告知了德国之后,同德国在同一时间宣布中德缔结同盟,同时中国对盟国宣战,当天,毛卫国领导的社会党军就迫不及待的进攻看不到几个活人的中东地区。

    盘踞在伊斯兰堡等几个重要地区的英军当天就投降了,他们几乎没有抵抗,说实话这一个月来他们每天活在恐惧当中,开始他么十分担心中队进攻,后来他们崩溃到每天期盼中队到来。反正他的国家留下他们就是为了恶心中国人的,他们那点兵力在中队面前不堪一击,他们也就索性不抵抗了,有几个认为要打几枪才能投降的也只不过朝天开了几枪。

    社会党军进展神速,一个星期就控制了波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所有的地盘,并且大军直扑伊拉克、沙特等阿拉伯半岛国家,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这里的人早就死的七七八八了,没有军队,没有平民组织游击队抵抗,当然这是后话。

    中东地区的战事并不精彩,这次中队作战的对象是美国,英法在中东的力量不值得一提,他们的精力在非洲的殖民地,在本土防御德军,这就注定社会党军会轻松的拿下西亚地区。

    再说开战当天,此时已经是七月份了,即便纬度高如白令海峡的地区此刻也进入了春天,寒冷过去了冰雪早就融化了。

    开战前,中队就做好了渡过白令海峡进攻阿拉斯加的准备工作,中队在勘察加和楚科奇半岛地区集结了三十万陆军,飞机两千架,航母舰队一支。

    这里是太平洋舰队在驻扎,因为有日本在所以没有将他的总部安置在海参崴,否则一旦日本搞偷袭,容易被包饺子。

    当然将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放在勘察加也是为了防范美国,毕竟隔着日本,美国想要支持苏俄,想要对中国开战就只有从这里最方便了,王汉章不是傻子,这点自然想得到。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王汉章必须让海军熟习白令海峡等北太平洋的水文情况,为日后进攻美洲做好准备。

    中国外交部向美国等盟国驻华大使提交宣战书之后,已经盘旋在白令海峡的空军立马飞向了阿拉斯加等美国各处军事设施。

    不过美国毕竟不是苏联能比的,美国在这里安装了大量的雷达,尤其是中国控制对岸之后,他就更加重视阿拉斯加的防御的,不但曾设了很多雷达,还修筑了大量的工事,另外就是调集了不少士兵驻扎在这里,美国在阿拉斯加的兵力达到了20万。

    美国的雷达兵很快就探测到了来自白令海峡的飞机群,他立马把情况上报给了阿拉斯加守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与苍老师同居的日子最新章节。

    这家伙自从被日本人赶出菲律宾之后就逃到了澳洲准备组织兵力反攻菲律宾,哪知道战局的发展远远超乎他的预料,他还没反攻菲律宾,日本人就打上门来了。

    最让麦克阿瑟郁闷的是后来他们明明不落下风却让出了整个澳洲,当时他极力反对,但是上面缺一要保住苏联为由,暂时跟日本何和谈不听劝告,现在好了,苏联没保住,欧洲大战遥遥无期。

    而从澳洲回美国之后,他很快就接到了新工作,那就是担任阿拉斯加守军的指挥官,毕竟他是美国最了解东方的将军。

    下面上报发现从白令海峡飞过来大量的飞机,虽然他并没有接到白宫关于中国对盟国宣战的消息,但是军人的敏锐感觉,让他及时反应过来,不管怎么样只要不是美国的飞机,只要他们敢踏入美国的领空就彻底消灭。

    而从勘察加半岛起飞的空军已经开始对阿留申群岛进行轰炸,这里的轰炸非常的顺利。

    太平洋舰队在轰炸两个小时候出现在了阿留申群岛的海面上开始登陆。

    太平洋舰队拥有一艘重型航母,三艘直升机航母,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六艘,潜艇三十艘,以及其他各类简直共两百余艘。

    这次他们组织了一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要夺取阿留申群岛。对于中队来说要夺取科勒温火山以东的岛屿难度并不大,美军在这些岛屿上驻兵并不多,他们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前哨使用,美军在道上建立了很多雷达站,只要中国或者日本的海军想要进攻这里,那就必然会被发现。

    阿留申群岛最东端有个岛屿,这个岛屿还蛮大,岛上有淡水,而且上面还有个阿图小镇,在这个岛上,美国的驻军才一个连一百多人。

    因为距离勘察加和科曼多尔群岛近,中国空军没有损失一架飞机就掌握了制空权,上午10点30分随着太平洋舰队司令邵兵的一声零下,三艘航母上的直升机在舰炮的掩护下装载着大量的陆战队员飞往阿图。

    美军原本修筑的防御抢滩登陆的工事完全没用,不过他们的工事也被炸的七零八落,道上的美军损失惨重。

    这一仗凭借着制空权,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中队取得了完胜。当然这只不过是一场小的不能再小的岛屿攻防战,胜利本身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海军和空军从这次联合夺岛的战役中学到了经验,他们的经验将会在未来的时间内发挥到广袤的太平洋上面。

    首战告捷,中国海军并不着急,岛屿交给陆军接管,同时修好了道上被炸毁的飞机场设施,供飞机停驻。

    接下来他们要攻击群岛上的下一个小镇阿姆奇特卡小镇,进入这里美国的空军出动就更加的方便了,中队进攻的难度也加大了一点。

    邵兵等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军官们此刻正在旗舰上总结这次登岛作战的经验,没错就是这么的狗血,他们居然登上了这样一个几乎没有抵抗力量的小岛在这里总结什么经验,要是一般人早就去打下一个美国的岛屿了。

    不过这并不是他们脑子有问题,而是王汉章教他们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总结每一次的战斗经验,只有在勤加训练的基础上总结每一次成功和失败的利与弊,他们才能很快的提升自己,将自己打造成一支战斗力数一数二的海军,为国家御外悔,开疆拓土。

    因此邵兵等人对于他们第一次作战的经验非常的重视,只有大家开个集体大会分享自己的经验才能在战争中更快的学习战争,才能让经验深入人心。

    而中国和德国突然宣布中德结盟,并且对盟国宣战,这可把盟国的领导人都下一了一跳,华夏今非昔比,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领土足以让无数的小国家恐惧。

    第016章 一泼冷水灌顶

    缅甸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世纪80年代起沦为英国得殖民地,缅甸的东北与中国云南相邻,西北通英属印度交界,东南与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接壤,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当然缅甸其实一开始并不像后世的缅甸那样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不过是英国为了殖民,为了方便管理陆陆续续的将这一地区的部族还有抢夺的中国领土并入进来。

    当然这些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对于已经被吞并的各族来说纠结过去还不如着眼未来。今天这个事情还跟一个中国人有关,不,是跟全中国的中国人都有关系。

    三天前王汉章穿越来了这里,穿越到了戴安澜200师一个排长的身上,好久王汉章才搞清楚情况,王汉章现在明白现在是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的时期。

    王汉章对于这次远征军最后的结局是一清二楚的,文科生,对历史有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当中消灭鬼子很多的几次战役耳熟能详,两次远征境外自然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王汉章一直觉得本国的士兵去外国打仗那是十分有面子的事情。

    想起历史上远征军这次悲惨的遭遇,尤其是200师德遭遇,王汉章嘘嘘不已,200师德存亡可是关系道自己的小命啊!不过他只是一个小排长,就算在努力打仗也影响不了大趋势,要是任由200师按照历史的发展,那自己的小命说不定就交代了。

    不是王汉章怕死,而是好像穿越者不都是要力挽狂澜、改写历史、挽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的吗?王汉章也希望既然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就应该这样,人生最痛苦的就是你知道结果,知道过程,而且没有比这更坏的,但是你却没有办法改变,至少目前没有,所以王汉章现在在深深的苦恼当中。

    王汉章在想要是第一次远征军就能守住缅甸,那么或许国内抗战的情况就会明显改善很多,说不定中国还能提前反攻,另外现在英国正在被德国肆虐,这个时候是英国最虚弱的时候,要是远征军现在能守住缅甸,那么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缅甸,让缅甸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不过这个只是在王汉章的脑袋里想想而已。

    现在即没办法打败日本人,谈什么控制缅甸呢,另外就算打败了日本人,如何说服中央政府得罪英国人来控制缅甸呢,恐怕中央政府没有那个魄力,从历史得知老蒋可是优柔寡断之人啊!除了内战,样样不行。王汉章现在很羡慕苏俄有个斯大林、德国有个希特勒。至于中国又毛泽东,算了毛哥现在还在打游击呢,现在绝对指望不上他了,等1949年之后,世界局势早就翻天覆地的变了,时机早就错过了……苦恼……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西移,西南诸省成为全民持久抗战的大后方。缅甸是出入中国西南的门户,在中国政府的持久抗战战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日本的侵略使得英国开始和国民政府关系密切起来,缅甸在此之前并未成为需要费心的问题。国民政府早在抗战开始后就同英国协商,修筑了滇缅公路以便获取进口物资。

    缅甸按山川河流以及经济政治情况分为两部分:曼德勒以北为上缅甸,曼德勒为上缅甸的政治中心,握交通支枢纽,扼水路之总汇,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曼德勒以南为下缅甸,下缅甸以仰光为咽喉,为之前新兴的商港,有现代化的港口设备。后世他是缅甸的首都。

    上下缅甸有铁路和公路南北贯穿,滇缅公路就是充分利用仰光至曼德勒的铁路个曼德勒支腊戌的公路。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到缅甸境内的腊戌,全程1146公里,其中中国境内9594公里。

    公路沿线通过横断山脉纵谷区,跨怒江、澜沧江,山高谷深,水流端急,路线高差达1300多米,地形气候非常的复杂。但是,数万中国的民工和技术人员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就修通全路,得到国内外舆论界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38年十二月一日,滇缅公路正式通车,对中国政府维持大后方的经济、稳定战场的形势、重整军备、坚持抗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全面抗战开始后,我军兵员和装备损失较大,仅前两年死伤就达110万人,飞机、坦克、大炮损失大半。本来武器装备就不如人,现在损失大半,对于中国战局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要维持抗战的局面,除了现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沿着国际运输线输入大量的必需物资,也是重要的因素。滇缅公路的开通,化解了日军攻陷武汉、广州从而带来切断华南补给线带来的物资匮乏的困境。

    不过1939年初日军攻占海南岛之后,形势发生变化,占领海南岛后,日军日益暴露出来进占越南、泰国和缅甸的企图。不仅惦越公路和滇缅公路两条国际交通线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西南诸声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日军如果攻占了缅甸,回师向北可以攻击滇西,不仅威胁昆明,四川也无法安稳,滇缅公路的防御以这个缅甸的防御开始牵动中国当局的心。但是缅甸毕竟是英国得势力范围,而英国并没有通日本宣战,所以中国当时只能从加强中缅边境的防务着手。

    三九年欧战爆发,虽然日本因为中日战争前景暗淡而被迫宣布“帝国不介入,专注中国事变”,但其称霸亚洲的野心并没有丝毫的减弱。日军在发动对桂南和长沙的攻势时,时刻关注这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