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官居一品 > 官居一品第16部分阅读

官居一品第16部分阅读

    子摇头笑道:“进盐运盐都得店东本人亲临,沈大叔还得当差,哪有功夫?还是我来吧。”说着憨厚笑笑道:“反正我这辈子也不指望念书了,还是攒俩钱娶媳妇,生几个娃,然后让娃好生读书吧。”

    ~~~~~~~

    说话间,日头渐渐偏西,沈默突然听到几声鸟叫。便摆摆手,示意两个伙伴噤声。

    三人屏住呼吸,趴在地上往河滩望去。

    果然见先是几只小鸟飞来河边,蹦蹦跳跳的喝水觅食。不一会儿,便有大片麻雀聒噪着,呼朋引伴;成群的绿头野雁拍打着蓬松的翅膀,还有些个叫不上名字、五颜六色的小鸟,也跟着一齐向河滩滩边飞来。

    不知哪一只鸟先发现了香喷喷的饵食,大概是一天没吃东西饿坏了,一着地便饥不择食地狠啄食饵,绿豆般的小眼睛不时警觉地向四周瞟着……紧接着,其它的鸟也发现了,便一窝蜂上来,叽叽喳喳的抢夺美食,浑没注意到头顶那张大网……

    就连沈默和长子也从没见过这么多鸟,强按住兴奋的心情,直到鸟儿聚集最密的时候,才猛地一拉绳,一张大网便‘呼啦啦’的从天而降。

    一听见异响,机敏的小鸟便张开翅膀,想要四散飞去。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没等它们起飞,大网就把它们全部罩在里面了。

    其余的鸟儿受惊飞走了,只留下在网中扑腾的几十只大小鸟。

    三人十分兴奋,从苇丛中冲出去,想要按住网清点一下胜果。

    谁知此时,忽然整个罗网扑腾腾地朝前跳动起来。三人大吃一惊,紧追几步,没想到罗网竟然腾空飞起。原来,其中一只大鸟张开翅膀向上飞去,其余的雀鸟也跟着奋力腾飞,竟然连网一起上了天。生死存亡之秋,连鸟都知道拼力合作起来。

    ---------------------------------分割-------------------------------

    再说一遍,关于商人子弟能否参加科举,请参见本书的作品相关,认识一下张四维,王崇古几位部阁高官再说。

    第七十八节 卖与立 (下)

    沈默抬头望着罗网,又看看日欲西坠的天空,大喊一声道:“快追!这些鸟儿飞不了!”便和长子当先追了出去。

    沈京感到很纳闷,可两人已经跑出老远,只好气喘吁吁跟在后面。

    他们仨一边盯着罗网的去向,一边顺着河道猛追,一直跑了一刻钟,便渐渐到了人烟密集的地方,却还是没追上。

    河道上到处停泊着渔船。船上收拾渔具的人们,只见三个光着脚板、短衣短裤的半大小子,在追着天上的鸟网狂奔。

    这真是个景观啊,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送着他们跑向远方,还不忘嘲笑两句道:“真是三个头世人,鸟在天上飞,人在地上跑,怎么追得上?”沈默却毫不理睬,仍全力往前追,长子也一言不发的跟在后面,同样没有停下了来的意思。

    沈京拼命赶上来,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道:“我说,我们不要追了,跟个傻子似的让人笑话,还是歇一歇吧!”

    沈默叉着腰站一会儿,也是上气不接下气道:“不!不能歇,。”说完便继续往前跑,长子继续跟着,沈京含糊的咒骂几句,只好也跟上去。

    不一会儿,夕阳落坡,红霞满天,天空中一片瑰丽的紫红色,美的让人心悸。

    就在沈京筋疲力尽,大叫‘打死我也不追了’的时候。那个飞在天上的罗网,竟突然在半空中停了下来。渐渐地,整个网子果然不情不愿的从天上坠下来……虽然下坠的速度极慢,但任谁也能看出,这些鸟是飞不走了。

    沈默高兴极了,他哈哈大笑道:“怎么样?我说能追上吧?”

    沈京很是惊讶道:“你怎么知道鸟网会掉落下来?”

    沈默指着天空道:“你想太阳西坠,夜幕降临,这些鸟儿都要各自回巢。可它们不是一伙的,有的家在树林,有的家在屋檐,有的还要翔归山崖。所以它们不可能一直往一个方向飞,一但到了归巢的时候,便有的往东飞,有的向西飞。方向一乱,闹成一团,一个个精疲力竭,整个鸟网自然会掉落下来的呀。”

    沈京佩服的五体投地,刚想搜肠刮肚赞美一下沈默,却听长子突然叫道:“糟了,它们要掉到河里了。”万一淹死鸟,可就不值钱了。

    话音未落,长子便纵身跳入河中。沈默也不愿意追了半天的成果,最后还要泡汤,便从怀里掏出那两个油纸带,丢给沈京后,也跟着跳下去。水乡长大的孩子,哪有不会水的?

    沈京本来也想下水,却被沈默强行变成了文件保管员,只好怏怏的站在岸边,嘟囔道:“老是欺负我。”

    ~~~~~~~~~~~~~~~~~~~~

    沈默和长子水性都很好,游到水中央,静等着那些鸟彻底没劲落下来。

    眼看着鸟网越来越低,马上就要触手可及时,突然却听岸上的沈京大喊道:“小心啊,东边有船来了!”

    沈默两个赶紧转头望去,果然见一艘大船从上游顺流而下,此时夕阳如血,江面上金光粼粼,船上人显然没有早看到水里人。

    来不及发出声音,两人如受惊的小鱼一般,各往两边闪去,险险躲过扑面而来的快船。

    就在此时,那罗网也终于落下,啪嗒一声,掉在那船的甲板上,紧接着便是一声低呼响起……

    ‘我们的鸟要被他们昧了去。’刚刚摆脱危险,沈默就如是想到。然后便打水游过去,朝着船舷一跃而出,胳膊把住船帮便翻上了甲板,甩甩头上的水,一边高声道:“在下是来找我的鸟的……”一边放眼四处寻找他的鸟。

    还没看到鸟,他却看到一个身穿淡绿长裙,容貌清雅秀丽的女子,有若带露水仙般,亭亭坐在一张七弦古琴后,正双手捧心,满脸吃惊的望着沈默。

    一看到这女子,沈默立刻就忘了他的鸟,心里兀得浮出一行妍丽洗练的诗句……空潭泻春,古镜照神。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

    他望着那女子,那女子也望着沈默,女子那双深潭似的眸子里,先是一阵戒惧,接着却又变成惊讶,最后全是难以置信的目光。

    这时候,一个模样俏丽的丫鬟,领着几个保镖模样的家伙从船舱跑过来,一见有蟊贼敢侵扰自家小姐,丫鬟登时大怒,娇叱一声道:“给我拿下!”

    保镖们便张牙舞爪的猛扑上去,谁知没跑出两步,那发号施令的丫鬟却又是一声道:“退下。”保镖们差点掉到水里去,有位老兄甚至闪了腰。

    可画屏姐最大,他们也只好怏怏停下,双目喷火的怒视着沈默。

    沈默已经将视线落在自己的鸟上,原来那罗网正落在那小姐脚下。

    姑娘虽然漂亮,但又不是自己的,还是讨回鸟来实在。沈默衣衫不整,也不好上人家的船,而且似乎自己还有冒失冲撞的罪过,引来物议可就不好了。

    正不知如何是好,沈默便看到一个熟人领着那群保镖出来,心中一松,知道没事儿了。讪讪笑道:“画屏姐,一直以来承蒙关照,无以为报。送你家小姐一兜名贵小鸟,作为谢礼。”不待那画屏说话,便翻身入水,消失在暮色深重的河水中。

    画屏呆呆的望着渐渐消散的涟漪,一时有些痴了。

    =本卷终

    在第一卷《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对安宁富足的大明朝,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那个时代的市井社会。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代,是内忧外患、云谲波诡的嘉靖后期,这就注定了平静只是暂时的,所以请期待第二卷《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七十九节 祝福 (上)

    大明嘉靖三十二年腊月底,绍兴府会稽县。

    年谣有云‘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洗邋遢。’这话说的是,老百姓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全家出动赶大集、买年货,采买足够半月之用的柴米油盐、鸡鸭鱼肉。然后从二十八这天,便不再出门,在家里洗洗刷刷等着过年了。

    商家一年的经营到二十七也就结束了,但二十八回家过年前,还得把商铺收拾的干干净净才行。所以尽管这一天街上的行人稀少,可各家店铺却热闹不减……

    永昌坊宝佑桥街上的一家店铺门前,一个穿着蓝布夹袄、黑布棉裤的高大青年,正带着两个伙计进行大扫除。两个伙计扫地擦窗棂,洒水抹柜台,忙得不亦乐乎……东家仁义厚待,大家关系又非比寻常,伙计们自然实心做事。

    那大个子青年却搬了个梯子搁在门口,端着水盆抹布,敏捷的爬到顶上,开始细心的擦拭那块楠木匾额。他如对待婴孩一般,轻轻的抚摸着匾上‘三仁商号’四个古拙有力的大字,心中不由涌起一些感慨……

    转眼之间,这家三兄弟合伙的商号,已经红红火火成立一年半了,生意也越做越大,从最初的每月四百斤细盐,到今年上半年的六百斤,下半年的八百斤,收入整整翻了一番。他们兄弟合计着,明年还要再开两家分号,争取一年能卖十五小引、三千斤盐……虽仍然跟那些动辄上万斤的盐商没法比,但已经可以保证两家人加上沈京一辈子衣食无忧,手头宽绰了。

    其实今年,他的生活就好了一大截。不说别的,单看他的体型,从原本又高又瘦,变成现在的又高又壮,脸色也红润健康,就知道他已经委屈不到肚子了。

    按说手里有钱了,生活也好了,他应该没啥烦心事才是,可长子最近却时常莫名其妙的心乱,一想到一些场景,便忍不住热血上头,恨不得立刻离家出走……

    ~~~~

    “东家,东家……”伙计的呼唤声,把沉思中的长子叫醒,他‘哦’一声,低头道:“什么事?”

    “您再不停下的话,咱们这匾额就要透气喽。”俩伙计在梯子下笑道。

    长子感到有些没面子,讪讪问道:“活都干完了吗?”

    “就等您检查了。”伙计笑道:“当然肯定没有您擦得匾额干净。”长子平日宽厚,伙计们跟他有些随便。

    长子从梯子上下来,在屋里检查一圈。见大差不差,便点点头,走到柜上,从腰上取下钥匙,打开抽屉,摸出两个红包来,递给早就巴望着的俩活计道:“回去给大叔大婶问个好,我过年去看他们。”他和沈默虽然已经搬出草舍了,但心里一直有那些可亲的街坊,除不时周济之外,连店伙计也是从那里雇的。

    两个伙计结果那沉甸甸红包,兴高采烈道:“过年来给沈爷、东家拜年。”长子又嘱咐他们正月十六开工,便放他们回家过年了。

    待伙计走了,长子将梯子搬进来,再把那些不太干净的地方,重新打扫一遍,待彻底满意了,这才上门板,关店门,从后门回到天井里……原来这是个‘四水归堂’的宅院,朝南的正房做了店铺,后院三面都是两层白墙黑瓦的小楼,围成一个两张见方的大天井……或者说是小院子更合适。

    长子进去天井,看到老爹正在整治新宰的鸡鸭。厨房里冒着腾腾的热气,闻闻味道,他便知道是自己老娘在蒸年糕。

    姚老爹也看到长子,手上不停,压低声音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才回来。”长子说前面刚忙完,他爹便指派任务道:“快去厅堂里打扫干净,千万莫碰倒了祭器。”

    长子这才想起,今天是请大菩萨的日子。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掸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他虽然有一双弟弟妹妹,但这么重要的差事,父亲是万万不会交给小孩的。

    长子刚要答应,他娘也从厨房出来,脸被热气蒸得通红,手腕上还带着对绞丝银镯子,撩撩额前散乱的头发道:“去看看沈爷起了没?起来了我给他下面。”

    长子挠挠头,闷声道:“那我先去看看沈爷。”便把他爹的差事搁一边,往东厢楼上去了。

    东厢二楼分三间,长子轻手轻脚的上去敲敲门,小声道:“潮生,沈叔起来了么?”

    房门吱呦一声打开,一个身材修长、面目清俊的青年闪身出来,正是长高了不少的沈默,他吐出一口浊气,小声道:“睡得跟死猪似的,估计得后晌才能起来。”说着有些郁闷道:“为了当上这个主簿,三天竟要醉倒两回,实在是划不来。”

    说话间,两人进了隔壁书房,里面整整齐齐堆着各色书籍,屋子中间虽然有炭盆,却因为怕走水,人离开就熄了。

    沈默不由打个寒噤道:“真是冷啊。”长子便赶紧把炭盆升起来,随着橘色的火光欢快跳跃,屋里终于渐渐暖和起来。

    沈默这才脱了身上的半旧蓝色大袄,露出内里的栗色长衫,更显得清瘦潇洒,温文尔雅……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半倚在一张铺了棉被的安乐椅上,一边沏茶冲水,一边歇瞟着心不在焉的长子。

    待他起身在凳子上坐下,沈默递一杯浓茶过去,轻声问道:“想什么呢?”

    “没,没什么。”长子连忙摇头,端起茶杯便往嘴上送。

    “烫!”沈默赶紧将他拦住,似笑非笑道:“这也叫没心事?”

    ----------------------------------------分割---------------------------------------

    新一卷,大家支持啦,啦啦啦啦……

    第八十节 祝福 (中)

    书房中炭火跳动,映照着长子的面色晦明晦暗,他双手捧着茶杯,缓缓道:“什么都瞒不过你,实话说吧,我最近有些不大安分。”

    “哦?”沈默端详他一阵,点点头道:“确实到了想女人的年纪了。”

    长子差点把杯子掉到地上,慌忙解释道:“不是那么回事。”说着眉头逐渐皱起,吞吞吐吐道:“我不大想当一辈子商人。”怕沈默生气,他又赶紧解释道:“不是你要是没有别的办法,我会一直干下去的。”

    沈默毫不意外的笑笑道:“谁也没让你干一辈子,现在咱们已经熟悉这里头的道道了,谁也糊弄不了了,可以找个能干的掌柜顶着了,不碍什么事的。”说着话锋一转,笑眯眯的问道:“那你想去干什么呢?”

    “我想……”长子低着头,小声道:“当兵去。”

    沈默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好半天才缓缓道:“还有别的志向吗?”

    长子摇摇头,紧咬着下唇道:“我就想去当兵。”

    沈默也摇摇头,板下脸来道:“你可以去问问你爹,看看他答不答应。”

    长子的头更低了,小声道:“就是怕他不答应,才先找你商量的嘛。”

    沈默放下手中的茶壶,探身与长子对视,刚要说话,门却开了。一个穿着绿色绸子大袄的青年走了进来,一看见他俩便嘿嘿笑道:“背着我密谋什么呢?”

    沈默翻翻白眼,重新靠回椅背上,没好气道:“你来的正好,快帮着开导开导我们的长子吧。”

    来人面相十分喜感,自然是沈京沈四少,一听沈默这样说,他便大惊小怪道:“长子,你怎么像根蔫黄瓜?”

    “说正经的。”沈默笑骂一声,指指长子道:“这位老兄想要去当兵,你快帮我劝劝他吧。”

    沈京的嘴巴登时能塞上个鸭蛋,瞠目结舌道:“我没听错吧?你要去……当兵?”

    长子点点头,闷声道:“当兵怎么了?徐达常遇春不都是响当当的大英雄吗?”

    “你那是老黄历了。”沈京挥挥手,拖条板凳过来,坐在长子的对面道:“现在是什么年代?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啊!你要是当了兵,你的儿子、孙子、孙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都会怨死你的!”

    长子被他一阵数落,一下子更蔫了,垂首道:“为什么要恼我?”

    沈京又要奚落他,被沈默摆手制止,叹口气道:“其实我们何尝不想学那汉唐将军,醉卧沙场、马革裹尸?可这个世道让我们不能够啊!”沈默语重心长的劝说道:“可这个世道就是这么重文轻武,整个大环境下,军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都是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