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官居一品 > 官居一品第126部分阅读

官居一品第126部分阅读

    的挑拨反贼内斗,最终使他们自相残杀起来,大大帮助了官军的进剿。

    吕窦印面上的表情才不是那么纠结,长长舒口气,望着云悠悠的蓝天道:“这天真美啊,怎么以前就没发觉呢?”显然他已是回光反照了。

    沈默抬头看看天上,没发现有任何特别的,但听吕窦印又道:“一辈子忙着追名逐利,现在临死了才明白,原来世上最值钱的,都是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的。”比如阳光,亲情、生命……

    沈默默默点头,他承认,自己的心弦被触动了。

    又听吕窦印问道:“要是请你给我……写墓志铭,大人会答应么?”

    此情此景,沉默当然没法拒绝,哪怕违心的夸一跨,也没什么大不了。

    “能知道你会怎么写吗?”吕窦印问道。

    “这个……”沈默轻声道:“我还要慎重考虑,一时没有思路。”

    “请你实话实说就好了。”吕窦印呵呵笑道:“我活了这四十年。前半段人生得意,算是一段喜剧;中间利令智昏,算计过多,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演了一出活生生的闹剧;最后不想折腾了。想好好过日子了,谁知造化弄人,却又成了悲剧……”说着还怕沈默不信,道:“不管你信不信,其实从群年起,我就不打算再跟你纠缠了。一方面我知道不可能斗得过你。另一方面,我也在反思,其实种种的不如意,皆是我咎由自取……若不是我凡事以‘利’为重,不惜背信弃义,又怎么会发生后来那么多事儿呢……”

    说完长长地一段,他的元气终于耗尽,面色变得如金纸一般,声音也为不可闻道:“当初要是不推了那门亲事,该有多好啊……”然后便缓缓闭上眼睛。

    沈默以为他死了,心一沉,伸手去试他的鼻息,却见吕窦印重新睁开眼,一把抓住他的手道:“咳咳……求你件事,请你务必答应我。”

    “你说。”沈默也不挣脱,轻声道。

    “因为当初她向你告密,我与婉儿断绝了父女关系,她现在在杭州水云庵里修行。”吕窦印紧紧抓着沈默的手,道:“帮我告诉她在我心里,她永远是我的好女儿,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了此生最后一句话道:“如果可能的话,帮我照顾她……”然后,便瞪着眼睛,长逝了。

    在他的身边坐了良久良久,沈默才缓缓伸手将他瞑目,抬起头,对不知何时立在身边的戚继光道:“我们得珍惜身边人啊,谁知道一时的怄气,会不会酿成一辈子的遗憾。”

    戚继光重重点下头,目光飘向了东边,那里是苏州城,还有他的妻子。

    其实沈默这话,不只是说给他听的,不是说给自己,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赶紧回到苏州城,对着若菡说一声,对不起,我爱你……

    将吕窦印的尸体抬上船,戚继光开始收拢部队,准备启程返回苏州。

    就在这时,一艘快船划过来,从上面跳下一个神色仓皇的传令兵,找到戚继光的将旗,便急匆匆过来,伏在他耳边小声耳语起来。

    戚继光听了面色数变,最后回复了正常,沉声吩咐道:“不要走漏风声。”传令兵赶紧应下。

    “大人,”戚继光走到沈默身边,低声道:“我们似乎中计了。”

    第四六零章 半边天

    “出什么事情了?”沈默心一紧,沉声道。

    “苏州来报,有倭寇数千人,肉果我军几道防线,已经兵临城下。”戚继光轻声道。

    “刘显和王崇古都是吃干饭的吗?”沈默简直要惊呆了:“这就是他们吹嘘的固若金汤吗?”

    “大人,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戚继光轻声道:“重要的是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办。”“班师回援,有什么号讨论的?”沈默沉声道。

    “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戚继光缓缓摇头道:“如果把这次的叛乱,与攻击苏州城的倭寇联系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在别人的算计中。”沈默轻轻地捏着睛明道。

    “大人说的对,”戚继光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就不得不防着,对方会围着点打援。”“你说,他们有可能伏击我们?”沈默问道。

    :这说不准,他们又可能伏击我们,也有可能是调动我们。“戚继光沉声道:”大人也参加过不少抗倭之战,当知道他们就占成精,狡猾多端,这是不能掉以轻心。”“那苏州城怎么办?”焦灼的神情浮上沈默的面庞,因为处在后方的苏州城,几乎是不设防的……城防官兵加上三班衙役,不过三百余人,且几乎没有战斗力。一想到繁华的苏州城,可能被倭寇毁于一旦,自己怀孕的妻子也处在不测之中,沈默便感到五内巨焚。

    但戚继光却很镇定道;“请大人放心,末将敢打包票,在我们回援之前,苏州城是不会失陷的。”“理由呢?”只要有说的过去的理由,沈默便宁愿相信他,可是戚继光给出的理由,却几乎荒诞:“因为我家的母老虎在城中,只要有她在,苏州就不会丢了。”沈默这噶汗,干笑两声道“元敬兄对嫂夫人很有信心啊……”

    “似的大人。”戚继光点头道:“我夫人是将门虎女,不仅弓马娴熟,而且深谙兵法,从容果敢,如果为将的话,是要胜我一筹的。”其实潜台词是,我的一身本领,八成是是来自我夫人的……必然仅凭武艺平平,兵法稀松的戚景通,是教不出戚继光这头猛虎来的。

    当然这话时不足为外人道哉的。

    倭寇是傍晚时分,突然出现在苏州城外的,当时还没要关城门,若不是最近闹乱匪,使门卫的警惕性还不错,恐怕要直接突破了。

    “快关门!”城门上的校尉尖叫道:“敲警钟!”“铛铛铛铛……”令人无比紧张的警钟声,划破苏州城的天空,在倭寇冲到成前的下一刻,城门轰然落下,将其挡在城外。

    但是恐慌,不可遏制的蔓延开来……当得知倭寇出现在城外的消息后,城里的士绅百姓极为慌乱,因为他们的主心骨和保护神,全都已经出征,仅剩下手无寸铁的百姓和妇孺,毫无反抗之力。

    士绅富商们仓皇的聚在一起,商量着对策,有人说,给倭寇一笔钱,让他们去别处吧,也有人说,咱们今天晚上快逃吧……老百姓也吓坏了,有的像无头苍蝇跑来跑去;有的已经关上门做起了缩头乌龟,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一时间慌乱悲观的情绪,充斥着每个人的心头。

    知府衙门里的若涵,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柔娘焦急道:“夫人,咱们赶紧找个地方躲一躲吧。”留守的铁柱也劝道:“是啊夫人,大人在市舶司衙门挖下了地道,十分隐蔽,让我们护送您去哪里躲一躲吧。”

    “我哪也不去。”若涵一遍做着她的小衣服,一边神态自若道:“我丈夫是苏州知府,以有保民守土之责,现在他出征在外,我要替他跟老百姓在一起。”“夫人,话虽这样说,可是您肚子里的孩子……”柔娘焦急道。

    “我和他的孩子,不会做逃兵的。”若涵淡淡一笑。看了一眼铁柱道:”铁大人,城中目前的文官武官,数你的品级最高,你就理当但其全城防守,而不是单单就保护我一个人。“”这个,卑职甘愿身先士卒,“铁柱一脸为难道:“只是我不会受城,误了大事就坏了。”“我知道,”若涵你搁下手中的活计望着他道:“可是实在没有人选,只有请铁大人勉为其难了”“那……好吧》”铁柱面色沉重的应下,他是真没底啊。

    知道话音未落,便听门外传来一声利落的女声道:“不用这么为难!”听到这声音,若涵的脸上浮起一丝笑容,起身道:“姐姐,你怎么来了?”“找你这个知府夫人请缨来了。”来的正是戚继光的都忍王氏,只见她戴璎珞冠,穿亮银甲,束狮蛮带,踏朝天靴,肩披猩红斗篷,腰挎三尺青峰,背上背着一贴乾,她高挑的身材,坚毅的表情,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好一个英姿飒爽的女赵云,大明只=之花木兰!

    若涵看她这身打扮,不由讶异道:“姐姐也要上阵?”“有何不可?”戚夫人柳眉一挑道:“我自幼跟父亲修习武义,懂兵法,知韬略、上马舞得长枪,下马拉的三石硬功,不是我夸海口,这苏州城中别看须眉无数,能胜过的,恐怕只有戚继光一人。”虽然当着面,从不给戚继光面子,但在外人面前,她却知道维护丈夫。

    戚夫人一番话换来了若涵和柔娘两个一脸崇拜,铁柱却有些不以为然,在他沿路,女人就是弱者,跟着打仗有什么关系?戚夫人目光犀利,看出他的不服,冷冷一笑道:“黑大个试一下。”铁柱连连摇头道:“好男不跟女斗。”说着带着着头盔朝若涵拱拱手道:“夫人,末将去了。”原先都是自称属下的,这下也改称末将了。

    若涵要出声叫他,却被戚夫人阻止。待他快走到垂花门口时,戚夫人飞快的取下鉄胎弓,张弓搭箭,在所有人都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嗖的射出一箭。”啊……“在若涵和柔娘的尖叫声中,铁柱头盔上的红樱。被射在了墙上。

    满脸惊骇的回过头来,铁柱愤怒道:”你要杀人吗?“”教训你这个瞧不起女人的家伙。“戚夫人冷笑道:“有种就放马过来吧!”铁柱看了一眼夫人,见她并无异议……其实若涵是惊呆了……他便大叫着扑上去,要把这个可恶的女人狠狠地踹到地上。

    “太慢了!”戚夫人冷笑一声,待他扑到身前,突然一闪身,用弓背磕在铁柱的后膝窝上,铁柱右膝一软,身子便险些歪道。待他好容易稳住了身子,已经被戚夫人的弓弦逼住了喉咙。

    铁柱终于感受到了戚继光的那种挫败感,这个女人实在是非人类了以匹敌。

    “服不服?”戚夫人沉声道ii:“不服再打过。”“……唉。服了。”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铁柱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对手。

    若涵这时也回过神来,道:“那就请姐姐和铁大人一起主持吧。”

    “你也别闲着。”戚夫人把铁柱胎弓重新挂在背上,对着若涵道:“叫那些大户,把他们的护院家丁派出来,交给我统一指挥。”有些人,仿佛天生就是指挥比人的料,比如戚夫人。

    若涵点头笑道:“遵命!”戚夫人看了一眼边上的铁柱道:“黑大个,你去城上,吩咐他们把能点上的火都点起来,将城墙下照得通亮,仿制倭寇偷城。”哦……好吧。”铁柱无奈的点点头,快步去了。

    这时候侍卫备好车,柔娘扶着若涵上去,临着车前,若涵问道:“姐姐其做甚?”

    “我先集合官差衙役,看看有多少人可用,”戚夫人答道:“再去武库中看看,给他们找点武器。”

    三人分头行动,王氏命他府中的二十个家丁,把县里的衙役官差召集起来,命令他们立刻贴出告示,稳定人心,尤其是防止有j细作乱,一旦遇到马蚤乱,绝不能手下留情。

    对于经过去年的“粮食危机”的苏州官差来说,这都是轻车熟路的事情,他们纷纷领命而去,根本王氏不用操心。

    现在王氏只要考虑,无核守住城池便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她带人到了武库、、。

    王氏和清除,仅靠着那几百号全民皆兵………是没办法守住苏州城的,要想坚持到丈夫回师,就必须全民拿出武备库中的武器,把老百姓武装起来。

    般来说,对于仓库管理员这个职业,听上去老实且脑袋不灵光,是极为优秀的品质,沈默也是按照这样的标准,任命了武备库的库大使。

    当戚夫人领着人到了库门口,这位大使却不放行,说是除非知府大人亲自来,或者知府大人的手令,否者绝不放行。

    戚夫人低头看了他一眼,看得他不禁缩了缩脖子,小声嘟囔道:”你瞪我也没用。“”那就委屈你了。“戚夫人一挥手,吩咐亲兵道:”把他绑了。“

    第四六一章 蝴蝶阵

    戚夫人当然不指望,一夜之间便把这些废柴练成精兵了,如果真能那样,那她丈夫也不必玩命的操练部下了。

    但她现在是守城一方,占着莫大的地利,又有完备的守城武器,只要把这些家伙练得乖乖听话,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就算不会开枪射箭。往城下推滚木擂石总是没问题的。

    而且退一万步说,单单城墙上塞满穿着盔甲的人,就一定能把对方愁得够戗,只要稍稍遇到点挫折。就会想到退缩因为他们会潜意识以为,城内兵力充足,难以攻破的。

    第二天一早,同样忙碌了一夜的倭寇,扛着连夜打造的云梯,准备大举进攻拿下繁华的苏州城时,才惊奇的发现,城头上竟然旌旗如林杀声震天。满是身着整齐盔甲的兵士,再看他们手中,大都是火枪劲弩,还有那种佛朗机的小炮。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到这般架势,倭寇们都停住脚。望向身后的首领,一个穿着倭国武士服装,五短身材大头鬼似的家伙。他们虽然捍不畏死,鸡蛋碰石头这种事,还是不会去干的。

    那个大头鬼,则愤怒的对身边一个坐着轮椅。浑身笼罩在黑袍里的男子道:“陆桑,你不是说,城里的兵都被调到太湖去了吗?”

    那个轮椅黑衣男,正是沈默苦寻不获的陆绩,他虽然在周庄一役侥幸漏网,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无处可去的丧家之犬,不去反思为何落到这般田地,却把满腔的怨恨加在沈默身上,认为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是因为这个人而起。

    他也知道自己在大明,已经没了任何希望,便动了投奔倭寇的心思其实他与倭寇的头目早有合作,而且级别还不低徐海的合伙人,真倭辛五郎。

    黄锦当年那批丝绸,便是被他俩合起伙来打劫走了,可见双方的合作已经不止一年了。

    当然,以他高傲的性子,就算是要投敌,也不能灰溜溜的去,非得备一份天大的投名状,让他们不敢小觑自己才行,几乎不用考虑,他便把目光盯在富甲天下的苏州,排除个人的感情因素,这座人间天堂,多倭寇的吸引也是足够大的。

    要不是先有曹邦辅后有俞大猷,像门神一样给苏州站岗,徐海他们早不知抢了苏州多少回了!现在也是该当苏州遭此一劫,俞大猷平白无故获罪,被解职押往北京受审。他那‘防守有余进取不足’的水军,一下子便群龙无首,士气低落,使倭寇看到了打下苏州城的机会。

    所以当陆绩的邀约传到辛五郎那里。双方一拍即合,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攻势。陆绩为了显出自己的本事,不惜调动所有老本,把自己培养的死忠推上台面,其中为首的一个,便叫做周二。他让这些人假装去吴江参加团练,然后借机煽风点火,忽悠那帮‘恶少雄杰’杀官造反。然后把苏州城的守军调动出来。

    他还为辛五郎提供了安全隐蔽的行军路线在戚家军暂时瘫痪沿海防线不再严密的情况下,作为熟悉地形人脉深厚的狗汉j。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结果便让辛五郎,带着他嫡系的两千多倭寇,日夜飞奔到了苏州城下,本想捡个落地桃子,谁知却看到一只全副武装的刺猬!

    “不可能”望着满城尽是兵着甲,陆绩嘶声道:“苏州成一共就三千兵马,现在全都在太湖里转悠,苏州应该是座空城!”

    “那城上是什么?”辛五郎指着成头道:“草人吗?也太逼真了吧。”说着便鬼笑起来,显然根本不那么认为。

    “八成是老百姓,穿上当兵的衣服,其实跟稻草人没什么两样。”陆绩嘶声道:“不信你攻打一下试试。”要不怎么说汉j最可恶呢,他们总能猜到同胞的想法。

    辛五郎将信将疑,可也不能一直杵在这啊,便叫过一个手下武士,命他组织一拨攻势,试探一下。

    那穿得花蝴蝶似的武士,便拔出武士刀,领着五六百倭寇扛着云梯往城下冲去。

    刚到一半,城头上弓弦一响,一支利箭便破空而至。那武士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射穿了喉咙,倒栽葱摔死在地上。

    那陆绩虽然能猜到同胞在想什么,却猜不到守城的女同胞,强悍超过花木兰,恐怕只有神仙授业的穆桂英可比。一箭射死领头的,戚夫人毫不停歇,一箭箭的射出去。